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集中取束”筛选材料
没有一篇文章能脱离材料的支撑而存在。而不为文章承担任务的材料,以及不能用于文章的材料,不仅与作文毫不沾边儿,而且从根本上就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有人以烧菜作比方,生动地说明了选材的重要。我们到小菜场去买完青菜回来,并不是将一篮青菜统一倒进锅里炒了吃,而是要把菜根、烂泥、黄叶去掉,洗干净后,再根据炒菜的要求,决定用茎还是用叶,切丝还是切片,做好这些准备之后再配菜、配料,才能炒出色、香、味俱全的可口菜肴来。如果不加选择,好菜烂菜,鸡鸭鱼肉一锅煮了,还有谁爱吃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文章与炒菜,其理是相通的。文章是精神产品,要给人教育,给人以知识,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选择材料的过程,不仅不能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有时还会适得相反。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再生动也不应塞进文章里去——作者完全可以利用它另写一篇,而没有必要“乱点鸳鸯谱”。
那么,怎样选择材料呢?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某种程度的限制,这一点谁都无法逃避,关键是看谁带着“镣铐”跳出最美的舞蹈来。选材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任你往来,同样也会受着种种的限制,但好文章却也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看来什么事也都是可以概括成四个字——事在人为。
大家都知道,如果视力分散,那么即使是近在咫尺的东西也会变得模糊不清。如果财力分散,则不能购买大件物品。而思路分散,即使极简单的问题,也会让思考者拿不出结论。精神分散,老师课上所讲授的内容对听讲者而言,则会打“水漂”……
集中效果优于分散,把各个有限的分力集中起来,合力肯定会大于每一个分力。视力集中,被视物则极为清晰。财力集中,则能够购买财力分散所不能购买的物品。思路集中,即使极繁杂的问题,也不会让思考者停滞不前。精神集中,对知识的理解则会事半功倍……
首先,文章是特殊的文字组合单元。这种组合的目的虽然有异,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但文字组合的数量却不能没有极限。而且原则上都要求在一定范围之内。
比如小学教纲对作文字数的要求只有500字左右,而中学作文也只要求在800字上下,这就是比较明确的文章篇幅的限制。即使没有字数要求的文章,对于文章作者而言,自己也应对文章字数有基本的要求。写文章目的在于表意,表意并非一定要使用过多的字数才能成功。在某种情况下,文章字数过多,还很有可能会给文章成功带来不该有的麻烦。
有限的文章篇幅,直接限制着文章所选材料多少。长篇大论,材料的需求量大。短篇小品,材料的需求量必然要少。如果篇幅已经固定,比如篇幅固定为600字。作者选择的材料,应不超过600字这个范围。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600字选择5个材料,与600字选择一个材料,效果完全是不同的。以模糊的办法计算一下:600字选择5个材料,每一个材料不会超过120字,而600字选择一个材料,600字则会只为这个材料服务。
几个材料分散用力,无异于视力分散、财力分散、思路分散、精神分散。一个材料集中使用,与视力集中、财力集中、思路集中、精神集中效果相同。
在文章中选择分散的材料,有如在拳击上拳击手不能把力量集中于自己的拳头。一篇几百字的文章,选择了一堆材料,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导致读者对哪个材料都没有感觉,甚至导致读者对整篇文章都没有了感觉,这样的文章若想成功,实在与痴人说梦差不多。
那么,怎么才能让所择选的材料更加集中呢?
①寻找小目标是集中选材的有效方法之一。
所谓寻找小目标,指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把选材的目标集中于某个微小的目标材料之上。
集中与微小的关系很微妙。集中的结果,是把分散的物归拢为一点。比如有5个分散物,尽管集中,最后只有一个集中的结果。1个与5个相比,1个在总量上也许很大,但1个就是1个,1个毕竟比5个要小。微小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中国而言,某一个县是微小的。相对太阳系而言,地球是微小的。相对宇宙而言,对太阳系而言,地球是微小的……不能不说太阳系是宠大的,可是在宇宙这一参照物面前,太阳系不能称之为宠大。
人们经常说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这里实际也在揭示微小与集中的关系。写文章选择材料,要求选材集中,同样可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事实证明,选择的材料内容越多,能够用于每一个材料内容的展间则越少。因此,选材时要“寻找小目标”,作者应该自觉要求自己,努力去寻找“一个内容”的材料目标。
②缩小小目标是集中选择材料中另外一种有效方法。
所谓缩小小目标,指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在材料小目标中挑选出更小的目标,同时削减掉其它材料目标。
缩小小目标的方法,两个手段同步操作。这两个手段,其一是挑选,其二是削减。之所以称之为“同步”,是因为挑选其更小目标之时,恰是削减该材料目标中其它目标之处;削减材料目标中其它目标之时,恰是挑选某更小目标之处。缩小小目标,具体讲,即以一个小目标为比较对象范围,从小目标之中选择出的某局部内容,用这个小目标的局部与整个小目标进行比较。倘若一个小目标有三个局部目标,从三个局部目标中选择出一个局部目标,显而易见,被选出的一个局部目标,相比由三个局部目标组合而成的小目标,必然会更“小”。
舍大求小,正是用特殊的比较进行选材的核心。
所谓集中,就是一篇文章的目的性要单纯明确,不枝不蔓,重点突出,围绕主题这个中心说深说透。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说,只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论述一个基本观点。如果贪大求,这也想写,那也想说,“意多乱文”,讲了很多问题,结果就会像“蜻蜓点水”一样,哪个意思也说不透彻,不能给人留下强烈印象。
因此,鲁迅先生曾经告诫我们:“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韩愈在《答刘飞夫书》中曾提出写文章要“深探力取”,反对没有经过选择,概括简单地罗列材料的现象。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总结他们的写作经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言简意赅的论断,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并且可以用到我们的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