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常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
2、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记录纸和笔。
学具: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
(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可以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
活动过程:
1、快乐碰一碰。
“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边唱边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与他握握手,碰一碰身体。唱完以后还要再说一说:×和×合起来是6。
2、操作活动。
填空格。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分合式填空格。
帮瓢虫找花。观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虫身上圆点的数量,请你连线帮瓢虫找花。
给邻居涂色。观察楼房里居住的动物,请你用相同的颜色给他们的邻居涂色。
看算式填空格,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
对能独立思考,按要求认真书写的幼儿给与表扬和肯定。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并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数字卡片1套(打印)、磁性白板或黑板、羊羊数字头饰、灰太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看汽车来了,我们快快出发吧!
2、放音乐《去郊游》师生一起做开车动作,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初步认识相邻数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
(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是3)(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 (把5贴在白板上,让幼儿给5找邻居)
(3)出示数字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
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相邻数,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
三、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
1、给小动物找邻居。
教师PPT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数一数它的个数,并说一说它邻居的个数。
2、游戏:智救羊羊
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游戏数遍)
四、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二、活动准备:
1、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2、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3、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4、学习按群测数。
5、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4
【教材分析】
幼儿已经掌握了 2 和 3 的组成,并且能够根据要求正确操作学具。同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萌芽,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计算活动。本活动通过创设“草地上 xx 来了”的情境,利用动画的形式直观的向幼儿呈现加法的含义。同时,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体会加法的计算过程。
【活动目标】
1.知道“+”、“-”、“=”这 3 个符号的含义,学习 2 和 3 的加法运算。
2能列出 2 和 3 的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3乐于思考与操作,感受加法学习的乐趣并学习整理学具。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课件,2 和 3 加法算式中的“+”、“=”及其他数字符号,铃鼓 1 个
2.红、黄双面圆点卡片 3 张,1-3 的数字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图 1,初步学习 1+1=2
(1)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讲清图 1 中所说的事并在图片下方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引导幼儿
观察并说出:“草地上有 1 只小松鼠,又来了 1 只小松鼠,现在一共有2只小松鼠。
(2)出示“+”和“=”这两个运算符号,让幼儿知道“+”是合起来的意思,如果将” 放在 1 和 1 中间,是表示 1 和 1 合起来的意思、。”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1+1=2,读
作 1 加 1 等于 2
(3)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如:1+1=2 中,两个 1 分别表示先来的 1 只小松鼠和后来的 1 只小松鼠,2 表示一共来了 2 只小松鼠。+”表示把先来的一只小松鼠和后来的一只小松鼠合起来,“=”表示“1+1”和“2 样多。
引导幼儿思考并理解:“又来了”是“加”的意思,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引导幼儿观察图 2,学习 1+2=3
(1)可请幼儿用一句话讲述图片的某个内容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可引导幼儿说出:“树上有 1 只小鸟,又飞来了 2 只小鸟,现在树上一共有 3 只小鸟。”
(2)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又来了”是“增加的意思,及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时用加法计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图 3,学习 2+1=3。
请幼儿快速观察图片并进行准确讲述。指导幼儿又对又快地摆出算式来记录图 3 中的内容,
说出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中内容的。可引导幼儿说出:“花园里有 2 只蝴蝶,又飞来 1 只蝴
蝶,花园里一共有 3 只蝴蝶。”
提问:如果先飞来了 1 只蝴蝶,又飞来了 2 只蝴蝶,这幅图该怎样画?算式该怎样列?
