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我的语文教学改革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

时间:2022-08-05 15:17:3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
  
  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一门艺术,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敞开胸怀,高瞻远瞩,放开步伐,积极去吸收新鲜血液,不断充实,不断前进,才能适应新的挑战。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三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学习理论,提高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有一种饥饿感。学海无涯,人生苦短,整天忙于工作,用于专门学习的时间有限。但在学校的关怀下,我有机会参加了几次大型语文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向各地的同行们学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先后听过钱梦龙、魏书生等著名特级教师的课。也听过同学中好多老师的示范课,尤其本学期以来,教育局组织的“名师支教”活动更是让我亲身沐浴了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蓬勃生机,这些活动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使我吸取了语文教学的许多成功经验,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想,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技能。
  
  本期在教学中,我在《未来导报》上反复学习有关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借阅了薛晓勇老师征订的《语文学习报》,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即:“初步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生动灵活,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示知欲望呢?为此,我根据职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采用“学生自己——小组讨论——启发引导——练习延伸”的教学模式;在练习中我采用“学生先讲,老师后讲”的练习模式;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学生互相修改讲评”的模式。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比较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由“教堂”变成“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基本上消除了“死角”.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焕发出它较强的活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上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利用网络上的优秀课件,尤其是带有朗诵、音乐的课件,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在高考复习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在网上做题,从网上及时搜集高考信息,研究考试动态,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学习效率。
  
  四、坚持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蓠,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本领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规范书写“每日必练必查”,字词听写“堂堂坚持”;扩大积累——课外阅读“力求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力求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课堂主攻”;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及时总结规律;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高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攻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
  
  五、在教学改革中要强化人文气息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严重偏向于它的工具性,片面追求实用,把语文当成纯粹的语文来教。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任何语言里的任何一句话,它的意义决不等于一个个字的意义的总和,而是还多说些什么。”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体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缺少了人文气息。
  
  首先,要挖掘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层次。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她都不仅仅是一种记事符号,她还有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积淀。以平淡讲解来诠释课文势必会忽视语文学科内在的价值。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更新观念,挖掘教材选文的人文因素,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文学艺术的学习,依靠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诱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其次,由品文而拓展,由教书而育人。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气息,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审美人生观,即对生命的感悟、肯定与热爱,树立自信。现代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要通过现代生活的教育达到培养人文精神的目的,完善学生的人格。
  
  曾经有学 生向我提出了他的困惑:“语文学了有什么用?学来学去就那样,分数就在那个段里。”那语文学了到底有什么用?除了掌握一种语言文字之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替学生解除这个疑惑。语文修养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树立一个人,要具有做人的基本素养,就得学好自己的母语,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优化学生的人格结构,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不断的改进中发展、提高,更需要教学工作者以新课改为指针,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使新课改卓有成效。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08-17

谈我的课堂教学改革08-19

浅议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语文的实用能力08-17

形义识字法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08-17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刍议08-17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08-17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08-17

谈谈语文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08-17

回归本体走出困境——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08-17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