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步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初探与实践
激疑引趣、交流互动、生成发展,构建自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三步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初探与实践
长春市第68中学安达分校 王晶
《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中学阶段习作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易于动笔写真事,乐于动笔表真情。这不仅能反映学生语文基本功,也是衡量和体现学生其他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
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学生这样的话,怕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痛,不知如何下笔;不会写作文,头脑空空等等。有些同学虽然写了,也只是寥寥几笔,敷衍了事,更有同学的作文言之无物,苍白无力,让人觉得乏味。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动人的细节,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描述,使作文缺乏感染力。其次,传统的作文课模式使课堂沉闷,无法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基于此,笔者借助“课堂教学三步法”的模式,“激疑引趣——交流互动——生成发展”设计了一节《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堂——让细节描写绽放光彩》的作文课。以期能使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中感受快乐,享受课堂;从平淡中捕捉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百态。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激疑引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学生就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也就解决了新课程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因此作为教师,我力图紧紧抓住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让学生真正地做到享受课堂。那么在这节作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享受课堂呢?我作了以下努尝试:
首先:保有童心,疑问导入
导入,历来被语文教师当作教学的“突破口”,它起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定调、指向作用。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可以创设一种的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其中。在本节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使之成为作文的素材。
我考虑到传统作文课枯燥的特点,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力图找到他们的兴奋点。于是,我分别向学生展示了四幅图片,鲜丽的颜色、动人的情节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借此良机,引导他们找出图片中最具有动情的一点,分别问了图中孩子的关系、猜测孩子的表情,图中主人公的身份等问题,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于是孩子纷纷动脑思考,进而顺理成章地得出了只有“用眼睛仔细观察,用心真切体验,发现他们身上个性的特点,也别忽略了身边的每一次感动的瞬间”这一结论。因而提出了抓住细节的方法是:用心观察,个性体验。让学生在寻找图片细节的乐趣中自然悟出方法。效果很好。
其次,情感交融 共同成长
在传统的作北半球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讲评试为主,权威的地位得到了确立,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被无形的压抑了。其实,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和学生有情感和心灵的沟通,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创作的欲望。
在我导入中展示的四幅图片中,最后一幅,我跟学生讲:“这是留给我自己的”,因为这是去年感恩节贾爽同学亲自为我画的鸡蛋,虽然他己经转走了,但是她给我的祝福是老师回忆里最温暖的珍藏,所以,老师用这样的话来诠释这幅图片:有一种回忆叫温暖”。和学生共同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与他们一同成长,在感情上力图与他们引起共鸣,便能打动他们的心,激发她们的热情,课堂不再沉闷,而是弥漫着浓浓的情义。
(二)交流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而交流互动模式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由于作文教学是学生最具体性化的一种课堂教学,所以,应该营造一种让学生体验到个体生命快乐的教学氛围。不一定是要让课堂都“流动”起来,但一定要让学生感到他的兴趣和个性得到了尊重,他在课堂中享受到了快乐,并有希望继续提升自我的欲望。从而有效提高作文写作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关注课堂细节,营造平等宽松的氛围
作文课难,枯燥,为了打开学生固有的心结,我在上作文课的时候,一直是面带微笑。走进学生中间,和他们并排站立,在他们写作时尽量不去观察他们的进度。在他回答问题或者读完自己作品时,不时以幽默的口气和他交流。比如,王浩然把“一缕阳光照着我的卧室”改成“一束阳光照进我的卧室”时我说,“你真是一个刚性男子汉”。当读一名同学从前的习作时,由于他再三嘱咐我不能说他的名字,那么我也嘱咐同学们不要互相盘问,要尊重他的选择。我相信通过这些细小的教学细节,让整个课堂充满了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享受到了课堂的快乐。
其次,关注大多数学生,读懂学生的眼神
由于学生初始水平有很大区别,所以在作文课上不能完全点举手的同学。举手的孩子一般是比较自信或者是基础稍好的。但是不能忽略了那些在角落里有点点期待的眼神。他们也许不能大胆的举起手来向全班展示自己,但是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亮色。当我叫到周育玄时,他扭捏的站了起来,还要坐几个不情愿的表情,对他的态度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这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却又希望得到肯定的孩子。果然,他的回答得到了全班的掌声。我认为这就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最真诚的交流与互动。而这种真诚的心灵的交流无疑是激发学生潜能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生成发展
生成与发展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挑战、修正和补充。它使语文课堂更灵动更真实,使本来缺乏真实,缺乏生机,缺乏成长气息的课堂,成为潜心感悟语言,感悟生活,感悟真理的快乐课堂。
怎样使语文课堂在不断生成中进行。我想除了我们对教学过程的预设知识技能以外,还在于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从心底里激发他对作文课的喜爱。如何引导这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促进课堂活跃,师生成长,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我认为主要抓住以下两个字“真”和“活”
首先,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
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正如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教授吴刚平教授所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所以,在这节作文课的设计上,我力求在学生固有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和方法。因为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总是由浅入深,一点点引导学生去深入思才,使学生的思维生成程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动态的过程。比如在飞析“飞”这个字的妙处时,庞效楠找不准它的精彩之处,那么我就问他这个飞的动作是谁发出来的,是黄昏。说黄昏飞来了不正是形容天黑得快么?再继续引导下去,那么,飞这个动作本来应该是谁发出来的?是灰鸽,原来这句话巧妙地用灰鸽比喻将至的黄昏。非常的新颖形象。
其次,灵活机动的把握教学环节 (范文先生网 fanwen.weiyujianbao.cn)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讲细节描写的方法之二.“锤炼字词,画其神韵”时,当时有个同学在挠耳朵,我突发奇想,临时调整了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增加了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描述一个他熟悉的人,让同学们猜出他的名字。这个奇异的设想,象一颗小石子激起了水中的波澜,把课堂带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了方法,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恰到好处的细节,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神奇作用。 “激疑引趣、交流互动、生成发展”三步教学模式在笔者的《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堂——让细节描写绽放光彩》这节作文课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并且,一改过去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方式,从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入手。着力培养学生捕捉细节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观察、发现那些最能触动人心灵的瞬间。当然,鲜活而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都来自于现实社会实践中。这就要求学生要从眼前人、身边事入手,感悟细节之美。
【“三步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初探与实践】相关文章: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06-19
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08-19
初探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08-24
排球教学中如何引用体育教学模式08-19
课堂中的"精心"教学初探08-25
中职“服务类”英语实训课教学模式初探08-23
“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08-24
初中作文高效课堂模式初探08-24
“愉快教学”初探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