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必备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1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
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
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
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2
一、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二、教学目的: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1、做第14题。
让学生同时做,教师计时,做完了举起手来,教师告诉所用时间,学生把时间记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到3分时,看有多少人做完,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2、做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在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做第16题。
做题前,先小声地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2700÷5+306×4,85×6—1799÷7是怎样脱式的,为什么乘除法可以同时脱式.
4、做第17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如果有些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稍加提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要想求出平均每月节约水费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今年前6个月平均每月的水费知道吗?该怎样求?
5、做第18题。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第二问缺少什么条件?缺少的条件在哪里?
(二)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补充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3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2.提高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
1.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吗?
3.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4.针对小组汇报的各部分内容进行板书,同时对学生的汇报予以肯定和鼓励。
5. 同学们整理的非常全面。那么笔算减法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怎么样进行验算?怎么样估算?接下来,我们就先对笔算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提高
1.梳理算法。
(1)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题呢?(老师板书)
(2)独立完成黑板上这些题。
(3)订正。
在计算笔算加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计算笔算减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4)要想知道我们算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5)谁来说说加、减法有哪些验算方法?
(6)把刚才的题进行验算,全班集体订正。
2. 反馈测试。
(1)练习十第1题。
①独立完成
②任挑2道题进行验算,写在旁边。
③(出示课件)全班订正、反馈。表扬鼓励。
(2)小老师。
①比一比哪个老师当得好?看谁不但可以挑错,还能给同学们讲清楚。
②集体订正
(三)拓展应用
其实计算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学好计算还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
(1)练习十第2题。
①(出示课件)
②从图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③你能提出什么跟它有关系的数学问题?
④边出示问题边订正答案:
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337+118=455(只)
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455+337=792(只)
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900-792=108(只)
(2)整理图书
①(出示课件)
②从图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③同桌合作完成这道题。
合作要求:A. 给同桌提一个问题。
B. 每人根据同桌提出的问题,先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
C. 根据这个问题列式计算。
D. 提问题的同学进行验算,检查其计算的对错。
④全班交流。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千米、吨
1.第做109页的第7题。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吨
是多少千克?
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吨=1000千克
2.做第109页的第8题。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
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做第109页的第9题。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 的区别和联系。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 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
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
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
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 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2、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整理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
们继续来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复习
1、回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怎么进行简便计算的?进行简便算法时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个别汇报
当一个两位数可以分解为两个一位数相乘时,可以把两位数除法改为除数是一位数的连除式题。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题目都可以这样的,有些题目这样并不能很简便,做时要灵活运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
3.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4.体会到小组合作在复习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习乘法与除法
1.复习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习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一)(p12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
计算。
2、进一步掌握连除、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比较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复习这部分内容。通过复习,要使同学们更好地熟练地进行解答。
二、复习运算顺序
1、提问:有哪几种计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2、请学生归纳:(运算顺序及小括号)
3、练习复习(一)第2、3、4题。
(1)各自独立完成。
(2)校对,讲评2、3题,校对后讲评第4题。
三、复习应用题。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题。
2、完成后,说说分析思路解题步骤。
3、引导归纳: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四、小结:(混合运算顺序,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五、作业《作业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二)(p12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
6、作业《作业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三)(p127)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解答。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基本训练,投影仪显示下列题目
1、根据下面问题联想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①两个鸡场一共养鸡多少只?②两个鸡场养鸡的只数相差多少?
③平均每个鸡棚里养成鸡多少只?
①第二养鸡场要给第一养鸡场多少只鸡,两个鸡场的鸡同样多?
2、根据下列条件提出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①有桔子2500千克,苹果是桔子的3倍。
②有苹果7500千克是桔子的3倍,桔子有多少千克?
三、重点训练:围绕上面第1题联系第15题训练。
四、独立完成其余几题。
五、引导完成思考题
六、作业《作业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二、具体安排
1、乘法、除法(第一、七单元)
2、认数、千克和克(第二、三单元)
3、24时记时法(第五单元)
4、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六单元)
5、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第八、九、十单元)
6、加和减(含应用题)(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1
复习内容:乘法、除法(第一、七单元)
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复习过程:
一、 出示题目
1、238×4 208×4 280×4 800×4
要求说出题目之间的区别。
指名板演,并齐练。
评讲:计算过程、计算的注意点、格式的书写要求。
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熟记。
2、64÷2 65÷2 65÷6
指名板演,并齐练。
评讲:计算过程、计算的注意点、格式的书写要求。
要求说出题目之间的区别。
说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熟记。
二、 练习指导
1、 P109.4
估算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并要求说出估算方法。
指名计算,再进行比较异同。
2、 P109.6、7
独立审题,理解题意,对学生中存在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困难给予解答。
三、 全课总结
四、 作业
1、 P109.4、6、7
2、 补充应用题(略,五题)
整理和复习2
复习内容:认数、千克和克(第二、三单元)
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复习过程:
一、认数
1、回忆在"认数"单元学会的知识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2、课堂练习
⑴回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要求熟记。
⑵读数:3245 3045 3005 3050 10000 3500
要求:读出上面各数。说出读数过程的注意点。说出各数的组成。
⑶写数:五千四百一十三
四千零七十
八千零六
一万
二百三十
九千九百
要求:写出上面各数。说出写数过程的注意点。说出各数的组成。
⑷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比较上面第⑵中各数的大小,并能说出比较方法。
3、练习指导:P108.2
指导看图,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组织讨论:你是怎样解答第2小题的?
