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新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语文
——在重庆市“教育绿色行动”中执教语文课的体悟 传统的语文教育有三大顽症:“语文厌学症”、“作文头痛症”、“有知无能症”。这三大顽症的症结在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所采用的落后方式:教者,讲也,教师即讲师;学者,背也,学习就是抄笔记,背结论的过程。正如一位研究者指出的:“在中学教学中……恐怕成绩最差的就是语文的教学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和我们国家渴望富强、文明、进步而提出的科教兴国策略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应该说,探索语文教学改革并取得成就在建国之后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都是不乏其人的,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就近而言,南钱北魏大家风范,其言其行高山仰止;于漪、宁鸿彬、欧阳代娜、蔡澄清、洪宗礼、洪镇涛、张富等一批名家,也都在理论和实践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上溯到近现代的叶圣陶、黎锦熙等人,他们的探索也留下一串串永远闪烁光芒的足印。可是,大多数语文教师们只惊羡他们的成就,敬仰他们的精神,感叹他们的事迹,却很少冷静地思考他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很少研究他们的成功可以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更不必说在实践中自觉地向他们学习和看齐。 其实,名家的伟大来于平凡,成就出自探索。我们与名家的距离不应该那么遥远,从研究的角度、以平和的心态走近名家,会觉得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本来是可亲可学的,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自信,产生教学研究的勇气,并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创新的课堂,不做“讲师”,帮助学生走出“背多分”的误区,医治好存在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三大顽症,使学生愉快地阅读、幸福地写作、人格与身心共荣、知识与能力并进,真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2002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我和重庆市教科院的龚春燕、史美华、胡方三位专家一起,到城口、开县、巫溪、巫山、奉节五县实施“教育绿色行动”,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虽只短短的十一天,我却在立足自身实际,学习和借鉴各语文大家之长,构建创新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语文方面,努力作了大胆的探索、尝试。现将执教七堂语文课的一些零散体验串缀成文,是非对错非我所虑,只盼愚钝之思能引出大家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争辩,若能由此碰撞出一些真知灼见,则更是我之所愿! 一、“同学们,我很愿意为你们服务!”——在教育观念上突破,引导学生创新。 学生打游戏,骑自行车,一切他们喜欢的活动,哪怕其难度再大,都总能不待别人教授而自会,且进步很快。我常常思考其中的原因,觉得关键在于他们对所从事的活动怀着浓厚的兴趣。而文化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语文,我们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只管按自己的计划“讲”,而且通常都是出于高度的责任感,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安排,不容许提出异议,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在无形之间成了一对矛盾关系,有的甚至激化到发生老师体罚学生、学生报复老师的恶性事件的程度。要改变此种状况,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其核心是教师把学生当学习之主体,真正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是一切成功的语文教育家们的共性,也是我们普通语文教师要向名家学习的最重要的方面。就个人而言,我理解最深的是魏书生老师的说法:“我喜欢和学生商量”、“同学们,我非常高兴能为你们服务!”多么和蔼的态度,多么平易的风格!无怪乎他和学生的心总能和谐地融在一起!正是基于对魏书生的深刻感悟,对各位名家教育观念的认真悟读,我在七堂语文课上都能很好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真正把自己置于为学生服务的地位,每堂课之前,都安排简短时间和学生交流,以在城口上课为例,我一开始就让学生看到老师最温和、亲切的笑容,然后告诉同学们,“城口的阳光晒得我浑身暖洋洋的,所以,站在讲台上的我,特别轻松、特别幸福!”接下来,又帮助同学们调整紧张情绪,让同学们带着忧愁、平和、欢乐的三种感情分别朗读一遍“我们上语文课!”同学们按老师的提议读完之后,全场紧张气氛一扫而空。我又让同学们推荐一名同学管理课堂时间,然后坐下,大家的精力都特别集中,学习的兴趣正浓。在巫溪、巫山、奉节等地,有时组织学生练习放松,有时指导学生朗读 。总之,千方百计和学生成为心灵相融并且愿意互相帮助的朋友。这样既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气氛,消除了学生和我之间的距离,一见面就能和谐亲切地交流;并且,我自己也在这样的活动中调节出了上好公开课的良好心理状态,个人的荣辱得失淡化了,倾心奉献的感情在心中涌动,为学生服好务、给老师们提供对教学研讨有价值的课堂实例是我的目的,所以,七堂课,面对众多的听课教师,站在台上的我一点都不紧张,学生们受我的影响,也不紧张。有了融洽、和谐的气氛,任何学习内容,师生都愿意并且能够去完成。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而舒畅,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在温馨的课堂。真正落实了“由只要求学生转变到多关怀学生;由强调苦学转变到使学生乐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到双向的情感交流;由一味的指责学生转变到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①。”的确,在教育观念上能突破传统,为引导学生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老师和大家商量一下,今天我们学习哪一篇课文?”——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引导学生创新。 