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西湖漫笔》语言漫说

《西湖漫笔》语言漫说

时间:2023-02-21 20:20:56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湖漫笔》语言漫说

[作者]  朱文献

《西湖漫笔》语言漫说

[内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宗璞同志的散文《西湖漫笔》,文笔清丽典雅,语言优美凝炼,值得教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咀嚼玩味一番。

    1.抓住“绿”字,泼墨如水。文章通过对西子湖畔秀丽山水的描绘,热情讴歌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作者紧紧抓住了西湖美景的主要特征——“绿”,不惜浓墨重彩、泼墨如水,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青绿山水”画,使读者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请看,那林海是“绿沉沉”的;在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的古树“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那飞来峰上的层层叠叠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蜓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甚至连那溪水“也是碧澄澄的”。即便是同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那苏堤上的树木,远看时似乎觉得“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近看时才发现“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在花港,“看到了又一种绿”:“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加了好几处绿草坪”。就这样,全文一共用了二十多个“绿”字,可读者一点不觉得重复多余。正是这二十多个“绿”字,淋漓酣畅地揭示出祖国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使读者透过那“活泼的绿色”领略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前程似锦,有着茁壮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作者为此着力于写西子湖畔之“绿”,委实可以同朱自清先生的《绿》比美。

    2.单双音节,配合得当。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为次。但单、双音节配合得当,就能产生语言节拍的长短,就产生了音乐感、旋律美。如本文劈头一句:“平生最喜游山逛水。”音节搭配是“平生/最/喜/游山/逛水”,即“双—单—单—双—双”。这样,读起来就使人觉得流畅顺口,富有节奏感。如果改成全用双音节:“平生/最最/喜欢/游山/逛水”,读起来就显得单调、呆板,缺乏音乐感了。我国清代古文家刘大kuí@①在《论文偶记》里强调:“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这里所说的“节奏”,就是指“音节”。可见音节乃是构成文章语言音乐美的基本因素。

    3.平仄相间,琅琅上口。古人作诗为文非常讲究声律。所谓声律,就是平仄的格律。今人写文章虽无需讲究平仄格律,但平仄的一般规律也应予以注意。因为平仄相间可以形成声调的有规律的高低强弱;而声调的高低强弱有了规律,语言就会有明快的节奏,读起来就琅琅上口。因此写现代文章一般也要注意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各词(字)的搭配上交错地安排平声和仄声,借以创造语言的音乐美。宗璞同志正是这样做的,她在运用排比句式时尤其注意了这一点。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这个排比句中三个分句的落脚字为:平—仄—平。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此句四个排比分句的后一个词是: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

    此句中四个排比分句的末一个字是:平—仄—平—仄。

    以上三句中对应位置上的字词的平仄相间,形成了声调的时高时低,音响的时强时弱,读起来十分顺口,听起来非常舒适。如果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或平仄杂乱,则不但不好听,而且也拗口难读。(按:第三个例子摘自作者的原文。中学课本的编者将此句改为“……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这样,落脚的字就变成:平—仄—仄,就破坏了这一句的韵律美了。因此我认为还是不改为好。)

    4.长短句式,交相互用。长短句式交替使用、合理搭配,诵读起来就抑扬顿挫、富有变化,时而如涓涓流水,时而如急风骤雨,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如:“亭旁溪水铮cōng@②,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这段话一共有八个小句(分句),这八句的字数分别是"6-4-12-9-4-4-7-15",这是一个地道的“散句”,它由八个格式不同、结构各异、长短不一的句子错综地排列在一起,具有此起彼伏,灵活多变的特点,能避免单调、死板,取得明快、生动、活泼、和谐的修辞效果。

    5.排比、对称,气势有力。排比、对称句式都属于“整句”。整句的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有力,语意鲜明。本文中的排比、对称句式比比皆是,这里略举数例: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作者抓住了西湖风景的总特点——“绿”,一口气把三处地方不同的“绿”勾勒在读者的面前,真是观察精细,感受入微。

    △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

    这段话前四句是排比,后两句是对称(只有两项,类似对偶,但不是对偶),集中地描绘了祖国山川的壮丽多姿和雄伟气势,倾注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炽烈感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自豪感。

    还有如“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等等,排列匀称,气势贯通,节奏明朗,音律激昂,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美感。

    6.比喻、比拟,熨贴传神。这篇散文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比拟手法。先看比喻:

