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雕萝卜在我国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艺术魅力独特。通过雕萝卜的教学实践活动,观察、比较、了解萝卜雕刻的艺术特点。根据萝卜形状、质地、颜色进行雕刻,掌握雕刻方法。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的审美方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
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②通过赏析了解雕刻的艺术特征。
③掌握雕萝卜的.一般方法。学会根据萝卜的外形、质地、颜色进行雕刻。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饮食文化有关雕萝卜的资料及国外不同艺术风格的雕刻作品。
●学生准备雕萝卜的工具及各种颜色、形状的萝卜。
(二)教学过程:
●赏析:中外优秀雕刻作品,阐述个人见解。
●感受:尝试各种萝卜的颜色、外形、质感,展开联想。
●讨论:师生共同探讨,萝卜雕刻艺术。
●:学生作品,展示成果。
●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尝试教学,如:请厨师到课堂现场表演萝卜雕刻。
●采用游戏教学,编故事,分角色进行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建议:
●是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对秋天的感受。
●是否基本掌握萝卜雕刻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是否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2
课题:《京剧脸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业类别:欣赏课
教学目标:
认知: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情感,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情感: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
教学分析:
重点:观察、分析京剧脸谱的谱式和色彩方面的基础知识。
难点:感受京剧脸谱人物
教学媒体: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仪、半开脸谱图、磁带等。
学生:课本、脸谱资料。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京剧《说唱脸谱》,上课铃响,音乐停止。
上课,师生互相问好。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在录音机里播放的歌曲是什么吗?歌词中又唱了些什么内容呢?
师:对。这五颜六色的脸谱能表现某些舞台男性形象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等综合特征。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的重要表现。京剧脸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京剧脸谱
板书课题:《京剧脸谱》
一、了解京剧的角色 认知哪些角色画脸谱
课件演示京剧角色
生:戏曲表演角色主要类型之一,一般用作净、丑以外的男角色统称。
旦: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
净: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装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
丑: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喜剧角色。面部化装用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
师:哪些角色运用了脸谱?
生:净角和丑角
总结:对。在京剧表演艺术中有角色之分,划分为生、旦
净、丑四大类型,只有净角和丑角画脸谱。
二、分析京剧脸谱 了解京剧脸谱分类
课件演示各种京剧脸谱的谱式,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谱式的特点。
1、整脸:是一种常见的谱式。是在整个面部先涂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理,表现出人物的神态。此类脸谱画法极有讲究,要求笔锋准确有力,形象传神。
如:《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勾“红色整脸”,形象庄重威严。
2、三块瓦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法,用线条勾出两块眉、眼窝,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瓦脸”。它要求对称,用笔严谨,色彩多种多样。
如:《盗玉马》中的窦尔敦,勾成“蓝花三块瓦”谱式。
3、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发展而来,特点是将主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脑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个色条来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与眼窝在构图上形成一个“十”字形,故命名“十字门脸”。
如:《芦花荡》中的张飞,勾“黑十字门花脸”。
4、六分脸:是由“整脸”发展而来。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约占全脸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故称“六分脸”。
如:《群英会》中的黄盖。
5、碎花脸:由“花三块瓦”演变而来,保留正额主色,而在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种类丰富,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复杂而细碎,故称“碎花脸”。
如:《黑旋风》一剧中的李逵,勾“黑碎花脸”。
6、歪脸:顾名思义可知是一些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的.人物。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如:《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彪。
7、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角色不同,“豆腐块”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方、有圆、有三角、有菱形,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以及表情动作,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解说:京剧脸谱因人物性格不同,各个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决不雷同。
提问:
小结: 京剧脸谱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色彩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
三、播发《说唱脸谱》,和学生分析讨论脸谱色彩的意义
京剧脸谱的表现色彩十分丰富,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展示于色彩中。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主要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色彩不同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色彩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师生互动活动:结合京剧脸谱谱式认知人物特征(1)京剧脸谱谱式(2)京剧脸谱色彩(3)京剧脸谱人物个性
小学美术教案3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与第三课构成一个单元:水墨游戏。水墨游戏贯穿于小学美术低中高三个阶段,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内容是在前两次学习基础上的安排,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笔墨体验,所以本课水墨游戏相对提高笔墨要求。但是这并不等于要上成纯粹的技法课,要在水墨游戏中尝试、体验,得出一点笔墨技法。