如果尊重学生落到了实处,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来。在学什么内容上,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是由老师来决定的。学生即使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但在长期的被动学习过程中早已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在七堂课上,除巫溪两堂课中的第二堂外。都把“学什么内容”这一“决策权”交给学生来行使。上课前总是和学生商量:“我们今天学习哪一篇课文比较好呢?”城口的学生要求学最难的、比较枯燥的课文,我们就学习了文言文《小石潭记》了到开县,上午德阳初中的同学喜欢学诗歌,并且选中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们就愉快地学习了这首诗;听课老师和组织者们强烈要求我再给他们上一堂课,于是下午又到开县中学,同学们又一次点了《小石潭记》。巫溪中学在一个班我上了两堂语文课,第一堂应他们的要求学习了《斑羚飞渡》,第二堂他们让老师决定一个有趣的学习内容,我们就上了一堂《联想.公式.表达》的创新思维活动型作文课。巫山中学的同学们要求我讲讲由巫溪到巫山途经小三峡的见闻,我给他们讲了,并请他们也介绍介绍家乡的大三峡(巫山境内)的美丽风光,然后一起读了教材中的一篇写到巫山美丽风光的一篇古文《三峡》,再讨论了“我、书本、三峡”三者的关系,之后同学们一起小结课堂内容,定名为《三峡风情》,最后,应同学们之邀,我为同学们高歌了一曲《三峡情》。奉节中学的同学和老师商量学较短的文章,他们也选中了《小石潭记》。从课堂的实况看,由于内容由同学们自选,学习起来就有新鲜感,积极性空前,除两堂由于老师的身体状况欠佳,气氛稍微低调一些外,其余的课堂均生气勃勃,学生思维活跃,反应迅速,尽管临时选中的课文学生都未作预习,但从效果上看,在场的听课老师们都觉得好得出人意料。 三、“同学们,我们一起带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三个层次的问题去阅读课文!”——在目标定位上突破,引导学生创新。 传统的教学,其环节有“组——复——新——巩——布”五个层次井然的步骤,便于操作是其优点,但把学生当作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曾在中国大力推广,其长处在于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的可测性,但目标由老师订出,就可能和学生的需求不符,学生如果难达老师订的“标”,老师又努力要求学生达标,就会由于“强制性的学太多,缺乏师生‘合作’②”。与新兴的创新学习相比较,目标教学也已属传统教学的范畴了。创新的课堂要求在目标定位上突破,不提具体的知识点、能力、情感上的具体化的目标,而是从以下七个方面有步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学会排疑解难;2、学会举一反三;3、注意特殊用法;4、敢于质疑求异;5、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6、克服思维定势;7、勇于培养思维的独特性。至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则“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功夫”了。正是基于上述理念,我在七堂课上都突破了传统教学在课前提出目标捆住学生思维的方式,而是针对不同类的文章,立足于具体篇目,只作了阅读方法指导和必要的背景介绍,“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课文)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教师和学生)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感动等等;教师的‘教’——引导、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等。整个课堂‘围绕学生所提的一个个问题展开研讨,从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③”(李镇西语)七堂课中有六堂学课文,一篇文章学完之后,再问学生有什么收获?不同层次的学生答案各异,其目标也各异,但对他们自己而言,其目标是清楚的,也是实在的。正是在目标定位上有了大胆突破,才真正使学生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真正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比如:学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同学们按照“诵读——理解——品味——积累”四程序,由浅入深地阅读,辨析出了诗歌的情感(歌颂新生活);理解了诗歌的写法(排比、比喻)和内容(歌唱什么——怎样歌唱——歌唱的效果);品味了诗歌的风格特色(和教材中作为自读材料的何其芳的另一首诗歌作比较)。整个过程中,老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和鼓励,除点拨方法、介绍背景之外,未作任何的讲解,但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都处于轻松、热烈、幸福的状态,对诗歌的理解也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而且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都能背诵这首诗了。又如在奉节中学上《小石潭记》,我和同学们商量,把课文看作一次旅游后写的游记,同学们就自己按一般游记的阅读方法找出了 旅游团的成员,在小石潭欣赏到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文章中是怎样写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后,老师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同学们勾出了抒情的句子,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一般的课文学习,以前我按张富老师的“课堂简略说”实践过“组合问答教学法”,效果较好;现在我更喜欢和同学们商量:“我们带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三个层次的问题去阅读课文。”于是同学们就按着这个规律去学,效果都较好。因为这三个问,是钱梦龙先生导读艺术的精髓,如能领悟其实质,并教给学生如何灵活运用,“三问”可以打开自读之门啊!事实证明,在目标定位上的突破,能够解除学生思想上所受的束缚,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享受语文。 四、“我没带教案和教参,所以,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在教材处理上突破,引导学生创新。 对教材的处理,传统语文教学常常存在着两种倾向:先定格,然后让学生追根溯源,在文中找佐证;或采用归纳法,让学生按老师的暗示找词句,随后启发诱导,归纳总结出“定格式”的结论。