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24 13:04:2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一、导学

  1、情景(问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品味了春草、春花、春风,这节课我们将沐浴在细密的春雨中,继续领略春天的美!

  2、目标导学

  ⑴、赏析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

  1、学生对课文中的剩下的二幅春景图进行赏析。

  要求:按照①特征②顺序③语言方面(如:修辞手法、用词等)几方面着手。

  2、按画面,分小组进行,五分钟进行展示。

  三、助学

  1、春雨图(第6自然段)

  ①“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明确: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②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明确:“斜”“斜”字写出了雨的轻盈,同时又暗写了“轻悄悄”的“春风”。“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薄烟”的情状。

  ③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明确: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一个“逼”字让我们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们的眼中。

  ④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明确: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⑤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远,由静到动,一幅充满诗情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的对春雨的喜爱。

  ◎总结以上四幅图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及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散文的共同特征。

  7、迎春图(第7自然段)

  ①“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确:“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龄之全。

  ②“也赶趟儿似的”的“也”照应前文何处?这里的“赶趟儿”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④讨论“迎春图”和前四幅图画的关系。

  明确:这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⑤“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一种写法读起来给人以动感,后一种写法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

  解说:全篇用叠字17处。叠字的运用,可以放慢句子的节奏,造成舒缓亲切的语气,也可以使书面语尽量向口语靠拢,使书面语更平易、自然、顺畅;更重要的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形象。如用“嫩嫩的”写小草的质感,用“绿绿的”写小草的颜色,用摹声词“嗡嗡”表现成千成百的蜜蜂飞舞的景象,都极生动逼真。同时读起来,还可以产生独特的韵味。试读这一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开头“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连用四个叠字,与“城里乡下”两个对偶词组结合在一起,造成有规律的三组六顿,读起来自然形成欢快的调子。在两个散句之后,再次出现两个重叠词:“舒活舒活”、“抖擞抖擞”,在构词法上又有变化,由AABB式变为ABAB式,顿时产生一种运动的力感。

  8、简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①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明确:“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②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

  ※解说1:这一部分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这个结尾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解说2:三个比喻句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两者都赞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它给予人们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劳作的力量,因而人们要抓紧这大好春光,抓紧生命的春天,认真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获取丰收。但三个比喻句着重用美好的形象感染,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则着重从思想上启迪。

  解说3:三个比喻句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1)娃娃新。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①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②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③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

  ④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2)春姑娘美。喜欢春姑娘的美:

  ①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②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③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全种愉悦的美。

  ④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3)青年健壮。

  ①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②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③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④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撑伞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实现美好的希望。去建设美好的未来。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课堂总结:

  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作者为什么能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美丽呢?首先要有细致的观察,并且善于积累语言,然后由感而发,才能够恰当的表达出来:

  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会美好,未来才会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千万不要“雄心万丈,躺在床上”。

  总结

  同学们,《春》是一幅精美的画,它形象生动,姿态万千,色彩缤纷,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动听的歌,它曲调优美,节奏欢快,动人心弦,发人深思。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兴的时候就风和日暖,生气的时候就雨打雷轰;春天是最富诗意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妆师,把花草树木、峰峦田野,都装点得生机盎然,蓬蓬勃勃。其实朱自清留给我们的美文不仅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绿》都是不朽的篇章。课后请同学们再次亲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灵中飘扬的那片风景。

  四、用学

  1、按原文填空。

  ①在描绘春草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

  ②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其新、美、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是:

  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描写春天的完整的诗句。(课文中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密密地斜织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⑦写出本文中运用了比喻、排比修辞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傍晚时候,上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阅读

  (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①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体现这两个字的句子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点都很细,但也有不同点,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③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植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状写树叶和小草时用的词不一样,为什么?

