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素质课堂须“三问”

素质课堂须“三问”

时间:2023-02-20 10:47:1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素质课堂须“三问”

  素质课堂须“三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跃了,时而师生互动,时而生生互动;要么书声朗朗,要么歌声飘扬,要么讨论热烈,要么表演火热……这说明我们教师注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在乎了教学形式的活泼,但热闹的背后,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呢?是否真正提升了孩子的语文素养呢?素质化的语文课堂须经得起“三问”.
  
  【关键词】:学会、愉快、生命力
  
  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跃了,时而师生互动,时而生生互动;要么书声朗朗,要么歌声飘扬,要么讨论热烈,要么表演火热……这说明我们教师注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在乎了教学形式的活泼,但热闹的背后,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呢?是否真正提升了孩子的语文素养呢?素质化的语文课堂须经得起“三问”.
  
  一问:这堂课,孩子学会了什么?
  
  孩子学会了什么,可以是知识、技能或学法。课堂上,老师让孩子读了或写了几遍字词,这是注重了基础知识,但不叫“学会”. 重点生词要“学会”,既须理解,又要会用。听写词语时,有些老师说一句话,让孩子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这是理解了;字词学完后,有些老师让孩子将重点词语串起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或即兴说一段话,这是会用了。孩子知道课文讲了什么,这是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如果学生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这叫把课文内容真正地“学会”了。孩子知道课文里的事说明了什么,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或品质,这说明学生掌握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既文章的中心,这也是知识层面上的东西,不能叫“学会”.若文章内容触及了孩子的心灵,他能联系自己或身边的事例谈感受,谈启示,人文目标得到了落实了,那叫“学会”.若孩子知道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出来的,学会了怎么“表达”,这更是“学会”了。听说读写的技能,课堂上孩子谙熟了一两样,这叫“学会”了。
  
  一次,听了一位有三四年教龄的老师上《火烧云》一课,大致的流程如下:1、先谈话导入课文;2、检查预习情况,点名读、齐读生词;3、学习课文,作者写了火烧云的哪些变化,孩子说是颜色、形状。师问从哪儿看出来的,点名孩子回答,继而读了几遍课文;最后总结课文,时间刚好四十分钟。一些老师认为上得还可以。试问一下,这堂课下来,孩子学会了什么?有人说课堂上学了生词,理解了文章内容,孩子们都知道作者通过颜色、形状的变化写出了火烧云的“美”.试想一下,这些要教吗?只要孩子多读几遍课文,这些全懂了,需要老师教吗?
  
  课标中如是说:“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教学质量。”课标中讲得明白,要想孩子学会些东西,作为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火烧云》中作者写“马”、“狗”、“狮子”的方法相似,都是这种思路:出现——模样——变化——消失。教师可先引导孩子去发现写法,然后仿此写法也栩栩如生地再现一幕奇幻的景象。表达方法习得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美的情愫熏陶了,一举多得!(当然,还有其他训练点可挖)这就是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会孩子一些东西,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问:这堂课,孩子学得愉快吗?
  
  孩子学得愉快,首先,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学生也是大写的“人”,有人格,有尊严。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快乐;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乐,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像叶老一样,心灵深处有了对孩子的尊重与挚爱,教师的教态自然会亲切,语言自然会和善,人格魅力自然会高尚。“亲其师则信其道”,你的课,学生自然爱上。
  
