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2、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4、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导读法。
2、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
⑴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⑵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⑶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2、学生活动设计
⑴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⑶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感染、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与象共舞”,理解带点词语。
2、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境界。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口头作文:说说泰国的大象。
2、自学生字。
3、读通读顺课文。读中理解词语:悠闲、松驰、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
4、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题目《与象共舞》的意思。
5、自读课文2、3、4、5、自读段,句画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6、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文从()、()、()、()、()、()写大像聪明,有灵气。从中看出人与大象的关系()。
7、自学课文二、三、五自然段,句画“大象是国宝,人与象之间没有距离,大象跳舞”中人与动物相处的语句,批注体会,大象与人有一种()的美好境界。
8、联系全文,说说题目的含义。
一、口头作文,感受大象,感受异国风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审题,联系课文,初步理解“与象共舞”的'意思。
四、例学四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与大象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表演节目、踢球、倒立、行礼、按摩、脱鞋穿鞋(和谐友好、相互信任)
五、循法自学二、三、五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与大象的和谐美好。
1、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宁池;为人做工
(象是国宝→人对象亲切)
2、大象耳朵拍到我的肩膀,鼻息喷到我身上,表情平静,目光温和
(人与象零距离→紧张的心情松驰)
3、大象翩翩起舞,陶醉于音乐
(看象舞蹈,和谐相处)
六、回读全文,体会题目的含义
人与象:相互信任,和谐友好
练习提纲
1、摘录优美语段。
2、同步阅读迁移练习《夜吻周店》
七、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引入课题
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
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se)欲流。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
(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1)学生浏览课文。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对草原美丽和辽阔的介绍。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体会其作用。
(1)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汇报交流对比喻句的体会。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指名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它多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课件演示)“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相机板书:草原——广袤)
2.学习第2段。
(1)默读,并勾画出比喻句,想一想。 (2)小组汇报学习所获。 (3)全班交流,读中评议。
说说你跟随作者看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引导学生谈感受,谈比喻句的作用。
(4)教师指导批写: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千军万马,可见风声之大呀!
(5)齐读第2段。引导学生想象广袤草原上牧民的雄姿。(板书:牧民——雄姿)
3.学习第3段。
(1)指名读第3段。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2)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做好旁批。 把石堆比作野兽,把牛群、马群比作巨石,从中让人体会到塔木钦草原之大。
4.读中体会,学习4~7段。
(1)分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4~7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断进行理解体会,把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听。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得。
(3)全班交流学习所得。
(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演示):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地方。
①把云彩比作雄狮,顷刻间变成煤层,可见云彩的变幻无穷,从而形象地写出了塔木钦草原的无常气候。引导学生及时写好旁批。(板书:云彩——变幻无穷)
②彩云顷刻之间会变成乌云,骤雨之中又透出太阳的亮光。把太阳的一道亮光比作一匹薄纱,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和描写的细致。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写好旁批。
③从“完整”和“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想到草原上的彩虹形成了一道巨门,美丽无比。(板书:彩虹——绮丽)
④作者把云彩比作肋骨、岛屿、苍松古柏、银鱼,形象地勾画出了塔木钦草原上空云的各种形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旁批。
⑤作者把公路比作黄色带子,以公路的小更衬托出了草原的大。提示学生做好旁批。
⑥草原上云彩变幻无穷,骤雨后又出现绮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由此让我们了解到塔木钦草原是多么美丽、辽阔呀!(板书:美丽辽阔)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回顾全文内容,配乐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写草原的美丽、辽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假如我们在塔木钦草原上,我们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
充分运用比喻句这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草原的辽阔。
五、拓展练习
1.背诵课文第一、六段。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精美文段抄写下来。
3.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大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是萧乾爷爷几十年前看到的塔木钦大草原的景象,今天的塔木钦草原又是什么景象呢?请根据你查阅的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草原的新景象。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
送情报 ( )
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
课外:练习册中P58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1神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
(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
(2)出示
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
(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要点:①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用“既??也”说一句话。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
(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
(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
(1)表达的情感
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读第17自然段
(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归纳板书:
狗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3、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3、冬不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从邱少云在特殊环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至8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段(第4——8自然段)
教学难点:
从邱少云在特殊环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段落层次。
3、学习第一(第1自然段)、二(第2、3自然段)段。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段(第4——8自然段),通过邱少云在险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复习第一、二段内容
二、放录像(邱少云同志被烈火烧身的`情景)
三、自由轻声读第三段,边读文字边想录像画面,能读懂的地方句末画“ ”,读不懂或产生疑问的地方句末画“?”