二、千克和克
1、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
名称、实际重量、进率。
2、P108.3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问:怎样比较出商品的重量?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布置
1、练习册上相关内容。
2、补充应用题(略,五题)
整理与复习3
复习内容:24时记时法
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引导梳理知识
1、在"24时记时法"中你学会哪些内容?
2、你在这一单元中哪些内容学得最好?有什么学习经验或学习中要注意的`地方介绍给同学们?
二、组织复习
1、时间的转换
⑴将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
上午6:20 上午9:30
中午12:00 下午1:40
晚上7:50 晚上11:25
⑵将24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记时法
6:40 15:40
12:00 24:00
20:40 17:30
⑶指名学生口述转换的方法。
2、P108.1
独立看图,理解图意
独立完成,组织评讲。
归纳总结。
二、课堂练习
1、小明每天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早晨6:30起床,他每天的睡眠时间有多长?
2、一家快餐店5:30营业,23:00结束一天的营业,求这家快餐店每天的营业时间。
3、图书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1:30,13:30--18:00,求这家图书馆的开放时间。
4、一列火车7:15从南京开出,8:10到达镇江,8:21分再从镇江开往常州,你能算出这列火车从南京到镇江的运行时间和这列火车在镇江的停靠时间吗?
三、全课总结
四、完成作业
补充题目(包括时间的转换和有关时间知识的应用题)
整理与复习4
复习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
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复习过程:
一、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
2、 要求说出图形名称。
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
教师相机板书(特征,关系,各部分名称,周长计算方法)
二、周长计算方法
1、计算图形周长
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求它的周长。
长是5分米,宽是3分米,求它的周长。
长是6米,宽是3 米,求它的周长。
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课堂练习
⑴给一块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手帕缝制花边,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花边?合多少分米?
⑵小红沿着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2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⑶给一块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⑷给一块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如图:
篱笆长多少米?
⑸用两个边长都是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⑹用两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小长方形拼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1、P111.10--12(完成在书上)
2、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整理与复习5
复习内容: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
复习目标:
1、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2、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运用学过的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复习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110.9
⑴独立看图,理解图意。
指导学生从正面依次观察六幅图,说出看到的图案。
⑵再要求从侧面、上面进行观察。
⑶按课本中的要求练习。
⑷组织讨论交流。
⑸拓展:按教师要求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案。
2、P110.13
⑴引导看图,了解图中每一份所用的分数。
⑵引导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⑶指导思考。
⑷组织交流。
⑸教师小结。
3、P112.15
⑴指导理解题目意义,分小组活动。
⑵组织讨论题中第⑶⑷问。
⑶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二、全课总结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整理与复习6
复习内容:加和减(含应用题)
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复习过程:
一、应用题解题能力指导
1、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
2、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比裤子的3倍多(少)5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比是裤子多(少)3元。 ?
4、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84元,一件毛衣的价钱比裤子和上衣的总价钱少15元,一件毛衣的价钱是多少?
5、商店有6袋乒乓球,每袋有5个,每个乒乓球售价2元,这些乒乓球一共售价多少元?
6、一头牛一天吃草15千克,照这样计算,5头牛一个星期吃草多少千克?
7、看图,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二、全课总结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9
设计说明
本节课围绕“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等数的运算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对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关注:
1、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比较多,在复习时必须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复习巩固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以往练习中出现过的错误进行回顾和整理,反思自己在计算中经常会出现的错误,组织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再次出现。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广泛搜集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回顾本学期学习的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复习“数的运算”部分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本学期你都学过哪些运算?
