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3-05-26 18:57:1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 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巩固。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2

  【创新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运用“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去理解体会重点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模仿声音等手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你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2.学生自由阅读,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片段列举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这些事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正是我们没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同学们,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

  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美妙 演奏 手风琴 感受 激动 乐器 虫鸣 翻动 歌曲

  拂过 温柔 狂风 合奏 雄伟 乐曲

  威力 打击 热闹 窗户 雨滴 汇聚 小溪 轻快 散步

  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哗啦啦 唧哩哩 淙淙 潺潺

  (1)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好这几个字的读音“奏”读“zòu”,不要读成“zhòu”;“喳”读“zhā”,不要读成“zā”。

  4.引导学生积累拟声词。

  (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叽叽喳喳”这样的词语。

  (2)交流体会: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

  (3)在平时的阅读和交流中你都积累了哪些拟声词?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课件出示:

  水声:叮咚 淙淙 滴沥 淅沥 哗啦 滴答 咕嘟 扑哧 扑通

  鸟声:布谷 喳喳 啾啾 啁啾 叽叽 嘎嘎咕 刷啦 扑棱

  动物:唧唧 喔喔 咕咕 嘎嘎 呱呱 喵喵 咩咩 哞哞 汪汪 吱吱

  人物:扑哧 喃喃 哈哈 呵呵 嘿嘿

  树声:喀嚓 嘎巴 簌簌 唰唰

  (5)学生阅读积累。

  5.指导写字。

  (1)师强调并范写“滴、敲、演”等字。“滴”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敲”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支。”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投影展示优秀写字作业。

  三、读通课文,熟悉内容。

  1.解除了生字词的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松地把课文读下来了,自由读读课文,在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节序。(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节序)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3.指名读(任意选择课文某一小节)教师与同学予以点评。

  4.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风、水、动物)

  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指导朗读: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指名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全班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②教师评议小结:你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

  ③指名读,教师作适当评价和指导。

  (3)谈话过渡:微风是轻柔的,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

  (4)指导朗读: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你们都听过狂风吹起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生模仿狂风吹起的声音:“呜呜呜!”)

  ②你看,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你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吗?(学生自愿举手试读,师生评议,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5)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壮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的读一读好吗?(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6)教师小结:这段文字写得真美,作者在这里先写了微风的温柔,再写了狂风的雄壮,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写得如此生动细腻,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7)谈话过渡: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喜欢水的同学们,你们都勾画了哪些句子呢?把你的感受和我们说一说吧!

  2.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这声音多好听,这声音多美妙。像这样描写声音的词,我们叫作拟声词。谁能把小雨滴落在这些不同地方发出的美妙声音,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自愿举手朗读)

  ②指导朗读:在同学们的阅读声中,我仿佛感觉到这些小雨滴落到树叶上了,声音那么清脆好听。这些小雨滴落到房子上了,多么深沉有力。这些小雨滴落到窗户上了,像风铃一样清脆悦耳。

  ③自由朗读。

  (2)课件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朗读。

  ②教师评议并小结:是啊,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就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谁来读一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③个别读,齐读。

  (3)教师小结过渡:从一首欢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水真是大自然里的音乐家。快来看啊,大自然的动物歌手们也来了,生活在这充满音乐的自然里,他们多么快乐啊!谁想读读这一段?

  3.生自主朗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句子分角色读。

  ①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②走在公园里, ;

  ③坐在一棵树下, ;

  ④在水塘边散步, 。

  ⑤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

  !”

