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范例[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1、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面钟请小朋友看一看钟上有什么?
幼:有数字,还有针师:有几根针?
幼:3根针师:这3艮针分别有不同的名字,最粗的是时针。最长的,有点粗的教分针。短的叫秒针。秒针从12走一圈就走了一分钟。那一分钟有多长,我们请秒针走一圈,我们静静的等一等。
2、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师:小朋友一分钟到了,你觉得一分钟时间长吗?
幼1:我觉得一分钟有点长幼2?:我觉得的一分钟有点短总结:一分钟其实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在一分钟的时间里你能做些什么呢?
幼1:我能在一分钟时间里我能折5个纸船。
幼2:我能在一分钟时间里写10个字。
师:小朋友你们是个能干的孩子,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做很多事,那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串珠要请小朋友帮忙穿一下,要请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看一看你能穿几个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老师说停大家就要停下来。你们听明白了吗?
(每张桌子上放一珠)幼儿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时间到,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穿了几颗珠子并把它,记操作纸上,记录在操作纸上。(老师请小朋友,开火车来说一说。)师:小朋友,谁穿的最多?谁穿的最少?
师: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小朋友穿的多,有的小朋友穿的少?
幼1:有的小朋友,没有找到串珠的孔。
幼2:有的小朋友一边做事一边玩。
幼3:有的小朋友穿的快,有的小朋友穿的慢。
师总结:小朋友讲的真好,在同样的时间里,大家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做事情认真,掌握了串珠的,你就会比别的小朋友穿的多一些。那么,小朋友你还想再试一次吗?
幼:想师:还是一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这次你能穿几个?能比第一次穿的多一点吗?(全体幼儿进行操作)师:时间到。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穿了几颗,并把它记录在操作纸上。(幼儿进行记录)师:谁来说一说。你这次穿了几颗?你第一次穿的多还是第二次穿得多?为什么?
幼:因为第二次我找到了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师:对了,只要我们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时候,找到方法,加快速度,你就能比别的小朋友快。
师:刚才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做了一件事,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用3分钟的时间完成3件事,你们想挑战一下自己吗?
幼:想师:第一件事,你们要穿5颗珠子。
第二件事,要用筷子夹8颗弹珠第三件事,要套8个回形针。(一个一个串连起来)看一看那位小朋友能在3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事。,在做事情的时候,先想一想你要先做什么?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幼儿在老师的指令下开始操作)师:时间到,3件事全部完成的小朋友请举手。
师:你来说一说,为什么你能完成了3件事?
幼:因为我,速度快,不和别的小朋友讲话。
师:你真棒。老师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师:我们小朋友在一分钟时间了可以穿5个珠珠,夹8个弹珠、套8个回形针,那大人在一分钟时间里可以做什么事呢?老师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播放PPT)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
●一分钟人能踢毽子100多个。
●一分钟人能包30个大馄饨。
师: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活动反思:
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小百科:分钟,表示时间长度的词语,一分钟等于60秒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2、3、4的分解组成。
2、通过观察,寻找发现数的组成规律。
3、继续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南瓜图片若干,蓝绿色的篮子图片各一张,4以内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和要求--集体,小组,个人练习
二、学习4的分解组成
1、认识南瓜出示南瓜图片--这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分南瓜出示蓝绿色的篮子图片--请把南瓜分给蓝绿色的篮子,可以怎么分?(个别幼儿操作)--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
3、记一记--谁有好办法把分南瓜的.事记录下来?
--请幼儿用数字和分合符号记录在黑板上
4、念一念--幼儿认读分合式,先说分后说合
三、出示操作纸,师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给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遗漏,不重复
四、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讲评。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8以内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比较8以内数量的多少。
2.学习用添一个或去一个的方法把不一样变成一样多。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幻灯。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感知8以内的数。
我们都知道多做运动对身体好。那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出示幻灯:看有什么?跑步机有几台?用数字几表示?单车有几辆?用数字几表示?
