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锦集(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轴对称》,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同时本节内容与图形的三种变换操作(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轴对称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性质及后面学习等腰三角形和圆等有关知识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这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和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切实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理解并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对称轴;了解对称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总结一应用”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欣赏图形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有关概念.
(三)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联系、区别
.四、教法和学法设计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选择的:
【教法策略】采用以直观演示法和实验发现法为主,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创设出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发展和提高。
【学法策略】: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有关内容。
【辅助策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程序设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图片,设计故事。一日,春光明媚,蝴蝶和蜜蜂来到花丛中游玩,这时蝴蝶对蜜蜂说:“咱们长得真象”,蜜蜂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说出为什么长得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轴对称。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先导,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探索、感悟特征.
《活动一(课件演示)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轴对称图形,出示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引导学生感知,无论是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还是古今中外各式风格的典型建筑很多图形都给我们以美得感受。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如何对称?怎样才能使对称?部分重合呢?让学生观察、猜想、探究、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发现: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度后能与这个图形另一部分完全重合。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在得出概念之后再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的事例。以便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又出示了一组练习
(练习1)这是一组常见几何图形,要求学生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若是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题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常见的图形,有些是轴对称图形,有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还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仅仅只一条,有可能有2条、3条、4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的方向不仅仅是垂直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倾斜的。
(练习2)国家的一个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次题进一步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各国的国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动手操作、再度探索新知。
将一张纸对折,用笔尖扎出一个图案,然后将纸展开后,铺平,观察各自得到的图案与轴对称图形的不同。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鼓励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引出轴对称概念。
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轴对称的概念……。之后再结合动画演示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进而引出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并结合图形加以认识。
(四)、巩固练习、升华新知。
出示几幅图形,请同学们辨别哪幅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轴对称,
在这组练习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加深了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又锻炼了同学的各方面能力。完成这组练习题后让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区别与联系,先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用多媒体展示。
(课件演示)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区别与联系
(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123456789ABCDEFGH
3、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口工用中由日直水清甲
(这几道题的练习做到了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作业布置要有层次,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六、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案以及动画演示,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轻松掌握了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两个概念,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说明。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
1、探究活动一
内容: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
结论1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从观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地板砖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特殊情形的探究得到结论1,为探究活动二作铺垫。
效果:1.探究活动一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探索发现,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和愿望。
2、探究活动二
内容: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A的面积
(单位面积)B的面积
(单位面积)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左图
右图
(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学生可能会做出多种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
如图1,将正方形C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方法二:
如图2,在正方形C外补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方法三:
如图3,正方形C中除去中间5个小正方形外,将周围部分适当拼接可成为正方形,如图3中两块红色(或两块绿色)部分可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按此拼法。
(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
结论2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探究活动二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探讨、归纳进一步发现一般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于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为此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
效果: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探究,在突破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这一难点后得出结论2.
3、议一议
内容:(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发现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意图:议一议意在让学生在结论2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到勾股定理。
效果:1.让学生归纳表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作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练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⑴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形的研究。
⑶对本节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习了几种平行四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重点: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心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本节教材属于图形变换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旋转和中心对称”后的一种对称图形,因此涉及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3.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比较、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将通过:(1)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3)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有直观的表象。我认为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及班级的特色
我授课的班级是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中学九年级一班,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图形的对称方面已经积累一些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研究图形对称变换的能力;班级学生具有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情绪易于调动,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个体差异较大,并且班级中已出现分化现象。
2.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班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岁到17岁间。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意识与经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适当地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思考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建立联系。
【教师活动】
问题设置: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各有哪些性质?
②()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四边形是矩形。()的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对于填空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出更多的答案。
【教师活动】
评析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
总结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在填空时也考虑这几方面之外,还应该考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演示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菱形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活动一:拿出一张矩形纸片,拉起一角,使其宽AB落在长AD边上,如下图所示,沿着B′E剪下,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拿出自备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不难发现它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①什么是正方形?
