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初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也指出学校教育中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等问题。具体到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基础薄弱、现状堪忧,已引起上上下下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确实已到了必须集中精力、严抓猛治的地步。笔者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致力于学生道德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探索,有所感悟,谨抒己见、仅供商榷。
一、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催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调整、改革、充实和提高,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机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宏观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由于基础条件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道德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发展不力、改观不大,不仅制约了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更严重制约了输出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普遍问题:道德观念薄弱与道德行为游离。
一般来说,现阶段职业学校确实较为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把道德观念教育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但是,道德观念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学生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上,没有随着道德认识而开展深刻的道德体验,学生虽然领会了某些道德要求,但并一定能够完全或基本接受,道德观念处在时有时无、若有若无的状态,这就是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道德观念薄弱的问题。道德观念薄弱带来了道德行为的游离,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常常表现出中规中矩的形式,却难以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他们在公开场合是一种表现,而单独行动或小范围内活动时又是一种表现;他们在学校抓得紧、管得严的时候是一种表现,而一旦管理松一松就又是一种表现;他们在个人情绪较好时是一种表现,但情绪低落时又是一种表现。凡此种种。而往往由于处于游离状态的道德行为,客观上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而不太容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这种“大错不犯、小错频繁”凸显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现象上是普遍的,但在性质上是严重的,几乎成为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工作中的顽疾。
2、重点问题: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行为混淆。
薄弱的道德观念与游离的道德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加强与规范,则必然让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向道德观念模糊。团结友善与“江湖义气”如何区别?助人为乐与“助纣为虐”怎样界分?幽默诙谐与流里流气的“潇洒”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思维上的开拓创新与行为上的“标新立异”本质上是对立还是统一……当这种观念上的困惑浮出水面,完全可以通过学校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得到及时的化解,但问题的关键是,道德观念薄弱基础上产生的困惑,如海上的冰山,真正浮出水面的只是一角,潜在的困惑没有得到及时的化解,而直接走向了模糊。于是,胡作非为成了“敢作敢为的勇士”,侮慢师长成了“不畏强权的斗士”,互相包庇成了“同甘共苦的义士”,流氓习气成了“领导潮流的名士”。大多数学生在模糊的道德观念支配之下,从思想深处并不认为这样的行为有何不妥,甚至还充满了“正义感”。这种由道德观念模糊而引发的道德行为混淆,是当前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3、突出问题:道德观念扭曲与道德行为畸形。
道德观念薄弱是道德观念没有通过学生的道德体验而成为指导行为的坚定准则,道德观念模糊是对善恶是非的界限判断出现了似是而非的误差,而道德观念扭曲在本质上是反道德的,至少是观念上已具有了反道德的雏形。扭曲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很容易为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用反道德的行为方式满足个人欲望,而且极易在侥幸得逞的情况下演变为不良习惯,使学生在不知觉中重复类似行为,这种不良习惯的维持所产生的某一方面的舒适情绪反过来又加大了道德观念的扭曲,使学生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中,畸形道德行为并不鲜见,有小偷小摸的,有坑蒙拐骗的,有打架斗殴的,甚至还有人身伤害的等等。更有个别出现的青少年学生轻生的极端现象,虽然诱因复杂,但从道德角度分析,仍应归到道德观念扭曲范围之内。这种畸形的道德行为虽不占主流但影响却非同小可,是解决当前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方面,十分紧迫,刻不容缓。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逻辑上推理,正是职业学校学生道德观念上的薄弱、模糊和扭曲,导致了道德行为的游离、混淆和畸形。那么,学生不良道德认识又从何而来?这就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和方法加以分析,职业学校学生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依然来源于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
1、内因:自身条件形成的局限。
生理和心理。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活跃在青春期,生理上蓬蓬勃勃、活力四射,与心理上的焦虑好奇、躁动不安是一对矛盾体,构成了学生认知方面截然相反的表现:一方面接受模仿能力异常旺盛,另一方面分辩能力却存在明显的局限;一方面自我表现欲强,另一方面自主意识却很弱;一方面创新动力锐不可挡,另一方面自控自制自我约束却若有若无。正是因此,很容易从道德观念薄弱走向道德观念模糊,情况严重的发展成为道德观念扭曲。
自恋和自制。物质条件的大幅度提高和改善,使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享受着过分的宠护和溺爱,很自然地让青少年形成自恋情结,自恋往往滋生并滋长了无节制的欲望,严重削弱了自制力。在自恋与无节制的欲望面前,道德观念苍白无力,道德体验虚有其名,道德行为难免失控,自恋与无节制的欲望确实是道德建设的大敌。
