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常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5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路程)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根据已知条件解答问题。
电脑演示一位学生边走边唱上学的情景。
我是小小读书郎,蹦蹦跳跳上学忙。每分要走70米,4分才能到学堂。
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家到学校有多远吗?
2、学生口答列式:704=280(米)。
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揭示特征,化解难点
1、想想,说说
电脑演示两个学生同时上学在校门口相遇的情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
①两个学生是怎么上学的?(板书:同时相对相遇)
②相遇的意思懂吗?请两个学生上台合作表演一下。
2、填填,议议
①介绍人物及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小明每分走70米,小红每分走60米,有一天,他们约好,从家里同时出发,相对而行3分钟后恰好在校门口相遇。
②分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比一比,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③分组汇报表中所填数据。
④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式,分析表中数据,加深对相遇问题特征的理解,并初步感知相遇问题数量间的关系,渗透两种解法。
130米是什么?表示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和即速度和(板书:速度和)
260米是怎么得来的`?渗透两种方法即:140+120,1302。同时说2分是相遇时间。(板书:相遇时间)
390米是怎么得到的?强调两种方法,即把各自的路程相加210+180;用速度和乘相遇时间(1303)。
390米表示什么?两人3分钟所走路程的和,实际上就是两家之间的离。
三、解答例题,理清思路
1、尝试例5(稍做改动)。弄清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掌握两种解法。
①将上题中同时行3分钟改成同时行4分钟,其余条件不变,仍然求两家相距多远?学生读题后尝试练习。
②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两种方法。
先求两人4分钟各走多少米。
⑴分步列式解答704=280(米)604=240(米)280+240=520(米)
⑵综合列式解答704+604
=280+240
=520(米)
先求两人1分钟一共走多少米。
⑶分步列式解答70+60=130(米)1304=520(米)
⑷综合列式解答(70+60)4
=1304
=520(米)
2、质疑小结,揭示课题。
①想一想,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②概括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③揭示课题。
这两种解法都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式。不过,第一种方法是用各自的速度乘各自的时间,得出各自的路程,然后相加求和;第二种方法用速度和乘相同的时间。象这样两人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遇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
用两种方法完成课本第37页上的练一练,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先求什?再求什么?
2、变式练习。
电脑演示小明和小芳放学的情景。
①认识相背而行(板书:相背)
②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1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2分呢?4分呢?结果怎样?
揭示相背而行和相对而行求总路程时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
3、拓展练习。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脑演示:张教授、李经理分别从湖州、上海去杭州参加经贸会,临行前一段对话情景。
对话实录如下:
张教授:喂,李经理吗?我已坐在湖州去杭州的大巴上。
李经理:知道了,张教授,你车子的速度怎样啊?
张教授:大概每小时行70千米吧!
李经理:这样吧!我把车速控制在每小时行100千米,过2小时,我们就可在杭州见面啦!
张教授:杭州见!一路平安!
李经理:好,一路平安,杭州见!
分组合作,进行探究。
①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从对话中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②根据刚才捕捉的信息,能解决哪些问题?比一比,看哪个组提出的问题多?
③汇报提出的问题,交流解决的方法。
④生活中的行程问题,是不是一定都是这样?有没有别的情况?
4、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同学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数学问题,刚才大家出的问题,都有一定价值。有些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解决了,有些问题还需要续学习,深入研究,将来去解决。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和例2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教师:老师想说的第1个数是7,第2个数是14,第3个数是21。(板书:7,14,21)你们知道我想说的第4个数是多少?
学生:28。
教师:我想说的第5个数是多少?
学生:35。
教师:你们是怎样猜到老师的想法的?
学生:老师,你报的'数有规律,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我想后面的数一定是7的4倍、5倍
教师:看来,只要找到规律,就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起来发现规律吧。
初步感受到找规律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
教师: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两个小朋友在讨论装篮球的问题,小男孩说每8个篮球装一筐,小女孩问男孩16个,24个,32个,40个篮球分别装几筐。
教师:要解决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你们准备怎么办?
学生1:列除法算式计算。
学生2:把条件和问题列成一张表会更清楚一些。
(2)填表发现规律。
①教师:老师完全同意你们的想法。书上也给我们列出了表格,我们先来完成书上第76页的表格吧。
②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教师提问:观察这个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表中第2行的数不变。
学生2:第1行和第3行的数分别一个比一个大。
③教师:从你们刚才的发现中,你猜测到了什么?