  ④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⑤“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

  五、评学

  1、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呼朋引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文中第②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感觉上写春风的气息。B、从嗅觉上写春风的花香。

  C、从嗅觉上写春风的气味。D、从视觉上写春风的草味儿。

  3、第③句中能跟“轻风流水”应和的是()

  A、鸟儿B、鸟儿的曲子

  C、鸟儿高兴起来D、卖弄喉咙

  4、选出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填空。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作者是________,出处是《________》。

  ②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课文以三个比喻句结尾,请读读这三个比喻句,说说赞美了春的什么,并说说这样的排列顺序与文中的春景描写有什么内在联系。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赞美了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春景描写的内在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迁移训练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

  乙:……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老舍《骆驼祥子》)

  1、甲段写的是□雨,这种雨的特点除“绵绵不断”以外,还有□、□、□的特点;乙段写的是□雨,它的特点是□、□、□。(每个方框中只填一个字)

  2、甲段写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写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

  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注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三、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提问,共同探究。

  提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提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由同学讨论,教师归纳。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提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讨论归纳: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描写的。

  提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其他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以上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提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讨论归纳: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3段为例作分析。

  提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归纳: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提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另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提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晴的评价。

  提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同学们找找看。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三、语言的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1、准确

  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玩赏、欣赏、观赏)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划线词的作用。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音调为色彩。

  提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

  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的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苏州园林》教学要点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本文,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一)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说明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客观对象本身的特点。本文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要在一篇短文内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一定要经过精细的观察,才能以简驭繁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点。

  作者叶圣陶,原是苏州人,“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以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文章指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各个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具有图画的美感,这正是苏州园林建筑最重要的共同特点。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分门别类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下文有四节文字,详细阐述每一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的美感,使各种材料博而不杂,均有归属,丝丝入扣,并体现出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后面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发端,领起文章最后三节,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美。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和分析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一条线索贯串全篇,联结园林各类景物的说明,不仅使文章各部分先后有序,联结自然,就是对园林某部分景物的说明也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如文章写假山、池沼这一节,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着生气。举凡有关景物,均循序渐进,一一写来,有条不紊。这节如此,其他各节无不皆然。经过有合有分的反复说明,园林的特点阐述得十分透彻,留给读者的印象也十分深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用心体会精细周密的观察是写说明文最重要的基本功的道理,培养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对文章组织结构的分析研究,彻底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有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法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景,境随人迁。本文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记叙景物如登高鸟瞰无遗,像中国画透视画法那样,一应园内景物,大至假山池沼、亭台廊墙,小至阶边丛草、门窗图案,都可一一摄入镜头;又如守望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景物,如夏秋季节“鱼戏莲叶间”的动人情景,花时不同的花树相继开放,香飘四时的美好印象,都已一一呈现笔端。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这些地方,稍加点染,便显得生意盎然,沁人耳目。类似例子,俯拾皆是。

  文章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又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使人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如文章指出,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因为园林不是图案画,而是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这使人想起黑格尔所说的话:“当然也还有一种造园艺术,以复杂和不规则为原则”。作者抓住园林和绘画原理的相通之处进行分析,他的看法是很能给人启示的。有的时候,虽未明点出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如文章叙述园林中常有花墙隔、廊子界,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使园林建筑显得波澜层叠,气势纵横。这实际上启示读者认识到,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分析说明,大大增加了行文的情趣和魅力,能丰富读者关于园林建筑的知识,启迪读者的智慧,陶冶读者的心灵。

  教学本文,要加强写法和语言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本文为了准确介绍苏州园林,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借鉴课文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这堂课超出原先设计,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这堂课也使我开始探索语文课堂的功能性,语文课堂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呢?

  1、语文课堂,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首先,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谈谈你的看法”等等,使学生能够尽情地“自由参与”,

  然后,教师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则需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疑问,不放过一切可疑之处,敢于质疑,宁鸿彬老师要求学生“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和对学生“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正是培养学生的求疑精神。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疑问的讨论研究,最终获得提高,“有疑者却要无疑,则此方是长进”。

  2、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是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

  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我们应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应用恰当的形式,诱导学生把自己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当学生对于前人所谓的“定论”有了怀疑,不再人云亦云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

  3、汉语言作为我们的母语,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广泛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身边人文环境、图书、网络等收集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更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课外,跟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创造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读书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大语文教育。本堂课我就是利用了身边的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客观形象感知了文本对象,然后把这种感受应用到语文学习当中来,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4、语文课程的包容性,综合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决定了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聚合思维能力。