悟性和惰性。客观地看,职业学校学生的悟性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启,比如在初级中学阶段学习上的差距就是一个例证。而这一特定时段的落后状态最易衍生学生甘于平庸、不求上进的惰性,这种惰性不仅表现在学习上,也同样表现在道德建设上,有些学生甚至发展到“破罐子破摔”的地步,其根源即在于此。
2、外因: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家庭方面。家庭成员特别是学生父母的不当道德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思想上打上深深的烙印,比如一些家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观念,一些家长“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处世方式等等,最直接地把学生引入道德歧途。
学校方面。职业学校对德育工作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在引导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道德体验方面却相对薄弱,学生接受的道德观教育仅仅作为“理论”漂浮着,没有通过体验转化为烙上自主意识的道德感,不仅空洞抽象,而且虚浮不定,一遇风吹草动,道德观即蜕化异化,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社会方面。社会是个万花筒,既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道德典范,也有暴力色情、涉毒涉赌、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等反道德事实;社会是个大染缸,反道德的观念行为和道德的观念行为一道,无孔不入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全面渗透。“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正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道德的浸淫,造成了学生道德观念扭曲、道德行为畸形。
三、加强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
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前途和命运,而且对职业学校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深远,从广义上讲,更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学校教育、家庭引导、全社会关注,必需遵循知行合一的认知规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加强学生道德建设需要引导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因此,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职业学校既要始终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更要立足现实,尊重客观规律,从加强道德观念入手,努力丰富道德体验,切实规范道德行为,促进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取得新成效。
1、加强道德观念:理想领航,现实担纲。
道德认识是学生对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们的意义的认识,学生只有知道了应该怎样行动及理解为什么这样行动,才有可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动,因此,道德认识是加强道德观念的最核心的部分。从方式上讲,课堂道德知识的学习与讲解、专业德育工作者的辅导与传授、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言传与身教、社会人士的热心介入和帮助等等,形成德育高维网络;从内容上讲,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基本素质等,构成德育理论体系。通过多维网络开展系统教育是加强学生道德观念的必由之路。
加强道德观念要始终坚持理想领航。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道德观建设中的领航地位,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从道德观念上做好准备。任何误认为理想信念属于务虚性质,或者忽视理想信念的领航地位的做法,都必须立即停止并加以纠正。
加强道德观念要始终坚持现实担纲。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下,要把现实的道德观教育放在纲要位置,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倡导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并且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体现学以致用的特性,使学生的道德观念有血有肉、有神有形,内容丰富、利于实践。
要正确认识理想领航和现实担纲的关系。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领航,道德观的教育就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偏离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方向,不以现实需求担纲,道德观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重脱离实际,也不易为学生所接受。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在正确方向指引下,紧贴社会,服务经济,学生道德观念才能健康树立。
2、丰富道德体验:知行统一,有的放矢。
道德体验是由道德观念到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既是对道德观念的验证和强化,使之由理论而发展为自主意识,也是对道德行为的铺垫和示范,使之与道德观念相统一。在道德体验中促进学生强烈的道德感,方法多多,比如:通过抑恶扬善的言语启发激起学生的道德情绪,通过好的艺术作品和生动事例引起学生的道德共鸣,通过现实的升华使学生的道德感不断概括不断深化,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公益活动使学生道德感达到抽象与形象的融合等等,都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
丰富道德体验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深刻揭示了道德的知行统一的本质特点。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道德体验是知行统一的过程。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优势,既重视课堂教育,也重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让知在行中得到验证和强化,让行丰富知的内涵和深广度,在知行统一中获得健康良好的道德体验,增强自主的道德感。