4.指导幼儿操作练习,巩固对 2 和 3 的加法的学习
(1)根据情境摆算式,如教师先拍一下铃鼓,再拍一下铃鼓,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演示用数字卡摆出算式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可引导幼儿翻圆点卡片说算式,请幼儿将 3 个红黄双面圆点卡片按种色摆成一排, 逐一翻转,观察颜色并说出加法算式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算式,重点讲出各符号的意义,理解加法的含义。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5
玩骰子
设计意图综述幼儿对合成式在平日的智游活动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此活动玩骰子的形式激发幼儿用点数的方式来写合成式、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的:
1、学习5的减法,学会正确计算5的四组减法。
2、幼儿通过操作,理解加法的计算过程,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的减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减法的兴趣。
活动重点:
学习5的减法。难点:在操作中掌握5的减法运算。
反思:幼儿知道1个实物和4个实物合起是5个实物,从5个实物中拿走1个大家也知道剩下4个,但幼儿比较难理解“5-1=4”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操作幼儿能掌握5的减法。
活动准备:
5的组成列式若干,5以内的运算列式若干,背景图一幅,1—5数字操作卡片若干、操作卡片(、松鼠五只、蝴蝶五只、小鸟五只、小鸭五只)
反思:幼儿对抽象的减法运算如“5-2=3”不能理解,也不感兴趣。但如果借助一些实物,并放入常情中,幼儿能运用表象进行减法运算,因此准备了以上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奥尔夫音乐《火车快飞》幼儿“开火车”进场。
反思:用歌曲与数、形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律动进来,提高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开火车”复习5的组成。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游戏中答对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开动火车。
“开火车”游戏——老师“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5的组成列式);幼儿“嘿嘿,我们的火车××点开”
请部分积极发言幼儿上来玩“开火车”(配合音乐)教师:火车要开,请你上来。
游戏重复玩两次,让每位幼儿都参与。
反思:著名教育家克鲁斯卡娅说过:“游戏对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使儿童摆脱枯燥抽象数概念,从而提高对5组成的复习的兴趣。在玩开火车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回答问题,通过幼儿自己努力终于坐上长长的火车。
2、出示背景图
1、老师:我们开火车来到一片草地,草地上有树有花好漂亮,小朋友们看看,大树上来了几只小松鼠?(五只)五只小松鼠用数字几来表示?(5)这时走了几只小松鼠?(一只)一只小松鼠用数字几来表示?(1)5只小松鼠走了1只小松鼠还剩下几只松鼠?(4只)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一号)我们用算式来表示:5—1=4
2、草地上的热闹声吸引了漂亮的花仙子,你们看谁来了?(教师表演蝴蝶)我们数一数有几只蝴蝶飞来了采花?那里也有花,有两只蝴蝶飞走了,(以下过程同上)
3、过了一会,小鸟也飞来玩游戏,小朋友看有几只小鸟飞来了?又飞走了几只小鸟?(以下过程同上)
4、小朋友猜猜谁来了,(教师表演鸭子)有几只小鸭来游泳?过了一会,又有几只小鸭游走了?(以下过程同上下文)
反思:对于这些比较抽象的5的减法,适当的讲解演示,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引导思路,使幼儿获得科学的,系的知识和分析推理的方法。在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中,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在原来基础上,走了,含有减的意思”。反复讲解操作,本次活动的重点也在此得到解决。实物加情景出来,也容易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3、、出示操作材料,老师交代要求,幼儿做题并讲解
反思:在讲解中发现有些幼儿开始没有理解减法,但通过自己数实物可以慢慢体会到“原来有5个气球飞走了1只,现在剩下多少只?”题中含有减少之意,应用减法进行运算。
4、:游戏“放鞭炮”
教师:小朋友过年时最喜欢玩什么?(放鞭炮)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放鞭炮的'游戏。
放鞭炮游戏——玩法1(出示刚刚学过的5的减法或4以内加减运算列式)老师“过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响几声”老师答对了幼儿一起说“嘭”,老师答错了幼儿一起说“唏”。玩法2(请几个幼儿上来,头一人当导火线,)出示刚刚学过的5的加法或4以内加减运算列式,老师“过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响几声”,下面的幼儿当裁判,答对了幼儿一起说“嘭”,台上的幼儿鞭炮爆炸,答错了幼儿一起说“唏”。(可以再给幼儿纠正的机会)
反思:数学游戏是塑造幼儿认识结构的有力杠杆,“放鞭炮”游戏内容完全依从本次教学,促进幼儿对5的减法认识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直学习,并喜欢数学。
三、结束部分
歌曲游戏《新年真热闹》结束活动。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帮助幼儿积累10以内数量组合的经验。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中小体操圈若干、数字点卡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玩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狼抓羊”的游戏,玩游戏前请听清楚游戏规则:
(1)小羊躲到圈里,狼就不能抓羊。
(2)每个圈里只能站一只羊。
(3)没轮到游戏的小羊们要保持安静。
二、游戏——狼抓羊
●6的组合
1、第一次游戏:六只小羊六个圈。
请六只小羊做游戏。
小结:六只小羊六个圈,每个圈里都站了一只羊,狼就不能抓羊了。
2、第二次游戏:六只小羊五个圈。
提问:拿掉一个圈,让六只小羊全部站在圈里,有什么办法?
