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6 08:17:0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抓住贯穿课文的思想感情线索,领会课文的深刻寓意,认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具备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难老泉》教案教案。

  (二)了解课文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了解课文引用史料传说的作用。

  (三)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阅读分析课文。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是怎样熔景物、传说、古迹、新貌于一炉写景抒情的?

  分析:本文的最大特点是,熔景物、传说、古迹、新貌于一炉,写景抒情。文章开头两段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山西的新旧变化,突出了今日山西的青春活力。接着以“难老泉”为核心,以“难忘”精神为中心,既介绍了晋词的名胜古迹,又引用了有关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以及名人诗文,多方面表现“难老”这一特点。让读者感受到,这里有不老的清泉,不老的江山,更有不老的人民,不老的精神。正是有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才会像“难老泉”一样“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源远流长。

  (二)本文是一篇晋祠游记,题为“难老泉”,是从晋祠或难老泉起笔的吗?文章前后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没有从晋祠或难老泉起笔。文章宕开笔墨,从山西写起,由山西而太原,由太原而晋祠,由晋祠而“晋祠三绝”,由“三绝”而难老泉。前后内容由远而近、由大到小,并有着鲜明的内在联系,看似散漫的笔墨,始终紧扣着“难老”二字。开头写历史的新陈代谢,使山西“难老”,太原“难老”,一派“繁荣、“欢乐”景象,实际是为下文抒写对“难老泉”的观感张本。写晋祠“三绝”,“宋塑侍女”似乎仍在“呼唤”“说笑”,青春常在,“古柏齐年”历经三千多年仍生机勃发,更是“难老”,这些记叙描写,继续为“难老泉”铺垫。而“难老泉”自身,则长流不绝,“千年万年”造福一方;人民又借助水力“再创造”,“一手是工,一手是农”,取得令人“兴奋”的业绩,使难老泉更焕发青春。文章就是这样以“难老泉”为核心,以“难老”精神为中心组合材料,熔景物、传说、古迹、新貌于一炉,做到了形散而神聚。

  (三)文章运用抒情的笔调描写晋祠和难老泉时,穿插了许多与景物有关的古史资料和传说故事,这有什么作用?

  分析:答:本文穿插的古史资料,主要有郦道元《水经注》关于晋祠的记载,《山海经》关于晋水出源的说明等;穿插的传说主要有“桐叶封弟”,“饮马抽鞭,柳氏坐瓮”、“张郎分水”等。前者表现晋祠景物的历史真实性,后者赋予晋祠景物以神话浪漫色彩。二者相结合,说明晋祠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古老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也说明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斗争,是他们用血汗和智慧,换来了绿水常青,江山不老,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难老泉》教案教案》。去掉这些材料,就将失去“难老”这一中心的深刻意义。

  (四)本文直接写难老泉时,与《雨中登泰山》中写泰山,《长江三峡》中写三峡,在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方面,有什么异同?

  分析:三篇文章都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但《雨》文、《长》文在描写时更显出浓墨重彩的特点。《难》文较多地使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如说难老泉“从地质考察,据说有两万万年或者三万万年呢。据文字记载,‘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古时候的晋国因晋水而得名”,“晋祠背后的山叫悬瓮山”,“泉水从一丈深的石岩里涌出来,真有点像从瓮里涌出的样子。水的流量不小,一秒钟一点八吨。流水永远不停,雨涝不增,天旱不减。水微温,通常是18摄氏度。泉水澄清碧绿,像泻玉泼翠一般。”这些文字,运用引资料、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难老泉的地质年代、地理位置、流量水温以及常流不息的特点。《难》文写难老泉,也引用了一些诗句,如引用李白诗句“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引用范仲淹诗句“千家灌禾稻,满月江南田”等。这些引用,既用以描绘形象画面,也用以表现难老泉的水质特点和灌溉农田的贡献,兼有描写和说明的作用。

  (五)本文是怎样紧扣题目的“难老”二字展开描写的?