不同于以前,本课题《水墨游戏》后还缀以“山水”二字。但它不同于山水画教学,更不同于专业的山水创作。大可信手涂来,或峰、或岭、或云、或谷、或石、或木,随意表现一颗幼稚的心对山水的新奇感知。
本课教材选取了两位著名山水画家石涛、傅抱石的作品各一幅,要引导学生欣赏它们都各自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山水,水墨表现大异其趣,可贵之处在于敢于创新,是另一种境界的水墨游戏。教材中还选取了若干幅儿童水墨山水,画面显得舒展、自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水墨游戏中对山水的笔墨表现感兴趣并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墨表现方法。难点是在水墨游戏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墨表现方法;能完成一幅比较满意的水墨山水习作。
(二)教学目标
①观察或回忆看过的山山水水,以树木、山石、水流、人家等为素材,画一幅山水画。
②注意点、线和墨块、色块的合理运用,培养对水墨画的兴趣。
③通过体验,发表对水墨山水作品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1、笔、墨、纸、调色盒、颜料、盛水盒。
2、山水图片。
●教学策略:
从真正的'水墨游戏开始(自由画心中的一座山或一片云或一棵树),引入对水墨名作的欣赏,理解水墨游戏的最高境界。了解笔墨变化规律,着重摸索水墨表现技法,不怕失败,鼓励创新。
●注意事项:
水墨游戏不等于让学生凭空涂抹,要先视图资料,让学生眼中有山,心中有山,才能启发他们笔下摸索出不同笔墨的山。
●作业过程:
先尝试笔墨变化,再进行水墨习作。
●课后拓展:
留意不同场合所见到的水墨画,仔细揣摩笔墨技法:画家是通过什么笔墨来表现不同特点的山水的。
三、学习建议:
●能否在水墨游戏中表现出对传统绘画材料和方法的兴趣。
●能否完成一幅水墨山水作业。
●能否对别人的、自己的水墨作业发表见解。
小学美术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本课蚂蚁搬家以蚂蚁搬家的故事为题材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蚂蚁搬家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的典型课目。
以故事蚂蚁搬家为前提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投入地学习。通过蚂蚁搬家对昆虫外形特征的描绘,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和探究兴趣。本课主要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集体绘画创作,在学习讨论中,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本课蚂蚁搬家有如述说一个寓意深刻而又生动有趣的童话,天真的孩子会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6课 蚂蚁搬家
二、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节表现性绘画课,应鼓励学表现。教学设计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生在交流活动中学习昆虫的造型表现方法节设置、作业方式都考虑到德育的暗示作知识,又陶冶性情,进一步发展完善人格。
教学过程的设置考虑如下:
创设情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小结内化
可以利用多种媒材呈现故事起因,设根据蚂蚁的表情、动态及周围环境看图说话,理解题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语言描绘或用行为模拟蚂蚁搬家的情景,师生互动,展开学习讨论;根据学情分析提供指导:可运用尝试教学法,对尝试作业进行具体点评,也可运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提供画蚂蚁的方法。
学习活动的开展,可考虑集体合作表现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现,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后延伸,提高学生认识,内化情感。
讨论题: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作业要求:相互协作进行集体绘画创作,能抓住蚂蚁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大胆想象描绘出蚂蚁采用什么方式搬东西及所搬的各种物品。
四、教学建议
教师可设计CAI辅助教学,也可自制教具“活动的蚂蚁纸模型”,启发学生了解蚂蚁的结构和动态,为学生画蚂蚁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集体作业时,教师可将大白纸放置在拼摆好的桌子上,也可将纸粘贴在墙上作业。注意教学组织,发现有的学生挤到一堆而有的地方留空很多时,应马上进行调整,作业时应相互鼓励、相互包容。
可带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实验,在地上扔些剩饭粒或饼干屑,引来一群蚂蚁,对它们进行观察,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探究兴趣。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
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各种声音的录音3、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
教和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
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
揭示课题——画声音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
5、展示讲评作业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8、欣赏范图
三、布置作业
1、听不同的声音婴儿的哭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汽车的声音、直升机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
2、利用学习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来画一种奇特的声音。要学会找到声音的色彩及表现方式。
四、巡回辅导
辅导学生运用不同种类的点、线及色彩来表现声音
五、课堂
1、展示作业,学生自己讲解
2、本课内容
18、卡通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小学美术教案6
课题:地球的新生
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懂得关心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同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存空间。学生通过设计、制作保护地球的海报、自编小报、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懂得如何更好的保护地球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2.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保护地球的海报、自编小报、绘制作品等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使学生懂得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保护环境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讲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手抄报海报的课件装饰地球的材料
2.学生准备: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水粉颜料水彩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新课,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1)引导学生欣赏教师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励学生说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A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吗?