2.学习变成一样多。
我们一起去看看。你们看,健身房的叔叔已经把跑步机都排列整齐了,数一数,有几台?看一群小朋友来跑步了,有几个?一台跑步机上只能站一个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怎么办呢?(添一个)
还有些小朋友他们想骑单车,有几辆?来了几个小朋友?一个小朋友骑一辆单车,够吗?那怎么办?(去掉一个)
锻炼的小朋友有点累了,他们想去休息一下呢。这间屋子是给骑单车的小朋友休息的,有几把椅子?几个小朋友?够不够?怎么办?(添一个)
这间屋子是给跑步的小朋友休息的。看看有几把椅子?跑步的'小朋友有几个?多了一张椅子怎么办?(去一个)
3.幼儿操作。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来完成老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是变成一样多:用添一个、去一个的方法是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第二个游戏是蝴蝶找花,有几朵花就和数字几的蝴蝶相连。
4.教师讲评。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2、3的加减。
2、通过操作,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算式的含义。
活动准备:学具:一些图例(如: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疑问号、两匹马、一匹马、疑问号)数字、符号卡若干
教具:小图例(如:一个气球、两个气球、三个气球、疑问号)
活动过程:
一、复习2、3的分合
带领幼儿玩碰球游戏,复习2、3的分合
二、看图说图意
一)
1、(出示大图例)小朋友看,黑板上有很多的小图,我们先来看看每幅图里都画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图摆在一起可以说出一件事情?先想一想,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请幼儿自由思索,并互相交流意见)
2、请一些小朋友来说一说吧!(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进行操作)
如:幼:把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的图摆在一起。(教师进行操作)
师:那请你把这三幅图的这件事情讲一讲吧?
幼:河里有一条鱼在游玩,又来了两条鱼,河里一共有三条鱼。
师:他这样摆可以吗?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这件事情呢?
幼:算式。
师:请一个小朋友下来摆出这道算式吧。(幼儿操作1+2=3)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道算式吧。(带领幼儿读算式)
提问: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这个加号呢?(请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讲述这道加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二)
1、(教师摆好三幅图:两匹马、一匹马、疑问号)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三幅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幼儿回答。肯定幼儿合理的说法。如:草地上有两匹马在吃草,又来了一匹马,草地上一共有三匹马在吃草;或草地上有两匹马在吃草,走掉了一匹吗,草地上还剩下一匹马在吃草)
3、请你把这道算式摆出来吧。读一读这道算式。
三、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和活动要求:小朋友,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这样的小图卡,有的是一些小动物,有的是疑问号,请你们像刚才一样,把三幅图摆在一起,并用一件事来讲述这三幅图,然后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件事,并把这道算式写出来。写好后读一读。
2、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3、检验操作结果:展示部分有特点的作业,请幼儿进行集体检验。纠正幼儿出现的一些错误。
四、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单双数。
2、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并正确说出6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板,各种动物棋子。
2、幼儿插板。
活动过程:
一、演示板操作,认识单数。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数字朋友,还学会了看数字插棋子的本领,今天老师给数字1—6又插上了棋子,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插的?(幼儿说)
提问:1、小朋友看,数字“1”的后面插了什么?(狮子)几头狮子?(说完整)哦,一头狮子,小朋友,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会觉得怎么样?(孤单、可怜)那你觉得这头狮子是不是也很孤单?哦,孤孤单单的。
2、小朋友,你们看还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动物也象数字“1”后面的动物一样孤孤单单没有朋友?(3、5)
小结:哦,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找到了数字3的后面有一个孤孤单单的动物小熊,数字“5”的后面有一个孤孤单单的小鹿,我们给这些后面都有孤孤单单的动物的数字取个名字吧,取什么呢?你们来帮它取取(幼儿想)小朋友取的名字都很好听,我们就简单一点叫它“单数”,小朋友要记住,单数的`后面都有一个是孤孤单单的,你们看,这些数里,那几个数是单数啊?(1、3、5是单数)
二、认识双数。
师:我们再来看看数字“2”的后面有什么?有几只兔子?(说完整)你们说它们孤单吗?(为什么)它们都有几个?(两个)我们说它们是成双成对的。2的后面有没有孤孤单单的动物?没有,都是成双成对的。
4、你们看还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动物全是成双成对的?(4、6)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了,数字4后面的动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数字6后面的动物也全是成双成对的。我们也帮这些后面全都是成双成对的动物的数字取个名字吧,(幼儿取)小朋友都取得很好,为了好记一点,我们就叫它们“双数”。小朋友要记住,双数的后面全都是成双成对的。哪几个数是双数呢?(2、4、6是双数)
三、幼儿按要求插棋子。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了,下面小朋友请听老师的口令插棋子,一定要听清楚哦,你们看插板这里都有数字是吗?现在我要请小朋友在这些数字的后面插棋子,
请小朋友在数字1的后面插上1个红色的棋子。
请小朋友在数字2的后面插上两个黄色的棋子。
提问:请问小朋友,这两个数哪个数是单数,哪个数是双数,为什么?