  分析:课文标题是“难老泉”。“难老”为“题眼”。全文自始至终紧扣“难老”二字:写山西,写太原,都突出了他们的欣欣向荣,虽古老却又充满青春活力。记述晋祠诸多景观,也时刻不忘交待其历史之悠久而青春常在:“宋塑侍女”,站在那里将近一千年了,走近她们跟前,“仿佛听见她们说笑的声音”,不仅面容“不老”,连性格也还是跟年轻人一样,还是爱说爱笑!“古柏齐年”也透露出极强的生命力。至于课文描述的主体“难老泉”则更是多侧面地揭示了它的“难老”。先是由泉名而想象“那喷涌的水源,那长流的碧波,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接着介绍它的历史,“倒是很老的”,但时至今日,其流量仍然“一秒钟一点八吨”,“雨涝不增,天旱不减”,而且“澄清碧绿”,“泻玉泼翠”,似乎依然豆蔻年华,楚楚动人。它“一边支应新建的热电厂的'用水,一边浇灌一千顷稻田”,“无限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是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给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青春更加焕发。文章结尾,“五个年头过去了”,“记忆还是新的”,仍以“难老”收笔。

  作者游晋祠,特别钟情于“难老泉”,行文时时紧扣“难老”,唯恐一般介绍不够,又旁征博引古代文史资料、民间传说奇闻,用来加深印象,可见不是一般地赏景拾情,而是别有深意。作者是要借此来赞颂我们的人民,他们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他们创造了美丽的传说,创造了美好的文化,他们正在创造祖国的今天与未来。这种深情不是显露于文字表面,但细心的读者却一定能发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难老泉》是一篇游记散文,阅读时可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

  先要求学生用阿拉伯数字标好段的序号(全文共17个段落),快速阅读一遍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全文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所写的内容是什么?

  (同学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按思考题讨论,教师根据同学发言归纳。)

  课文按照游踪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带着浓挚的怀想”踏进山西及其省会太原。

  第二部分(3~15段)写访晋祠和难老泉的观感。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又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3~4段),写难老泉的名字和历史。

  第二层(5~9段),写晋祠的来历和晋祠三绝。

  第三层(10~11段),写有关难老泉的传说和情况。

  第四层(12~15段),写“不系舟”,张郎分水的传说和今天人们对晋水的利用情况。

  第三部分(16~17段),总结全文,突出“最难忘的还是‘难老泉’”。

  (同学们只要把大的部分分对即可,对每部分所概括的段意不要求与教师说的完全相同。)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3、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典故”这一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们来齐背一遍。

  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诵读”也是赏析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声读一遍。

  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1)、佛(bì误读为fú)狸祠下。

  (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3、教师范读一遍。

  三、课文研读

  学生再读一遍,体味豪放风格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典很多)

  找典故。

  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

  我们来看标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才是题目,大家知道,词往往用它开头的第一句话作题目。看题目《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在什么地点做些什么?京口北固亭,怀古

  2、学生再默读一遍。结合课后注释,看作者都怀想了哪些古(典故)?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典故,我并没有笼统地提问“词中引用了哪几个典故”,而是把它细化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

  3、老师再做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明确: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ao、a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复韵母ao ai教案(第一课时)。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o、ai 组成的音节。

  3、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单韵母,做“认读接龙”游戏。

  2、课件出示a、o和 a、i 单韵母的组合,激发学生认字形、读其音,引起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新授

  (一)ao的教学

  1、根据学生学前掌握的情况,相机引入ao的认识

  师:你是怎么学会读的?又是怎么记往的?

  (生谈学习体会、方法、经验,师鼓励推广。)

  师:哪些小朋友还需要老师的帮助?

  (生举手,师统计举手的人数。)

  师:大家有兴趣跟着老师用新的方法学习吗?

  A、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利用“棉袄”图发ao音

  师:图上是什么?(读“棉袄”两遍)与衣服有什么不同?

  (建立学生对比区辨能力,抓住棉袄“厚”的特点,可借多媒体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师:图的右上角是什么字母?他们合在一起叫什么名字?