B你们已经有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那么要怎样保护环境呢?
(2)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2.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1)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
(2)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
A文字
B图案
C色彩
(3)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A画面B标题(主要构成)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略带讲解宣传海报常见的艺术风格:1写实2装饰3抽象4漫画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以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构图单纯
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5)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
(6)小组合作讨论制作形式及方法,教师指导
(7)小组汇报
现在请每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最有特色的想法,或者在讨论时遇到的困难哪个小组先来说?
(8)学生设计与制作过程:
A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扣紧主题设计制作
B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协商合作,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有创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注意听,吸取别人的优点,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2)分组排练节目,准备下节课汇报演出这节课大家动动脑筋制作了各种手抄报宣传海报,现在老师请各组再排练一个有关保护地球的小节目,下节课来进行汇报演出。
第2课时
教学目标:汇报演出大家制作了各种手抄报宣传海报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保护环境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有创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注意听,吸取别人的优点,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2)分组汇报演出大家动动脑筋制作的各种手抄报宣传海报。
2.教师小结(祝福语)
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从小事做起因为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刚才你们看了别人的作品或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如果有受到启发,有新的想法,可以课后把它完成。
教学检测:学生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P28页的内容。
领域:综合·探索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脑筋想办法进行制作菜肴拼盘装饰与环境布置。使学生学会合作,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脑筋想办法进行制作菜肴拼盘装饰与环境布置。
2、指导学生布置新年家庭环境,模拟过新年的情景。
教学重点:
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室内环境布置与置办年夜饭。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好学生有选择的进行活动及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技术上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过新年"音乐与录像资料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笔墨宣纸、蔬果实物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过新年。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师:1、刚才的音乐好听吗?2、从刚才的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3、你是怎么感受出来的呢?音乐使我们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氛,今天我们也来过新年。
三、讲授新课
1、播放录像--过新年的场景。
2、师:过新年是这么热闹,以前你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3、学生谈过年
4、师:同学们对过年观察得真仔细,过年真是太快乐了。现在教室里一点过年的气氛也没有,如果今天过年,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5、学生交流讨论:过新年时家里该做些什么事?
6、汇总学生讨论结果:写对联、贴对联,画年画、贴年画,剪窗花、贴窗花,吹气球,做年夜饭。
7、师:过新年时家里要做的事还真不少,今天我们把教室也打扮成过新年的样子,我们也来一起过大年。
四、课堂作业
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知道,过年时家里要写对联,贴年画,剪窗花,做年夜饭,这么多事我们该先做什么呢?这样吧,我们来个分组合作齐动手,怎么样?
2、师:现在我们来进行分组,写对联、贴对联为一组,画年画、贴年画为一组,剪窗花、贴窗花为一组,吹气球,挂气球为一组,做年夜饭为一组。每一组8个人,你选择一下,自己最合适哪一组的工作呢?