学生: 这3行数的变化肯定有规律。
④教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以第1列3个数量为标准, 你又会有什么发现?
⑤学生以第1列为标准,举例进行比较。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当每筐装的个数不变时,篮球的总个数和
装的筐数这两个量的变化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下面,我们根据表格列除法算式,看看你又有
什么新发现?
(3)列式总结规律。
①教师:谁来列出筐数的除法算式?
板书:88=1(筐)
168=2(筐)
248=3(筐)
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观察以上除法算式,看看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②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③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
④引导概括规律: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
象的认识过程,深切感受到探索规律的必要性。]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表格,观察算式,找到了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
除数与商之间的变化规律,真能干!下面看看你能找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吗?
(1)出示例2,学生按箭头指示的方向观察。
(2)教师: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把你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第1个数720,7202=360,360即为第2个数。
第2个数360,3603=120,120即为第3个数。
第3个数120,1204=30,30即为第4个数。
除数依次增加1。
三、综合训练,深化提高
1.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评讲。
①说说排列的规律。
②回答:后面两个数是怎样填的?
2.课堂活动第2题
(1)独立找规律画图。
(2)说明方块的排列规律,展示画的图。
3.练习十四
(1)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得数。
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了规律,还运用了规律,同学们真棒!希望同学
们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事物,发现规律,做有心人。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墙面上贴瓷砖、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和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系起来。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较简单,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变化。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变化。练习十运用例题里的方法和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
1、 例1突出探索规律时的数学活动。
例1的教学从游戏开始。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往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法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
第一次游戏,先框出数表左端的两个数1和2,算出它们的和是3。再任意移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两个数的和不可能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戏里的数学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左端逐渐移到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和。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问题的理解十分准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问题,是问和的个数,不是问和是多少,所以不必进行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是需要突破的难点。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数学活动的水平有了提升,也为继续进行的游戏和探索规律构筑了平台。
第二次游戏,红框每次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提高: 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体会了平移是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在这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种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少。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获得: 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和;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 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次数多,得出的和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次数少,得出的和的个数少。显然,通过这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深了,为发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次游戏,在同一张数表里,每次框出更多个数,如4个数、5个数,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安排学生继续实验,并把数据都填入一张表格。有前两次操作的经验,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法。或是仍旧用红框逐次去框数,或是看着数表想像框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和的个数也越少,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得出规律是例题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带着教材里的两个问题逐行观察表格里的数,研究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找到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类现象的规律。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的关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 它们相加的和都是10(数表里有10个数)。由此推理,10减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如果联想平移红框的操作,就能体会这个关系是合理的。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红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发现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比较容易,表格里能看到平移的次数加1等于得到的和的个数,在几次操作活动中都有这一体会。发现的规律要用自己的语言,顺着填的表格,从左到右概括地讲述。如数表里有10个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看着表格讲述比较方便,关系清楚,也有助记忆。
“试一试”增加了数表里的数(从10个变成15个),“练一练”把数表换成正方形图案连成的花边。要求利用例题里的规律,说出几个问题的答案,在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发现的规律。还要注意的是,“试一试”直接说出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练一练”直接说出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它们都没有问“平移多少次”。这是因为平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平移次数是解决问题时应该主动思考的中间数量。
2、 例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
例2的素材是在墙面上贴瓷砖,每块瓷砖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4块花色瓷砖拼成正方形,组成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贴在墙面任意一个位置,称为一种贴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图案在墙面上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显然,图案在墙面上的位置,可以在同一行左、右移动,还可以在同一列上、下移动,这是例2比例1复杂的地方。但是,无论图案从左往右移动,还是从上往下移动,计算平移次数的方法与例1是一致的。所以,这道例题要以例1的规律为基础,构建稍复杂一些的规律。
首先是理解题意,激活相关的经验。示意图的墙面上贴了瓷砖,中间的4块组成一个图案。“把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引发想像,可以把图案贴高些,也可以贴矮些;可以把图案贴在墙面的左边,也可以贴在右边。经过交流和,得出两条线索,即教材呈现的两种思考。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例1里获得的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种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移动,和例1非常贴近,很快得出贴在最上面一行有7种贴法。第二种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移动,比例1稍有变化,所以贴在最左边一列有多少种贴法需要数一数或算一算。