  四、诵读课文,背诵积累。

  1.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2.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3.小组代表,展示背诵。

  五、拓展延伸:

  现在正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春天,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走进公园里,去倾听一下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它的美妙,或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请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风 呢喃细语

  美妙 水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动物 唧唧喳喳 唧哩哩

  …… ……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作文,因此我建议教师要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习作的信心。

  2、习作时,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在遣词造句上要求切勿过细。

  3、评价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习作设计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

  三、写一写

  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教案》,来自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敬重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祥、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俺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同学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选择自身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玩弄(nòng)声母是n。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同学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局部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同学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玩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布置组员分角色朗读、扮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扮演。

  3、挑选一组同学上台扮演,根据扮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同学扮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玩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扮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同学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敬重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祥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小朋友,回来!俺给你胶卷,俺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同学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协助小朋友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同学发表自身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身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小朋友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练习一字组多词和造词填空,学会运用字词。

  2、学会积累关于友情的名言,警句和谚语。

  3、阅读《李杜之交》,扩展知识面。

  4、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闻,关注国家大事,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语文。

  教学重难点:

  1、学词积累与运用。

  2、名言、警句和谚语的积累。

  3、新闻收集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关于友情的名言,谚语以及关于国家大事的新闻。

  2、准备好几篇唐、宋代诗人友情方面的知识短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1、学生尝试。

  2、发现规律

  3、适当扩展

  二、日积月累

  1、让血色怀念感读熟这些句子

  2、小组内讲讲这些句子的.意思。

  3、拓展

  4、鼓励背记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三、知识窗

  1、《李杜之交》一文介绍了两位伟大诗人之间的友谊。

  2、读字生读,然后交流。

  四、窗外事

  1、让学生课前看电视。

  2、收集资料。

  3、办手抄报。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 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2、检查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 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板书:

  6、小摄影师

  小男孩 高尔基

  扔纸团 请进来

  忘胶卷 给胶卷

  热爱崇敬 关心爱护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读“干燥、暮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能用你喜欢的词语形容一下鲜花吗?我们都知道鲜花可以欣赏,但是它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花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课题质疑

  同学们,读了题目之后,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启发学生对课题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问题,并且在提问过程中带领学生有意识的进行问题归类。

  三、自主朗读,解答问题

  1.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问,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大声朗读课文。朗读要求: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找到答案就在旁边标上记号。 (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老师来考考你们。

  (1)出示生字认读 自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词语认读 自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3.就初读提出的问题,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指导难写、易错字( 醒 嫩 强 修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朗读感悟。

  1.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吗?

  (1)出示喇叭花图片,说一说像什么?怎么吹喇叭?

  (2)体会一下喇叭花开时的高兴心情,感悟拟人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3)出示蔷薇花,对比体会“蔷薇花开了”和“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两种不同句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4)感受课文不同句式的表达方式,把自己融入到鲜花之中去,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同法学习其他花开放的句子。

  2.过度: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1)梳理原因:

  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②开花时间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2)理解花开不同时的原因。

  3.制作花钟

  三、梳理总结

  植物学家平日里细心观察发现了花开不同时这一有趣现象,并且利用这种现象制作出了花钟,你想认识一下这位植物学家吗?出示植物学家的图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细心,有创意,多联系)

  板书设计

  发现?----------------(不同的花不同时间开放)

  研究?-----------------(为什么会不同时间开放)

  利用?-----------------(制作花钟,知道大致时间)

  3.课后反思

  《花钟》是一篇语言优美,思路清晰的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向我们说明了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问题导学阅读模式的基本要求,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联系多思考的习惯。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在朗读中感悟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带来不同的感受,而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课程一开始,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对课题质疑。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能力都不是很高,如果让学生读了课文之后对全文进行质疑,学生未免有点摸不到头脑,很可能提出一些不相关的问题,浪费课堂时间。所以我设计的是对课题进行质疑,范围一下子缩小了,而且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提出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花钟,花钟里都有什么花”等等,把这堂课的门槛设置的低一些更适合我们的学生接受。然后就是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思考找出答案。这样通过问一问,找一找,答一答,学生理解课文就很容易了。之后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反复朗读,加动作,加表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花开的魅力,通过比较“蔷薇花开了”和“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等一些不同句式,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平日里这种朗读训练并不是很多,他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不懂得如何融入到课文中去,如果不融入到课文,那么理解课文就是机械式的,没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依旧会把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列为重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没有充分的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学与老师引导的教这一互动关系,因为害怕放手太多导致会不按我的教学设计发展,所以依旧显得老师说得多,学生说的少。二在学生质疑课题的时候,因为害怕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所以给学生们提问题的时间很短。如何处理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是我以后需要多学习研究的地方。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2、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①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②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③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④全班交流。

  ⑤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②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③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

  1、指名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都是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1)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2)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3)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

  (4)自愿者讲给全班听。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 云 雷

  太阳 月亮

  东 西 南 北 美丽的宇宙

  大地 江河

  花草树木 雨露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板书:

  8、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4

  教学要求: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和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自学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学习

  1.: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们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吗?