丰富道德体验要体现有的放矢的特点。有时学生中截然相反的表现往往体现的是同一本质的问题,道德体验必须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对表现软弱或执拗顽固的学生,同样要着重开展自觉性、原则性体验;对畏首畏尾或轻率冒失的学生,同样要着重开展沉着、耐心而又果断的道德体验;对萎靡不振或过分活跃的学生,同样要着重开展积极性和控制力的体验,如此等等。两千多年前孔子教育门徒就已经注意区别“术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进之”,学生的道德体验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区别情况、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道德体验过程中纠正不当的道德观念,走向正确的道德轨道。
在丰富学生道德体验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采取单纯禁止的办法,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情感,制约道德体验的健康开展,甚至产生不良的道德感。而应当给予学生以足够的信任,从正面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促进道德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3、规范道德行为:磨炼意志,养成习惯。
人的道德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是与道德观念是相统一的,但是有时因为自身因素而怕苦畏难、患得患失,有时因为外部条件错综复杂、影响纷纭,人的道德行为可能与道德观念形成差距甚至走向道德观念的反面,这种在常人身上时有发生的现象到了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就变得较为常见,因为青少年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内外障碍,常使道德行为脱离了道德观念的范围,而这种非道德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将很难得到彻底的改正。叔本华说:“完美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因此,规范学生道德行为,不仅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的方式方法,更要注重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磨炼意志需要多途径开展。在理论上,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高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在具体实践中开展高尚的道德行为,这种意志才是正确的道德意志;在信念上,要以杰出人物示范引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至于霍金,一个困在轮椅上寸步难行的人,却走到了宇宙的纵深。要引导和激发学生向往英雄、学习榜样,以顽强的精神迎接困难;在行动上,学习、劳动、实训、军政训练、社区服务等都是磨炼意志的良好载体,以军政训练为例,职业学校新生入校必定组织开展军政训练,在军训中重视磨炼学生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高屋建瓴,以利长期展开,将取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养成习惯需要长时间努力。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良好道德行为同样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是关键,爱因斯坦宣称“耐力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卢梭坦言“耐心虽苦,成果却甜”,居里夫人告诫“人必须有耐心,特别要有自信心”,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则疾呼“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励”。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难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正面激励的作用,对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适时给予表扬,越是出现在道德观念薄弱的学生身上的良好行为越是要重点突出进行表扬,始终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导向,让学生产生激情和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其主客观条件的局限,不出现不当道德行为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学校和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矫正,引导学生明辩是非,促进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磨炼意志、养成习惯,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如果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习惯,势必使学生道德行为训练出现时紧时松的现象,弓满弦紧后的不当松驰,极易产生意想不到的反弹,不仅使此前的努力功亏一篑,更有可能变本加厉,使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相关现象确实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
加强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因素广泛,必定要通过多途径、多层面的积极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作者仅仅从学生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出发,对道德观念、道德体验、道德行为作出初步探讨,角度上的局限不免影响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一些观点也难免会有先偏颇,愿意诚恳接受行家们的批评和指正。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基础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成为一大亮点,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预示着新时期职业教育事业即将迎来又一轮发展高潮。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职业学校应当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努力。
【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初探】相关文章:
职业学校班级学风建设初探08-16
中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测评体系建设初探08-16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形成初探08-12
职业学校招生市场法制化初探08-13
校园学科博客网页建设初探08-07
加强道德化建设 努力建设道德政府08-15
《遗传学》课程建设与优化初探08-05
班级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初探08-03
校园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初探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