然后小组讨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第(1)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最多,把第一种一行有7种贴法和第二种一列有5种贴法结合起来,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弄明白的是: 如果一行一行地想,要从上到下想5行;如果一列一列地想,要从左到右想7列。第(2)个问题在理解题意时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次讨论,是因为第一种方法讲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种方法讲的是最左边一列,需要扩展到每一行都有7种贴法,每一列都有5种贴法。第(3)个问题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两个问题为基础,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种)贴法,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与一共有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例题的变式。“试一试”的图案虽然仍旧由4块瓷砖拼成,但拼法变成“凸”字形。把它贴到墙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把图案看成长方形。这一点可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来理解。“练一练”在墙面上贴的是长方形瓷砖,有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图案。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的思考与计算,和贴正方形瓷砖相同,能再次体会一共有的贴法与沿墙面长的贴法、沿墙面宽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练习十第3题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5个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解决这类问题,要把红框看成每次框出9个数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试一试”里已有初步的体会。另一类问题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只要通过几次框数活动,就能发现框里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中间的那个数是5个数的平均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预期效果
1.应掌握的知识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准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认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2.发展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应培养的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初步让学生感知“轻”、“重”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轻”、“重”、“最轻”、“最重”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第二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注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是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学情认识
学生对比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本单元就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认识。
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
4. 经验介绍
“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教科书在安排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说一说”这一环节通过两个小动物玩跷跷板,使学生一眼看出谁轻谁重,认识到重量差别大的两个物体可以通过看得出比较的结果;“掂一掂”这一环节通过淘气和笑笑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认识到用眼不能看出轻重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一环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当看、掂都难以分辩物体轻重时,可以借助工具来比较,从而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最后通过一组练习来使学生获得得间接比较轻重的方法,知道轻重和大小、高矮一样是相对的,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实施要领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教学流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 轻 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发现相关数学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轻;
生2:大象重、小熊轻;
生3:小猴重,小狗轻。
根据低年纸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特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由动物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体会“轻重”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1) 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2)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生1:文具盒轻、数学书重;
生2:数学书轻、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数学书一样重。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数学书重。
得出:现在文具盒比数学轻。
如一本书和一个本子比,一本书和多个本子比,等等。
学生猜测结果。
小组讨论方法,交流意见。
汇报交流,充分听取同学想出的不同方法,给予适当的评价。
分小组进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在“掂一掂”这个环节中,通过猜想、推测、实践等探究活动,把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探”,通过学生掂自己的物品,别人的物品,积累轻重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称一称”这个环节中,通过设疑——讨论——操作——深化,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领悟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独立判断,并说一说判断过程。
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独立完成的、合作讨论的、指导完成的。通过三种练习形式,练习不同层次的题,难易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较难的题目,通过讨论交流,也能顺利完成,达到数学目的。在练习中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尽情表达,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学业诊断
1.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分析
1.比较轻重时,判断天平称翘起的那边重。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不懂得天平称的原理。
2.()比()重,()比()轻矮,各个量填反。
缺少观察比较的技能和表达的方法。
3.三种物体比较轻重,错误把数量多的判断为最重的。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等量代换的思想理解有困难。
2.诊断问题
诊断1:()比()重?
诊断目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达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情感目标: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3、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三、课件设计:
四、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1、师:我知道大家平时都特别喜欢玩,今天咱们一起到游乐场里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有滑梯、缆车、摩天飞轮等的课件)。你喜欢哪个游戏活动?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如果你能在玩中有所发现,那就更棒了。再来观察这些游戏,仔细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
2、指学生汇报。
3、师:这些项目的运动都一样吗?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归纳为2类:平移与旋转,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2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二、分析归纳、揭示概念
像缆车、滑梯所做的运动叫平移,像转椅、过山车、摩天轮这样所做的运动叫旋转。边说边板书课题。
三、举例
1、师:生活中平移的现象随处可见,像升国旗、扶梯的运动都是平移。
2、学生举平移的例子。
3、:看来物体不仅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还可以斜者平移。
4、师:瞧,风车在做什么运动?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5、学生举例。
四、表演
1、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把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表现出来。
2、学生表演:转圈、向前走、原地上下跳等。
3:我们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平移(手势表示),用“-”表示,把围绕着一个固定点所做的圆周运动叫旋转,用“0”表示。
五、判断练习
1、我们已经认识并亲身体会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下面有一道题你能快速作出判断吗?
2、出示课件:汽车行驶、钟表、风车等,学生判断。
六、故事激趣感知平移的距离
1、我们已经掌握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如果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又该怎么办呢?
