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人为本,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人为本,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滨海县第三中学 邱孔龙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新教育下的根本要求,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上质量求规模的不竭动力。
一、以教师为质量增长点,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我们抓教学质量,就必须先抓教师的质量。
1、加大资金投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市场经济,就是以经济为杠杆。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学校,也免不了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其高薪着实吸引了不少好教师的眼球。留住好教师,稳住教师的阵脚,在公办学校中也必须用经济杠杆来调控。①实行课时津贴。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加他们的劳动报酬,无形之中,给他们施加了压力,同时又使他们工作起来有动力。②拉大奖惩力度。苦干、实干的人,能得奖金,得大奖金,懒惰、拖拉的人,得不到奖金,同时又罚他们的款,奖金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吸引住教师们的教学热情。③妥善解决好中青年同志的生活问题。使他们先安居、再乐业。这一切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动苦干、实干的“筋”。并在县内外进行教师招聘,给学校注入了活力,也引进竞争机制,起到了“鲶鱼效应”。
2、鼓励教师学习,实现不间断“充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手中的一捅水已不够用,而且“水质”也成问题,学习进修是必不可少的。(1)业务进修。学校必须出台一系列积极措施,鼓励教师进修。既提高学历层次,也提高业务水平,提升了理论修养,用新理念武装教师,指导教学,为上好课、上优质课蓄势积能。(2)学习新技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已不是单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而是要动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来武装课堂。学习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很有必要。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能自如地操纵电脑、多媒体,并能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校因此兴建了两座现代化的电子网络备课室,通过网络这个快速通道,便于教师迅速掌握教改动态、教研新理论、教学新模式。(3)内引外联。学校每周都安排四节主科的教学研讨、观摩课,课前的教案要在各备课组间讨论形式,并在同轨班试上,教研组坐下来再讨论,直至通过,才能正式去上课。这逼老师要去精心备课,精心钻研教材教法,而且学校还不定期地派青年同志外出学习听课,回来后上汇报课、心得课,同时请外地优秀教师到学校来指导上课。(4)自订刊物。我校的每位教师都订阅两种以上的本专业的优秀刊物,学校并要求每人每学期教育教学论文见报刊2次以上。
3、依托北大附中的教学资源,引来源头活水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揭牌以来,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变领导要求我上好课为我要自已上好课,变社会逼我学习为我学习为了社会,将主动权紧紧地抓在手里。你不见电子备课室老师的忙碌的身影?你不见网络教研室通明的灯火?老师们正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将北大附中优秀的教学资源变为自已的资源,来指导优化我们的课堂。我们依托这个优势,使南北两个校区比翼双飞。目前,网络教研室已下载优质课3000多节,教育教学讲座800多节,全校已观看教学实况25000人次,这极大地提高三中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看优课恍然大悟,好课是这么演绎的;听讲座豁然开朗,学风是如此创设的。
二、以学生为质量支撑点,寻求教学质量的迅猛提高
学生是实现教学思想的载体,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者。一切教育教学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凸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动者。
1、让学生在平等中学习
以前的教学强调老师必须有师道尊严,教师有无上的权威。这实际上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压抑,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认识,不能自由地抒发出来,而且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要让学生“怕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尊重、热爱、信赖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热情的鼓励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现在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前的主导作用,应是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观摩、体会、领悟真知。现在的三中课堂不再是一言堂,不再有人主讲,代之而起的更多是学生三五成群的讨论。老师慢步于其间,偶尔在指点迷津,学生学得轻松自主,老师教得得心应手。一改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正襟危坐的旧模式。现在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热情高涨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办公室里回荡着师生欢快地笑语,操场上活跃着师生矫健的身躯,实验室里留下师生紧密的身影。教师就像一位知识丰富的大朋友,学生也乐于与之交流谈心,整个学校的学习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教育质量也为北大面积提高。
2、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想让每一个人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就应该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真知,并获得发现的快乐。目前,三中课堂上教师主讲,学生主记的旧模式已经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探究、求知、运用的新模式。在探究中获得真知,这是个更高要求。首先学生本身探究的能力要强,其次教师的恰当点拨至关重要。要鼓励帮助学生的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中尝试利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获得新知和能力的新途径。三中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小图书箱,资料学生订,每人都不同,内容包罗万象。学校的图书馆常日开放。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我校网站开设了“万册电子图书馆”,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遨游的广阔天地。万册电子图书,互联网上的超大信息,都为学生提供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条件。
3、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强调“学海无边苦作舟”,突出学习的苦,这种提法本身就给学生造成种种心理上的压力,这种现象的本身折射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在欧美国家的语言中,“知识”一词的原义包含欣赏、享受的意思。这就是说学习对他而言,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我们的课堂中充斥的是一片指责声,而欧美国家,都到处洋溢着表扬的声音。学生在激励中快乐地成长,总比在高压责骂中痛苦地学容易得多。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大环境。目前,应试教育的阴霾还是挥之不去,很多班级里笼罩在悲壮的气氛中,学生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究其原因,仍然是重点高中、大学的指标需要实现。学生不快乐学,光靠时间的投入来求“高产出”,这仅是短期的行为,对学生终生发展是有害的。其次,学生本身的心态要端正。古人早就懂得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但这个“乐”与“亲”是要通过老师的一言一行来激发,以自已的人格魅力来获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第三,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善师”调查。学生直接投票,同时,以家长会的形式督促教师由严向善过渡。三次产生信任危机,下堂。第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位哲人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信心,摧毁人就是摧毁人的信心,一个成功学校的经验,就是使每一位学生就获得成功。他们的经验就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以课堂为教学质量突破点,严把教学质量关。
一手抓教师建设,一手抓学生建设,一着不让、一着不软。之后挥师向课堂。课堂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阵地、制高点。在素质教育大旗高举的今天,一切竞争都浓缩在45分钟的课堂上,谁把握住了45分钟谁就把握住竞争的主动权。课上得稀稀拉拉,单靠课后“软磨硬泡”来挤兑学生,质量即使上去了,也只能是“一时的昙花”。所以上质量,功夫在课堂。
1、强行推行洋思模式。洋思模式的精髓是人的因素,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的主动,学得轻松。
洋思模式是实践了成功的典范,必须在行动中落实。先是理论学习,后强行推进实践操作。值周领导查课堂、查教案、查作业、查辅导。
2、实行知识点过关检测。无论是“洋思”模式还是“启东”方法,无一例外的是对知识点的紧抓,所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对各科知识点的过关验收很有必要。
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课堂单位时间利用率。以前课堂教学过程,耗时费力,如今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有声有色,一“点”就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授课效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在抓教育质量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念好这本“经”,才能唱好素质教育这台戏,才能走好“与时俱进求发展,励精图治创名校”这步棋。
【以人为本,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相关文章:
创新是妇联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04-10
让知识成为实现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04-11
创新:信息工作的不竭动力08-17
学校发展与学生、教师的发展08-23
学校发展调研报告07-26
浅谈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论文(精选10篇)06-04
新闻系统以改革为动力靠创新促发展08-17
学校体育发展的几点想法08-20
学校发展工作计划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