观察发现,从活动中体会。
【教师活动】:演示矩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菱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变化过程,思考之间的联系,举手回答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②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㈠(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③正方形有那些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举手抢答。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发言,板书学生发现,㈡正方形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活动二:拿出活动一得到的正方形折一折,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活动
折纸发现,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到正方形的又一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活动
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擦去板书㈠中的括号内容,出示一下问题:你还可以怎样填空?
()的菱形是正方形,()的矩形是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活动
小组充分交流,表达不同的意见。
教师活动
评析活动,总结发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相等且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正方形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平行四边形呀?大家互相说一说,它的完美体现在哪里?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正方形的例子?
学生交流,感受正方形
三,应用体验,推理证明。
出示例一: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与O,AB长4cm,求AC,AO长,及的度数。
方法一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90°(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C=AB=4cm(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4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C===4cm
∵AO=A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O=×4=2cm
方法二:证明△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写出推理过程,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各小组指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
总结解题方法,从正方形的性质全面考虑,准确利用条件,减少麻烦。评析解题步骤,表扬突出学生。
出示例二: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分析题意,整理思路,指名口答。
教师活动
说明思路,从已知出发或者从已有的判定加以选择。
四,归纳新知,梳理知识。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谈论自己的收获。
请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填写在下图的ABCDC处,说明它们的关系。
发表评论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
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形状(投影)
2、板书课题:5梯形
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
结梯形概念:只有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
6、特殊梯形的分类:(投影)
(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探究性质一】
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操练】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
【探究性质二】
如果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上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证:AC=BD。(投影)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探究性质三】
问题一: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呢?(学生操作、作答)
问题二:等腰梯是否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是什么?(重点讨论)
等腰梯形性质: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三)质疑反思、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尚存问题;
学生小结,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提示: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总结)、解题方法(化梯形问题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问题)、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
(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
2。当x
>2时,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意义,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推测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引入课题(学生作答)
1.请说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系数×系数)×(同字母幂相乘)×单独的幂
例如:( 2a2b3c) (-3ab)
解:原式=[2· (-3) ] · (a2·a) · (b3 · b) · c
= -6a3b4c
2.说出多项式2x2-3x-1的项和各项的系数项分别为:2x2、-3x、-1系数分别为:2、-3、-1
问:如何计算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例如:2a2· (3a2 - 5b)该怎样计算?
这便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知探究
已知一长方形长为(a+b+c),宽为m,则面积为:m(a+b+c)
现将这个长方形分割为宽为m,长分别为a、b、c的三个小长方形,其面积之和为ma+mb+mc因为分割前后长方形没变所以m(a+b+c)=ma+mb+mc
上一等式根据什么规律可以得到?从中可以得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该如何表述?(学生分组讨论:前后座为一组;找个别同学作答,教师作评)
结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用单项式分别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m(a+b+c)=ma+mb+mc
运算思路:单×多
转化
分配律
单×单
三、例题讲解
例计算:(1)(-2a2)· (3ab2– 5ab3)
(2)(- 4x) ·(2x2+3x-1)
解:(1)原式= (-2a2)· 3ab2+ (-2a2)·(– 5ab3) ①=-6a3b2+ 10a3b3 ②
(2)原式=(- 4x) ·2x2+(- 4x) ·3x+(- 4x) ·(-1) ①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随堂练习:
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1 2 3 4 5
段巍13 14 13 12 13
金志强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七.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
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3. =1.5、S =0.975、 =1. 5、S =0.425,乙机床性能好
4. =10.9、S =0.02;
=10.9、S =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高线、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几何语言表达及它们的画法.
2.内容解析
本节内容概念较多,有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和重心等有关概念;需要学生动手的频率也较高,要掌握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几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理解三角形高、角平分线及中线概念到用几何语言精确表述,这是学生在几何学习上的一个深入.学习了这一课,对于学生增长几何知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学习三角形的角、边的延续以及三角形全等、相似等后继知识一个准备.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概念的同时还要掌握它们的画法,难点是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及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高线的位置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等概念;
(2)会用工具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教学目标解析
(1)经历画图实践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等概念.