  其次,孩子学得愉快,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一﹚、教师创设的问题要“精当”,切合学情,不拔高,不肤浅,融凝练性、针对性、挑战性、趣味性于一体。这样,问题才有实效,学生才乐意去探讨,乐意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上《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学习第三自然段“乘坐小艇有情趣”时,她是这样安排的:1、既然小艇这样轻快、灵活,我们和作者一块坐上去,齐读第三自然段;2、(孩子读后)坐上去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舒适、有情调、有趣);3、能读出情趣吗?点名读,齐读。只是第2环节中的这一问,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情趣吗?非也,问得肤浅了,没针对性,没实效。不妨这样设计:大屏幕出示皮垫子、形式不同的石桥、古建筑、跟来往船只打招呼的图片,同时问:看图片,展开想象,你能把乘坐小艇的“情趣”说具体些吗?随后边看图片,边引导:坐在像沙发一般的皮垫上,小孩会干什么?老人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桥?什么样的古建筑?你会和来往船上熟悉的亲朋好友打什么招呼?问题具体了,有趣了,孩子的想象灵动起来,相信会说得兴致勃勃,情趣盎然。
  
  ﹙二﹚、树立“学生是学习主题体”的理念,教师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不可否定,小组合作、探讨性学习是课堂中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但当下这种学习方式存在点缀或浮华现象:怕耽误时间匆匆合作个三五分钟;看似热闹,其实是优生统揽局面;合作时喧哗,无组织,无策略;表面活跃,其实探讨的主题肤浅或孩子的思维“含金量”不高;小组汇报时,老师一味地赞许或是不置可否……这种学习,孩子的身心不能真正愉悦,收获不大甚至是无。
  
  上次听了《牧场之国》一课,老师让孩子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国民’生活调查表”:摘录词语填写出“花牛”、“骏马”的生活状态,再分别写出二者的幸福指数(满分100)。合作了大约四分钟,一小组同学汇报,他们给骏马的幸福指数是100,给花牛的是95分。老师只评价了一句:“都是高分!”这样一晃而过岂不是拿“合作学习”作点缀?为什么不去深究呢?这是课堂生成的极好的教学资源啊。孩子内心肯定有话说:花牛就是不如骏马幸福。个中原因可能是:花牛不洒脱,有些拘谨,哪有骏马自由潇洒,快乐奔放呀?这5分,是理解上出了误区。如教师加以引导、启发,让孩子去细读,去探讨,去想象,或演出花牛的神情,或揣测花牛的心理,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不就出来了吗?孩子自主领悟了小牛的高傲、优雅,老牛的极富尊严与沉静,领悟了它们别样的幸福,内心该是多么愉悦,多么有成就感!
  
  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与兴趣,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探讨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挑战性,让孩子“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2、合作学习应有组织,有策略:组长负责根据个人的特长分好工;各人充分思考,有了见解后才探讨;探讨时要有序,有记录人;意见出现分歧时,再根据文本再研讨,形成集体的意见……3、教师要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去,随机纠正方向,指导方法,给出建议,予以点拨,给予评价,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问:这堂课有生命力吗?
  
  有生命力的课堂关注的是孩子的思想、生活、智慧与生命价值。我们的课堂在关注工具性,在教给孩子语言文字的能力,但人文性也不能忽视了,尤其是孩子的智慧与思想,因为只有具备超凡智慧与深邃思想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双眸,都是那般美丽动人。
  
  ﹙一﹚、有生命力的课堂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趣味性、启发性与思想性。我们来看于永正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读书要注意细节,写作要注意细节,从细节中体现伟大。”凝练的话语一方面教给孩子读书与作文的方法,一方面指出“细节”是那么的重要,更强调了,注重了细节的孩子就是伟大的人!多么具有激励性与思想性的智慧语言。
  
  ﹙二﹚、有生命力的课堂要求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让理趣从教材中来,还原到生活中去。薛法根老师执教《钓鱼的启示》时有一段精彩的设计:
  
  师:如果我是文中的孩子,我也舍不得把鱼放掉。好,下边我们演一演孩子和爸爸的对话。我演儿子,你们演汤姆。先读读爸爸的话,谁先记住,谁就演爸爸。(生积极朗读和背诵爸爸的话。师请出一名学生和老师对演。)
  
  师:(扮演儿子)拿出一张纸当鱼,作势往上拖。
  
  生:(扮演父亲)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为什么?
  
  生: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放心吧,爸爸,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不就两个小时吗?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爸爸,不要这么死心眼。(众笑)
  
  生:两个小时也不行,规定就要人人去执行!
  
