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经济论文>财政学论文>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

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3-02-21 19:28:14 财政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在日益加强,经济区内部的合作和交流在不断提高。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一体化进程已初步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并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开端。许多重大合作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不同层面的区域合作机制也在初步建立和运转。一体化进程是一个需要高度协调的复杂过程,但一体化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因此,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条件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整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一个十分迫切的战略性任务。推动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对于提高该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传统意义上对长江三角洲范围的界定是指以上海市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即“苏南”地区),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即浙东北地区),共计15个城市。考虑到行政区划对经济圈划分的影响以及近年来苏北地区和浙江西南部地区与传统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联系的加强,这里取大长江三角洲的概念,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
  二、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贸易区域,不仅处于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和龙头地位,而且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大,约占全国的1/5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力量和国家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各种经济要素和生产力布局正在逐步向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集聚。从经济地位的变化来看,长江三角洲以只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约21.1万平方公里)和占全国10.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2%的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这一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区域极化的趋势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体系中具有支柱性的作用,该地区的发展对于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增长速度快,对全国的带动作用突出
  长江三角洲既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地带,又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来看,浙江、江苏和上海市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四位和第十九位,除上海外均超过全国同期10.09%的年均增长速度。

图1  1996~2001年人均GDP和GDP增长率(图中X轴为人均GDP,Y轴为GDP增长率,两组值是原数据的对数值,两坐标分别是该组数据的平均值,表示全国的平均水平。图2相同)。

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


图2  1991~1995年人均GDP和GDP增长率


  如图1和图2所示,1990年代以来,三省市的人均GDP水平和GDP增长率均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1996年以来,该地区呈现出整体快速发展的势头,三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连续达到年均10%以上,人均GDP和GDP增长率均处于全国前6位。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处于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两条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其对全国的带动作用正在通过这两大经济带产生集聚与扩散效应,使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扩展到全国更大范围。同时,沿海和沿江两大经济发展带具有动态比较利益高和潜在市场容量大的优势,使长江三角洲能够与两大经济发展带共同实现资源禀赋、产业调整、资金融通、技术援助、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本区的产业结构层次和经济综合实力。
  (三)区位条件好,是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海岸线的中段,扼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临江濒海,海陆兼备,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优良港址众多,上海港、宁波港和南京港与乍浦港、舟山港、镇江港、南通港等一起组成中国最大的港口群。上海港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2000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箱,位居世界第六位,其吞吐量已占全国沿海港口总量的近1/4;宁波港也是国内少有的能接卸30万吨级超大型巨轮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接近亿吨。这一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枢纽和前沿阵地,也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将率先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三、长江三角洲整合的基础条件
  (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型区域交通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运输成本的下降对于区域经济交流和整合具有基础性影响。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铁路、机场、港口、公路、水路、邮电、通讯、电力等互联成网,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便捷,消除了多年来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截止2001年底,该地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375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36342公里,公路里程达到108949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271公里,其中公路网密度达到52公里/百平方公里,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等级公路占公路里程的比重高达87.4%。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化与一体化为区域经济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互补性区域经济结构
  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第一,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化纤、纺织、机械、电子、钢铁、有色冶金等工业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地位,钢产量占全国1/2,钢材产量占1/4,化纤产量占1/2,汽车产量占1/5,拥有宝钢、大众汽车、跃进汽车、熊猫电子、扬子石化、金山石化、镇海炼化等一批优势企业。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居全国领先位置。第三,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到199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44.2%,比1990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只提高6.7个百分点。分省区看,上海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1999年为78.1%;而江苏和浙江则比较低,分别为35.3%和31.3%。
  (三)雄厚的科教资源和均质化区域发展水平
  长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众多的科技与教育力量,拥有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综合科研与教育水平代表着全国一流水准。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汇集了许多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全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从总量指标来看,目前该地区人口占全国10.9%,而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数和各类科技人员分别占全国13.9%、14.9%、16%、12.7%和14.4%。而同期广东人口占全国5.8%,上述其他指标分别为4.7%、4.3%、5.4%、5.2%和3.1%。该地区科研开发机构的科技人才数约为全国的1/7,科学家、工程师人数接近全国的1/6,高、中级技术人员约为全国的1/5,被SCI、ISIP、EI收录的论文约为全国的1/4,技术市场成交额约为全国的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约为全国的1/5,约70~80%的大中型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得到更新,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

