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前测,有效教学的基石
前测,有效教学的基石内容摘要:
充分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预设的基础。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很多,但要想确切地了解学生,只有通过前测。前测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起点、学习难点与学习特征等情况,从而为教学预设提供依据,让教学预设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准确性与层次性。
关键词:
前测;教学预设;前瞻性;针对性;准确性;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对其进行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前测。前测可以帮助教师尽可能充分地做好课堂预设,为处理生成性问题做好准备。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针对性地对照前测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依据前测进行教学预设,就会提高教学预设的实效性。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让预设更显前瞻性
学生是带着全部的丰富性进入课堂的,这不仅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经验、情感、困惑、需求等。“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学习需求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前测中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使之体现在教学预设中。因为学习必须是学生个体内化的一个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想学什么,需要什么,希望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才是课堂教学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原则。如果教师讲授的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或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或者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消失,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需求,特别是学生们的共同需求。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预设,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是学生所迫切需要的,受到学生喜欢的,深入学生心灵的教学。
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前,我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有57.1%的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意义,58.9%的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作用。因此,在完成教材中确立的百分数意义这个教学重点之外,我增加了一个新的教学重点,即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百分数存在的价值。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使预设更显前瞻性。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让预设更有针对性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来的状况去进行教学。”这“原来的状况”就是指学生掌握新知识前已具有的知识基础,也即是我们说的学习起点,它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宽和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立体刺激下,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新思维、新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已不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张色彩丰富、具有多种元素的彩纸。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没有把自己的教学预设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就会重复一些无用的活动,也会使整堂课变得索然无味。
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由于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懂装不懂”,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被教案牵着走。而有时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却答不上来。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预设时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估计不足、了解不够。
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和学生的谈话,也可以通过以往课堂的观察等,但是这些手段都只能达到粗糙地大致地了解。要准确而详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情况,只能通过前测。只有精心设计前测内容,对前测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才能具体地了解学生在新知方面的整体情况和个别情况,为教学预设提供依据,达到因材施教、有效教学的目的。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有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
各种情况百分比备注
会用通分的方法计算44.3%
能自己研究的2.3%通过画图法进行研究
只会计算 + 这道题
3.4%家长教过,但只会简单的
不会做或做错50%
通过前测可以看出一半多的学生不会计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然后针对不会做或做错的学生进行了再分析。
空着没有想法 +
=
+
=
+
=
=
+
=
+
=
+
=
=
+
= +
=
40.9%34%11.4%4.5%4.5%2.3%2.3%
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孩子没有办法(40.9%)或想当然地把分子和分母分别相加得出结论(34%)。
通过前测,我们对学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了充分的了解,再针对前测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同分母的分数才能相加减,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教学预设的实效性,使前测与教学过程结合得更紧密。
三、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让预设更具准确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学预设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考虑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也就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一般情况下,学习难点的产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学习资源的多样性,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灵活确定每节课的学习难点。
从实践调查来看,教师对学生学习难点的认识度、重视度和实效度都不容乐观,这些表征特别体现在我们的“家常课”上。其实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如《观察物体》一课,通过分析前测显露出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观察杯子为例)
1、语言表述有困难。在描述物体各部分之间关系时,特别是杯把在正前方时,学生表述不清。
2、侧面观察能力较低。选择从侧面观察到的水杯图时,会有很大的困难。
3、判断某一方向对应的图片存有困难。由于一组四名同学从四个方向所看到的水杯各不相同,判断某一学生在其位置看到的图片存在一定困难。
针对存在的学生语言表述有困难这个问题,我将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当作了首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对观察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标准的语言表述水杯的样子。“请同学们将头慢慢压低,使眼睛与水杯保持同一高度,让我们一起观察。”“从上面观察时,请将你的眼睛处在暖壶的正上方。”“你看到了水杯的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与哪幅图上画的水杯样子一样?”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观察交流,学生渐渐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表述时能够抓住物体的基本特征。
针对学生侧面观察能力较低,我在教学活动时,采用递进式的活动安排,引导学生逐步拓宽活动内容。第一步,从正面观察,你看到了水杯的什么?找出相对应的图片。轮换座位后,再次观察,从正面看,水杯的样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再次找到对应的图片。第三次轮换座位后,从左面观察,你会看到水杯的什么?找出从左面观察得到的水杯图片,随即请左面的同学帮助判断。第四次轮换座位后,想一想,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观察,你看到的水杯会有什么不同?找出相对应的水杯图,分别请小组的同学判断。这样设计可以及时的帮助学生纠正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从左侧观察到的水杯也就是左侧同学观察到的水杯。通过这样的修改,小组活动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活动热情也明显提高。
针对判断其他学生看到的图片存在困难,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分别采用同号互评,同组互评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小组四名同学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全班分为8个小组,同方向观察的学生学号也相同,摆放水杯时要求水杯放置的方向一致。因此,同号同学看到的水杯的样子也应该是一样的。在交流从正面观察所看到的水杯时,由同号同学进行判断。小组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要求学生分别从三个方向观察水杯并选出正确图片。小组内要进行互评,即某某同学在出示从左面观察所得到的水杯图时,由左面的同学给予判断,在出示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水杯图时,由右面的同学给予判断。这样依据前测发现的学习难点,有的放矢地创设学习活动,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让预设更有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特征。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学生在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也就使得其在学习特征上产生了差异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预设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预设的层次性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在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平等考虑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进行课堂时空资源的有效、平等、适切的配置,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其特有潜力。
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正确的学生观应该是“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前测,设计了50道计算题,以了解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学前情况。经统计,正确率达到94.6%.错误最多的同学错了8道题,而且得数都靠近正确答案。
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有必要再教吗?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同时我们也预见到,如果忽略这些情况,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状态,只是按教师的思路、按参考教案的程序去教,势必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毫无挑战性,慢慢消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兴趣。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了了解。我们预计的“想加算减”的有大部分,“破十减”的有一、二个学生,“点数的”不乏其人……鉴于此,我们将教学预设进行了调整:
(1)因为学生都已经能达到计算正确,因此没有必要强调用小棒进行操作,否则就是将学生的思维拽回到动作思维。但对于某些学困生可以借助小棒的操作帮助理解。
(2)课堂上提供展示的机会,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思路,完善想法,在比较和争辩中学会坚持和放弃,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既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又体现优化和个性化。
(3)采取灵活、有趣的练习体验“优选”方法的适应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4)关注学困生的计算困难,给予方法的指导,采取优生和学困生配对学习的合作方式。
总之,要想教学预设更有实效,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前测,达到对学生总体情况与个体差异的准确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学习需求,个性差异,思维方式与学习特征等,充分预设课堂生成情况,尽可能地对每一种课堂生成情况,都作出充分地、有针对性地思考与应对。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预设真正有效,从而上出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前测,有效教学的基石】相关文章:
成功的导入,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石08-23
基于学情前测的小学数学教学预设08-03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学设计08-17
做好活动前准备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08-24
有效教学有效识字08-05
观看《基石》心得07-17
自信——成功的基石08-17
有效教学反思08-25
有效的教学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