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再定位

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再定位

时间:2023-02-24 19:39:20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再定位

观点摘要

  外控式管理模式,使校长不能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不能真正履行自身角色的职业职能,难以形成本土化、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难以形成校本化的办学特色和学校自身的“生长圈”。

  校长职业化,最根本的是要求校长确立专业领导、专业管理的思想,把学校管理作为校长的本职专业。

  倡导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在“十五”期间造就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带头人,打造一批专家型、精英型校长,打造一批高级教育管理专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品牌”,成为一面面旗帜。



  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校长职业化的命题,这对于新时期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培训工作,对于校长自身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究竟怎样认识和把握校长职业化的内涵,如何为校长职业化合理定位,则需要我们以辩证系统观为指导,科学地给予理论解释和理论建构。

  校长职业化:对外控式管理的反思和批判

  校长职业,自古有之。它是社会分工、教育分工的必然产物,学校规模扩大和学校组织复杂化的必然产物。学校教育的分工,需要管理专门化和知识化,需要一定数量的管理者。校长正是学校管理关系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今天提出校长职业化的命题,不能看作是对校长职业角色认识的简单回归,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角色再定位。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校长角色完全纳入行政干部系列,并赋予相应的行政级别,使得校长角色功能完全政治化,行政性特征日益加强,职业性特征大大削弱。学校依附于政府,依附于教育行政部门,人、财、物一切由上级行政部门控制,甚至政府包办代替学校的工作,逐步形成一种外控式管理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校长不能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不能真正履行自身角色的职业职能,难以形成本土化、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难以形成校本化的办学特色和学校自身的“生长圈”。尽管在学校管理体制上规定实施校长负责制,实际上校长负责制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能落到实处。近些年来,国内外提出的校本发展、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等思想与策略,正是对这种外控式发展、外控式管理的反思和批判,正是对校长职业化角色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校本发展、校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政府宏观指导,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这不仅赋予学校与校长更多更大的权力,更重要的是赋予校长更多更大的责任,向校长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校长在履行自身职责、实现角色期待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实践。校长自主办学,绝不是说可以为所欲为,无约束、无限制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而是要求校长充分认识自己职业角色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地把握职业角色的科学内涵,以角色学习和实践来促进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响亮地提出造就职业化校长的命题,提出校长职业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有其特殊的意义。有利于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校长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利于造就一批精英化教育管理专家,打造中国校长的“品牌”。对于广大校长自身来说,有利于他们真正做好自己职内、分内的事情,切实履行职业角色的职能,排除非教育、教学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服务。

  校长职业化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

  校长职业化,最根本的是要求校长确立专业领导、专业管理的思想,把学校管理作为校长的本职专业。校长职业化,其实质和核心就是校长的专业化,就是校长的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推进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努力提高校长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水平,促进校长专业化。

  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专业化的标准?美国教育协会确立了专业化的8项标准:(1)应有高度的心智活动;(2)具有特殊的知识技能;(3)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4)不断在职进修;(5)属永久性职业;(6)以服务社会为目的;(7)有健全的专业组织;(8)能遵守专业伦理。台湾学者林清江总结了7项特征:(1)为公益提供重要服务;(2)系统而明确的知识体系;(3)长期的专门训练;(4)适当的自主能力;(5)遵守伦理信条;(6)组织自治团体;(7)选择组成的成员。笔者认为,校长的专业化,同法官、律师、医生等职业一样,必须具备4个方面的要素:(1)有与从事特定职业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必须接受必要的专业养成教育和训练。这些理论知识和技术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掌握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这种专业训练的。(2)作为专业的职业,必须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从业人员具有敬业精神、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3)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4)具有一定的专业组织团体。众多学者十分强调教育服务性、公益性,服务重于利益,这对我们是有启迪的。有的人一讲到专业化、职业化,首先想到的是效益、利润,实际上,没有良好的服务,哪有什么效益和利润。“服务”一词的意思就是为其他人工作,为他人做有益的事,或指提供某些方便的活动。从经济角度看,是指卖方按照削价逻辑在经济上向顾客提供服务,或是廉价提供昂贵的东西的商业行为。可见,校长职业的概念首先是指角色的服务性。

  校长专业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标准:

