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教,莫轻道德培养
道夫 如果你问今天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重要不重要?大概很少有人不承认它们的作用。但据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做过的一次全国调查,在家庭教育一系列选择题目中,大多数家长答题的前三位都没有德育。 前两天,听我的一个朋友讲,他因公访问加拿大,在国际航班上与一位外国中年妇女坐在一起,那位妇女有一个漂亮、天真、可爱的六七岁大的女儿。十多个小时的航程,不见她有搂抱女儿的动作,也未听“乖乖”、“宝贝”的不停叫唤。一切都让孩子“自力更生”。比如上厕所、比如向空中小姐要饮料喝……只是有时提醒、指点一下。最让他难忘的是,用餐时孩子的节俭精神、卫生习惯和环保观念。撒在活动板上的面包屑、黄瓜皮拣起来吃;用餐后自己用纸巾抹嘴、擦手;把塑料饭盒、废纸、一次性杯子等扫进垃圾袋。这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而邻座一位我国妇女,也带一个同年龄的男孩,管教方法却截然相反,对孩子亲热得不得了,撒尿陪着,吃饭抱着,又哄又喂,致使小孩无礼、任性、讨人嫌。我的朋友说,目睹两个小孩的不同表现,他在羞愧的同时,感到文明的差距。 其实,朋友所举,并非个例。现实当中,这般“小皇帝”“小公主”比比皆是。 有道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将决定我国21世纪的社会道德状况。因此,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承担更大的责任。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问题是,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立身做人方面至今存在比较严重的认识与行为脱节:要么一味溺爱、娇宠、庇护;要么任其跋扈,一点不管;要么终日喝斥抑或教唆等等,到头来,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如同鲁迅先生说的:“在门内门前是暴君,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或“如暂出樊笼的小禽,它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不光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感染着孩子,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宋代学者郑樵,平时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当时,当官的都忙着买田置房,为子孙谋安乐。唯独郑樵,用钱为其子买书,让其知书明理;马克思从不勉强自己的孩子去做什么,而只是劝说他们不要去做什么;毛泽东同志更是严于教子。毛岸英年少时,毛泽东规定儿子每天要清扫一块院子,凡是自己能做的都要自己做,不准让警卫员帮忙。有时毛泽东还带儿子打扫厕所,并要求儿子坚持下去。 由此可见,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贵在从家教做起,从小行为养成。只有“合格的小公民”越发多了,国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够提高,十六大为我们确定的宏伟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人民日报》 (2003年05月20日第十版)
【家教,莫轻道德培养】相关文章:
重视道德教育 培养正气人才04-24
加强道德教育 培养时代健全人格04-28
轻优秀作文05-06
职教论文:浅议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培养08-27
独自莫凭栏作文05-05
莫姓男孩名字04-01
轻舞的叛逆作文09-01
轻舞飞扬诗歌04-27
轻谈灾难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