四、交流读懂的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抓重点句、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幻灯出示写“火势大”的语句,指导读出火势“大”。
2、逐句指导,反复练读第7自然段,读出当时“我”矛盾、紧张、痛苦的复杂心情。
3、幻灯出示下列句子,在比较读中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1)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2)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不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3)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五、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理解。
六、观察图画,换位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布置作业:把你体会到的邱少云时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附:板书 9、我的战友邱少云
火势人
“我”的内心 (外表) 邱少云(内心)
矛盾 像千斤巨石 为了
紧张 没挪动 严守纪律
痛苦 没呻吟 甘愿牺牲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四段(第9、10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中心,总结写法。
3、背诵第6至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材原文
见五年级下册《彩色的非洲》,P161:
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有数不清的红羽鸟、各种颜色交织的五彩鸟,有美丽温顺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狮、河马、金钱豹和象群。也许你会说,这些动物在我国的动物园大都会看到。
磁场指瑕
原文“彩色”不足而“品种”有余。
一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起了总述作用,下文应是详述动物世界如何“彩色”的了。
它的下文列举了九种动物,却只说了三种动物的色彩——巨蟒、斑马、五彩鸟,而没说其它六种动物的'色彩——红羽鸟、梅花鹿、非洲雄狮、河马、金钱豹、象群。这可见它的口径不在“彩色”了。
梅花是什么颜色的?梅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梅花鹿呢?也是粉红、白、红等颜色的吗?不是的。
梅花鹿,“夏季毛栗红色,背部有白斑,冬季毛变成棕黄色,白斑变得不明显”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称《现汉》,928页)。
河马像河水般碧绿色或浑黄色的吗?不是的。
河马,“黑褐色”(《现汉》,552页)。
把列举的动物的颜色全都说出来,不才是紧扣“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吗?
红羽鸟,为什么不说它的羽毛红得怎么样或像什么那样红,从而突出色彩呢?“数不清”与“色彩”有什么联想呢?
“美丽温顺”,是从性格角度修饰“梅花鹿”,这会给人的颜色的再现吗?或者说会给人的色彩的启迪吗?
原文最后一句“也许你会说,这些动物在我国的动物园大都会看到”,至此,中心已移到说动物品种的繁多而不是动物色彩的丰富了——好一个乾坤大挪移。
如果原文第一句改为“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多样的,动物世界也是多样的”,那么,它的下文这样也可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老人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通过春游颐和园见到活泼可爱的儿童这一事件,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赞美了充满活力的儿童,全文洋溢着老人对孩子浓浓的爱意。教学时我引导孩子明确这篇文章相当于我们经常了解的春游游记。引导学生比较感知作者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却并没有写各处的美景,而是写了孩子。这样在比较中学生感悟到文章的特别之处,进而引发深思:冰心为什么要这样写孩子?引导学生接触课文就抓住主旨。接着,再精读中围绕课文中的'地点的转换,分别引导学生抓住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等儿童的多 的语句,带领学生诵读,、交流,品味,感悟到儿童就像明媚的春光,生机勃,感受到冰心老人那满腔的爱意,这时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感悟其文笔特色,学生很有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目标:
1.修改错字,培养学生正确用字的能力
2积累与大海有关的成语和诗歌
3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
重点:积累词语
教具:课件
过程:
一.练
1.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扫雷”
2.相互交流扫雷的结果
3改错字练习
磨砺—磨历 狡猾—狡骨
4.把下面的.词连一连
(1)找一找 (2)连一连
二、日积月累
1.收集描写大海的词语
百川东到海 汹涌澎湃 大浪滔天
刀山火海 海角天涯 福如东海
三、知识窗。
1.自由读小故事
2.课外收集材料展示
四、大海的特点?
五、作业:抄写一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语文要素)
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
3.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快的内心体验。
4.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5.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教学重难点]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3.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
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
3.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快的内心体验。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回顾《田忌赛马》和《跳水》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回顾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孙膑和船长是怎么想的?