  1.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具有强烈的服务观点,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理性支撑。对于校长来说,服务意识十分重要。要为学生服务,为教职工服务,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注重自身职业的服务性。

  2.构建以教育管理知识为核心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校长专业化的知识结构是一种通识型、通才型、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校长的知识结构由现代科学与人文基础知识、教育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现代信息知识等组成。

  3.具有学校管理的专业能力。学校管理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校长的决策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指挥、组织、协调的能力,学校经营和公共关系的能力,反思与探索研究的能力等。

  4.具有学校管理的智慧与艺术。管理智慧与艺术是各种专业要求在校长身上的有机结合,是管理知识、才能、经验、技能技巧综合的反映,是校长管理学校的最高境界,是专业化校长的必然要求。校长管理学校的智慧与艺术主要表现在:(1)发现学校教育、管理中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2)处理问题的机智;(3)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和管理时机;(4)具有吸引人、影响人的形象和魅力。

  5.接受专业养成教育和专业训练,参加一定的专业团体。校长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积极参加教育管理专业协会的活动。这是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校长职业化,意味着大、中、小学校长应当成为像法官、律师、医生那样的社会精英人才,成为教育管理专家,成为专家型的校长。或者说,校长要努力追求成为教育管理专家,把专家型校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校长职业应当精英化、品牌化,而不是大众化。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校长职业的特殊性一直被忽视,似乎只要政治表现好就可以当校长,一些没有受过教育管理专业训练、缺乏教育背景、专业知识、教育工作经历的人,也能进入校长队伍,造成校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倡导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在“十五”期间造就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带头人,打造一批专家型、精英型校长,打造一批高级教育管理专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品牌”,成为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走向职业化的关键: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职业形象的塑造

  作为职业化校长,必须具有职业角色意识,强化职业认同,提高职业自律意识。提倡校长职业化,有助于广大校长形成一种整体的职业气质,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拥有共同的专业思维、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校长职业的传统和职业素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校长要做“整个的校长”,不做“命令式校长”。“整个的校长”,就是校长的一种整体形象和气质。

  校长角色的职业认同,职业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不断领悟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由于校长个体的素质、水平、经历、价值观等的不同,对职业角色模式的领悟和实践都很难达到理想职业角色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校长认真进行职业角色的学习,把职业角色的义务、权力、规范、情感、态度等内化为支配自己行为的角色观念,逐步缩小实际职业角色同期待职业角色的差距,以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形成整体的职业气质和素养。

  校长职业化,意味着校长不仅仅扮演学校管理者、组织者的角色,还应当成为学校发展的决策者、师生员工的服务者、学校生计发展的经营者、学校与社会的协调者、现代学校教育的研究者。美国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校长管理学校,首先要决策学校的发展,要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校本化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愿景,形成学校自己的“生长圈”。校长是师生员工的服务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服务,学校管理就是服务。要确立学生是教育对象又是服务对象、教师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的思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管理又是学校经营。校长要具有经营学校的理念和经营学校的本领,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要有经营成本的意识,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学校办学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但是必须讲究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这方面来说,校长应当是学校生计发展的经营者。在现代社会,学校不是“孤岛”,必须走开放式办学道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校长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则扮演着沟通者、协调者的角色。学校发展需要以教育科研为支撑,教育科研必须为学校发展服务。学校发展要求校长成为教育科研的带头人,成为研究型的校长。

  职业气质、职业形象,对于校长来说尤为重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一方面通过行使行政职权来实施行政领导,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对学校组织成员施加影响,这就是正式影响力和非正式影响力。校长能量的释放,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地位、权力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他对职业角色的自觉认识和角色扮演的践行程度,取决于他的教育素养和教育人格,取决于他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这一意义上说,校长职业角色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其非正式影响力比正式影响力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远。可以说,校长就是一本教科书。他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同时自身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部分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他在管理教师过程中,自己首先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师”。

  校长职业化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抉择;职业化的核心是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走向职业化,关键是校长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职业形象的塑造。

【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再定位】相关文章:

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再定位08-17

基金的角色定位和市场功能08-05

再苦再累自己扛的句子11-06

男人再苦再累坚强句子02-22

关于再苦再累也要坚持的句子01-03

再苦再累自己扛的句子【实用】01-05

实施新课程需要校长对其角色重新定位08-15

不要再滴血08-15

《再塑生命》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