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11 08:11:1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5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正确认读5以内的数字。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呀,小动物们都出来一起玩儿了,小鸭来到了池塘边,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在这儿玩呢?

  师:除了小动物图上还有什么?

  二、数一数。

  图上有几只小鸭?我们一起拿出小手指来数一数。(几朵荷花?几只蝌蚪?几个荷叶?几只青蛙?)

  三、认一认。

  小鸭有“5”只,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字“5”是怎么样的。(1~4同上)

  活动延伸:数一数皮球。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事物,他们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索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了解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特征,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幼儿能够区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通过游戏知道图形的特征,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能及时说出来。

  活动准备:

  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土坑",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木板";小熊的家;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饼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

  二、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熊家刚建好了房子,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做客呢,我们一起出发吧﹗要跟着老师哦,不能走丢咯。"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有秩序的走。

  2、师:"哎?前面是什么呀?怎么那么多的.小坑啊?小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儿回答。师:"那我们来像个办法将小坑填满吧﹗""好"师:"路边有好多的木板,我们就用木板来铺路吧﹗"幼儿铺路,教师提醒:"你们可要动动脑筋哦﹗什么样的木板放到坑里才正正好。"

  3、师检查小路有没有铺好,请几个小朋友回答:"你们用什么形状的木板铺路的呀?"小路修好了,带领幼儿走在木板上,边走边说走的是什么图形。

  4、到小熊家做客我们沿着小路到了小熊的家,快去看看小熊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吧﹗幼儿回答: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饼干。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的数学课《认识图形》,在这个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并且孩子也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告诉老师和身边的小伙伴,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在上一节延伸课,让幼儿运用所学图形知识,找出生活中的图形。还有就是可能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几周,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对于这次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有不经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次活动前前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锻炼才会更好的成长。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2、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动物玩具若干个,小架子(上、下两层)1个,苹果树挂图一幅,苹果卡片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演示法、操作法教幼儿辨别上、下

  1、展示小架子,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鸡放在下面)

  3、自由取玩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二)用游戏法辨别上下

  出示苹果树及苹果,组织幼儿做游戏。苹果树上结苹果(请小朋友把苹果粘贴到苹果树上),苹果熟了(请小朋友将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三)看图《小动物藏在哪儿》教师让幼儿看用书上的图,说一说小动物都藏在哪儿,如:小猫藏在桌子下面等。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1、数的概念:

  认读数字、点数、5以内数的按物计数和按数取物、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形成。

  2、形体的概念: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形分类。

  3、时间的概念:

  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

  4、空间的概念:认识里外

  (1)认读数字:

  在室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置数字版面(比如说: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中游……);

  在生活当中可以让幼儿通过车牌号、楼房号、门牌号、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遥控器上面的数字等让幼儿来认读数字。

  (2)点数:

  幼儿对10以内的口头数数一般困难不大,但多半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当我们要求幼儿按实物点数时,大多数幼儿就不能准确地按实物数数了。产生了手口不能正确配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能一一对应地数。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主要是引导幼儿按实物一一对应手口一致地点数。比如:(出示3个苹果,让幼儿点一个苹果数一个数);另外,一些幼儿往往会按实物一个一个顺着数,但却不知道最后一个实物的数目便是该物的总数,即代表“有几个”。(在这里顺便说一说量词的使用:一条鱼、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苹果、一块饼干……比如说有5个苹果,让孩子点数1、2、3、4、5一共有5个苹果)

  在生活中:

  ①分水果时,让幼儿点数一下水果的个;幼儿站队时,让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本班幼儿男孩有几个?女孩有几个?分组游戏时,让幼儿点数每一组的`幼儿人数。

  ②在家可以点数一下家中有几口人等。

  (3)5以内数的按物计数和按数取物:

  上学期我们学到的“1”和“许多”的认识,多教幼儿看到一个物体或一堆物体时,会自然地说出一个或许多,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关系。在自然数中,一是一个基本的元素,其它任何一个元素都是多个1合成起来的。而“1”是“许多”中的一个,在这一点上既渗透了集合论的思想,也存在着分析、综合这两个密切的相关的部分。这一环的教学,将直接影响今后的计数学习。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通过多次的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练习、游戏,使幼儿全部掌握了多数这个概念。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将一个、一个物体组成许多,成为一个整体,再将这个整体分为一个一个的。(也就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

  小班下学期幼儿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训练,已经能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在幼儿熟练点数的基础上,练习按数取物。在教学过程中:

  ①老师可说出某个数字让幼儿取出与数字对应的物品;

  ②出示某一个数字,让幼儿说出这个数字并根据这个数字去取与数字相对应的实物。比如:出示数字4,幼儿可迅速拿出4个积木等。

  (4)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与形成:

  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科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而比较多、少、一样多也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掌握和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小班的年龄比较小,好玩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让孩子在游戏中玩中学、学中玩。例如:盖瓶盖(可以提供数量不等的瓶子与瓶盖,让孩子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理解多少、一样多。喂小动物等),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物品、时间等。

  另外,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常会因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不同常常会影响幼儿对数的认识,如认为排得开的物体数量就多些,即使学习了“3”和“3”是一样多的以后,也会出现此现象,所以我们应常用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物体进行教学,让幼儿比较,培养他们的目测能力,使他们逐渐地不受其它因素影响,知道物体不论大小、排列、所占空间面积的多少,只要数一数就知道,从而达到数的守恒。在幼儿了解了一样多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数的形成及其意义。比如:1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几个苹果?(1添上1是2),再添上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2添上1是3)等,让幼儿了解1个数添上1形成下一个数字。同时让幼儿了解数的意义:例如数字2,2代表任何数量是2的物体,如2可以代表2个娃娃、2个皮球、2棵树、2朵花等。

  (5)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形分类

  小班幼儿常把几何图形当成玩具,他们总在“做”与“玩”的过程中把这些几何图形和自己所熟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且给它们取上自己所熟悉物体的名称,如圆饼干、方手绢等。因此,教小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就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在让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幼儿感知、了解图形的特征(如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它们的角一样大、边一样长)。

  图形分类:(一级分类、二级分类)

  在生活当中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看一看门、窗、电视、桌子、板凳都是什么形状的。

  (6)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

  随机教育:时间与空间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幼儿不好理解。但是要让幼儿知道早晨、中午、白天、晚上和黑夜,并能正确排序。早晨来到幼儿园;中午在幼儿园里吃饭、睡午觉;中午都做什么了;白天我们上幼儿园;晚上家人在一起看电视;黑夜人们都进入了梦乡。

  (7)认识里外:

  随机教育:屋子里面有什么,屋子外面有什么;玩玩具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玩完玩具将玩具放回篮子里面或者橱子里面;延伸到衣服里面穿着什么?鞋子里面是什么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能进行5以内的按物计数、分类计数。

  3.遵守活动规则,做事有始有终。

  ◆活动准备

  ◎《夹夹子》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及相关小粘贴(见幼儿操作包)。

  ◎铃鼓一个,红、黄、绿塑料夹子若干,筐若干。

  ◆活动过程

  ☆夹夹子

  1.出示夹子,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教师:看看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今天玩夹夹子的游戏。铃鼓一响,把夹子夹在衣服上;铃鼓声一停,就回小椅子上坐好。

  2.教师敲击铃鼓,幼儿玩夹夹子的游戏。

  ☆数夹子

  1.请幼儿点数自己衣服上的夹子。

  教师:数一数,你在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教师:夹了几个?,我们和他一起数数看。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点数验证。

  教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帮忙,你帮我数,我帮你数。

  ☆找朋友

  1.教师引导幼儿再玩一遍夹夹子的游戏。

  教师:这次小朋友在夹夹子时要夹一些不同颜色的夹子才好看。

  2.引导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并进行点数。

  教师:颜色一样的小夹子要一起做朋友。你为什么颜色的夹子找到了好朋友?

  数一数,红(黄、绿)色夹子有几个?

