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换

时间:2023-02-24 18:51:35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换

浙江省上虞市东关中学  郑少东

2006年下半年开始我省开始新课程的实施试验阶段,本人认真阅读了《学科实施意见》,《教学指导意见》和《数学课程标准》等一些文件和制度,结合本人一段时间的新课标教学,来谈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
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旧教材,都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利用其深厚扎实的知识功底,娴熟的教学基本功,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透彻理解和熟练的驾驭能力,扮演着“教“的角色,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另一方面,教师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求者。在课堂上,教师集这两种身份于一身,并不断地进行角色转换,其目的是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频”,产生“共振“,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在新课标下,要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共振“,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思维;教师要用新的观点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
一.为学生排忧解难
    学生在看书和上课听讲中一些疑点或者疑问,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习的障碍,越积越多,就会打击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探索了;学生的”疑”又往往是朦胧的,很难用语言来表示,此时教师的第一角色就重要了。
   例如新课标《数学》必修4第6页给出了“弧度制”的定义:“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下问题:(1)为什么可以用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作为角的度量单位呢?(2)这个弧度数是否与
圆半径大小有关呢?
   为此(如图),我先用计算机在画一个圆,并在圆上截取AB等于半径OA,再作射线OB,便得到一个圆心角∠AOB,这个角就是1弧度的角.按次方法,再画一个与上述圆半径不同的圆,同样得到另一个圆心角∠COD,经测量, ∠COD=∠AOB.

    经过测量,同学们可以发现,当圆心角一定时,它所对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一定的,与圆的半径大小无关.
    再比如说,新课标第38页”周期函数”的定义:”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实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函数f(x)就是周期函数,T是函数的周期.”特别强调”存在”,”都有”这种词语,并结合图像,与学生们一起了解f(x+T)=f(x)的实际意义;同时还让学生们回忆”存在”,”都有”这些词语在哪些概念当中也出现过?同学们很容易就想到了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最值),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周期也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另外还把f(x+T)=f(x)变成f(x+T)=f(-x),让学生课后去探索,思考.
  二.为学生搭桥,使学生顺利过桥
     教师每节课要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学生要能想的到,要处在学生的位置考虑,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时间应用,切勿过桥时设置过多的障碍, 为学生搭好桥,使学生过好这座桥.
例如在讲到y=Asin(ωx+φ)的图像问题时,由y=2sin2x的图像变到y=2sin(2x+   ).判断正误:将y=2sin2x的图像向左平移   即可得到?                                    
          学生回答:正确(想都没想).
在仔细想想?过了一阵子,有学生答:错,是      (不知是什么理由).
经过用”五点法”画出的两个函数的图像对比,同学们体会到了是想左移动   ;
学生们很快就归纳出移动φ/ω即可.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控制者和支配者,而变成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参与过桥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只要教师一指方向,就能顺利过桥.
三.与学生共同探究
   有位数学家说过:“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新课标下每节课的引言前都有探索问题,课堂中也有安排;例如新课标《数学》必修1第80页探究题:在指数函数y=2x中,x是自变量,y为因变量;如果把y当成自变量,x当成因变量,那么x是y的函数吗?如果是,那么对应关系是什么?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随着y=2x和x=log2y的研究,可以发现x是y的函数,同时也发现了两者图像间的关系(关于y=x对称),进而得到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一组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两图像是关于y=x对称.
   再探索,比如说知道了y=x3-1,作关于y=x的对称图像,那么它的解析式是什么?进而去研究关于y轴对称呢?x轴对称呢?原点呢?然后学生一一作答.这样既搞清了反函数的概念,又弄清了图像间的一些关系(高考中的重要部分).
这种”螺旋上升”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尝到了胜利果实的同时, 更能体现出新课标下学生主动性的原则,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三大能力(远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构造一种主动”再创造”的情境,是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可”同化区域内”改变认知结构,实现知识重组,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其指导思想是”重过程,重情境,重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使学生感到学数学的乐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戏你千万别去看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比演戏的要求更高,因为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表演的舞台,高明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参加到这种表演中来,并始终乐在其中.
由于年龄的差异,教师和学生的审美观点不尽相同.教师认为有趣的事情,学生未必感到有趣.这时,教师就要稚化自己的思维,与学生同步.例如,在讲到《函数的实际应用模型》中的指数型函数y=a*bx时,我举了个例子:”现在的男同胞压力很大(男同学一直看着我,女同学笑着观望),特别是27-28岁的?(学生疑惑,都看着我?)有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买房子;需要向银行贷款,而一贷就是20万,吃不消啊,可是没办法,只能贷(男同学表情都很谨慎)”.到这里,学生已经都大笑了.
问题来了:贷款就要还利息了,年利率为7.5‰,并且分20年还清;而且每个月还等额的钱,问每个月要还多少?通过引导,此为复利问题,就是一个指数型函数y=a*bx型函数,在解决的同时,学生从笑中得到了启发.
再比如说,在《三角函数的图像》第一课时引入当中,举例:你向河中扔一块石头,这水会怎么样呢?你拿一根绳子,笔直放到地上,然后一头上下摆动,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学生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给这一课时的教学有一个基本的轮廓了,也带了方便.
利用数学美使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获得了享受,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教师首先要提高对于这种美的鉴赏能力,然后和学生一道去揭示,探求,认识这种美.
因此,在新课标下,首先, 教师在角色转换的同时,充分体现要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要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要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概括,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设计的问题,练习中,尽可能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再发现”过程.其次,教师要积极改变数学教育观念,是教学目的大众化,学生地位主人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教师角色多重化,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评价多元化.努力从各个方面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换】相关文章:

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08-07

浅析新课标下班主任的角色转换08-17

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08-18

新课标下英语教师角色转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08-18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角色的转换08-17

角色转换之间话题作文07-31

角色转换之间作文07-25

转换角色 当好“伙伴”08-17

角色转换之间作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