出示大圈,一个大圈可以站两只羊,用五个圈做游戏,怎么换?
六只小羊做游戏,并请幼儿用点卡表示。
3、第三次游戏:六只小羊四个圈。
提问:用四个圈行不行?怎么换?
六只小羊做游戏,并请幼儿用点卡表示。
4、第四次游戏:六只小羊三个圈。
提问:圈的`数量还能再减少吗?你觉得最少几个圈就能站下六只羊?
小结:每个大圈里站两只羊,一共有三个圈,合起来是六。
●8的组合
1、第一次游戏
提问:增加小羊的数量,请八只小羊做游戏,你们觉得最少要用几个圈?
提问:四个怎样的圈?请个别幼儿放一放,数一数。
八只小羊做游戏,并请幼儿用点卡表示。
2、第二次游戏
提问:还要减少圈的数量,行不行?你们觉得可以怎样做?(教师出示最大圈)这个圈可以站几只羊?
请幼儿换圈,再次游戏。
小结:原来圈的数量一样,放的方式不一样。
3、第三次游戏
再次减少圈数,进行游戏。
●10组合
1、第一次游戏
提问:再次增加小羊数量,请十只小羊做游戏,需要几个圈?
请幼儿放圈,进行游戏。
请幼儿用点卡表示。
2、第二次游戏
减少圈数,再次游戏。
请幼儿用点卡表示。
三、延伸活动
如果还要减少圈的数量,我们就需要更大一些的圈,下次我们再来一起游戏吧。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加减。
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运用特征标记的数字进行记录。
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活动准备:
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我们来玩一个碰球游戏,你们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5。谁愿意一个人和大家玩这个游戏?
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谁会用不同的'标记表示他们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谁会用这些标记把图上的东西记录下来呢?
游戏:看谁说的快。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组成、加减。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并且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师:小朋友,喜欢漂亮的.小金鱼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条,好吗?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鱼缸里有四只小鱼游来游去的玩耍,换一幅场景后,一个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鱼。出示问题:现在有几条鱼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3、认识5的组成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三、我是小画家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四、游戏活动:(站圆圈)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0
教村分析:
《找对称》是一个科学类的数学活动,主要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此教学教师并不采用直接讲授的教学方式,而是用看一看、折一折、找一找、做一做的几个环节,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列的问题,如,在让孩子们找三角形、花朵、蝴蝶这三张图片左右两边的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提醒着他们"三角形的角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不过,这样说也不是很清晰,为了突出方向,就画了方向明显的图案,让幼儿看得更清楚。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通过各位老师的研讨及商量,对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得到了解决。在设计活动中,采取了由易到难过程,在设计教案中,刚开始从认识简单图形,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了解对称的图形,接着是"找一找"的环节,即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让幼儿在认识简单图形对称的基础上,来找一找对称的有趣图案。大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最后是一个"找一找"的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巩固"对称"的理解,从而更多的发现物体的对称性,由于第一研幼儿操作下来,对于飞机的图案,幼儿材料书上画的飞机跟现实生活中的飞机有所差异,因此,不能直接看出它是对称图案,必须通过实际去联系,幼儿很难理解,后来,我就在第二研中,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把对称的飞机形象的画出来,当做例题讲解,但在幼儿操作时仍没有好的效果,一直认为是不对称图形,因而,对我的教学带来了困惑,令我不知所措。
还有一些地方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对于数学自己本身了解的不够透彻,教学活动准备前,没有认真去研究一些细微的地方和复杂的图案,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同时,有些地方出现一笔带过的现象,而造成了幼儿的不易理解。
一课二研活动,对于课前的准备如教师对教案的熟悉,教师的回应能力,还有教具等都需要认真准备,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二研之后,虽然有些地方还存在一些漏洞或不足的地方,但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免会令自己感到开心。
设计意图:
从幼儿经验需求的补助与点拨方面来说,处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已经不仅仅趋于单一的数字或者是简单的加减法这一模式来套用,他们需求的是多元化数学知识的吸收与灌输,所以在本次大班数学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我选用了数学中"对称"这一知识点对大班幼儿在入学前做一简单的数学知识的点拨,没有过多的要求大班幼儿可以完全掌握这一知识点,但至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他们对数学中"对称"这一知识点不再陌生。
活动目标:
1、学习"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点,大志了解"对称"这一含义。