  (强调a和o是一个整体,再现a与o的组合,引出“复韵母”。板书:复韵母)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图片和字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激发学生认知事物的兴趣,也同时增强学生对ao形的感性认识)

  B、启发学生比较情境图,认识“棉袄”汉字

  师:你们发现和学习声母时,所出示的情境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拼一拼,读一读。(出示“棉袄”词、拼音卡片或课件)

  2、强调ao的读音教学,练习发音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读,并且用心观察老师的口形,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复韵母ao ai教案(第一课时)》。然后说一说和发单韵母时是否相同。(在观察、对照、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单韵母发音口形、舌位不变,复韵母是由前一个音快速向后一个音滑动,读成一个音。)

  师:请小朋友们按这个方法自由练习。并仔细观察声调应当加在哪个字母的头上?(师板书:āo áo ǎo ào)

  师:我们来进行一次男女同学小比赛,看谁读得好,赢得掌声多。

  3、ao写法教学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ao在四线格里占哪几格?(中格 和单韵母一样)观察一下a和o之间的间隔距离不要写得太远。(再次强调整体性)

  师:同时请仔细观察老师书写,你们一边书空,一边说出笔画。(板书:ai)

  师:请同学用拼音本书写,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一边检查书写情况,一边观察学生书写姿势,及时表扬和纠正不良书写习惯)

  (二)ai的教学

  1、做“比高矮”游戏,练习用ǎi音说话

  (师指名坐在前边和后边各一名学生起立,让学生说谁矮。注意加上“前边的同学”把一句话说通顺说具体。师又指名坐在左排和右排各一名学生起立,让学生说谁矮。注意加上“左排的同学”。还可以指导学生加上称谓、姓名来说。)

  2、观察图画,强化认识ai(示图)

  师:谁能用前面学过的`人名,为图上的两个小朋友起个名字,并带名字说一说谁高谁矮。(引出“高矮”,初步帮助学生建立形成反义意识)

  师:ǎi是几声,它的一声该怎么发?请小朋友们齐读。(āi)

  师:ai是由哪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板书:ai)大家再大声的齐读两遍。

  3、借助ao的发音方法,自主练习领略ai的发音四声的发音。

  师:还记得ao是怎么发音吗?(可再示范一遍)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带上声调读一读。然后小组读。(观察学生发音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师板书:āi ái ǎi ài)

  师:有自信的同学能单独读一读吗?(再次强调口形的滑动变化)

  4、自主练习ai的写法

  师:有谁愿意上黑板写这个复韵母?

  师:请你给这位同学一个合理的分数,说一说为什么值这个分数?

  (补充评正)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在书上43页写一写ai(和写ao一样,注意学生书写时的正确姿势、两个字母的间距)

  (三)儿歌教学

  1、借助多媒体,学习重点字词

  师:请小朋友们把儿歌中含有ao、ai的音节分别用△和○标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师:你们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方法拼一拼吗?哪些音节拼读起来还有困难请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反思

  三、认识“一”“丨”两种新笔画,学会生字。(用时:15分钟)1.师:这两节课,我们又认识了7个生字宝宝。今天,我们还要开始学生字宝宝,生字宝宝写在哪里呢?

  3.口耳目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9分钟)1.教师出示五幅课文插图,这就是它们最初的样子,你愿意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1号口袋,把生字一个一个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号口袋的字,给这些字找朋友。

  4.日月水火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2分钟)1.多媒体出示图卡,引导学生猜字

  2.引问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3.教师小结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4.教师范读生字。

  5.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准字音。

  6.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3)指名领读“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识字情况。

  7.再次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生字和图画有什么关系。1.学生猜字。

  2.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题目。

  4.学生听老师范读。

  5.学生根据要求自学生字。

  6.全班同学交流自学情况。

  (1)2~3名同学读生字,比一比谁朗读时字音读得最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错误读音。