预设
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师:小数的加减法我们上节课已经复习过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整数的相关运算。
2、结合教材习题,复习“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
(1)复习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课件出示教材92页3题。
师:请同学们圈一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个体汇报。
师相机指导,学生结合点子图和小棒图重点说清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巩固算理。
(2)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习题:
327+46-135 (126-62)×6
1000-582-10472÷8+75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运算顺序。
让全做对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3)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件出示习题:
80×3=70×9=40×6=500×9=
100×5=6×300=420÷7=630÷7=
900÷3=2×20xx=7×60=400÷8=
学生开火车计算。
指名说算法后,一起回顾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回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92页7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题意独立解决问题,并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
指名汇报思考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生1:我从问题入手,要求应找回多少元,要用付的钱数减去买篮球花的钱数。
生2:我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数量关系,先求出4个篮球一共花的钱数,再用200减去买篮球一共花的钱数,所得的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我认为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弄清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按部就班地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10
总复习(四)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27页8—12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三位数乘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恰当选择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今天就来利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练习指导。
1、第8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观察上下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3)你能利用发现的规律完成下面填空吗?
130×12=130×()×()
2、第9题。
(1)先让学生观察下每组算式规律。
(2)猜测(估算)每个算式的结果。
(3)独立完成计算,交流规律。
3、第10题。
(1)出示情景图,理解题意。(让学生指指小华小华和小芸上学和回家走过的路,理解小华一天走1个来回,小芸一天走两个来回。)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4、第11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52个星期是多少天?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第12题。
(1)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后。提问:李叔叔带了1000元,够买5辆儿童车吗?你是如何知道的?你能估算下,够买几张儿童床呢?
(2)买4辆儿童车和1张儿童床,一共要用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拓展延伸。
课本27页思考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你能画出小欣上学过程的示意图吗?
(3)你从示意图上发现了什么?(2个850米)
四、课堂总结。
你又学会了哪知识?获得了哪些解题技巧?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练习,在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但是由于平时老师在教学中容易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所以如果这时发现学生的口算或估算还比较薄弱的话,就应适当多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练习。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阶段也应当加以回顾和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2、三位数加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
3、乘加、减乘、除加等。
4、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掌握巧算方法;通过趣味图形题复习三角形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特点和三角形的计数。
教学策略: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探讨,互相帮助,复习巩固加碱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图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20xx年我们中国终于实现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我们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我们中国首位航天英雄杨利伟登上了太空。不久我国又将发射七号,将实现第一太空漫步,同学们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吗?
今天小胖他们也来到了航天基地,准备登月。不过登月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必须克服许多困难。
二、小组合作,讨论复习
1、首先他们碰到的是一组什么样的题呢?观察一下?
不但要仔细计算,更要找一找他们的规律?
820-130= 830-130= 840-130= 850-130=
你先算的是哪一题?他们的规律是什么?
180+320=
190+310=
200+300=
310+290=
先算哪一题简单?你根据怎样的规律?要注意什么?
2、他们通过了一组题后,碰到了第二道难关,这些题需要用巧算来解决,行吗?
440+96+204=先算什么?
750+165-165=你怎么想的?
548-296-104=你怎么算的?
808-799+91=先算什么简单?
通过巧算,能又快又准确地得到答案。自己试一试。
506+298+94=先算什么?
112+429+71= 933+295-933= 686+391-486=
3、终于小胖他们来到了火箭底部,看看他们碰到了什么?
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同桌互相帮助一下。画好了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就是沿着一条直线两边完全一样。
4、小胖他们接着来到了火箭的中部,坐登月前的准备,解答出最后两道题就可以登月了。
4×9+5×9 7×3-5×3
=()×9 =()×3
=()=()
是几个几加几个几?几个几减几个几?
5、终于小胖他们登上了月球,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开始探索月球上的奥秘。
49-6×7= 1×2×3= 7×8+5=
86-9×9= 2×3×4= 7×8+6=
73-8×9= 3×4×5= 6×9+6=
37-5×7= 4×5×6= 6×9+7=
29-3×8= 5×6×0= 5×7+5=
22-3×6= 5×7+6=
这些题应该用怎样的运算顺序来计算?
交流汇报答案。
第二座环形山上是些什么题?(竖式计算)
竖式计算会碰到些什么问题?(进位和退位)
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退位?怎样进位?怎样退位?
试一试,板演交流。
6、最后他们来到了最后一座环形山上,遇到了三角形的问题。
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3个钝角。()
直角三角形中没有锐角。()
小结:三角形中最少有()个锐角。
动动小脑筋: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三、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上学期的知识,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课后测试练习:
367+124+276 328+289+172 535-296-135 778-219-289
18×6 8×5+3×8 54-7×7 6×5×2
竖式练习:763+238= 1203-678=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13
一、 教学目标
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三、教学难点
渗透学习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
练习小篇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4×60=(说算法) 80×5=(注意0的个数) 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
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订正
(3)全班交流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
(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
(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
(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
1.快速抢答争第一
(1)出示题目:
(2)学生抢答
2.认真观察填表格
(1)出示题目:
(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
(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14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指出: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板书)
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
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 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交流思考。
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摆法?