3.学生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并展开交流。
(1)指名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孙膑的思维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当船长看到高高的横木上的孩子两条腿已经在发抖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
4.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记住的不仅是两个经典的故事,更认识了两个充满智慧的人——孙膑和船长。当面临问题时,他们善于观察,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实施了正确的应对措施,这就是思维的力量。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引导学生读第一题的题干,明确要求。
(1)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加点的字与旁边的词语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①加点字的意思与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一致。
②文言文中用一个字表达的意思,有的对应现代汉语中的双字词语。
(2)组织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如:
冀复得兔( ) 有过则改( ) 掩耳盗铃( ) 杞人忧天( )
2.引导学生读第二题的题干和例句,教师展开指导。
(1)让学生说说两句话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意思。
预设:
①第1句表示:时间很短,却让人觉得漫长——焦急地期盼、等待一个结果。
②第2句表示:时间很长,却让人觉得短暂——回顾已经过去的时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
预设:
①第一种情况:比赛完等待结果时;考试完等待成绩时;在机场迎接亲人时;在手术室门口等候消息时……
②第二种情况:回顾即将结束的小学生活时;学习某种技艺时;翻看自己婴幼儿时的照片时……
(3)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体验写一写。
(4)学生写完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难点)
2.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难点)
一、学习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1.教师简介叶圣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借助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学习这位大师修改作文的方法。
2.让学生读文章标题和第1自然段,说一说:叶圣陶先生对哪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为什么这样改?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预设:
(1)用词不准确,如“一张”应该是“一幅”。
(2)删去重复、多余的词句,如“那”“我越看他”“越”。
(3)增添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如增加“教室”。
(4)内容衔接不顺畅,调整语序。
(5)改正用法不当的标点符号。
3.指名读修改后的内容,并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
4.学生分小组,讨论第2、3自然段和第4-6自然段,说一说叶圣陶先生还对哪些方面进行了修改、怎么改的。
5.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预设:
(1)使表达更准确,如“书皮”改成“课本的包书纸”。
(2)合理划分了段落。如,把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合并。
(3)改正错别字。
6.指名读改后的内容。
7.小结:叶圣陶先生运用修改符号,对文中的错别字、用词不当、标点遗漏、内容缺失等方面进行了修改,还对语句的表达、文章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使修改后的文章内容更合理,语句更生动,条理更清楚了。
8.补充:叶圣陶先生的修改,使这位中学生——肖复兴,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后来,他成了我国著名的作家。
9.组织学生尝试用叶圣陶先生的办法修改自己以前的习作。
二、学习“日积月累”
1.让学生读一读教材中提供的几组别称及其释义。
2.全班交流,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难点并正音。如:
(1)“笄”读作jī,是簪子的意思,“及笄”就是用簪子把头发挽起来。古代女子满十五岁时就可以嫁人了,所以要开始挽发。
(2)“弱冠”的“冠”指的是冠礼,是把帽子戴在头上的仪式,往往在男子二十岁时举行,表示已经成人,“冠”在这里取动词义,所以应读作guàn,“弱冠”的意思是已经举行了冠礼,但还比较年轻,没有达到壮年。
(3)“豆蔻年华”“而立”“不惑”“花甲”“古稀”“期颐”等别称,可以结合相关资料,大致了解其由来,从而记住其指代的是哪一年龄段。
3.让学生说一说了解了这些别称后,有什么感受?在什么地方能用到它们?教师适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如:形容一位男性很年轻,可以说什么?说一位老人已经六十岁了,可以说什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任凭、尽职、稿纸、跌倒、屏息凝视”等词语,能正确读出“无忧无虑、枝折花落、生气勃勃”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说出猫的性格,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猫的性格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猫的生活习性的知识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梳理脉络。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1927年“四?一二”XXX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读写下列词语。
任凭 贪玩 尽职 稿纸 跌倒 开辟 屏息凝视
(认真地将词语读三遍,再书写一遍。遇到读不准的赶紧查字典。)
2。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无忧无虑 淘气 遭殃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和同桌合作读,读不准的要马上纠正。)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我知道( )自然段是写大猫,( )自然段是写小猫。
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1。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用直线划出重点词句。
温馨提示:①默读课文1—3自然段,独立思考;
②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交流。
③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2。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用波浪线划相关句子。
温馨提示:①默读全文,独自想像画面。
②每个同学都要发言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抓住大猫和小猫不同的特点,给课文段,理清脉络。
2。紧扣“性格古怪”学习大猫的特点。
3。通过反复朗读相关句子,在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同时,说出猫的可爱之处。
板书设计猫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人之得失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八个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在抗日战争中游击队员的英勇风采,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机智。
3、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学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品质。
教学方法:
1、自我研读发、
2、读议法、
3、角色表演法
4、多媒体演示法
教具:
1、挂图、生字卡片
2、搜集【小兵张嘎】的电影片段和当时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们都知道那些战斗小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在抗日战斗的血与火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小英雄。如:把敌人引入包围圈而牺牲的王二小;巧送鸡毛信、勇敢机智的海娃……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小英雄,小兵张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片段、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多媒体播放)
4、看了以后,张嘎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吗?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全文生字、新词:
冀淀伪垮囊腔霎啃
3、指名读生字,并组词,并把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4、着重强调:如“淀”的发音,读dian(4音)不读ding
“霎”的发音读sha(4yin)不读cha(4音)
指导“霎”的笔画安排。
5、通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读完全文,你能说说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7、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8、出示句子:小兵张嘎是一个()的孩子。
三、课堂小结:
课文选取了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成为小侦察兵,与区队长一起消灭日本鬼子的几个画面,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少年的英雄形象,使一个懂事、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的少年英雄张嘎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人物的形象的特点,在读课文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
3、绘声绘色的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小兵张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写了小兵张嘎的哪几件事?哪件事写得详细?哪件事写的简略?
