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英语测试的若干反思
考察我国的英语教学队伍和现状便会发现:乐于测试之道者大有人在,但精于此道者为数不多。本文拟从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视角,就现行英语测试的目的、内容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英语测试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的课堂英语教学主要可分成三大块:中、小学英语;大学(文、理科)英语;大学专业英语。前者普及面较广,要求较低;后者人数较少,但要求较高。这三种课堂教学的普及范围和教学要求大体上是成反比的。虽然不同的课堂对英语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即: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反馈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总而言之,为教学服务。站在这个出发点上,我们就不难确定: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测试应属成绩测试(AchievementTest)。这种测试不应雷同于一般的水平测试(ProficiencyTest),因为它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比如:特定的学生、教材、教学时间和教学要求等。脱离了这些因素,课堂英语测试的意义就不大了。
在学校,英语测试应服务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客观地看待和科学地分析测试结果,从中发现并解决测试中暴露出的教与学双方面的问题。奇怪的是,有不少教师只顾考学生而忘了查自己。他们忙于组织测试却懒于批阅,有时居然请弟子代劳。也许这是由于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所造成超工作量的缘故所至。既然如此,又何必“作茧自缚”呢?笔者认为:测试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该成为指挥棒。
测试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切忌以考代教,以考压教。考试成绩的优劣无疑对学生的心理和以后的学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看到这种影响的双重性。对于某些学生,优良的成绩可以大大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激发起更强的求知欲。然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接二连三的失败,则可能令其心灰意冷,乃至在由此而招来的(来自父母、老师或同学)种种压力下,进行投机取巧、铤而走险——作弊。
测试成绩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是全部。对一位教师或一所学校的教学评估应该是综合各方面的评估指标而形成的。我们必须立体地看待“成绩”。在许多教学评估体系尚未健全的学校,测试成绩往往成为评估教学和评先进的唯一依据。那种简单地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估手段往往诱发并助长着另一种不良的倾向:为片面追求“成绩”而热衷于“数字”游戏的大有其人。为了“冒尖”和“及格率”,有的开小灶,有的搞补习;更有甚者,考前漏题,评卷漏改。这种竞争有背于教育的初衷,有碍于教改的健康发展。如不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不可能消失,所谓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已。
二、英语测试的内容
测试内容的确定至少应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的分解、测试目标的设定以及测试内容的筛选等几方面的工作。从理论上讲,英语测试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两大部分。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语言能力主要指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实际上,由于语言本身富有强大的活力,因而语言教学始终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在语言教学的天地里,各有所见,各有所好,各有所长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改变都势必影响着语言教学的内容。要确定测试内容就必须注意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需求、知识与能力的比重等方面的矛盾。可见,从测试内容的确定进而到题库的建设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现行的英语测试中,语言能力的测试在许多场合却受到了冷遇,考分大多压在知识方面,这无怪不少能“考”上英语专业的学生实际上对英语既聋又哑。这种语言知识和能力严重失衡的状况显然与我们长期的教学模式以及测试的导向密切相关。语言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接受性技能(receptiveskils)和生产性技能(productiveskils)。前者包括听和读的技能,属于输入性;后者包括说和写的技能,属于输出性。我们的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远不如听和读的能力。这是因为他们看得多而写得少,听得多而说得少。总之,被动性接受英语的机会大大超过主动性使用英语的机会。因此,英语能力的培养及测试的改革应在“出”字上下功夫。
一般的英语测试有两大不足之处。一是无法直接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说和写的能力;二是测试的语言取样与生活中真实的语言相去甚远。语言是一种交际媒体,语言的测试内容自然要体现其真实性和实用性。语言学家们认为:要给一个孤立的词下定义实在是劳而无功,因为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上下文等),任何词义都是苍白的。其实,语言能力的表现何尝不是如此。
随着语言学、心理测试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以语言知识结构为中心的测试模式,并且为新的交际英语的测试模式开辟了新的视角。如:在对语言原材料的利用、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语言“精巧度”及“错误”的评判标准等方面,英语教学工作者的视角已渐开阔,测试手段也日趋丰富。毫无疑问,英语测试不仅要反映出学生知道些什么,而且还要体现出学生能做些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以致用。
三、英语的测试手段
在现行英语测试中,最常见的形式莫过于多项选择题。应当肯定,从命题的广泛性、严密性到评分的客观性和迅速性,这种命题方式的优越性是无可争议的,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又为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然而要注意的是,这种客观性的命题只宜作为测试的一部分,而决不能唱独角戏,这是由语言测试的特点及命题的作用决定的。
此外,在采用多项选择题时,还应以谨慎的态度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搬来抄去的试题中,有些命题是不严谨的,往往是有谬误的。(2)迷惑答案(distractors)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有时也会令教师目瞪口呆。(3)选对了答案未必就掌握了真知;判断出错误未必能纠正错误。(4)端正学风,严肃考纪,防止大面积的舞弊。在命题多样化方面有几点值得注意:(1)把握好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总体比例。对于一般综合性的英语测试,语言的知识和能力是要兼顾的。客观题点多面广,有利于知识的反馈;而主观题弹性大,有利于潜能的发挥。客观性的试题比例可稍大些,这样更有利于知识面的覆盖和评卷的准确性。(2)积极改进多种客观性命题的方式。如:完型填空、句型转换、动词时态和语态的填空等,大可不必挖空心思去迷惑学生。要注意保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创造”答案,而非伸手“勾”来。比如听写,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多种技能的测试手段。当然,控制多项选择题,加强命题的多样化,客观上会增大评卷的难度。但
权衡利弊,获益的是学生。(3)酌情降低主观性命题的难度。主观性的命题往往难度较大,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运用是具有主观性和创造性的,在英语测试中理应给主观性试题留有一席之地。不过,在发挥这些命题优势的同时,应注意酌情降低难度并加大客观性。如句子的改写或翻译,必要时可提供一些参考词汇;写作时亦可将命题作文改为指导性写作。另外,还可拟定一些评卷细则,以限制评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英语测试的若干反思】相关文章:
对反思性备课的若干思考07-30
英语中若干否定形式的比较08-08
谈小学英语的评价和测试08-17
浅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08-17
浅谈英语单元测试的选题策略08-12
英语阶段检测试卷分析08-12
工伤认定的范围若干释疑08-05
若干学校管理信条点评08-13
若干年后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