2、操作体验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裁剪简单的对称图形。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难点:侠义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其知识点,把学以至用放在幼儿的教学课堂。
2、重点:广义理解"对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其学习的乐趣。
活动流程:
一、"玩"对称,体验特征
二、"剪"对称,操作体验
1、说一说
定义:什么叫对称?(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看一看
3、剪一剪
三"找一找"对称,提高认识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活动反思:
《对称》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在深入钻研教材之后,我将教学版块确定为五大版块:
第一版块:猜一猜
低年级学生对于趣味性强的事物能很快接受,并能调动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我将导入环节设计为“猜一猜”,出示老师剪好的图形,让学生根据看到的一半图形猜出整个图形,从而顺利进入对称图形概念的揭示——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第二版块:剪一剪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此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对于接受的知识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新课标提出:学生参与经历所学知识,能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所以怎样对对称图形进行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感知,我在导入概念以后,紧接着设计“剪一剪”,老师先示范剪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老师剪的过程,明确剪对称图形重点和关键在于要先对折再剪,再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让学生来剪。这样,学生不仅观察了,还参与了,创造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三版块:找一找
找对称轴是重难点,怎样让学生能正确找到所剪图形的对称轴,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单独找,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独立画出所找的对称轴,全班交流。
从展示的作业来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了找对称轴的方法,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所剪的图形对折了几次,所以在画的时候就增加了难度。
第四版块:想一想
“想一想”环节是在基本概念掌握以后的提高练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计时,安排以小组学习为主,再通过小组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发现对称图形的特点——对称轴有多条。
第五版块:说一说
数学来源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所以在课堂最后,我让学生找身边的例子,说一说哪些是对称图形,学生非常踊跃,都想展示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学习效果不错。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
活动目的:
让小朋友通过学习7、8的组成,感知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人手小盘一个、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
2、知识经验准备: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指导要点:
1、游戏"拍手找朋友",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儿人手一份人手小盘一个、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把雪花片撒在盘中,看看盘中有几片、盘外有几片并记录。
3、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4、引导幼儿发现两组数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8的组成。
6、幼儿分组操作。
把圆形和三角形分成数量不同的'两份,并在空格内真上相应的数学。
提供带有圆点的半圆形纸,让幼儿寻找两张合起来总数是7或8的半圆形,拼命在一起。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记录的基础上,学习用统计表进行统计,知道统计表能够统计出点子数出现的不同次数。
2、初步学习制作统计图,感受统计表给我们的活动带来的好处。
3、对统计活动有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
活动准备:
幼儿一人一个小筐(一颗骰子、三张记录表1、2、3、统计表、记号笔)。每组一盒水彩笔,教师准备一个大骰子、大的三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骰子,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这是什么?你们玩过吗?(出示一个大骰子)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是由几个面组成的啊?(6个)那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多吗?(不同)
师:那这上面的是什么呢?根据幼儿的回答认识不同的点数。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扔骰子的游戏。
二、学习记录与统计
(一)第一次玩扔骰子
1、教师讲解要求:我第一次扔出几点,第二次扔出几点,第三次扔出几点……有什么好办法帮我把每次扔的点子数都记住?引出记录。
师:我请来了记录表,我们扔的次数多了,一下子记不得了,就用这个记录表来帮忙。
2、幼儿边玩骰子边记录,注意记录的时候从小红旗开始记,扔一次,记一次,一格一格往后记。
3、小评:请两位幼儿来介绍。一个幼儿介绍自己所记录的点数,另一个幼儿除此以外回答问题。提问:哪个点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哪个点数出现的次数最少?