请小朋友在数字3的后面先插上两个黄色的棋子,再插上一个红色的棋子。
请小朋友在数字4的后面先插上两个黄色的棋子,再插上两个绿色的棋子。
请小朋友在数字5的后面先插上两个黄色的棋子,再插上两个绿色的棋子,最后还要在绿色棋子后面插上一个红色的棋子。
请小朋友在数字6的后面先插上两个黄色的棋子,再插上两个绿色的棋子,最后还要在绿色的棋子后面插上两个蓝色的棋子。
提问: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插板说,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为什么?(请幼儿讲)
现在请小朋友送这些棋子回家吧,不要送错了哦。
总结:小朋友今天都表现不错,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数是单数,什么样的数是双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玩个游戏吧。
老师说到单数时,你们就蹲下,当我们说到双数的时候,你们就找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一、引言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的、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运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兴趣的数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开展数学活动应更多的通过真实问题的情景产生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并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二、活动背景
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在前些阶段,本班幼儿已经学习了8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对于数的组成和分解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幼儿学习并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能进一步理解数之间的关系,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在《和9做游戏》的数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经验,同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三、教学要求
1.探索9的分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
2.引导幼儿用9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9的分合。
五、教学过程
1.从操作中探索9 的分合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9个双色的圆片,并且还要和这9 个圆片来做游戏呢!大家可要看仔细了。”教师念儿歌并把9个圆片撒在盒盖上,此时,圆片撒在地面上的结果是4个红色的和5 个绿色的圆片,教师用数字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结果。
(2)撒圆片
A.教师强调要求:把9个圆片握在手里,同时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把圆片轻轻地撒在盒盖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和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如果撒出一样的结果那就不需要再记录。
B.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9个圆片,并按要求记录。
2.对照检验,相互交流
A.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结果,教师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
B.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不同的记录,看一看,一共有几种记录结果。
C.教师出示一张排列有规律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和刚才记录过的记录单有什么不同。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D.整齐而又响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规律的分合式。
3.应用
(1)笑脸娃娃捉迷藏
A.教师请出9个磁性娃娃笑脸
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娃娃笑脸都来找我们做游戏了,它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教师把9张笑脸展示在黑板上说:“9张笑脸咪咪笑,一张笑脸在板上,几张笑脸藏起来?”幼儿:“8张笑脸藏起来。”师:“9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几组成9?幼儿:“9可以分成1和 8,1和8组成9。”
B.用同样方法可请个别孩子回答。
(2)游戏《拾花瓣》
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我的小花园》的歌吧!”师幼齐唱歌曲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象小花园一样的美丽呢?”幼儿:“想”师:“你们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们听音乐去拾花瓣吧!”教师讲解拾花瓣和贴花瓣的要求:听音乐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应该是数字几,就把花瓣贴在相应的花盘里。
第一遍游戏:教师请女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黄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二遍游戏:教师请男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红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三遍游戏,教师请全体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个花瓣,集体检查并纠正。
全体幼儿唱《我的小花园》结束。
六、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进行很顺利,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
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作好记录。
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站在幼儿背后,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去操作、尝试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们操作的环节中,当我提示孩子们操作即将告一段落,准备进入下一环节的时候,有位孩子兴致正浓,表示还想玩,但我为了活动按时有序的进行,我用“商量”的语气告诉他:“等会儿再玩”,活动结束后,他果然非认真的再操作,一直把9个圆片的结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全都记录下来为止。我们都知道,数学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在操作学习,可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时间还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强加给孩子,同时也体现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图。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不同的图示编8的减法应用题,能熟练地进行运算,进一步理解减法应用题的实际意义。
2、启发幼儿看分合式列算式,进一步掌握分合式与算式的关系,培养幼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按格式书写的习惯,提高幼儿的书写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表现形式不一的减法图3幅(有的是用虚线表示“走了”,有的是用“剪刀”表示;有的是用“去掉符号”表示),8的.分合式若干;8的加减算式若干。
学具:幼儿用笔、作业本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7以内的减法。
(出示算式卡)依次复习8的加减法。
二、引导幼儿看图编题并列式,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1、(出示图一)问: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剪刀表示什么?跑走了几只小鸡?原来有几只小鸡?
2、可以用什么来计算?谁来编编这道应用题。(提醒幼儿总数应该包括留下的和减去的)让幼儿个别编题,集体解答。
3、(出示图二)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虚线表示什么?走掉了几只小猫呢?原来有几只小猫?