3、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4、师:我这儿有你们需要的各种材料,请每一小组派一位同学来拿你们组需要的材料,然后合作完成各组的工作。
5、学生选择各种材料完成各自的任务
6、教师播放过新年的音乐,学生合作作业时,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技术上的'难题
五、作业评价
师生共同欣赏过新年的环境布置。在学生自评作业后,大组进行互评,提出更好的建议。
六、结束新课播放音乐
过新年教师小结、布置课后要求,即过新年时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家里办年货,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教学反思:
上这一课的时候,我参考了《艺术》教材中“过新年”一课的音乐元素,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这是我深切的感到,新课标放宽了教师的手脚,而且不拘于某一本教材的内容,课程间、课程内的综合使得教师在教的时候、学生在学的时候更加轻松、自由。
小学美术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泥工课可以是学生更加接近大自然。雕泥板在泥工课中属于浮雕。通过雕泥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立体意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以后泥工课的开展和深入。
本课的内容包涵了欣赏与创作。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艺术家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兴趣。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范画,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大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作品的立意与创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泥板、刻刀等。
生:泥、刻刀以及自选的一些工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浮雕艺术。
1、拿出已经做好的干透的你班拓印。
2、学生尝试拓印并了解(活字印刷术)及浮雕的概念。
3、说说你见过哪些类似的艺术作品。
二、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作品。
1、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情操、收藏等。
2、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或木。
3、浮雕艺术的.形式: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种多样。
4、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5、存在的形式:单幅或成组。
三、讨论探索。
1、选择学生图片资料展示,并请学生表述。
2、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供学生欣赏。
3、以小组为单位,跺脚度地讲述某一幅作品。
四、勾勒草图。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勾勒草图。
2、教师巡回指导。3、立意要新,有独特个性,并要主义形式美感。
六、动手制作。
七、教师
第二课时
一、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请创作者讲述设计意图。
二、讨论和研究。
1、通过互评可以对创作草图做适当调整。
2、研究用何种方法进行制作。
三、学生尝试制作。
(1)、用泥皮、泥条粘贴的方法做浮雕装饰。
(2)用刀刻的方法来绘制。参照范图用半圆雕和浮雕结合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1、相互交流。
2、教师。
3、可以选择部分作品涂釉烧制。
五、教师。
(1)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新颖、独创性。
(2)可以摆放在房间内装饰。
六、教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9
《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目标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线的组织及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认识线的种类
1、折线,反应心情,吸引孩子兴趣。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
1、感受生活中的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3、线的情感性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4、线的运用和表现
(1) 欣赏课件中中外画家的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
(2) 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3)赏析线画《缅甸仰光大金塔》
(4)赏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画
三、课堂作业
1、讲述“我的梦”(语言描述)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的梦,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最深最感兴趣的梦。
2、请大家把最感兴趣的部分用线画出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业 要求:可自己创作,也可自由组合共同完成。选择适合自己所画内容的纸、笔把它通过不同种类、不同粗细、不同疏密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画
五、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作业布置
用各种各样的线画一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现出线的疏密变化又有秩序。
小学美术教案10
教材分析:
扎染与蜡染都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本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制作起来又简单,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与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对扎染与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与创造力的体验。
总课时数:3课时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别:绘画表现课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本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扎染的天然合成之美。
教学目的:
1.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2.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扎染艺术美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
教具:丝巾,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学具: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 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与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
2. 小结:这种效果是进行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你想了解我们民间扎染艺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并制作。板书课题——扎染剪贴。
三.新授
你们认为这种染色美吗?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撮起或折叠的被印材料经过紧紧的、不同花色的绑扎或缝扎,在用色浸染时,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就可以在材料上留下有趣的花纹。你们想学吗?下边我们一块来欣赏老师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示范:
(一)撮扎:
1. 将纸撮起
2. 用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二)折扎
1. 将纸折起