从遵从“教参”和预先写好的教案结论的角度考虑,这种方式或许无可厚非,但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方面看,其弊大于利。所以,在七堂语文课上,学生提出了涉及到欣赏、理解、写作等方面的每一个问题,我都告诉他们,“课前不知道同学们会要求上哪一课,自然我就没带教案和教参,所以,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众所周知,阅读鉴赏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借助个人体验而逐步展开的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诸要素,要求阅读主体分析研究客观存在,在已知领域有突破,在未知领域里通过推断产生新的发现,如果一定要把学生的理解“统一”到标准答案上来以求得“一致”,那只能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我坚决反对直接把教参中的单一结论告诉学生,大力主张并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和肯定学生在认真阅读基础上的多元思考和对作品谈出自己独特而富于创造性的理解。比如巫溪中学的同学,在学习《斑羚飞渡》过程中,有同学提出“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老斑羚总愿把生的希望让给年幼的斑羚,把死亡留给自己,甘愿粉身碎骨,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牺牲精神,这是长辈对年轻一代深沉的爱。”这一见解应该说是相当鲜活而深刻的,而教参里只提出了斑羚的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十分可贵,可见,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实际上已对教参有所超越。我则对这一新颖、富于创造性的发言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表扬与肯定,并顺势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的主题意蕴,整个流程自然贯通,水到渠成,丝毫不着痕迹。在教材的处理上持灵活的态度,把教参真正只当作参考,有利于老师解放 思想,拓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子。 五、“都这样认为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在问题设计上突破,引导学生创新。 不囿于教参的限制,不限于权威的说法,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有助于创新。但学生毕竟阅历较浅,知识面窄,思维能力还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见解往往缺乏深度。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在学生的思维处于浅层次的时候,就必须用恰当的问题去将之引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我以为教师提问有三点须特别注意:1、一般情况下,老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可能置学生于“愤”“悱”状态中。2、确需教师提问,则应把住重点、难点、疑点,提出一个问题,要具备“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3、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某种错误的观点居然被多数学生认同,此时则需要教师凭自己扎实的知识功底和高超的临场应变能力去巧设问题以拨正学生思维的航向。(如无把握,则搁置问题,留待以后讨论解决亦可)。在七堂语文课中,我遵循上述三点来提问,教学活动中由始至终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比如在巫山中学教学《三峡风情》,学生介绍了三峡风光,阅读了文言文《三峡》,抓出了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景物在不同季节中的特色,并且和同学们自己的看法作了比较。到此,似乎已“山穷水尽”,教学“无路”了,我就抓住书中郦道元写的三峡和现实里我们看到的三峡的差异向学生提问:“我、书本、三峡三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此问一出,学生的思维顿时发散开来,不待老师安排讨论,他们已自动议论起来,在学生议论了半分钟左右,一部分同学就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手。有一个同学告诉老师:“我认为三者关系是:三峡养育了我,我学好书本知识,长大后建设三峡!”又如在德阳初中教学《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男生女生进行了朗读比赛,请同学们点评谁读得好,大家一致认为男生声音大而整齐,读得好!这时,我就问同学们,“读书的标准除了声音大小和整齐与否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呢?”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个平时并不大胆的男生站了起来,他说:“我认为女生读得好,很有感情,有节奏感,很符合作品的风格特色。”老师逗他:“你不怕男生说你是叛徒吗?”他笑着回答:“不怕!”老师及时评价:“好!这位同学对朗读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真正把握住了朗读的关键,朗读要富于感情,从作品的风格特色出发朗读作品,很有见地!尤其是他对认为正确的观点的坚持能不因外来压力而改变,这一点最是难能可贵。”更多的时候,我总是重复这样的问:“都这样认为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因为要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要尽可能让学生学会对一个看似平凡简单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中为引出老师设置的结论而提问的方式的突破和超越。归纳起来,创新的课堂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有五类:1、求异性问题;2、想象性问题;3、比较性问题;4、争辩性问题;5、评价性问题。 六、“说真话,抒真情,让我们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在作文训练上突破,引导学生创新。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贯注在里面。”总结起来说,写作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可是,在具体的训练方式上,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在内容上、文体上,甚至在思想立意上对学生限制过死,教师们学会了“把握规律”,学生们学会了“照猫画虎”。