  2.请幼儿介绍自己身上相同颜色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连一连指导幼儿在《夹夹子》操作单上,根据阿姨伸出的手指头数量粘贴相同数量的夹子。

  教师:每个阿姨伸出几个手指头就表示阿姨需要夹几个夹子。请你粘贴相同数量的夹子。

  ◆活动建议

  这是根据小班幼儿点数物品的学习内容而设计的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在玩夹子和数夹子的游戏情境中,通过按物计数、分类计数进一步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本活动通过"听鼓声夹夹子"的游戏方式来实施,活动场地设置要适宜游戏的组织。活动前,幼儿围成半圆形坐好;前面提供桌子--根据班级幼儿人数分成若干组,桌上放置若干筐夹子。

  在初次玩夹夹子游戏时,教师可根据5以内点数这一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变换玩法,如:听指令(几个)夹夹子、看点卡夹夹子,最后再进行听鼓声夹夹子,这样能够让幼儿在巩固复习原有点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点数的准确度和熟练度,为后面的分类计数做好铺垫。另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铃鼓声响停的时间控制也很重要,如第一次游戏,时间要稍微短一些,以保证幼儿夹夹子的数量在5个以内;第二次游戏,铃鼓响声时间要稍微长一些,以保证幼儿可以多夹一些颜色不同的`夹子,为后面的分类计数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一、本人在内容及要求上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了这个阶段数教育的重点,即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设计出了这堂游戏活动课。但由于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游戏活动中纪律不是很好,孩子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以后我会注意加强游戏活动纪律的训练。

  二、教学层次比教分明,从手口一致地点数到按颜色分类计数,再到一一对应地匹配,环节设置紧凑,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在一一对应的环节中,有个别幼儿或多或少的夹夹子,经过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及时改过来了。

  三、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幼儿对数量关系的体验,即使是5以内的数也同样蕴含着很多数量关系——多一个、少一个、一样多,等等。我在该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让幼儿在有限的数量学习中获得丰富是数学经验。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下数学教案06-23

小班数学教案12-30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08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08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07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短08-24

小班的数学教案(精选22篇)05-25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01-04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01-0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5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正确认读5以内的数字。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呀,小动物们都出来一起玩儿了,小鸭来到了池塘边,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在这儿玩呢?

  师:除了小动物图上还有什么?

  二、数一数。

  图上有几只小鸭?我们一起拿出小手指来数一数。(几朵荷花?几只蝌蚪?几个荷叶?几只青蛙?)

  三、认一认。

  小鸭有“5”只,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字“5”是怎么样的。(1~4同上)

  活动延伸:数一数皮球。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事物,他们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索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了解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特征,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幼儿能够区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通过游戏知道图形的特征,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能及时说出来。

  活动准备:

  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土坑",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木板";小熊的家;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饼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

  二、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熊家刚建好了房子,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做客呢,我们一起出发吧﹗要跟着老师哦,不能走丢咯。"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有秩序的走。

  2、师:"哎?前面是什么呀?怎么那么多的.小坑啊?小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儿回答。师:"那我们来像个办法将小坑填满吧﹗""好"师:"路边有好多的木板,我们就用木板来铺路吧﹗"幼儿铺路,教师提醒:"你们可要动动脑筋哦﹗什么样的木板放到坑里才正正好。"

  3、师检查小路有没有铺好,请几个小朋友回答:"你们用什么形状的木板铺路的呀?"小路修好了,带领幼儿走在木板上,边走边说走的是什么图形。

  4、到小熊家做客我们沿着小路到了小熊的家,快去看看小熊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吧﹗幼儿回答: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饼干。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的数学课《认识图形》,在这个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并且孩子也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告诉老师和身边的小伙伴,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在上一节延伸课,让幼儿运用所学图形知识,找出生活中的图形。还有就是可能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几周,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对于这次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有不经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次活动前前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锻炼才会更好的成长。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2、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动物玩具若干个,小架子(上、下两层)1个,苹果树挂图一幅,苹果卡片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演示法、操作法教幼儿辨别上、下

