- 相关推荐
浅议高职院校“家庭——学校—企业”三维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浅议高职院校“家庭——学校—企业”三维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李科锋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25)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立家庭、学校、企业三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企业;家庭
目前,高职院校越来越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重任,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课程设置、实训特色等特点,再加上90后学生成长在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多元化社会,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个性强、心理承受差、过分依赖等特点。如何针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建立家庭、学校、企业三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本文的主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
(一)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引起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服务面向等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高职学生价值观产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追求掌握技术,注重技能操作,不重视理论知识,轻视政治修养,有强烈的效益意识等,高职学生比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更期望成功,更希望能实现个人价值。
(二)高职教育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高职教育本身的自卑失落感、学生生源复杂、渴望成功等特点,还具有当代90后大学生共同的时代特性。由于复杂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论文范文 fanwen.weiyujianbao.cn)他们不少来自单亲家庭,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他们具有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合作意识差,缺乏集体观念;诚信观念薄弱,道德标准低等特征。进入大学后,竞争环境更为激烈,远离了父母的庇护,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由于自我调控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容易精神空虚,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三)企业已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高职院校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自觉地对接和服务于行业、企业,大胆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沟通、融合的新途径,在实践层面上进行创新和拓展,这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适应企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顺应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形势,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认清家庭、学校及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性
(一)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对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家庭思想教育的好坏,往往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起着重大影响和制约,而这种影响很容易通过学生本人带入学校并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影响其他对象,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由于社会的不良风气极大地影响着家庭思想教育,形成不良的家庭教育理念,特别有些地方“不吃亏”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大学生争强好胜,乃至以自我为中心。还有很多家庭奉行“非诚信”化教育,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能太老实”,孩子将这种观念和思想带入高校以后,导致大学生不诚实现象与日俱增;还有部分家庭尤其是高收入家庭对孩子道德教育的弱化,即只注重物质资助,不注重道德教育,使孩子享乐思想抬头,优越感特别明显,处处以高傲姿态出现,经常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不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回事等等。所有这些,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形成巨大的挑战,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打折扣。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许多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他们过分强调以掌握技术为目的,更注重学生实践环节,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训室、车间、企业等实训基地,着重适应岗位职业能力提高。而学校教师很少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高职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时候简单以“必需、够用”来对待,很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过硬,政治素质薄弱,缺乏责任心及责任感不强。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实践教学中心,对如何促进高职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技能性人才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三)企业偏重于高职学生技能的需求,影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更多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明显感到技术性高、操作能力强的大学生,往往能够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给很多学生造成了错觉,认为只要掌握技术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了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许多高职院校更注重强化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譬如“1.5+1.5”或者“2+1”教学、项目化实训、校中厂等教学模式,学生实习实训的实践性占教学计划重要部分。这样一来,就无法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也明显不足,教育的效果也凸现不出,从长远出发,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构建家庭、学校、企业三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优化大学生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实际上,家庭环境是不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左右的,但高校可充分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家庭环境中的一些可人为调控的因素进行引导,力所能及的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虽然当代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在不断提高,但真正重视家庭教育、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的家长还是少数,高校对此应该做深入的调查,了解本校学生家长的素质结构、层次,研究提高家长教育意识、教育能力的途径。学校可以通过电话访问,邮件、教育咨询等方式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与方法,逐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
(二)坚持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为先的理念,培养高技能、高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要始终坚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为重点,坚持做到“一同等,二提高,三负责”。“一同等”即在教学、工作、生活、管理、思想教育等一样同等对待;“二提高”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思想状况由不管或少管转为多管和细管,要关心其学习,要关心其思想进步,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质;“三负责”即对学生本人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往我们常把高职学生的考核目标定位在拿到“文凭”,教师只注重业务课程教育,不管学生思想,不管纪律,不管道德,更不管生活。此外,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中的“核心”与“重点”的关系,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特点,结合专业培养方向,以提高政治素养为核心,重点培养实践技能,努力发展自己长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使自己成为技能型的应用人才,才能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引进企业职业道德教育功能,强化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据高职实践性的特点进行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从教学中心渗透到实践实习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从校内向企业延伸,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措施,邀请更多的企业人士进入课堂,或者促使学生走向企业,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的培养,教育学生爱自己的专业,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要组织学生学习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做一位称职的劳动者,既要有良好职业道德,还要有专业技术的本领,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积极构建家庭、学校和企业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家庭——学校——企业”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具体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家庭要发挥主体作用,企业要发挥导向作用,学校在企业——家庭两者之间起到桥梁沟通作用,充分认识调动家庭、企业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庭、企业参与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家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三者的巨大潜力,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统一。
总而言之,加强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家庭、社会各界的共同任务,需要社会各个元素持续努力形成合力,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华,钱长松.企业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J].泰山职业技术学院,2010,(3).
[2]赵发荣,糜红缨,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尤建国,高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7,(11).
【浅议高职院校“家庭——学校—企业”三维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关文章:
建立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的思考08-07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综合体系构建论文08-17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08-11
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启示08-13
浅议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08-12
浅议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