2. 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让学生欣赏电脑里的扎染作品,学生边观察,教师边介绍。并让学生谈一谈这些作品美之所在。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注意事项:等颜色干后再打开,以免色纸损坏,打开时一定要仔细。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用上节课制成的扎染作品进行剪贴装饰。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
评析上节课的作品,给学生予表扬鼓励。
三.欣赏课本:课本上这些美丽的画就是用我们上一节课的作品剪贴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做法。
四. 教师示范
在示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培养他们表现的欲望。
1. 思
2. 选材
3. 剪贴
五.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 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在想像中抓住书包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2、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
3、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大胆设计一个书包,并有所创新。教学难点:设计有创意的书包。
教学用具:
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画纸、铅笔、彩笔、彩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开始上学书包就一直陪伴着我们,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和进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书包,看看自己的书包有什么特点,尝试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书包,做个小小设计师
二、实例赏析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其他样式的书包(各种类型的书包图片)
师:书包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外形、颜色都有很大的区别,书包上的装饰图案更是五彩缤纷。现在呢,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书包。
三、学生展示书包
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书包
(师逐步提出外形、颜色、图案、功能)
重点从形、色、图案入手,体现美术特色,抒发个人情感。
四、设计
师:今天,我们班里要开一个书包超市,专门卖我们班上同学设计的书包。作业要求:以下任选一项完成:
1、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款式新颖的、造型独特的书包;
2、设计一个功能奇特、造型独特的未来的书包
五、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评价(书包展示柜)
教师挑选优秀作业把作品插入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货架上,再让这些同学向大家介绍他设计的意图。
逛超市活动:让全班同学欣赏书包作品,并讲出自己喜欢的书包,说明喜欢的理由,教师引导。
七、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12
教材分析:
1、本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主要是以折纸为主,另外用剪、撕、贴,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制作小动物的练习。
2、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特点和形体比例折出动物成为本课的要点。
3、折出小动物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教材给予的制作方法较简单,难度不是很大,留给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空间很大。另外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教学目的:
1、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用具:
动物娃娃、范画、课件、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分两排席地而坐,。
2、教师将若干个动物娃娃挂在教室里,并将一张淡黄色塑板放置幻灯幕布下。
4、展示课件:(《折纸动物》的封面。)
一、导入:
1、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用千纸鹤引出一个小故事)。
2、课件展示:(动物王国中的选美大赛。)
3、老师提问:“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
4、投影仪展示:范画(天空、陆地,水中的小动物代表比美)。
5、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6、深入:“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学生进行声音和肢体模仿练习。)
8、课件展示:(天上、陆地,水中的小动物图片。)
9、老师提问:“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
2、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物)。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天上动物、陆地动物和水中动物),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小组围成一个圆圈。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动物)(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将双面胶贴在学生作品后面。)
四、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将双面胶贴在所有学生的作品后。)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学生猜答)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5、老师奖励学生,学生去拿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扬。
五、活动:
比赛结束,老师带学生放松小手。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舞。(音乐带《我有一双小小手》伴舞)。
六、延伸:
1、学生将自己的折纸作品贴在黄色塑板上,将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师提问:“小动物这么美,周围好象缺了什么?”(学生回答)
3、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水彩笔将折纸小动物四周美丽的风景进行添加。(天上、陆地和水中的风景)。
4、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放音乐)
八、尾声:
1、课件展示:(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向小朋友们说再见。)
2、老师带小朋友们向小动物们说再见。
3、老师和小朋友们互相说再见。
4、结束。
教学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13
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小学美术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通过大量资料的欣赏和同学们陶土仿制的亲身体验,更进一步感受非洲雕刻的风格,共享人类文明。非洲雕刻艺术既充满了浓厚的原始情趣和特征,又具备现代气息。它的夸张变形,简洁概略,呈现出的节奏、韵律,与儿童作品中天真的'想像非常相似,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情感获得愉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更能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雕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①更进一步感受和了解非洲雕刻。
②通过自身尝试切实体会非洲雕刻的神秘、韵律和节奏力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非洲雕刻的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黏土等造型材料。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同学们黑人照片与非洲图片相比较导入课程。
●启发:非洲雕刻是生活文化的写实反映,风格是粗犷、率真、概括、有力度、神秘、有韵律的。
●分组讨论:说说非洲的人像有什么共同点?如何表现神秘与力度等特点?