  2.出示课题:有一群孩子和大家一样也有着快乐的童年,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生字,特别注意“却、命、丧“的'写法。

  4.词语解释。

  憧憬:向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

  三、学习课文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读读这些句子。

  2.交流句子,教师出示。

  (1).我们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2).我们快活地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我们都哭了……

  (4)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教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放风筝时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

  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创造比素氛围,读好第二自然段。

  A.在读、评、赛中读通课文。

  B.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写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

  C.感情朗读:让学生自己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好课文。

  2.想象入境学习第三自然段

  A.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么?

  B.谁想放风筝?大家是怎样放风筝的?

  C.出示课文的填空题,填进有关的字和词,然后把怎样放的告诉同桌。

  D.风筝越飞越高,你们在快活地喊着什么?说听听。

  3.感情朗读,带着高兴、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体会放风筝时的高兴和找风筝时的难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筝》,谁能说说这风筝是怎么制作的呢?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8自然段。

  1.教师引述: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2.教师引导:此时,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画出我们心情难受的句子。

  3.交流,教师出示。

  A.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一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B.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4.朗读这些句子。

  5.教师引导: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6.学生汇报。

  7.“小小的风筝,你寄托了孩子们多少欢乐,多少向往。”大家能读出这份情怀吗?

  8.指导朗读。

  三、谈感受

  1.放风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很着急,你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吗?

  2.学生交流。

  四、拓展练习

  1.亲手制作风筝。

  2.写一写制作风筝的过程。

  五、布置作业

  1.继续制作风筝,到公园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2.收集有关风筝资料、图片,互相交流。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案01-17

语文上册教案03-05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5

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04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8-28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4-27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6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1-04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25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2-18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 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巩固。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2

  【创新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运用“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去理解体会重点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模仿声音等手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你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2.学生自由阅读,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片段列举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这些事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正是我们没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同学们,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

  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

  美妙 演奏 手风琴 感受 激动 乐器 虫鸣 翻动 歌曲

  拂过 温柔 狂风 合奏 雄伟 乐曲

  威力 打击 热闹 窗户 雨滴 汇聚 小溪 轻快 散步

  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哗啦啦 唧哩哩 淙淙 潺潺

  (1)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好这几个字的读音“奏”读“zòu”,不要读成“zhòu”;“喳”读“zhā”,不要读成“zā”。

  4.引导学生积累拟声词。

  (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叽叽喳喳”这样的词语。

  (2)交流体会: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

  (3)在平时的阅读和交流中你都积累了哪些拟声词?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课件出示:

  水声:叮咚 淙淙 滴沥 淅沥 哗啦 滴答 咕嘟 扑哧 扑通

  鸟声:布谷 喳喳 啾啾 啁啾 叽叽 嘎嘎咕 刷啦 扑棱

  动物:唧唧 喔喔 咕咕 嘎嘎 呱呱 喵喵 咩咩 哞哞 汪汪 吱吱

  人物:扑哧 喃喃 哈哈 呵呵 嘿嘿

  树声:喀嚓 嘎巴 簌簌 唰唰

  (5)学生阅读积累。

  5.指导写字。

  (1)师强调并范写“滴、敲、演”等字。“滴”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敲”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支。”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投影展示优秀写字作业。

  三、读通课文,熟悉内容。

  1.解除了生字词的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松地把课文读下来了,自由读读课文,在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节序。(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节序)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3.指名读(任意选择课文某一小节)教师与同学予以点评。

  4.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风、水、动物)

  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指导朗读: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指名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全班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②教师评议小结:你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

  ③指名读,教师作适当评价和指导。

  (3)谈话过渡:微风是轻柔的,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

  (4)指导朗读: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你们都听过狂风吹起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生模仿狂风吹起的声音:“呜呜呜!”)