有什么好的记录表来帮助我们一看就明白哪个点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哪个点数出现的次数最少?引出统计。
(二)初步学习统计
1、出示统计表(统计刚才扔的次数)师:这是一张统计表,下面的1表示1点,那2呢?可以表示几点?3呢?……如果我扔1点,那我们可以在1上面作个标记。我喜欢用三角,第二次是5点,就在5上面画个三角……(边介绍边演示):你们可以用你们喜欢的`图形来记录。
2、幼儿记录(用自己喜欢的图形表示):你们也来试一试,看一看哪个点数扔得最多?哪个点数最少?
3、讲评:请你们来说一说结果怎么样的。
小结:刚才我也玩了这个游戏,做了统计图,看看我哪个点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哪个点数出现的次数最少。哪两个点数出现的次数一样多。统计表真好!
(三)出现条形统计图:边讲解边演示有了统计表,我还给它做了一个统计图,横的还是表示我们扔出的点子数1、2、3、4、5、6,竖的表示什么呢?请你看仔细了,我要变魔术了!1抛了5次,我……这就是大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条形统计图!
幼儿操作:给你的统计表也做一个漂亮的统计图吧!
讲评: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统计图吧!
三、总结:我们下次去仔细地观察一下日常生活中的统计图,看看他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自己也做一做!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3
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学习1-50的按群计数,会两个两个的数.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群概念,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准备:
演示板,幼儿人手一套操作盒、盘子、小碗、勺子、花生米。
过程:
一、开始部分:数数游戏
1、手指指棋盘点数1-5(注意点数常规)
2、接数练习(1-50)
二、基本部分:
按群计数1-50
1、讲述故事吸引幼儿
师:今天是对对国五十年的国庆大典,全国上下都很高兴.国王邀请50位客人参加国庆大典,对对国有个规定,进出人员必须两个两个的,要不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守成门卫兵都很小心,今天更不能出错,出错会掉脑袋的,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数
2、天还早着那,客人们已经开始来了,教师边讲述边在演示板同时放上两个红棋子,再放两个绿棋子.问:客人来了几个?他们是怎么来的?
3、教师边摆棋子边两个两个的数数,要求幼儿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直到摆够五十个棋子.请幼儿按要求两个两个数到五十,可变换几种方法强化记忆。
4、请小客人到你的棋盘上坐一坐。教师敲一下鼓,幼儿摆两个棋子,边摆边数,中间停下再让幼儿从头数,直到摆够五十个,再让幼儿从头两个两个数到五十。
5、客人走了很远的路,走累了,我们请他们到客厅里休息一下。教师敲一下鼓,幼儿拿走两个棋子,边拿边两个两个数,直到全部拿完。
6、送客人回房间休息。(送操作盒)
7、请客人吃聪明豆。幼儿扮演服务员,两个两个舀豆豆,边舀边数,数到五十。
三、结束部分:
参加庆典大会
师:国王非常高兴,也请我们参加庆典大会,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拉起手,两个两个一起去参加,放音乐,幼儿手拉手自由舞蹈。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5、《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
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
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l,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
(二)教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三)复习巩固: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教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法,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引导幼儿根据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
4.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xx想到1楼的xx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
5.教师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再次进行顺接数与顺倒数的练习,如:“拍拍手,来数数,123,接着数……”(456),“拍拍手,来数数,987,接着数……”(654)。
三、结束部分
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有的小朋友自觉排队,请一人当小队长,按顺序数数,有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数数,由这些可以说明孩子们已经有了探究的兴趣,那么我们教师应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去探索,毕竟学习不能只通过一两集体活动来完成。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子,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子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子,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子。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子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子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子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4、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子,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子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子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子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子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延伸:
1、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教学反思:
把幼儿当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幼儿的辅导者、参与者。使幼儿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准备了软硬、长短、形状,制作材料等不同的尺子,幼儿还从家里带来了五花八门的材料。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操作时“有点乱”但幼儿的动手力高,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尺子的作用。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06-09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24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04-01
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案12-1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8-11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3-2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2-02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5篇)04-03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01-22
幼儿园的大班数学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