2、哪件事写得最详细?
3、指名读1——5自然段、思考1——5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4、重点读6——11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出示句子:
(1)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两个鬼……”“子”还没出口,他急忙改口高叫道:“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了!快准备饭啊!”指名读句子思考: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小兵张嘎的什么形象?
(2)齐读:边读边体会小兵张嘎的临危不乱、聪明机智。
(3)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读句子,思考:这句话体会了张嘎的什么形象?
(4)自由读句子边读边体会,小兵张嘎的聪明机智勇敢以及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
(5)课文哪几处写到小兵张嘎对枪的.喜爱和渴望?
(6)小兵张嘎最后终于拥有一把枪,他的心情怎样?你能举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他当时的心情吗?
(7)此时的嘎子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8)指导朗读出示的重点句子
(9)齐读出示的重点句子
(10)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同学们演一演、比一比谁演的最逼真。
三:根据情节、复读故事
1、理清课文线索
2、指导学生复述,同桌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4、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四:总结拓展升华主题
1、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2、小兵张嘎给你留下怎么的印象,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3、算一算、张嘎要是活着,他现在多大了?你现在要是见到张嘎,你会问他些什么呢?
五:课堂总结:
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懂事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的少年英雄形象,让我们永远记住“小兵张嘎”这个名字,永远记住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永远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六:布置作业:
1、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收集并了解关于小兵张嘎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26
失去奶奶
成为小兵略写
勇敢机智
诱敌入屋临危不惧
关门加敌详写
扑敌夺枪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这只贝的经历,理解他的可怜和可敬。
3、重新认识“丑陋”与“漂亮”的真正含义,理解这只贝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美。
教学重点:
多种形式读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这只贝的可怜和可敬。
教学难点:
感悟这只贝的特殊经历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具准备:
课件;不同贝壳的图片;《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音乐。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叶老的这个教学思想,揭示了阅读教学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为此,我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遵循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教学时,我围绕“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一话题展开教学。
一、激情谈话,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一只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只贝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震撼。大海中有无数的贝,可以说这是一只平凡的贝,但它又是不平凡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与这只贝亲密接触,走进这只贝,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它、领悟它,好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如何激发孩子探究问题的兴趣、情趣是关键。上课伊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聊天的方式开门见山地引出“一只贝”,让学生产生质疑:一只贝壳有什么好讲的?带着疑问进入第二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2。学生分段朗读。
3。找出中心句: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老师这是一只怎样的贝?(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①师:同意吗?都谁画的这句话?看来大家都用心读书了。大屏幕出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②自由读或齐读: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③为什么既说它可怜又说它可敬呢?接下来我们就更深入地去认识这只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贝?”入手,引发学生捕捉文章的中心句“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三、紧扣中心,读中悟情
自主阅读,深入研究“可怜”
1。边读课文边画一画,看看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指导。
3。对话式的交流
①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啮掉什么意思?一口一口地吃掉。这只贝的肉都被其他动物一口一口地吃掉了,还在不停地流血,多么可怜呀!)
②生命结束了!(连生命都失去了,难道还不可怜吗?)
③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他让人讨厌,让人误解,所以很可怜。)
④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守着内在的折磨。(你们有没有人迷过眼睛,迷眼睛时就连那么一点点地灰尘我们都觉得无比的难受,何况一颗十分硬的石子,还带着棱角,那是多么的难受呀!)
⑤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做贝的荣誉是什么?你能不能在文中找找答案,“发现了好看的贝,捡起来,拿花线串着,系在脖项上。”是呀,别的贝被孩子们捡起并系在脖子上,而他却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那他一开始就没有颜色和图案吗?“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老师这有一些贝的图片,这是壳内没有石子的贝的壳,他们是那么美丽、那么漂亮,可他却因石子的存在而越来越难看,这是多么可怜呀!)