●陶土仿制:用陶土仿制非洲雕刻,注意抓住非洲雕刻人物表情神秘,五官突出,动作有形式感等特征。
●根据对遥远非洲的认识,同学们课前准备面具、头饰等,模拟表演非洲生活片断,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雕刻的了解。
三、学习建议:
●是否积极参与欣赏评述活动,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探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能否用陶土等工具仿制非洲雕刻艺术,加深对非洲雕刻的亲身感受。
●是否领悟到非洲雕刻的艺术魅力,提高拓宽了自身的审美经验。
●能否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小学美术教案15
一、教材欢乐陶吧分析
本课欢乐陶吧通过对古今陶文化的欣赏、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国陶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动手制作欢乐陶吧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欢乐陶吧
本课欢乐陶吧教学的欣赏活动是通过对我国古代陶艺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不同时期陶文化的特征和陶艺作品的风格特点。
本课欢乐陶吧前半部分展现了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种类型、不同风格形式、用不同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有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鱼纹盆,有大汶口文化的白陶瓷,还有现代的人物、建筑、动物等。它们的造型是那样的别致有趣,极具丰富的想像力,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一部分同时还介绍了手工制陶的流程和步骤,能使学生对制陶的全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欢乐陶吧
本课的后半部分是学生陶艺作品的展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制作的人物——《二泉映月》、动物——《羊》、器皿——《壶》、日用品——《提包》、物体——《船》,他们运用了泥板、盘条、卷折、拼接、切挖、手捏等多种不同方法综合造型,
并通过刻划、粘贴、肌理压印等手法来进行装饰美化物体,使这些不同类型的物体形状各异,各有特点,生动有趣,充分展现了学生们丰富的'表现力和动手造型的能力。
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陶艺作品进行认真地比较、认识、分析,发现这些作品之间的不同之处,从它们的造型特点、装饰手法来谈个人的认识、感受和看法。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陶艺创作时,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思维想像,要想像得与别人不一样,有个人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要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多种方法来综合表现造型。
本课的内容是对小学阶段陶艺教学的一个小结,通过对陶艺作品的欣赏,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今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是让学生对陶艺制作的方法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因此,教学中教师对陶艺的赏析要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想像,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分析,用他们的语言来谈自己的看法、认识和感受,谈作品的风格特征和造型特点。在创作实践中,让学生回顾和温习以前学习过的做陶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较熟练地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课活动一,陶艺作品的欣赏是通过对古今陶艺的赏析比较,使学生对我国陶的发展过程和不同时期陶的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陶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欣赏认识——观察了解——分析评议——尝试感受等形式来分层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完成教学任务。除了本教材中看到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外,教师还可以介绍有关半坡、马厂、庙底沟、马家窑等彩陶文化的特点、风格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例如半坡型彩陶,它是以鱼形为纹样装饰陶器,早期的鱼形纹样以写实为主,后来其鱼形纹样逐渐演变形成几何形,抽象化。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本课的活动二,是学生了解我国传统陶文化后进行自我创造表现的动手实践活动。这一方面涉及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比较丰富,从校园的学习生活到日常生活用品,从人物、动物、植物、建筑、车船等诸多方面都是他们进行创作的内容。关键是要让学生制作的作品有个性特征,更具特色,不在乎学生做得像不像,而是要强调表现形式、内容多样化,要自创新意,发挥巧思,在造型上采取夸张、变形与多种形式的结合,创作表现上要体现出个人的想法,呈现出丰富多姿的面貌。教学活动的组织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或相互改进等方式进行。教学任务的进行可采取欣赏感受——小组讨论——创作构想——造型表现——相互调整——装饰完善——交流评价的步骤。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发现独特、新颖的构想要及时鼓励,激发兴趣,遇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给予帮助、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装饰手法上除了学过的之外,也可采取绘画的形式,并鼓励创新,使其达到较佳的效果。
作业要求:能运用多种做陶的方法,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件造型别致、生动有趣且有个性特征的作品。
教学评价:集体观赏——推选作品——本人谈构想——大家评议。
四、教学选择
本课教学活动的实施,欣赏教学实际上是一重要的内容。因为陶艺教学在小学阶段已告一段落,因此,欣赏的内容、图片、文字资料相对要准备得充分一些,从不同时期、不同形状样式、风格种类、古代现代、国内国外的陶文化中去寻找有代表性的作品,使课堂内容更充实,文化内涵更丰富,达到教学的目的。
陶艺创作活动的组织可以分组进行,各组先商议确定表现内容:以做什么为主?如做建筑物,是高楼还是民居?再考虑分工,你做什么,他做哪一部分,先个体尝试,然后将个体的创作进行组合造型。既展示了个人的思想又体现集体的力量,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建议
1.教学前教师自己要熟悉我国陶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有关陶文化的知识和各个时期的作品及其特点。
2.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较直观地欣赏到不同时期彩陶文化的差异及其陶艺作品的造型特征、表现形式和特点、纹样装饰的手法,使之体会和感受到彩陶文化的气息和古人的创造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3.在创作表现中,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必须的工具材料,如拓印肌理纹样的物品,进行刻画纹饰的竹签,进行造
型的报纸、树枝、铁丝,压泥板用的瓶子、棍子等等,(也可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使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当地情况介绍一些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拓展知识面。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06-01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6
小学美术教案01-04
小学美术教案06-12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4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5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