(2)能够熟练用几何语言表达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
(3)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画法.
(4)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相交于一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三角形的高线的理解:三角形的高是线段,不是直线,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这个顶点的对边或对边所在的直线上.
三角形的中线的理解:三角形的中线也是线段,它是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是这个顶点的对边中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也是一条线段,角的顶点是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在对边上.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即就是说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通常的角平线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一定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求中位数的步骤: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在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课堂上教师应多举实例,使同学在分析不同实例中有所体会。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例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六、随堂练习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2、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表所示:
1匹1.2匹1.5匹2匹
3月12台20台8台4台
4月16台30台14台8台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答案:1. (1)210件、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额达不到320件(320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合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
2. (1)1.2匹(2)通过观察可知1.2匹的销售,所以要多进1.2匹,由于资金有限就要少进2匹空调。
七、课后练习
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3.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3 5 5 7 6 2 2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答案:1. 9;2. 22; 3.B;4.C; 5.(1)15. (2)约97天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算多项式乘法,来推导平方差公式,学生的认识由一般法则到特殊法则的能力。
2、通过亲自动手、观察并发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从广义上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3、初步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是对公式中a,b的广泛含义的理解及正确运用。
自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看一看
认真阅读教材,记住以下知识:
文字叙述平方差公式: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完成下列练习:
①(m+n)(p+q)
②(a+b)(x-y)
③(2x+3y)(a-b)
④(a+2)(a-2)
⑤(3-x)(3+x)
⑥(2m+n)(2m-n)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结果、
(1)(x-3)(x+3)=x2-3( ),__________;
(2)(2x-3)(2x+3)=2x2-9( ),_________;
(3)(-x-3)(x-3)=x2-9( ),_________;
(4)(2xy-1)(2xy+1)=2xy2-1( ),________、
2、(1)(3a-4b)( )=9a2-16b2; (2)(4+2x)( )=16-4x2;
(3)(-7-x)( )=49-x2; (4)(-a-3b)(-3b+a)=_________、
3、计算:50×49=_________、
应用探究
1、几何解释平方差公式
展示:边长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1)请计算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让学生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2)小明将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与宽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2、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03×93 (2)59、8×60、2
拓展提高
1、阅读题:
我们在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时,发现直接运算很麻烦,如果在算式前乘以(2-1),即1,原算式的值不变,而且还使整个算式能用乘法公式计算、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2-1)(2+1)(22+1)(24+1)(28+1)(216+1)(232+1)
=(22-1)(22+1)(24+1)(28+1)(216+1)(232+1)
=(24-1)(24+1)(28+1)(216+1)(232+1)
=……=264-1
你能用上述方法算出(3+1)(32+1)(34+1)(38+1)(316+1)的值吗?请试试看!
2、仔细观察,探索规律:
(x-1)(x+1)=x2-1
(x-1)(x2+x+1)=x3-1
(x-1)(x3+x2+x+1)=x4-1
(x-1)(x4+x3+x2+x+1)=x5-1
……
(1)试求25+24+23+22+2+1的值;
(2)写出22006+22005+22004+…+2+1的个位数、
堂堂清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1)(a-2b)(-a+2b);
(2)(a-2b)(-a-2b);
(3)(a-2b)(a+2b);
(4)(a-2b)(2a+b)、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直线),能找出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
1、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2、能运用其性质解答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对称图形被认为是和谐、美丽的.不论在自然界里还是在建筑中,不论在艺术中还是在科学中,甚至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对称图形随处可见,对称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而轴对称是对称中很重要的一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探索它的秘密吧!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找出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一】
(一)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
1、它们都是对称的.