  (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片进行抢答。

  (3)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

  7.在老师引导下学习用字理识字法记忆汉字。学生四人一组,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再选出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2.照样子,手拉手。

  水

  日

  月

  火

  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日、月、水、火

  山、石、田、禾

  三、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 、丶”。

  2.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 、丶”的写法,学生观察。

  3.指导学生练写。1.学生观察新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着说出“禾”的第五笔笔画名称(捺)。

  2.学生根据观察情况,试着总结“捺”的写法。

  3.学生在田字格内试着练习写三个“捺、点”,教师巡视指导。4.我会照样子填空。

  例:“十”共(2)画,第二画是(丨),笔顺是一 十。

  “火”共( )画,第一画是( ),笔顺是

  5.照样子写一写。

  四、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3分钟)组织学生完成游戏:找朋友。将图画、汉字分成两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

  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完成游戏,找对者举起卡片做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读“藤”、“哇”、“蚜”三个字。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指导读音“葫芦”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葫芦),它是——(出示:两张葫芦图,后面有生字、音节)

  抽生拼音节,你发现了什么?

  2、读题

  你喜欢葫芦吗?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葫芦,他天天都去看葫芦,总是说——【出示: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感知

  是啊,我要的是“葫芦”,让我们一起来当当那种葫芦的人,一起走进田里,那最后我能得到葫芦吗?

  1、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课本,用双手捧好书,听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播放:课文朗读】

  2、孩子们,这个故事你想读吗?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一拼小树叶上的音节,实在有困难,招呼一下老师,我很愿意成为你的好朋友,开始吧。

  三、指导朗读,随文识字

  (一)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孩子们,这几个词,你会读吗?

  重点教学“藤”:

  延伸:除了“细长的葫芦藤”你还看到过细长的什么藤?

  2、把词语带进句子,谁会读?

  孩子们,这里有个词语,咱们可不能小看了它——【出示:长满了】谁还想读?请你再读一遍。我们一起读一读。

  3、(出示:图片)喜欢它们吗?那么就一起来夸夸它们!(指导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4、(课件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可爱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让小葫芦在我们的脑海里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5、教学“哇、挂”字,让生发现规律,指导学字。

  【出示:哇、挂】谁发现了规律?——同部件“圭”。

  写好这个部件要注意什么?【出示:动态笔顺】

  我们来温习一遍提手旁的写法,以挂为例,范写挂。【出示:动态笔顺】

  写字前要注意——(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

  书写两字。

  我们都这么喜欢小葫芦,从哪里看出你们对小葫芦很喜欢,喜欢得不得了呢?(课件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谁来读读这句话?

  反问:几天?每天!看一次?看几次!

  强调:对!是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孩子们,每天都去看好几次,看的是什么啊?是葫芦藤吗?葫芦花?不是的不是的,看的是——小葫芦,他的眼中只有——,他要的是——

  (二)指导朗读第二、三小节

  1、教学“盯”:

  【出示图片:小葫芦】他深深地被小葫芦迷住了,紧紧地盯着葫芦。孩子们,看这个字

  【出示:“盯”】,(跟读音节),谁来用眼神来盯一盯这小葫芦?让我们也来盯住这些小葫芦。

  2、教学“自言自语”:

  【出示: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自言自语”什么意思啊?谁来读出这自言自语的话?

  3、“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这句话怎么理解?

  他心中的愿望多么美好啊!既然这么喜欢,他最后得到葫芦了吗?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读课文第2和第3自然段【出示:第2和第3自然段】,读完后小伙伴之间可以交流交流。开始吧——

  蚜虫:是的,蚜虫是一种害虫。它们很小,于是,当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却是这么想的:(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指导朗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什么意思?

  是啊,小小蚜虫,仅仅是爬在叶子上,他的葫芦还是完好无缺的,他要得是——,根本就不需要——他根本就没把蚜虫放在心上。

  4、那么,他不在乎,谁会在乎这些蚜虫呢?