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地区经济整合方式及其程度,与其经济均质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如前所述,该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同处于全国前列,三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各地区相对较小的经济差异,为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四)明显的体制优势和兼容性区域制度环境
  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稍晚于珠江三角洲,但是在开发开放浦东的有力推动下,体制转轨进程明显加快。随着国企改革深化、乡镇企业转型和私营个体企业地位的确立,长江三角洲形成了“多轮驱动,齐头并进”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三资”工业已经成为支撑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与国有工业和乡镇工业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同时,该地区已建立了一批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金融、技术、商品等要素市场,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额超过百亿元的商品市场。据统计,在全国十大生产资料市场中,长江三角洲就拥有6个,其中包括华东不锈钢中心批发市场、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场、宁波开发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原料市场等。并且,长江三角洲内的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易活动十分活跃。更为重要的是,以个体和私营主为主体的商会正在这一地区兴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有助于加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且更能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整合的一股重要力量。
  (五)发达的城市群落和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
  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城市化进程。目前,在长江三角洲所属70个县或县级市中,已有40个县或县级市已经是都市外围县,已经形成从南京、镇江、扬州、苏锡常,经由上海再到杭嘉湖绍直至宁波,以上海为核心、包括12个都市区的都市绵延区(或称城市带),总人口已达5500多万,其中按户籍统计的非农人口2500万,考虑到大量的隐性非农人口,实际非农人口可能超过3500万。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宁波等为次级中心,城镇体系等级齐全。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里,长江三角洲地区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占有一半,本区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
  (六)共同的认识和良好的区域协调机制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源远流长,1982年公布的“六五”计划曾正式明确“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规划”,并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目前,上海在国内经济协作中控股、参股、联营的项目,有1/3与长江三角洲合作的,有60%的市外投资投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长江三角洲各城市来沪兴办企业参与浦东开发,企业户数和注册资金分别占外省市来源的1/3和1/2。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正式成立了由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参加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协调会,从政府到企业对进一步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合作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合作的规划和实施步骤。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
  人口密集、面积狭小,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日益开放的对外环境又使得这一地区已有的优势面临冲击。从国内需求来说,今后一段时期,对应于小康经济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急需发展,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最具有竞争性的要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会使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短期内受到冲击。因此,长江三角洲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入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加工度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升级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
  (二)产品出口受到双重夹击
  发展中地区要同时面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不同要素比较优势的双重夹击。这种夹击一方面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与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来自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长江三角洲地区出口市场多集中于中国香港澳门、日本和美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东欧、南美、中东和非洲市场份额比重较小。由于出口产品的主导产业仍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内地和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有力挑战。这一地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竞争力不够强。
  (三)环境保护与工业化进程矛盾突出
  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随着该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问题不仅仅成为高层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为平民百姓普遍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四)区域间竞争日益加剧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已经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竞争正日趋激烈。目前,港澳台已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优势互补、联合互动的经济格局,这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但是,近来,台商科技电子业赴大陆投资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以前偏重在南方的珠三角区域向长江经济带集结,这一点与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的调查十分吻合。台商最满意的大陆投资区域为长江三角洲,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投资环境佳、投资风险低,其中苏州、姚余、萧山、杭州、奉化、扬州和嘉定7个城市更被高度推荐为适合投资的城市。因此,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面临来自长江三角洲的严峻挑战。也有学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比较优势还在于成本较珠江三角洲低,台商从成本考虑进行产业转移符合常规,并不必然导致珠三角工业产业竞争力下降,在电子制造业领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台湾省已经形成一种竞争格局。北京、天津之间的紧密合作也正在进行。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竞争将使得经济圈内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技术合作日益重要。
  (五)区域内耗依然存在
  地方保护行为和重复建设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辖区竞争中的普遍现象,长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造成市场分割、地方封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地区之间分工不明、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情况也较为严重。首先表现为主导产业趋同。沪江浙三省市今后又多以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其次表现为基础设施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诸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重复建设等问题。   五、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强沟通区内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内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为区内的社会经济交流提供更加快捷和方便的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综合化、网络型的特点,并在公路网密度和快速化方面处于全国前列,但区域一体化建设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树立大区域和一体化的观念,从整体上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布局。长江三角洲地区下一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当是进一步建立沟通区内重点城市和地区联系的近捷通道,进一步消除阻碍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的基础设施障碍,进一步建立快速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这对于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及沿海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区内的整

体规划功能
  区域一体化要求更多地打破现有的以行政区划为主导模式下的区域功能的分工和分割,应当从城市群和经济带的发展着眼,从整体上考虑全区域的发展问题,这就需要超越行政区划的界限对经济区的功能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时,对经济运行效果的度量和考虑也应当更多地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应当引入全区域效益最大化的概念。这就要求在规划上实行联合编制,共同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和布局的整体框架,在城市间进行合理的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要统一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对重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区域协调和配合,使全区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三)引导和鼓励区内的产业分工、转移与调整
  针对区域内部产业结构雷同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强区内协调,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通过制定一些共同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为充分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要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落,以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各地区不宜强调在自身行政区划内培育和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同构现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定位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因地制宜地配合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各地要着力于发展特色产品,提高某些重要的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四)实现区内政府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
  针对区内各地区之间在包括服务体系、程序、方式、质量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应当以区内服务标准化为目标,努力构建一个具有统一标准的规范化的服务体系,使区内的服务形成特色,达到一流。
  (五)加强区内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的协调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既要从局部入手,更需要从全局进行协调。对涉及和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应当通过一个跨行政区划的组织和与之相对应的基金和机制来加以协调解决。要积极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与生态规划工作,加强该地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形成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的机制,实施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联动。
  (六)打破地方保护,促进区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发展是一种损害,更不利于全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通过区域内部的统一协调,打破在资金、人才、技术、资产重组、人口和产品流动方面的各种障碍,确保形成区域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实现区域内部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内以及与区外之间的交流合作。


【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相关文章:

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08-07

青岛生物谷运行与发展的整体研究08-06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07-26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策略研究08-07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策略研究08-18

我国老年类期刊增强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08-27

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08-07

证券公司特色化经营及核心竞争力研究08-05

推行集成式管理实现教学研究的整体融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