2、它们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
(二)动画展示蝴蝶的折叠过程
(三)做一做
1.准备一张纸;
2.对折纸;
3.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你喜欢的图案;
4.剪下你画的图案;
5.把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答】能互相重合一模一样是对称的
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只限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概念、按边分类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内容解析
三角形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在本章中,学好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打好基础,本节主要介绍与三角形的的概念、按边分类和三角形三边关系,使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理解并且灵活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2.教学目标解析
(1)结合具体图形,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中的相关元素,并会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并会运用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推理、交流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和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回忆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结合你以前对三角形的了解,请你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针对学生下的定义,给出各种图形反例,如下图,指出其不完整性,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角形概念的'获得,要让学生经历其描述的过程,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动态演示“首尾顺次相接”这个的动画,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
师生活动: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补充说明:要求学生学会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的概念以及几何表达方法.
师生活动:结合具体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学会由文字语言向几何语言的过渡.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认知,并进一步熟悉几何语言在学习中的应用.
3.概念辨析,应用巩固
如图,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1.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哪些?
2.以∠D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哪些?
3.以E为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
4.说出ΔBCD的三个角.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概念的理解.
4.拓广延伸,探究分类
我们知道,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如果要按照边的大小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又应该如何分呢?小组之间同学进行交流并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生活动:通过讨论,学生类比按角的分类方法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接着引出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联系,强化学生对三角形按边分类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2.约29岁3.60.54分贝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 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 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师: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5,我们就说P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是点P的坐标。在x轴上的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纵坐标就是0;在y轴上的点,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横坐标就是0;原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0,即原点的坐标是(0,0)。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如图,请同学们写出A、B、C、D这四点的坐标。 生甲:A点的坐标是(—5,4)。 生乙:B点的坐标是(—3,—2)。 生丙:C点的坐标是(4,0)。 生丁:D点的坐标是(0,—6)。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出点的坐标,如果已知一点的坐标为(3,—2),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这个点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在x轴上找出横坐标是3的点,过这一点向x轴作垂线,横坐标是3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找出纵坐标是—2的点,过这一点向y轴作垂线,纵坐标是—2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既满足横坐标为3,又满足纵坐标为—2,所以这就是坐标为(3,—2)的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2,—4),B(0,5),C(—2,—3),D(—5,6)这几个点。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探究,层层推进 师:两个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从x轴正半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把这四个区域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在同一象限内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符号一样吗?纵坐标的符号一样吗? 生:都一样。 师:对,由作垂线求坐标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符号为+,纵坐标的符号也为+。你能说出其他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吗? 生:能。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点所在的象限,就能知道它的坐标的符号。同样的,我们由点的坐标也能知道它所在的象限。一点的坐标的符号为(—,+),你能判断这点是在哪个象限吗? 生:能,在第二象限。 四、练习新知 师:现在我给出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教师写出四个点的坐标:A(—5,—4),B(3,—1),C(0,4),D(5,0)。 生甲:A点在第三象限。 生乙:B点在第四象限。 生丙:C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y轴上。 生丁:D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x轴上。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上面描出这些点。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生:认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描点,知道了四个象限以及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教师补充完善。 教学反思 物体位置的说法和表述物体的位置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去想到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获取新知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实例与坐标的联系感受坐标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计算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难点】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也学习了已知点的坐标,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个点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标出A(5,1),B(2,1),C(2,—3)这三个点。 学生作图。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一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甲:三角形。 生乙:直角三角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AB的长是5—2=3,BC的长是1—(—3)=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4=6。 师:很好!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大家再描出四个点:A(—1,2),B(—2,—1),C(2,—1),D(3,2),并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看看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学生完成操作后回答: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以BC为底,A到BC的垂线段AE为高,BC的长为4,AE的长为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4×3=12。师:很好!刚才是已知点,我们将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图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连接成的图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图: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2-27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1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22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05-08 [推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23 (集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24 初中数学教案答案八年级上册最新01-06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20篇)07-12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篇01-08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