  学科渗透题是是中考语文试题一种新的题型,此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的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命题者有效的利用其他学科的语言信息和知识串联成具有一定问题情景的知识网络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内容,还要考查课外内容,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阐释、对跨领域学习的提倡、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中考语文试题提供了有力的考查依据。这些将促使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命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本堂课关注了造型欣赏、人文景观等其他学科问题,带领学生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范畴。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热点、焦点问题,更要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还要经常思考这些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为跨学科考查奠定基础,最终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掌握运用已学会的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重点

  1、加强诵读。

  难点

  1、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2、初步学会诗歌的鉴赏能力。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法及教具

  诵读法、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出示幻灯)

  (二)朗读诗歌

  1、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

  2、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加幻灯图片),出示问题。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配乐)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岁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七)背诵古诗。(齐背)

  三、布置作业。

  写出《春望》的赏析感言。(100—200字)

  学生结合图片说一说印象中的泰山。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小组研讨。

  组内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品读思考该句所描绘的泰山的特点。组内讨论交流

  自由读整首诗,说一说内心的感受。全班交流

  有感情地齐读诗歌,畅所欲言地谈诗歌的魅力。

  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

  四、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大家有什么安排呢?让同学自由回答,把话题引向“旅行”。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

  2、介绍“泰山”,同时展示课件。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1、朗读,强调字音、字形。

  2、解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逐句诠释:(此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还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故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表现诗人虽未得亲历其境,但久慕其名。接着解释“岱宗”一词,再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接句自问自答,“齐鲁”是春秋的`两个诸侯国,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指泰山之色,请问,这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青翠。“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又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绵延不绝。整句话是摹写泰山山脉卧于齐鲁大地,那这就应该是远望所见。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中的“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大家觉得这应该是虚写还是实写呢?明确:虚写。表面上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予之神秀之气,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赏慕有加。“阴阳”是指山的南、北两面,这句话就是说:“山南山北,虽在同一时间,但一边明亮如清晨,一边却阴暗如黄昏。”大家觉得这句话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呢?明确:“割”字,突出南阳北阴之景色,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第四句应为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之高峻。这一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那么综合起来,这句表现了什么样子的泰山呢?明确:神奇秀丽、高大。比较首句,诗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整个泰山山脉发展到泰山的山南、山北。这么看来这句应是从那个角度进行“望”呢?明确:近望。

  3、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泰山的整体形象。

  4、过渡:这是我们这个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当然,学习一首诗,重点还在于理解诗中的“情”,所以我们接下来看到诗的第三句以及第四句。

  5、后两句为本诗的第二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这两句诗亦景亦情,情由景生,这里的景是指?明确:层云、归鸟。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明确:心情激荡。接着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说明站在泰山上,视线如何呢?明确:眼界空阔。这一句是抓住了层云和归鸟这两个景物细节来抒情,所以这一联应为“细望所见”。

  6、接着诗人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请大家结合注释理解这一联的意思。明确: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那么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可以一览群山呢?明确:俯视。接着是本课重点:结合写作背景,启发学生理解这一句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各抒己见。(参考答案: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7、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诗人的感受

  8、结合整首诗,进一步感悟诗人情感:讨论问题一、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讨论问题二、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的: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竹图展示,导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现在画一画。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你品味到美了吗?

  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此题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如: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

  四、合作探究,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梳理父亲讲述的中国画特点及有关画家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学习愿望。

  梳理:

  (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 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体验拓展,走进童年。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你 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3、竹之游戏:大家在童年时做过哪些跟竹有关的游戏?请用简洁的语言的叙说出来。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2、课外延伸:

  ①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②写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关,语言自然、清新,尽量表现童真、童趣。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

  2.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要认真诵读课文,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针对课文中关乎作品情感、材料组织等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合作研讨解决。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想,大家一定熟知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就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所写的`《老王》一文,通过描述自己与车夫老王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永恒的生活命题。

  二、简介作者:杨绛

  [课件3、4]

  三、学习目标:[课件5,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

  2.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四、识记字词[课件6]

  五、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课件7]

  听读课文,走近老王。

  说一说:在你心目中,老王是一个什么形象?