  1、展示小架子,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鸡放在下面)

  3、自由取玩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二)用游戏法辨别上下

  出示苹果树及苹果,组织幼儿做游戏。苹果树上结苹果(请小朋友把苹果粘贴到苹果树上),苹果熟了(请小朋友将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三)看图《小动物藏在哪儿》教师让幼儿看用书上的图,说一说小动物都藏在哪儿,如:小猫藏在桌子下面等。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1、数的概念:

  认读数字、点数、5以内数的按物计数和按数取物、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形成。

  2、形体的概念: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形分类。

  3、时间的概念:

  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

  4、空间的概念:认识里外

  (1)认读数字:

  在室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置数字版面(比如说: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中游……);

  在生活当中可以让幼儿通过车牌号、楼房号、门牌号、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遥控器上面的数字等让幼儿来认读数字。

  (2)点数:

  幼儿对10以内的口头数数一般困难不大,但多半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当我们要求幼儿按实物点数时,大多数幼儿就不能准确地按实物数数了。产生了手口不能正确配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能一一对应地数。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主要是引导幼儿按实物一一对应手口一致地点数。比如:(出示3个苹果,让幼儿点一个苹果数一个数);另外,一些幼儿往往会按实物一个一个顺着数,但却不知道最后一个实物的数目便是该物的总数,即代表“有几个”。(在这里顺便说一说量词的使用:一条鱼、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苹果、一块饼干……比如说有5个苹果,让孩子点数1、2、3、4、5一共有5个苹果)

  在生活中:

  ①分水果时,让幼儿点数一下水果的个;幼儿站队时,让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本班幼儿男孩有几个?女孩有几个?分组游戏时,让幼儿点数每一组的`幼儿人数。

  ②在家可以点数一下家中有几口人等。

  (3)5以内数的按物计数和按数取物:

  上学期我们学到的“1”和“许多”的认识,多教幼儿看到一个物体或一堆物体时,会自然地说出一个或许多,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关系。在自然数中,一是一个基本的元素,其它任何一个元素都是多个1合成起来的。而“1”是“许多”中的一个,在这一点上既渗透了集合论的思想,也存在着分析、综合这两个密切的相关的部分。这一环的教学,将直接影响今后的计数学习。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通过多次的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练习、游戏,使幼儿全部掌握了多数这个概念。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将一个、一个物体组成许多,成为一个整体,再将这个整体分为一个一个的。(也就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

  小班下学期幼儿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训练,已经能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在幼儿熟练点数的基础上,练习按数取物。在教学过程中:

  ①老师可说出某个数字让幼儿取出与数字对应的物品;

  ②出示某一个数字,让幼儿说出这个数字并根据这个数字去取与数字相对应的实物。比如:出示数字4,幼儿可迅速拿出4个积木等。

  (4)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与形成:

  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科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而比较多、少、一样多也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掌握和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小班的年龄比较小,好玩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让孩子在游戏中玩中学、学中玩。例如:盖瓶盖(可以提供数量不等的瓶子与瓶盖,让孩子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理解多少、一样多。喂小动物等),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物品、时间等。

  另外,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常会因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不同常常会影响幼儿对数的认识,如认为排得开的物体数量就多些,即使学习了“3”和“3”是一样多的以后,也会出现此现象,所以我们应常用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物体进行教学,让幼儿比较,培养他们的目测能力,使他们逐渐地不受其它因素影响,知道物体不论大小、排列、所占空间面积的多少,只要数一数就知道,从而达到数的守恒。在幼儿了解了一样多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数的形成及其意义。比如:1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几个苹果?(1添上1是2),再添上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2添上1是3)等,让幼儿了解1个数添上1形成下一个数字。同时让幼儿了解数的意义:例如数字2,2代表任何数量是2的物体,如2可以代表2个娃娃、2个皮球、2棵树、2朵花等。

  (5)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形分类

  小班幼儿常把几何图形当成玩具,他们总在“做”与“玩”的过程中把这些几何图形和自己所熟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且给它们取上自己所熟悉物体的名称,如圆饼干、方手绢等。因此,教小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就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在让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幼儿感知、了解图形的特征(如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它们的角一样大、边一样长)。