4、(出示图四)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斜线表示什么?吃掉了几个?原来有几个苹果?
5、幼儿集体编题,集中解答。(重点引导孩子懂得“走掉的”、“吃掉的”等都是原来有的。)
三、学习看分合式写算式,进一步巩固分合式与算式的关系。
1、小朋友看看这是一个完整的分合式吗?看看它少了什么? 谁会把它补充完整?引导幼儿说出:原来8可以分成1和7,所以在另外一边填上7。
2、谁会用分合式变算式呢?引导幼儿写出8-1=7、8-7=1、1+7=8、7+1=8四道算式。 (引导幼儿读算式并讨论交流)
3、请一幼儿示范写算式,然后集体检查并认读。
四、幼儿作业。
1、看分合式变算式。
2、听口报应用题写算式。
五、整理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借助四季花圃设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将物体分成两份和四份。
2.探索各种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通过种花的活动体验园丁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绿化意识。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花坛图片一张,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图片。
师: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节的花朵,你能说说它们是在哪个季节开花的吗?
2.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在白纸上绘画这四种花,并剪下。
(二)实例操作,理解知识
1.出示正方形的花坛。
师:裴老师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坛,准备种上刚才的那四种花,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办法,在这个花坛里种上四种花卉,并且让每种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多呢?(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要把正方形的花坛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块,才能保证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大。
3.师:观察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花坛,怎样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块呢?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分法?
4.教师:用对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对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块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花坛了。
5.师:小朋友,我们来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用过对折的方法?(跳绳、折叠小手帕等)
(三)问题拓展,升华课堂
1.出示各种形状的纸(长方形、圆、椭圆)。带着幼儿再次认识一些这些图形。
2.师:花园里还有许多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坛,都要种上四季花卉,请你们试着把花坛分成大小不一样的4块。
3.布置任务,幼儿从三种图形中任选一种自己喜欢形状的花坛进行等分活动。
4.完成任务,交流挑战成果:
(1)谁分的是长方形花坛?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圆形花坛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块呢?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3)椭圆形花坛的分法和哪种形状的分法是一样的?
5.幼儿将课堂开始时画的花粘贴在花坛上。
(四)延伸活动
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坛能分成4块同样大小的花坛吗?怎么分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2、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3、能寻找生活中的单数和双数的物体。
活动准备:
1、课件
2、单双数1——10的数字卡、小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数“10个小朋友”
2、1——10报数
3、出示单数图,与幼儿共同观察,发现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教师:数一数每栏中都有多少张笑脸,把他们两个两个围在一起,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幼儿共同小结,凡是两个两个地数完就是双数,还余下一个就是单数。
教师:说1——10中的那些是单数,那些是双数。
二、游戏:
1、小动物找队:引导幼儿把1——10带数字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队,单数为白菜队,双数为萝卜队。
2、搭桥:双数动物与萝卜队(双数队)连,单数动物与白菜队(单数队)相连。
3、我会想:1——10号小朋友出来站队,单数一队,双数一队按顺序站好,把一位小朋友藏起来,让幼儿推理出1,3后面是5,再后面是7,9,同种方法推理双数。
三、动一动,找一找
1、把自己课前准备的十个小东西拿出来,摆一摆单数和双数,并说一说。
2、引导幼儿寻找身边单数与双数的物品。
四、连一连,画一画
情幼儿看自己身上的数字号码,找到自己是白菜队的成员还是萝卜队的成员。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结合幼儿日常生活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观察法,游戏法、赏识激励法,特别是操作法是运用,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在操作中,能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碳素。
2、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为小动物、小伙伴和自己找队,幼儿表现出高昂的情绪。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付出智力上的努力能独立完成的。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碳素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言参与,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3、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收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收菜为主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单双数,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内容: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让幼儿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1个,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木1块。
学具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1)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特征。
“你们看,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玩乒乓球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小朋友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让球离开桌面,你发现了什么?”
(4)说出球体的主要特征。
“球是什么样子的'?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你见过的东西中有哪些象球体?”
2、认识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积木。
“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2)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片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
(3)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象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小朋友在盒子里找一找,哪些积木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圆柱体变成一个。”
(4)幼儿寻找圆柱体并拼接。
“你找到的圆柱体能不能变成一个长的圆柱体?为什么?”
结论:只有一样粗的圆柱体才能变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你见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象圆柱体?”
3、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球体是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圆柱体是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相同大小的圆柱体可以接成一个长圆柱体。”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