2、讲故事
下雨了,小蚂蚁的房子要被水浸了,所以两只蚂蚁决定把房子从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红蚂蚁说它走的路长,绿蚂蚁不服气,于是他们发生争吵,产生矛盾。到底谁走的路长呢?请大家给当判官评评理。
3、出示课件:两只蚂蚁就这样抬着房子一步一步的走到更安全的地方,房子在做什么运动?两只蚂蚁分别走了几个格子?请小组长拿出学具,四人一组动手操作一下,
蜻
蜓
红
绿
4、学生汇报,上前演示。
5、学生解疑:一样长。
6、师电脑操作演示红蚂蚁和绿蚂蚁走的路线,他们分别走了几格?(6格)
7、假如当时有只蜻蜓飞在屋顶上,那么蜻蜓又走了几格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演示。通过动手操作,同学们发现蜻蜓也走了6格。
8、:两只蚂蚁都走了6格,蜻蜓也走了6格,所以小房子也走了6格。看一个图形移动了多少格,只要找准一点,看这一点移动了多少格就可以了。
七、填空练习
1、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会用数格子的方法算出平移的距离,真棒!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2、出示课件,小房子分别向四个方向平移的图形,中间虚线是房子原来的`位置,看它向哪个方向分别平移了几格。
八、画图
师:我们既能判断出平移的方向,又能数出平移的距离,那么你们能画出一个图形平移之后的形状吗?
出示一个三角形,把它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学生做后展示学生的作品,然后教师演示电脑操作过程。
九、拓展创新
1、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有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体育健儿的风采、古老的上海音乐厅大楼、艺术家设计的美丽图案)。
2、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相信他们的作品会更出色。
十、
大家回想一下,这节课咱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了小数点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本单元的关键,所以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以下两点:
1.在不断的设疑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动力。通过计算大小不同的物体的面积,在已有的整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0.3×0.2的积是多少,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接着通过计算小数乘法,再次设疑:同样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积是一位小数,有的积是两位小数或三位小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设疑: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探索,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习题的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习题以闯关形式出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习题的设计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巩固和深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使全体学生的智力都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同学们,市政府修建了一个街心广场,街心广场的中间是花坛,花坛的周围铺满了地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课件出示街心广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街心广场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引导探索,初步感知
(一)探索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长方形)
2.它们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3.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3)地砖的面积是多少?
(4)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5.引导学生计算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和花坛的面积。
(学生汇报)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为30×20=600(米2)。
(2)花坛的.面积为3×2=6(米2)。
师:地砖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想一想怎样计算0.3×0.2,然后四人一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6.汇报结果。
0.3米=3分米 0.2米=2分米
3×2=6(分米2)=0.06(米2)
师:说一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要把0.3米和0.2米转化成3分米和2分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个式子。
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30×20=600(米2)
花坛的面积:3×2=6(米2)
7.引导:看一看这两个长方形长与长之间,宽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这两个长方形的长由30米到3米,缩小到原来的;
(2)这两个长方形的宽由20米到2米,缩小到原来的。
师:同学们对这两个式子中的长、宽进行了比较,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面积从600平方米到6平方米,缩小到原来的。
师:用上面的方法比较一下0.3×0.2=0.06和3×2=6,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 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具准备:计数器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32+5 42+7 84-4 75-3
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
39-( )=31 49-( )=42
二、新授:
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1)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
7练习。
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
三、小结。
板书: 青蛙吃害虫
56+30=86 56-30=26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预习要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和 和
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2)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问:为什么要将异分母变成同分母?
(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4、即时练习
3/4+5/8
9/10-1/6
5、归纳算法
提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课件出示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
1、课本试一试
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2、数学小医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巡视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减)。
2、在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应该注意的事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
PPT:小牛:4分钟跑280米
小象:4分钟跑240米
小熊:3分钟跑240米
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读题一遍
师:那么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
生: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80米。
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40米。
时间是3分钟,路程是240米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1、全班交流:
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
生:小牛和小象比赛,小牛快,因为都是4分钟内,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远
师:也就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
生:小象和小熊比赛,小熊跑的快,因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时间短,所以跑得快。
师: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 比较小牛和小熊
师:比较小牛和小熊时,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1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240÷3=8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70<80 小熊快
师:谁能解释一下70米和80米表示什么?