  图形分类:(一级分类、二级分类)

  在生活当中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看一看门、窗、电视、桌子、板凳都是什么形状的。

  (6)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

  随机教育:时间与空间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幼儿不好理解。但是要让幼儿知道早晨、中午、白天、晚上和黑夜,并能正确排序。早晨来到幼儿园;中午在幼儿园里吃饭、睡午觉;中午都做什么了;白天我们上幼儿园;晚上家人在一起看电视;黑夜人们都进入了梦乡。

  (7)认识里外:

  随机教育:屋子里面有什么,屋子外面有什么;玩玩具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玩完玩具将玩具放回篮子里面或者橱子里面;延伸到衣服里面穿着什么?鞋子里面是什么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能进行5以内的按物计数、分类计数。

  3.遵守活动规则,做事有始有终。

  ◆活动准备

  ◎《夹夹子》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及相关小粘贴(见幼儿操作包)。

  ◎铃鼓一个,红、黄、绿塑料夹子若干,筐若干。

  ◆活动过程

  ☆夹夹子

  1.出示夹子,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教师:看看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今天玩夹夹子的游戏。铃鼓一响,把夹子夹在衣服上;铃鼓声一停,就回小椅子上坐好。

  2.教师敲击铃鼓,幼儿玩夹夹子的游戏。

  ☆数夹子

  1.请幼儿点数自己衣服上的夹子。

  教师:数一数,你在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教师:夹了几个?,我们和他一起数数看。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点数验证。

  教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帮忙,你帮我数,我帮你数。

  ☆找朋友

  1.教师引导幼儿再玩一遍夹夹子的游戏。

  教师:这次小朋友在夹夹子时要夹一些不同颜色的夹子才好看。

  2.引导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并进行点数。

  教师:颜色一样的小夹子要一起做朋友。你为什么颜色的夹子找到了好朋友?

  数一数,红(黄、绿)色夹子有几个?

  2.请幼儿介绍自己身上相同颜色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连一连指导幼儿在《夹夹子》操作单上,根据阿姨伸出的手指头数量粘贴相同数量的夹子。

  教师:每个阿姨伸出几个手指头就表示阿姨需要夹几个夹子。请你粘贴相同数量的夹子。

  ◆活动建议

  这是根据小班幼儿点数物品的学习内容而设计的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在玩夹子和数夹子的游戏情境中,通过按物计数、分类计数进一步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本活动通过"听鼓声夹夹子"的游戏方式来实施,活动场地设置要适宜游戏的组织。活动前,幼儿围成半圆形坐好;前面提供桌子--根据班级幼儿人数分成若干组,桌上放置若干筐夹子。

  在初次玩夹夹子游戏时,教师可根据5以内点数这一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变换玩法,如:听指令(几个)夹夹子、看点卡夹夹子,最后再进行听鼓声夹夹子,这样能够让幼儿在巩固复习原有点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点数的准确度和熟练度,为后面的分类计数做好铺垫。另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铃鼓声响停的时间控制也很重要,如第一次游戏,时间要稍微短一些,以保证幼儿夹夹子的数量在5个以内;第二次游戏,铃鼓响声时间要稍微长一些,以保证幼儿可以多夹一些颜色不同的`夹子,为后面的分类计数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一、本人在内容及要求上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了这个阶段数教育的重点,即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设计出了这堂游戏活动课。但由于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游戏活动中纪律不是很好,孩子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以后我会注意加强游戏活动纪律的训练。

  二、教学层次比教分明,从手口一致地点数到按颜色分类计数,再到一一对应地匹配,环节设置紧凑,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在一一对应的环节中,有个别幼儿或多或少的夹夹子,经过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及时改过来了。

  三、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幼儿对数量关系的体验,即使是5以内的数也同样蕴含着很多数量关系——多一个、少一个、一样多,等等。我在该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让幼儿在有限的数量学习中获得丰富是数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