⑥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⑦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⑧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的壳,用脚踢飞了。(是呀,与其说两片瓦砾似的壳,不如说是两片瓦砾,而且都放人用脚踢飞了,让人讨厌!)
教师小结:
是的,这是一只多么可怜,多么不幸的贝呀!它失去生命、失去荣誉、受尽折磨、丑陋让人讨厌、有苦说不出??
教师引读: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通过大家的描述使我们仿佛看见他那两片瓦砾似的已经破烂了的壳,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使我们也仿佛看见石子锋利的棱角正刺着他柔软的身躯,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使我们还仿佛看见其它贝嘲笑他的目光,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重点指导:
读第三自然段。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同桌之间练习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个别读——齐读。
小组合作,深入研究“可敬”
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⑴ 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⑵ 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⑶ 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⑴ 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⑵ 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合作交流: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品读体验:
1、学习汇报: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⑴ 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⑵ 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 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 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6、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
2、小结:
《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四、巩固延伸:
阅读《水浒传》。
课时作业
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景阳冈
冈下饮酒——酒后上冈——冈上打虎——唉下冈来
豪放勇武无所畏惧
教学反思: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抓住动作的词进行体会,对学生感受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充分抓住这些准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点拨,神话学生对人物性格、品质的感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一共八小节,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种子如儿童,作者借此来告诫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克服,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表达了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追求。
学情分析:
儿童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向我们阐明,文字质朴、亲切,但含义深刻,学生领悟有一定难度。要抓住诗中难点,借助多种渠道体味感知,进而突破。最好能与学生自身经历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褐色、积攒、絮语、盟誓、酿造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通过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录制课文录音;任意植物的种子;种子生长过程的;音乐。
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繁衍;作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种子)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种子)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掌握的植物生长信息)
2、一粒小小的种子也是有生命的,听,它在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梦呢。(板书:梦)(播放学生录制的.课文录音)
[点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以孩子的童音读出课文内容,拉进了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了没有发芽的种子的一种稚嫩。]
3、说说看,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学生谈)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梦》。(板书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以孩子的感兴趣的视角切入主题,用孩子富有童趣的声音作为引导,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问题集中在:种子的梦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做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2、打开书,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预习:
交流作者资料。
检查生字新词。
[点评:这一环节将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文中需要学生认识记忆的生字词,在出示过程中,用红色突出易错笔划,引起学生注意。]
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5、全班齐读。
[点评:学问,学问,有问才会学,质疑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三)深入学习,提升认识:
1、这是一首儿童诗,读过之后,你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吗?(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种子梦想自己从播种到发芽,到开花结实,再到最后不断繁衍。)
2、种子梦想了自己最终能够开花结实继续繁衍的生长过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再来读一读文章。
3、顺势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第1-3小节讲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长的种子;在具备一切生长条件下(第4小节),种子发芽(第5小节)。随后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第6-7小节),最终结实繁衍再生长(第8小节)。
4、出示种子的生长过程。
5、刚才我们看到了一粒小小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什么感觉?
[点评: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谈感受,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形象画面,初步体会种子生长的艰难。]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起感受一下种子生长的历程。
7、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种子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默读课文。
8、交流。(学生谈出在种子的生长过程中有努力也有帮助即可。)
9、既然有努力也有帮助,那我们就来找找看,种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获得了哪些帮助?
10、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将找到的信息在组内交流互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深层含义。
11、全班交流:
(1)努力:
A、对困难的克服。
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关词句。(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谈谈你的体会。
结合两部分的努力,说说你的感受。
(2)帮助:
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阳光、蜜蜂、大地)
12、不难看出,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这么多困难,借助许多力量。那它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梦想呢?
(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
1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配乐)
14、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发芽开花结实繁衍,过程中要有自己努力,还要有其他事物的帮助。虽然会遇到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
15、有没有同学也要来谈谈你的体会?
[点评:教师小结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他们会结合学过的《枫叶如丹》,将植物的生长与人的成长相连。自然抓住文章的难点。在此谈出体会,不仅仅是对文章中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更多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来谈。]
16、小结。
(四)拓展延伸:
1、一粒种子竟会有如此远大的梦想,那你呢?你的梦又是什么呢?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下自己的梦。
[点评:作者借种子的梦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有梦想,虽然会遇到困难坎坷,但要勇于面对,尽力克服。学生在理解后,将思想内化,说说自己的梦,从而拓展思维,锻炼表达,也为练笔做了准备。]
附:
[柯岩简介]
柯岩,女,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广东南海县人,满族。
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恶毒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02-07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01-06
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案04-14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04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2-15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04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04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01-10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01-18
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