  ②你看,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你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吗?(学生自愿举手试读,师生评议,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5)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壮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的读一读好吗?(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6)教师小结:这段文字写得真美,作者在这里先写了微风的温柔,再写了狂风的雄壮,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写得如此生动细腻,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7)谈话过渡: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喜欢水的同学们,你们都勾画了哪些句子呢?把你的感受和我们说一说吧!

  2.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这声音多好听,这声音多美妙。像这样描写声音的词,我们叫作拟声词。谁能把小雨滴落在这些不同地方发出的美妙声音,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自愿举手朗读)

  ②指导朗读:在同学们的阅读声中,我仿佛感觉到这些小雨滴落到树叶上了,声音那么清脆好听。这些小雨滴落到房子上了,多么深沉有力。这些小雨滴落到窗户上了,像风铃一样清脆悦耳。

  ③自由朗读。

  (2)课件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朗读。

  ②教师评议并小结:是啊,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就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谁来读一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③个别读,齐读。

  (3)教师小结过渡:从一首欢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水真是大自然里的音乐家。快来看啊,大自然的动物歌手们也来了,生活在这充满音乐的自然里,他们多么快乐啊!谁想读读这一段?

  3.生自主朗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句子分角色读。

  ①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②走在公园里, ;

  ③坐在一棵树下, ;

  ④在水塘边散步, 。

  ⑤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

  !”

  四、诵读课文,背诵积累。

  1.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2.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3.小组代表,展示背诵。

  五、拓展延伸:

  现在正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春天,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走进公园里,去倾听一下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它的美妙,或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请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风 呢喃细语

  美妙 水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动物 唧唧喳喳 唧哩哩

  …… ……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作文,因此我建议教师要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习作的信心。

  2、习作时,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在遣词造句上要求切勿过细。

  3、评价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习作设计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

  三、写一写

  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教案》,来自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敬重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祥、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俺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同学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选择自身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玩弄(nòng)声母是n。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同学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局部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同学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玩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布置组员分角色朗读、扮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扮演。

  3、挑选一组同学上台扮演,根据扮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同学扮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玩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扮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同学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敬重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祥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小朋友,回来!俺给你胶卷,俺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同学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协助小朋友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同学发表自身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身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小朋友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练习一字组多词和造词填空,学会运用字词。

  2、学会积累关于友情的名言,警句和谚语。

  3、阅读《李杜之交》,扩展知识面。

  4、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闻,关注国家大事,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语文。

  教学重难点:

  1、学词积累与运用。

  2、名言、警句和谚语的积累。

  3、新闻收集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关于友情的名言,谚语以及关于国家大事的新闻。

  2、准备好几篇唐、宋代诗人友情方面的知识短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1、学生尝试。

  2、发现规律

  3、适当扩展

  二、日积月累

  1、让血色怀念感读熟这些句子

  2、小组内讲讲这些句子的.意思。

  3、拓展

  4、鼓励背记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三、知识窗

  1、《李杜之交》一文介绍了两位伟大诗人之间的友谊。

  2、读字生读,然后交流。

  四、窗外事

  1、让学生课前看电视。

  2、收集资料。

  3、办手抄报。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 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2、检查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 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板书:

  6、小摄影师

  小男孩 高尔基

  扔纸团 请进来

  忘胶卷 给胶卷

  热爱崇敬 关心爱护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读“干燥、暮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能用你喜欢的词语形容一下鲜花吗?我们都知道鲜花可以欣赏,但是它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花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课题质疑

  同学们,读了题目之后,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启发学生对课题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问题,并且在提问过程中带领学生有意识的进行问题归类。

  三、自主朗读,解答问题

  1.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问,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大声朗读课文。朗读要求: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找到答案就在旁边标上记号。 (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老师来考考你们。

  (1)出示生字认读 自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词语认读 自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3.就初读提出的问题,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指导难写、易错字( 醒 嫩 强 修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朗读感悟。

  1.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吗?

  (1)出示喇叭花图片,说一说像什么?怎么吹喇叭?