生:表示每分钟行70米和80米。
师:像这样表示每分行70米,每分行80米称为速度,我们可以通过线段图上表示,更清楚地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出示线段图
师小结:观察线段图比较速度,其实就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也就是一分钟的路程。这一分钟就是我们所说的单位时间。
方法二:在相同时间内(3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70╳3=210(米)210<240 小熊快
方法三:在相同时间内(4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40÷3=8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80╳4=320(米)280<320 小熊快
师:仔细观察这三种解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这几种方法比较的都是相同时间里的路程。
生2: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一分钟跑的路程;第二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三分钟跑的路程;第三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四分钟跑的路程。
师:因为这样的相同时间是很多的,所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每分钟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们各自的速度。
师:他们的速度和什么有关?
生:时间和路程。
2、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师:速度怎么算,你会求速度吗?咱们试一试
呈现两个问题,请学生口答。
出示题目
1、“神七”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约40千米,“神七”飞船的速度约是( )
2、小青骑自行车,2小时骑了16千米,小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
学生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列式:40÷5=8(千米),16÷2=8(千米)
师(看着黑板表示疑惑):“神七”飞船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来他们的速度一样喽?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生:是不一样的,“神七”飞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时8千米。
师:但黑板上写的'都是8千米,这样写能区分清楚吗?有什么办法区分开呢?
生:写上时间。
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分别写成8千米/秒,8千米/时。
师:1小时、1分钟这些都是单位时间。那么单位时间还包括1秒、1年、1月等等。所以速度应该是单位时间内所行使的路程。
师:读作8千米每秒,表示什么?
生:表示神七每秒飞行8千米。
师:速度单位与原来的一些单位不同,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两部分复合而成的。请同学们将刚才走路速度单位也改一下。
师:其实速度不仅在我们课堂中有,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咱们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吗?
3、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刘翔110米栏的速度约为8千米/秒
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
师:谁能说说这些速度表示什么?
生答
师:刘翔的速度大约是8千米/秒,有多快?
师:从讲台到教室后面大约是8米多,我们一眨眼,刘翔就从这跑到教室后面了。快不快?
生呼应
师:在雷雨天,我们经常能看到电闪雷鸣的场景,你知道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为什么咱们总是先看到闪电那?
生答
师小结: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快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同学们能用刚才的知识解释了自然现象,真是太厉害了。
(拓展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等,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通过实例给学生充分探索空间理解速度的意义,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结合情境,帮助学生较为准确的理解速度的意义。)
师:观察上述几个速度,你对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能说说速度表示什么吗?
教师先请学生间说一说,在组织交流。
生:平均时间内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时多少米。
师: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时等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
师:速度怎么计算?
生:路程÷时间=速度(教师板书)
(二)、探索分享,寻找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既然我们知道求速度的公式了,谁能求出小象的速度?
生 按照前面对速度的理解求出小象的速度 240÷4=60(米/分)
师:也就是速度=路程÷时间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和解答简单文字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的文字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为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作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和文字题结构及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学关键: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递等式计算。
(1)942-136÷8×20 (2)146×13-360÷6
(3)73586-16940+40780-50245
先要求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哪几步可以同时脱式,然后集体练习,三人极演。
2、文字式题。(口答,要求列式并算出得数)
(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 (2)37加上16,得多少?
(3)350减去80,差是多少? (4)350减去80,得多少?
比较第(1)与(2),(3)与(4)题在列式上有没有区别?
(5)35个2是多少?70里面有几个2?
(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几倍?
(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与6的积是多少?
(8)60减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积是多少?
二、新授。
1、引言。一步计算的文字题,我们可以根据和、差、积、商的意义直接列式计算。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文字题呢?这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
2、教学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列出综合算式)
(1)读题,理解“积”,“差”等术语。
(2)提问:这一道题与刚才口算的第(3)题比较有什么不同?350减去了什么?减去了多少?怎样列式?
被减数 减数
350-80×3
归纳:因为这题的要求是求差,必须找到被减数与减数,被减数是350,减数是80乘以3的积,所以列式是350-80×3。
从运算的顺序来看:80×3应该先计算,这样列式是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
接着计算: 原式=350-240
=110
3、把例3改题。“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样列式呢?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求的是什么?怎样想的?怎样列式?
被减数 乘数
(350-80)×3
归纳:因为这一题求的是积,必须知道被乘数与乘数各是多少,被乘数是“350-80”所得的差,乘数是已知数了,要先算“350-80”,就要加上小括号,所以列式为:(350-80)×3。
接着计算:
原式=270×3
=810
从运算顺序来看,350-80应该先计算,所以(350-80)×3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94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4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5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