  师:爸爸,我是你的儿子,你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是钓鱼,你不要这么严格吗!
  
  生: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的。(众惊叹)
  
  师:爸爸,今天你不让我把鱼带回家,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众笑)
  
  生: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行,道理已经跟你讲清楚了。你再不听,回家有你好受的。(众笑)
  
  师:(做害怕的样子)爸爸,你的话是对的,我就听你的,把鲈鱼放了吧。
  
  生:(摸摸老师的头)对了,这才是爸爸的好孩子。(众笑)
  
  薛老师不愧是名家,这些理性的东西没有直接告诉孩子,那样太生硬。他巧妙地创设出生活化的情景,在轻松的演绎中重放了生活的镜头,将深刻的道德规范“润物无声”地镌刻进孩子的内心。教材来源于生活,也应延伸进孩子的生活里去,让孩子“在课文中照见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课文的身影。”
  
  ﹙三﹚、有生命力的课堂要求教师运用超凡的智慧,深化着孩子的思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越深刻,洞察力越强,思想越敏锐,人也就越聪慧了。语文中的思维能力融感性、理性于一体,更需着力培养。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作者描述了和骆驼有关的四个画面:学骆驼咀嚼、驼铃的遐想、想修剪驼毛、骆驼哪去了。一位名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悟情后,并没有结束课文,而是质疑:同学们,既然林海英选择的四件小事都是为了表达怀念童年之情,那么,我们把这些事情换换顺序,行不行?沉思片刻后孩子们举手了。
  
  生:不行!这里面有着事情的发展顺序,“学骆驼咀嚼”是初见骆驼,“骆驼哪去了”是结尾处想念骆驼,不能颠倒。
  
  师:有些道理。那么“驼铃的遐想”与“像修剪驼毛”总可以调换顺序吧?
  
  生:应该可以吧!(有些疑惑)
  
  师:“驼铃的遐想”传达给我们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骆驼咀嚼”呢?
  
  生:“驼铃的遐想”是作者在关注骆驼,关于它的事情都想弄个清楚;“学骆驼咀嚼”是关心骆驼,想帮它“美下容”.
  
  师:有意思!能不能换位?四件事情联系起来想一想。
  
  生:哦!明白啦!第一件事是讲骆驼可爱,开始喜欢上它了;第二件事是讲作者关注起骆驼来了;第三件事是讲作者情不自禁地关心骆驼;最后是讲作者想念骆驼。情感越来越强烈,不能换位!
  
  师:有深思就会有深深的发现!原来,几件事情放在一起写,要考虑什么?
  
  生:既考虑事情顺序,又要考虑情感顺序。
  
  师:又学会了个安排材料的方法。骆驼队是作者美好童年的象征,因为爱得越深,所以——
  
  生:思念得越深。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生: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现在,妈妈出去打工了,我也越来越思念妈妈了!(深情地诉说)
  
  师:妈妈也肯定非常思念你!
  
  ……
  
  这位老师凭借自己敏锐的挖掘力,巧妙地利用教材,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不但理解、内化、升华了教材,更引领着孩子的思维向纵深处拓展,思考文章里隐含的情感顺序,参悟着人性中美好的情感。因为思维深刻了,见地也随之深刻了,精神世界也随之丰盈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在语文这片园地里,我们要创造性地利用好文本,既重视工具性,又关注人文性,联系生活,深化孩子的思维,丰富孩子的灵魂,做他们知能的引领者,思维的拓展者,思想的播种者。
  
  语文课,本应这般富有智慧,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教育名篇》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小学语文教师》

【素质课堂须“三问”】相关文章:

提高体育课课堂效率须“三要”08-14

论高效课堂须以学定教的方法08-07

课堂教学中的“疑—问—议—论”08-07

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08-07

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08-17

识字文本须“三读”08-16

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08-09

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08-17

课堂提问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