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学校为本位看教科书评选规准之建构与运用
以学校为本位看教科书评选规准之建构与运用
在教科书设计没有典范性转移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九年一贯课程的推动,而与过去有太大的差异,优良教科书应具备的条件仍然大体相似。因此,过去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累积可以继续参考沿用,毋须恐慌新课程在教科书选用上会带来特殊的变动与压力。
随着九年一贯课程的推动,中小学教科书实施审定制度的范围更形扩展。观察十多年来,学校评选审定本教科书的情形,其间确有诸多仍待改善之处。
& 新课程对教科书评选的影响
九年一贯课程的推动,对于学校教科书评选的范围与程序,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影响。在发展学校本位课程与课程统整的诉求下,学校对部分课程材料可能选择自行研发;而选择采用出版业者编写的教科书再进行调整的部分,必须注意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分科合科形式,能否适应学校所规划的课程架构与教学形式;必要时,则应集合相关学科或学习领域的教育人员,共同评选教科书。
至于选用条件方面,在教科书设计没有典范性转移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九年一贯课程的推动,而与过去有太大的差异,优良教科书应具备的条件仍然大体相似。因此,过去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累积可以继续参考沿用,毋须恐慌新课程在教科书选用上会带来特殊的变动与压力。
& 评选规准的建构原则
要改善教科书的评选,该努力的地方很多。其中,建构良好的教科书评选规准是重要关键。而评选规准的建构,有若干原则必须依循。
在建构过程方面,评选规准应该:
1. 结合专业与相关的人员共议制订;
2. 应该朝学生学习获益、而非教师教学便利来思考;
3. 各领域或各科评选规准应该分别建构,至少应该做领域或学科性的转化;
4. 应该立足于学校本位,针对各该学校的教科书评选情境来建构;
5. 应配合教科书评选目的,避免逾越属于其它类型教科书评鉴(特别是教科书审查)关切的事项;
6. 规准初稿应该进行试用修订。
在规准结构方面:
1. 评选规准的评量结构应该做量性设计,必要时辅以质性文字评述;
2. 各规准间重要程度不一,应该有加权配置;
3. 规准的呈现应该力求亲和易用。
在规准内容方面:
1. 评选规准应该周延涵盖教科书评选应注意的所有项目;
2. 选列的规准应该与教科书品质确有相关;
3. 应该仅针对教科书最后成品做检视,排除过程性项目(例如出版业者的组织系统、研发过程等);
4. 规准内涵应该详加阐明,以求客观具体;
5. 在本身没有具体使用经验前,避免选列有关使用成效方面的项目;
6.各规准之间应该避免重叠重复。
& 规准繁简两难的折冲策略
理论上,要评选出适切合理的教科书,并发挥引导教育人员提升课程教学知能的附加价值,寥寥几项评选规准实在难竟全功。但是,要繁忙的学校教育人员采用详尽繁琐的评选规准,短期间、实务上也不太可能。面对如此困境,只得部分牺牲教科书评选的附加价值,再透过善用审查机制的策略,来加以折冲。
所谓善用审查机制,是假设在较严谨的审查制度下,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已能达到一定水准,或至少没有重大缺失,因此学校评选使用版本时,可以省略若干项目,例如内容正确性、目标或范围符应课程纲要、议题融入、科际统整、版面设计等。换言之,学校评选使用版本时,不要再关心教科书品质是否合格,焦点应放在教科书「适配不适配」本校的需求与条件方面。
& 评选规准示例
基于前述的假设与折冲,那么学校选择单册教科书使用版本时,适用的评选规准可以精简如下。其中五项攸关设计取向及可用与否的规准,列为不符合即予淘汰的筛选性规准(惟淘汰必须基于具体明确且重大之理由);另外五项通常属于符应程度高低的规准,则列为必须进行评分评等的比较性规准。
一、筛选性的规准
1.组织形式:教科书的分合科设计,能符应本校对课程组织与教学形式之规划。(不能符应或难以调整者淘汰)
2.教学设计:教科书的设计能够符应本校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相关主张),或者符应本校师生的教学与学习风格。(严重悖离或无法符应者淘汰)
3.多元文化:教科书内容没有不利本校学生的偏见存在。(有明显或严重之不利偏见者淘汰)
4.场地设备:教科书教学设计所涉之场地与设备,为本校或社区所能具备或使用。(有过多无法具备、使用或代用者淘汰)
5.份量多寡:教科书的内容份量能够符应本校在本学习领域分配之教学时数。(份量过多而不易删减、或过少而不易补充者淘汰)
二、比较性的规准
1.范围涵盖:教科书的教学目标能够符应本校在本学习领域所规划欲达成的教学目标(或期望学生学得的基本能力)。
2.难易程度:教科书内容难易度能够符应本校本学习阶段一般学生的身心发展成熟度以及先备知能,不致过难或过易。
3.生活关联:教科书内容选材能够与本校本学习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时空环境背景取得适当的关联。
4.教学资源:教科书提供的材料成份、活动设计、参考资料、教具媒体等,以及业者提供的教学服务,能够充分满足或辅助本校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所需。
5.图文可读性:教科书的文字编写、图表版式呈现等具备可读性,能为本校本学习阶段一般学生所理解,并能吸引或维持学习的兴趣。
各校在教科书评选之前,必须以适当文件清楚陈述本校对课程组织与教学形式的规划、对教学与学习行为的主张(教育理念)、本学科或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与时间分配、学生学习背景与生活背景、教师背景与师资组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以及本校或社区的场地设备等。唯有做好背景描述与需求分析,方能有效使用这份评选规准。
& 规准项目之外
前述的评选规准仅呈现项目结构,尚不能构成完整的评选规准。在实际应用前,必须加上评量结构(「是」「否」检核栏、及从极优到极劣做43210的量尺设计)以及权重结构的设计;并且应针对各学习领域的特性,将文字与内涵做适当的转化。此外,因为力求精简,势必造成各项规准所含概念笼统多重,最好能够发展出评选手册,配合说明各项规准的定义、内涵、检视重点与评鉴方法等,以辅助评选工作,并降低主观性。
评选教科书使用版本时,还有一些应该考量的事项,但适宜放在评选规准之外,例如教科书价格是决定采用与否的关键之一,但不适合成为评鉴教科书好坏的规准,故应另外考量。此外,教科书的用纸、印刷、装订、供应时效等,改以采购合约要求出版业者之供书,应符合审定样书、无条件更换印装不良者、或逾时罚款等,可能更切合实际,不必在评选规准中列举评鉴。
透过以上的思考与处理,教科书评选规准不但获得精简,同时也更加贴近学校评选教科书的本质。不过,这种精简取向的评选规准绝非教科书评鉴规准的全部,教育人员还要不断地向上提升,期许自己未来也逐渐能够使用较为详尽严谨的评选规准。
【以学校为本位看教科书评选规准之建构与运用】相关文章:
语用本位 ——有关“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谈论引发的思考05-15
戏剧活动在特殊需求儿童之运用08-18
写作技巧之运用意象组合08-01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08-23
以矛盾为视域建构小说阅读新思维08-23
语文论之“语言的运用:语文的词源学考察08-2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04-10
基于“意图本位”的实用文解读策略 一以<说“屏”》为例05-04
美术教科书《吃虫草》说课稿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