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提问: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下列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15. 1+2+2=5(厘米) 1+2+3+2=8(厘米) 1+1+1+1+1+1=6(厘米)
16.(20+8)×2=56(米)
教学反思:
应特别重视图形之间的比较和沟通,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都呈现出极强的系统性,充分理解内在的关系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和缩小各自特点的比较说明,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在对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指导方向,结合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特点,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培养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点体现出来。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呈现,可以看作三条主线,其后又延伸出更多的知识点,这种表现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最为突出。教师可充分利用知识特点,以“树形图”或“表格”的形式直观呈现,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并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15
复习内容: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教学难点:系统地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
熟练地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
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师: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已经把这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你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
生根据课本目录会回答不同的内容。
师: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
生:万以内的加、减法
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要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⑴出示例题1题目:用竖式计算计算下列各题
175+162=310-207=259+148=
985-423=325+464=806-774=
师:老师先请同学来说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
多种回答:①口算
②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
师:三(1)班有三位同学已经把前面的三题做好了,我们一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出示错题:175+62=795310-207=113259+148=
175310259
+62-207+148
795113397
学生评判并分析错因:题1数位没有对齐
题2没有退位
题3没有退位,横式上没有写结果
师:你们能帮他们改正吗?
学生口答改正。
师:三(1)班的同学可真粗心,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自己做错了呢?
预设回答:没有验算。
师:我们在做加减法时可以通过验算来检查自己刚才有没有做对。一道加法题的验算方法有哪些?减法题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
预设回答:加法题目: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
②和-加数=加数
减法题目:①被减数-差=减数
②减数+差=被减数
师:加、减法题分别有2种验算方法,在验算时同学们只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剩下的`三道题完成在数学课堂练习本上,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三位有问题的同学板演。
可能出现横式上写验算的结果。
师强调:验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横式上应该写竖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写验算的结果。
⑵出示例题2: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哪条路近?近多少米?
看到题目集体回答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2条)
师:同学们反应可真快,哪位同学眼更尖已经看出哪条路近了?
生: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回答:西村到北村的152米可以看成150米,北村到东村的534米可以看成530米,150+530=680米;西村到南村的455米可以看成450米,南村到东村的368米看成360米,450+360=810米。680小于810所以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
生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应给予肯定。
师:大家都是用估算看出来的,那到底近多少米呢?
学生独立完成:534+368=902(米)455+152=607(米)902-607=295(米)
集体交流,强调单位不要漏写。
⑶练习
填上合适的数字
□6□□2□8□9
+3□4-6□7+14□
9072411031
②
科技书
故事书
连环画
原有
674
907
715
借出
253
416
378
还回
137
245
169
现有
要求独立思考后完成在课本上。题②理解借出又还回。
二、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师:刚才大家一起回忆了加减法题,老师又带来了口算题。
⑷出示口算题25+10=36+21=50+50=
69-48=86-54=46-20=
6×7=60×7=80×3=
54÷9=36÷6=38÷8=
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第一行是加法题,第二行是减法题,第三行是乘法题,第四行是除法题。
师:原来这里的口算加减乘除都有了。口算题老师相信肯定难不倒大家的,不过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
大家来解决。假如老师要请一个同学做2题,那老师需要请几位同学来做啊?
预设回答:一共有12题口算,每人做2题,12÷2=6(人)所以需要6人来做。
开小火车的形式每个同学做两题,检查是不是需要6人。
师:看来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确实是需要6人来完成。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问题解决的?
预设回答:除法。
师: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题挺特殊的?
生:38÷8=4……6,因为它有余数。
师:对,现在我们不光会表内除法还会做有余数的除法了。那你们对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些什么?
预设回答:在竖式计算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⑸出示例题3
26÷3=□……□35除以4,商,余。
要求独立完成。
⑹解决具体问题(区分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出示例题4: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纽扣留作备用?
要求:先与同桌讨论,然后独立完成。
师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预设回答:有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38里有7个5还多3,所以
38÷5=7(件)……3(个).就是说可以钉7件衣服还有3个纽扣留作备用。
重点讲解商的单位是"件",余数的单位是"个"。
⑺练习
练习二十六第3、4题。
要求独立思考后认真完成,两位同学板演。
三、课时
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大家还会把它们给忘了吗?
四、作业设计
1.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0-52=545+98=△387+143=△900-389=
48÷8=67÷9=
2.估一估,连一连
289+90682-79420-308624+128
603802379112
3.三(2)班一共有50本课外书,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本?还剩几本?如果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几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01-09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06-20
(精品)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06-20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01-13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01-25
数学复习教案01-27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通用(15篇)06-2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08-0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08-05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15篇【集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