  (2)体会一下喇叭花开时的高兴心情,感悟拟人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3)出示蔷薇花,对比体会“蔷薇花开了”和“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两种不同句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4)感受课文不同句式的表达方式,把自己融入到鲜花之中去,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同法学习其他花开放的句子。

  2.过度: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1)梳理原因:

  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②开花时间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2)理解花开不同时的原因。

  3.制作花钟

  三、梳理总结

  植物学家平日里细心观察发现了花开不同时这一有趣现象,并且利用这种现象制作出了花钟,你想认识一下这位植物学家吗?出示植物学家的图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细心,有创意,多联系)

  板书设计

  发现?----------------(不同的花不同时间开放)

  研究?-----------------(为什么会不同时间开放)

  利用?-----------------(制作花钟,知道大致时间)

  3.课后反思

  《花钟》是一篇语言优美,思路清晰的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向我们说明了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问题导学阅读模式的基本要求,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联系多思考的习惯。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在朗读中感悟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带来不同的感受,而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课程一开始,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对课题质疑。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能力都不是很高,如果让学生读了课文之后对全文进行质疑,学生未免有点摸不到头脑,很可能提出一些不相关的问题,浪费课堂时间。所以我设计的是对课题进行质疑,范围一下子缩小了,而且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提出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花钟,花钟里都有什么花”等等,把这堂课的门槛设置的低一些更适合我们的学生接受。然后就是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思考找出答案。这样通过问一问,找一找,答一答,学生理解课文就很容易了。之后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反复朗读,加动作,加表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花开的魅力,通过比较“蔷薇花开了”和“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等一些不同句式,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平日里这种朗读训练并不是很多,他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不懂得如何融入到课文中去,如果不融入到课文,那么理解课文就是机械式的,没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依旧会把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列为重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没有充分的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学与老师引导的教这一互动关系,因为害怕放手太多导致会不按我的教学设计发展,所以依旧显得老师说得多,学生说的少。二在学生质疑课题的时候,因为害怕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所以给学生们提问题的时间很短。如何处理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是我以后需要多学习研究的地方。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2、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①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②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③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④全班交流。

  ⑤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②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③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

  1、指名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都是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1)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2)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3)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

  (4)自愿者讲给全班听。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 云 雷

  太阳 月亮

  东 西 南 北 美丽的宇宙

  大地 江河

  花草树木 雨露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板书:

  8、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篇14

  教学要求: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和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自学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学习

  1.: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们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吗?

  2.出示课题:有一群孩子和大家一样也有着快乐的童年,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生字,特别注意“却、命、丧“的'写法。

  4.词语解释。

  憧憬:向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

  三、学习课文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读读这些句子。

  2.交流句子,教师出示。

  (1).我们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2).我们快活地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我们都哭了……

  (4)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教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放风筝时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

  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创造比素氛围,读好第二自然段。

  A.在读、评、赛中读通课文。

  B.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写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

  C.感情朗读:让学生自己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好课文。

  2.想象入境学习第三自然段

  A.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么?

  B.谁想放风筝?大家是怎样放风筝的?

  C.出示课文的填空题,填进有关的字和词,然后把怎样放的告诉同桌。

  D.风筝越飞越高,你们在快活地喊着什么?说听听。

  3.感情朗读,带着高兴、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体会放风筝时的高兴和找风筝时的难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筝》,谁能说说这风筝是怎么制作的呢?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8自然段。

  1.教师引述: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2.教师引导:此时,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画出我们心情难受的句子。

  3.交流,教师出示。

  A.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一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B.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4.朗读这些句子。

  5.教师引导: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6.学生汇报。

  7.“小小的风筝,你寄托了孩子们多少欢乐,多少向往。”大家能读出这份情怀吗?

  8.指导朗读。

  三、谈感受

  1.放风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很着急,你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吗?

  2.学生交流。

  四、拓展练习

  1.亲手制作风筝。

  2.写一写制作风筝的过程。

  五、布置作业

  1.继续制作风筝,到公园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2.收集有关风筝资料、图片,互相交流。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