    △亭旁溪水铮cōng@②……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把水花飞溅的情景比作“飞珠滚玉”,多么熨贴自然,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流水的速度之快,又写出了溪水的光彩色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珠”和“玉”都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用它们作比,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就顿时溢于言表!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如果说前一例是一般的明喻,那么,这一例是特殊的明喻——博喻+明喻的连用。此例以分号为界,可分为两层:先是用四个喻体从不同角度来比喻一个本体,即“博喻”;然后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喻另一个本体,这是暗喻的连用。这种接二连三的反复设喻,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青苔的形象、色彩之优美、有趣,使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美不胜收的画廊之中,流连忘返。(按:此例中的最后一个分句有语病。“山水”显然是不能用数量“一幅”来限制的。作者的意图是要把有关西湖的美景比作一幅青绿山水画,可是掉了一个“画”字,“青绿山水”不但跟“一幅”搭配不拢,而且也不成其为“喻体”了。)

    再看比拟例:

    △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罢。

    这里是写“花港”之变。作者在上文说过:“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有趣的是,作者让“金鱼”做见证人,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真是神来之笔!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

    如果说前一例是比拟中的拟人,那么,这一例既有拟人,又有拟物。此例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游览西湖的活泼热闹的景象。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人们在工余之暇,来调养身心,享受祖国的山水之美,这种活泼热闹的场面,确是意味深长的,作者看了,怎能抑制得住内心的激动呢!这种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与成功地运用比拟手法是分不开的。

    还有如“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的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翩起舞了”,“远水如烟”,“远山……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等等,都是极形象传神的比拟和比喻,把叙述的对象说得十分鲜明生动,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对比、引用,深化主题。文章中两处用了对比手法:

    △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窄狭的旧式厂。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笼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

    △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

    以上两例写西湖风景的另一个特色——变。这个“变”字点染了时代的特色:50年代的西湖,如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作者虽然只写了“都锦生织锦厂”和“花港”的发展变化,却能使人窥一斑而知全貌,看到了整个祖国飞跃前进的身影。这样就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中的引用,也有两处。一处是写六月雨天,没有春光,不是观赏西湖的好时光。但不要灰心,有苏东坡的诗句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告诉我们:水光之好,山色之奇,须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千万不能性急,因为苏公是最解西湖的人。读了这两句诗,我们就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中充满了信心,并初步了解到了西湖景色之奇特奥妙。

    另一处是在描写人们游览西湖的活跃热闹的场面时引用了苏东坡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词所写,是形容他任密州太守时出猎的景象,那时的所谓“倾城随太守”,实是夸张之词。城里的劳动者哪有闲情逸致去看达官显宦们射猎取乐呢?跟随的无非是一些游手好闲者而已。然而,今天人们游西湖却不同,那是劳动人民为调节生活节奏,消除工作疲劳来领略山水之美,以便用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日的劳动建设中去。时代不同了,这种“热闹”的意义也迥然不同。这样,对深化作品的主题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8.量词变换,表意确切。文章中“数词+量词+名词(或带定语)”的语言结构很多,光是用数词“一”跟量词、名词组成的结构就有十多处。如“一种奇怪的力量”、“一句好话”、“一片迷蒙”、“一片绿色”、“一层银灰的颜色”、“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一幅青绿山”、“一种蓬勃的生机”、“一段云霞”、“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一个窄狭的旧式的厂”、“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一处观赏地”、“一首《江城子》”、“一个鞋匠”等等。这十多个量词分别用于十六处,除少数相同外,其余都各尽各责,互不重复,表意十分确切,不好随便调换。这也同样表明作家运用语言技巧之娴熟,值得我们学习。

    9.重词迭字,铿锵悦耳。我们把间隔出现的词称为“重词”,接连出现的字称为“迭字”。本文中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上面例句中已出现了一部分,这里不妨再举出一些(加“。”的为重词,加“.”的为迭字):

    △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层层叠叠的树木……

    △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

    △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

    △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白茫茫的湖水……

    △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

    这些重词迭字遍布于整篇文章之中,不仅使行文从容不迫,舒缓流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丁当有声、铿锵悦耳,使语言产生了“玲玲如振玉,累累似贯珠”的音响效果,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木加魁

        @②原字王加从

【《西湖漫笔》语言漫说】相关文章:

西湖漫笔08-12

灯下漫笔08-16

灯下漫笔.08-16

《灯下漫笔》08-16

语文 -灯下漫笔08-16

《灯下漫笔》 408-16

《灯下漫笔》 208-16

灯下漫笔(节选)08-16

灯下漫笔作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