多年来,我们的作文训练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引诱学生言不由衷地说大话、套话和假话。如此一来,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慷慨激昂,但其心灵却是“缺席”的,个性被压抑,思维的翅膀也被折断了。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反思传统作法,否定教师教,实则为“套”(圈套的套)——把学生牢牢控制在圈定的范围内的作法,而应开阔心胸,还学生以自由,告诉他们“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崇高情怀、平凡生活、现实佳景、幻想世界,无一不可入文;质询大师、评论经典、改写名作、感悟佳篇,样样皆出心田!只要教师真正愿意解除学生心灵的束缚,学生就一定能迸发出创造的热情。在巫溪中学上《联想.公式.表达》这堂活动型作文课时,我先帮同学们消除紧张,让同学们欢乐地跟我喊三声:“欢乐、自由、我的追求!”然后,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算式:“1+1=1”,请同学们超越数学的局限,联系生活赋予算式合理的内容!学生先是一楞,待回过神来,则都表现得兴趣盎然,气氛越来越热烈,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一只青蛙吃掉一只害虫,仍就是一只青蛙,不过,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青蛙!”“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建立友谊,他们成了一对好朋友!”“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生下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就是幸福的我!”……当老师告诉同学们,有限的发言时间已到,很多未发言的同学仍意犹未尽,表示感到遗憾。老师借机提问,“为什么没能发言会遗憾呢?这种活动有什么好?”让同学们自由讨论二分钟之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写成短文,老师既不指导,也不提要求,结果,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同学都能很快完成,并且积极要求给大家朗读自己的短文。活动结束时,还有五分钟下课,老师问同学们,“如果让大家以这堂课为内容自己写一篇文章,有没有困难?你打算怎么写?”老师话音一落,就有同学说出了自己拟的作文题目,如:《作文课上的笑声》、《奇特的作文课》、《“怪”老师》、《新奇的“1+1=1”》……最后,老师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我们上了一
[1] [2] 下一页
堂新奇的作文课,可是课堂上没时间写成一篇作文,课后写又担心占大家的学习时间,究竟写还是不写呢?”结果,有个学生勇敢发言,说不写,原因是“课堂上写了短文,我们下去再修改一下就可以了,既然已经训练了写的能力,下去再写没必要。”拥护他的人竟有七个之多啊!在同学们轻松的笑声中,另一位同学立即站起来陈述她认为要写的理由,“写既可以训练写作能力,还可以记录下这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她的发言立即赢得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没有坚持用一种要求去让学生都完成作文,而是尊重学生们的意见,愿意写的就写一篇作文,不愿意写的就下去改改课堂上的短文,再思考一下这堂课的体验和感受。一堂新颖的活动型作文课就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如果要从这堂作文课中找出值得借鉴的东西,那肯定在于这堂作文课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以解释“1+1=1”这一超出常规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使之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并且老师在整堂课中始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说、直爽地评、热烈地议、自豪地写、专注地听、快乐地读。心灵解除束缚的学生,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潜力,展现出了喜人的创造力,对作文也产生了空前的热爱。因此,在作文训练上,如果我们教师真能坚持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我们学生的心灵就一定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总结、分析,从局限于个人执教语文课的实践现象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层次,我们都可以看出创新的课堂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之间有着怎样的差异和关系。“让学生享受语文”既是语文学科构建创新的课堂出发点之所在,也是医治传统语文教学三大顽症的灵妙“药方”!其理论源泉发端于古今中外真正的教育家们的思想(如中国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西方的“皮格马里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其正确性、可行性得到了当代勇于探索的语文教改家们成功实践的反复验证。因此,我们应该一致认同:传统语文教学中那些以“苦学”为特征,以“灌输”为手段的落后教学方式,该是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时代呼唤着创新的课堂! 参考文献:①龚春燕 《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年 ②同上 ③李镇西 《“语文——生活——人格”的和谐统一》 见《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0年第5期
上一页 [1] [2]
【创新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语文】相关文章:
“绿色”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08-17
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15
语文课堂因创新而精彩07-24
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08-16
创新—来自语文课堂的呼唤08-16
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8-05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8-22
在品位课堂中享受生命08-13
挖掘多种渠道,让学生享受语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