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音乐论文>小学欣赏教学方法散论

小学欣赏教学方法散论

时间:2022-08-07 22:02:31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欣赏教学方法散论

   一年级第一课欣赏《快乐的一天》,音乐在播放,儿童正听着。不一会儿,一些儿童在“动荡”,又一会 儿,全班在“沸腾”:说话的、扭动的、玩耍的……
    有经验的老师想法子把“不懂”的音乐变为“懂”的音乐,把不熟悉的乐曲变为熟悉的乐曲,把无意注意 转化有意注意。他(她)不急着让儿童听音乐,而是利用插图让儿童“看”音乐,唤起听音乐的兴趣与注意; 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结合音乐故事听音乐片断;用动作表演将儿童置身于音乐情境,获取身心快乐。用 儿童熟悉的生活去感受“快乐的一天”,儿童不仅不觉得音乐陌生,还觉得音乐说的是自己的事,觉得音乐真 有趣。
    鉴于七岁儿童多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音乐欣赏要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认知心理和 认知水平,创造条件(如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游戏、一个故事等)把陌生的音乐转化为熟悉的音乐 ,同时重视身体活动去感应音乐,获取音乐带来的快乐。一年级要着重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听音乐的习惯。我 教二年级《在钟表店里》时,探索他们的欣赏能力:
    方案一,告诉题目,全凭“听”去感知音乐;方案二,告诉题目,并用“符号”提示作品结构,在“听” 中感受音乐;方案三,告诉题目,用“哑剧小品”表现作品内容,边看边听音乐。三个方案分别在三个班实施 ,实施结果: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听赏的儿童,对作品的感知大体相同,清晰的感知有:许多钟、修 钟、愉快劳动;模糊的感知有:闹钟声误为挂电话,杜鹃钟声误为鸟叫,密集快速的音乐误为有人跑,狼来了 ,很紧张,钟摆声误为走路声,上发条误为锯木头声,有人咬生地瓜的声音。采用“方案三”听赏的儿童,把 握作品内容较准确,感受到工人认真修钟,修了一架又一架,到处是钟声、铃声,工人在愉快劳动。听赏结果 表明:二年级儿童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联想能力(方案一),不具备“符号”式的抽象思维能力(方案 二),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方案三)。一位中等水平儿童的欣赏笔记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钟表店的老爷爷在修表。他先修好一些,听了听,很满意,就唱歌跳舞。他又回到座位上工作 ,又修好一些,很满意,又唱歌跳舞。接着,把所有的钟都修好。各种各样的钟都响了,好像在说:谢谢您, 老爷爷,11点了,您该回家了。”
    由于二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在加强,联想、想象能力有明显的发展,直观性感知作品的能力增强,因此,要 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敲敲、打打(打击乐)”帮助儿童听赏音乐。
    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欣赏《我们的田野》,从插图入手启发学生倾听音乐,发挥想象,顺序是:稻田 →河流→湖→森林→群山→天空。第一遍听时教师指示:“听完音乐,请说出你对音乐的感觉。”学生:“优 美、动人、平静、宽广、爱睡觉、难听。”教师问:“请说出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学生:“音乐慢慢的 、声音柔柔的”(指优美);“音乐很慢,好像很快乐”(指动人):“音乐慢,音长”(指宽广);“爱睡 觉”是因为音乐舒展、起伏、温柔;“难听”来自对多声部音乐听不清楚。第二遍听时教师指示:“请同学们 仔细分辨音乐中有几种声音(实际指有几个声部)?”学生:“三种、两种、四种。”教师问:“请说出理由 ?”学生:“一人演唱,还有人跟着唱”;“一种声音好听,其他声音不好听”;“有尖尖细细的声音,也有 低低粗粗的声音”。第三遍听时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唱一句歌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学生有的哼一、二小 节,有的哼一句,有的边听音乐边哼唱,有的看课本哼唱。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期,是欣赏心理由简单向复杂,由表象向入里发展的过程。从上例看出,三年级 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 想。有些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多声部感知能力。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师生的交流,要避免过 多使用音乐术语,教师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又要把学生的话归纳到音乐术语上。
    四年级学生在欣赏《苗岭的早晨》和《瑶族舞曲》时,均能从节奏、速度、乐器音色、拍子改变等认识作 品结构、音乐层次和音乐情绪。一些学生还能听出乐曲的末段音乐语言与首段相近,这说明他们欣赏能力有了 进一步提高。在细听中,他们能结合音的长短快慢、高低强弱、音色性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如,欣赏《苗岭的 早晨》时,学生说:“太阳出来了,阳光射进树林,一鸟醒来站在高树梢上快乐的练声,众多小鸟听到后也都 起床跟着练声”(A段);“鸟儿非常愉快,叽叽喳喳,人们唱着歌,跳着舞,开始一天的生活”(B段);“ 再次表现清晨的清新、美丽的景色”(A段)。因此,欣赏教学要精心策划,整体音乐的感受达到什么要求,细 听音乐达到什么要求,都要具体设计。要立足“听”去感知音乐,立足“想”去认识音乐,激励学生谈自己听 音乐时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审美评价。
    笔者曾以欣赏《喜庆胜利》观察五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1.学生能从音乐表现要素感知音乐情绪、气氛。 他们说:“《喜庆胜利》充满喜悦与欢乐。音乐节奏热烈欢快,曲调活泼舒展。”2.学生能从音乐表现手法感 知音乐层次与结构。他们说:“乐曲分快—慢—快三个部分。快的部分力度强,音乐情绪强烈,气氛热烈;慢 的部分力度弱,情绪温和。”3.学生能从音响中初步感知乐器的音色。他们说:“乐曲以唢呐为主,还有锣、 鼓、钹等民族乐器。”4.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高潮。他们说:“结束部分音高、音长、音强,气氛最热烈。”
    高年级学生虽能用学过的知识去领悟作品,但毕竟还很肤浅,因此,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每次欣赏都有 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要求。

【小学欣赏教学方法散论】相关文章:

外语教学散论08-17

当下语境中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散论08-20

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08-17

论“小结”——《化工原理》教学方法研究08-19

论美术欣赏中的“模糊层面”与教学08-17

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08-17

孤魂散08-15

散 步08-16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08-22

安身立命,法学赖何?——法学的“科学性”及自主性散论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