  叶子在乎,因为它的汁液正被蚜虫一点点吸取,它正慢慢枯竭。葫芦在乎,因为它的养料正越来越少,它也会慢慢死亡。他的邻居在乎,他不希望种葫芦的人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咱们小朋友在乎,因为葫芦是那么可爱,咱们也想让它们变成宝葫芦呢!

  让我们帮着邻居来劝劝吧!

  【出示句子】

  (1)自由读句子

  (2)邻居说——邻居着急地说——叶子害怕地说——葫芦担心地说——我们一起诚心诚意地说——(抽生说,按小组接着说)

  5、种葫芦的人却奇怪了——(出示句子)

  他瞪大眼睛问——他满不在乎地说——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什么意思?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啊!就因为这一句话,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虫子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写字指导

  孩子们,小虫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下面,我们就来学写一个“治”字(课件出示:治)

  一起读一读这个字;仔细观察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写字。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用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出示:我要的.是葫芦】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宝宝,现在复习学过的词语(出示:词语)

  二、朗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知道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长得怎么样呢?【出示:图一】

  2、谁来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出示:葫芦的生长过程)

  3、【出示:我会填】:

  ()的小花()的葫芦藤

  ()的小葫芦()的叶子

  4、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怎么做的?【出示:第一自然段】指

  导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图二】

  2、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惋惜的心情来朗读吧!【出示:第四自然段】

  3、【出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出示:文中两幅图】进行比较。

  我们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赶快读课文找答案。

  4、你们说得对,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都落了呢?我们去读读2、3段,仔细想一想。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一)学习第二段

  1、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谁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请大家把这两句读一读。

  2、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二自然段】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3、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呢?

  (二)学习第三段

  1、种葫芦的人这样做,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知道这话的意思吗?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再读读这两句。

语文教案 篇6

  ●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理解诗歌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反复朗读这首诗歌。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O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9正音、正字、释词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O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0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f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7)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研讨与赏析(上)

  O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人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1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全写四个字,认识偏旁方、饣,学会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点:通过感悟重点词句、体会母女间的亲情

  三、课前准备:课件及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歌曲导入

  《世上只有妈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一谈:你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爱。

  3、读课题,大胆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生字的`字形,并给生字找朋友。

  3、小组合作读,读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母女间的亲情。

  1、小组合作,读一读,整理出重点的疑问。

  2、展示疑难问题:

  (1)妈妈为什么忘了自己的生日,而把孩子的生日记得那么牢?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什么呢?

  (3)妈妈的小云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情感?

  3、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观察图画,理解感悟。

  (1)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2)课件展示图画,体会妈妈对女儿的爱。

  (3)理解第二次对话。

  (4)边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感悟小云孝敬父母之情。

  5、继说:想象故事的结尾。

  6、播放乐曲,分角色配乐朗读。

  四、扩展训练,活跃思维

  1、夸一夸妈妈和小云。

  2、读一读,悟一悟古诗《游子呤》。

  3、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4、动手制作一件礼物给家长,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强化知识。

  1、分角色朗读。

  2、指导学生边背诵、边表演。

  3、举行朗读课文擂台赛。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1、做摘苹果的游戏,学习生字。

  2、提醒学生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要借助拼音正音。

  3、小组合作探究:用你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1)交流:巾布,方放,能熊,视礼,饭饱,用比较法识记偏旁饣、方。

  (2)猜谜语法:编字谜,新旧字联系。

  (3)拆字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

  4、反馈学习情况,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加以评价。

  5、通过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做猜谜语的游戏。

  7、学习写字。

  (1)学生观察雨、两两年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所得。

  (3)学生练习写字。

  (4)展示学生的写字本并评议。

  三、扩展活动,活跃思维。

  1、比一比,谁记的生字多。

  2、做找朋友游戏,巩固对生字的认识。

  3、猜谜语游戏。师生出谜语,让学生用不同形式说出词语的意思。

  4、以我爱为题,说一段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饮酒》教案01-12

语文教案01-17

语文复习教案01-16

语文备课教案01-16

语文上册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