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时间:2023-11-25 09:20:0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

  教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理解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学生上黑板笔算,教师检查,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

  3、(出示第17页奥运金牌榜的表格)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是要研究各国奥运金牌的问题,上节课同学们针对这张表格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谁还记得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答: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条件,列式。

  学生列式:51—36=?

  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有一下几种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开,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从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6。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7、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三、拓展运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三第5题,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7题和第10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退位减

  例:51-36=15

  例:50-24=26

  七、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2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始,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知识,通过观察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国家。

  价值观: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对比、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较、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习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①、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交流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相同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②、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a、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个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习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暗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故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最后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可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习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乐于交流。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8+5= 9+6= 7+5= 3+1+1=

  5+6= 7+8= 8+8= 4+2+1=

  2、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方法。

  2、摆小棒。说摆法。问:一捆几根?捆好的有几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你觉得应该还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

  二、拓展运用

  1、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着几?

  26+48=☆4 39+14=☆3 60+39=☆9

  37+12=☆9 54+16=☆0 45+8=☆3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例2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教学情境图

  (1)导入。

  教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情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2)引导学生看懂情景图。

  (3)学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每班人数、每班有2名带队教师。)

  2、教学例1

  (1)导入。

  (2)引导学生列式,并揭示课题。

  教师:

  要求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5+2=

  教师板书课题:加法。

  (3)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4)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1)导入。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边说边出示例2)?

  (2)指名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5+32=

  (3)组织学生尝试计算。

  (4)巩固两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四)课堂作业

  第12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第13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5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段视频。

  2、出示主题图。(出示课件)

  3、师生互动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这些图片上都有什么?(师简单介绍图片上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情况。)

  4、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第一名?你们高兴吗?

  (课件出示奥运金牌榜的前五名。)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引导学生提问)

  板题:《不退位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课件出示)代表团金牌数

  美国36

  俄罗斯23

  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自由交流反馈。)列出算式并板书:36—23= 。

  2、怎样计算呢?

  (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指名汇报)

  (1)口算。

  方法:先算6—3=3再算30—20=10最后算10+3=13

  (2)列竖式计算。

  生汇报后,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画数位板,并提示,用圆片表示36,再去掉23,观察还剩多少?

  师:那么根据摆圆片的方法,你会笔算吗?(其他同学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到黑板上列式计算,并试着说出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交流计算方法,教师适时进行讲解、补充。

  教师: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笔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笔算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三、知识应用

  1、数学医院

  师:数学医院的小朋友得病了,你会诊断吗?

  (同桌交流,找出错因,并正确计算。)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1)个位上的零起占位的作用,不能去掉;

  (2)相同数位应对齐。

  2、游戏互动:猜数字

  猜猜花朵上蝴蝶下面藏着的是数字几,猜对了蝴蝶就会飞走。(出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

  完成课堂作业。(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回指导。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1-13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5-09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3-02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03-02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01-11

数学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03-31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02-11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07-17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01-27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