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技随笔:技术创新警惕“空芯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一向心直口快。他坦言,我国目前经济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完成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全基因组的测序,确是值得称道的成绩。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所用的自动测序机器全是舶来品,还不必提及原理。研制出每秒万亿次以上浮点运算的大型并行处理系统,当然是重大科研成果。然而,也不要忘记其关键部件仍靠进口。 他说,技术引进,可以加速起步,然而,步人后尘,总难以真正技超群雄,领导世界潮流。只有深厚、广泛而持续的基础研究才能孕育出异军突起的技术革命。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不能靠别人的基础研究来实现自己的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如此,产业技术更是难以让人乐观。技术大多来自国外,高技术产业能够出口的也大多是三资企业。放眼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空芯化”决非杞人忧天。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知识产权跨国侵权案件,正是这种“空芯化”的必然结果。市场你打开了,但是要向我交买路钱,因为你用了我的技术———DVD如此,彩电如此,手机的命运又何尝不会是如此? 一位科技政策研究专家指出,这些年我们放弃了很多关系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技术的积累和研发。比如说微电子,本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会战方式已经形成了一支研发队伍,缩小了差距,有些方面差距甚至已经很小,但是后来完全放弃了自主研发。过分相信国际合作,相信他人,过分轻视自己的研发能力,导致本来已经走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和技术停滞不前。 环顾四周,我们不能不居安思危。虽然化学工程师田中耕一的贡献受到质疑,然而日本这几年毕竟出了好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的科技实力也正如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一样难以撼动。科技自身发展日新月异,一步落后将导致步步落后。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竞争的关键要素的背景下,我们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事实:经济一直是一枝独秀,而科技却长期拖后腿,在国际排名中较为靠后。 科技何时能与经济同行? 在当今国际环境下,完全自己去做各种技术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问题在于,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得不到,或者成本太高。 有课题组明确提出,要强化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的国家意志。 正如一位地方干部所说,各地一般更多地从经济利益考虑,集中发展能够带来税收和就业的产业,至于核心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地方经济能为形成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带来多大贡献,他们往往考虑得少一点。一个典型的说法是:“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但那应该是有关部门的事情。” 真做起来当然也不容易。一位机床厂的总工程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我国数控机床也曾经想过打翻身仗,研制的数控系统也曾经红火一时,但是一上车间,一上机床,结果却由于稳定性等原因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受到牵累,最终导致破产、消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是更多的同类企业宁愿用价格昂贵但性能稳定的国外产品,也不敢再问津国内产品,国内数控系统从此一蹶不振。 尽管如此,我们仍需坚定填补“黑洞”的决心和信心。从龙芯的诞生到万亿次计算机的问世,从世界上第一个水稻基因组“初步读本”的绘制完成到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的加入,中国人的智慧一次次地经受着考验。虽然这些似乎仍然不够,远远不够。 更为关键的是有关部门应该坚定信心,而不再仅仅凭科学家的热情和一腔赤子之心,再凭借急功近利的政策去寻求“科技政绩”和超越。有人说,科学决策才是最大的生产力。决策一旦失误,损失的决不仅仅是一笔笔科研经费,还有难得的机遇和奋力一搏的勇气、信心。人们也普遍寄希望于企业,尤其是那些在市场中锤炼成长起来的民营科技企业,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新的科技力量,然而,它们也生存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包括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和经济环境。要想改变被“黑洞”吞噬掉的命运,我们只有使自己更加强大,使自己的技术更加具备竞争力。除此,别无他途。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2年12月17日
【科技随笔:技术创新警惕“空芯化”】相关文章:
警惕儿童失语08-24
技术创新能手材料08-16
技术创新论文05-31
主管:警惕你身边的“卫星”08-17
《警惕生物入侵》教案12-29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调研报告08-24
技术创新奖申报材料08-24
浅论民营经济非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04-09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08-24
月空遐想作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