  请用“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现在哪里。”的句式表达出来。

  示例[课件8]

  总结:老王的生活处境是什么,老王的内心情感是什么。[课件9]

  六、讨论探究[课件10—12]

  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作者严密组织材料,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1.本文在写老王的“苦”和“善”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3.“我”和家人对老王又是怎么样的态度?

  七、精读课文[课件13—15]

  (1)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2)有着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样走了,“我”有着怎样的感受?“我”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句最充分体现出来?

  表现作者特殊心情的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改善老王的境遇,所以感到“愧怍”。

  (3)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王说吗?

  八、品味语言[课件16—18]

  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每组的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九、交流讨论

  阅读学习过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受到什么启示?[课件19]

  十、小练笔[课件20]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要求: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十一、探究思考[课件21]

  现实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哪些不幸的人?他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展示图片[课件22—27]

  十二、结束[课件28、29]

  我们要平等、尊重和博爱地去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王”。

  请记住: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的

  一、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二、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教学设想

  一、鲁迅的肖像描写和他对“我”的影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本文语言生动,饱蘸感情,而且意境集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以及旁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领悟、自得。

  三、补充有关背景,以便分析课文。

  四、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二、课内预习;三、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今天,我们要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加黑字板书,下同)

  二、指导预习

  1.给下列词语中黑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 虐( )待 摩suō( )

  jiǒng( )相 抖擞( ) 颓( )唐

  chóu chú( ) 不能自yǐ( )

  2.口头回答“理解·分析”中的第一、三题。

  提示:第一题见课文;第三题(C)。

  三、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8节

  1.根据“揣摩·运用”中的第四题,阅读有关内容,并在书上作标记,准备口述以下问题。

  (1)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近景”“一本书的特写”。

  提示:

  全景: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往上钻。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特写: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在内山书店,作者与鲁迅先生相遇,对鲁迅的外貌作了突出的描写。

  (2)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特征的“中景”“近景”、“特写”的语句。学生逐项朗读,教师作适当讲解。

  提示:

  中景:“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教师讲解:

  因为在暗处看,距离又远,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体态(瘦)、年龄、衣着;句中的`“模糊”、“火光”、“烟雾”则是对远而暗的揭示。

  近景:

  引导学生朗读第19节。

  教师讲解:

  鲁迅从店后面走出来,距作者较近,观察较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容,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逐一展现在面前,逼真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抖擞的形象,从而由形入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特写:

  引导学生读出写手的语句:第23节“竹枝似的手”,第38节“他的手多么瘦啊!”

  引导学生读出写外貌的语句:第32节“黄里带黑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面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教师讲解:

  鲁迅先生以极低的价格把两本好书卖给了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我”不能不“惊异地望着他”,距离很近,犹如电影里放大了的特写镜头,再次展现人物鲜明的外部特征,连同对“手”的描写,表明了“他”的健康“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灭了”的现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

  (3)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一个字表达)描写这一特征有什么作用?

  提示:

  “瘦”。“瘦”是鲁迅先生顽强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4)作者写内山书店和鲁迅外貌的观察特点是什么?

  提示:

  观察特点是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2.提问:“我”与鲁迅见面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开始“我”只是模糊地辨出一个人的轮廓;当老人从里面走出来时,“我”感到这老人瘦而有精神;看到老人慈祥的眼光,“我”感到父亲般的爱;当他为“我”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感激;当“我”认出老人是鲁迅以后,爱戴、敬仰、狂喜之情喷涌而出,连用了五个称呼,从共同的目标、平易的态度、慈爱的关怀、引导和帮助以及卓越的斗争,高度赞扬“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平凡而高尚的关系(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和战士)。

  3.小结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完整记叙了“我”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的情景。鲁迅先生荐书、赠书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青年工人,正体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鲁迅先生那“瘦得叫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已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革命鞠躬尽瘁。鲁迅先生的品格是崇高的,精神是伟大的,这令人难忘的一面,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五题。

  2.预习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检查旧课作业;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三、总结课文;四、讨论练习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旧课

  检查“揣摩·运用”中第五题的完成情况,先由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做适当讲解或提示。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集体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一层:(“这事到现在……我就更加坚强起来。”)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加坚强起来。

  第二层:(“现在……继续前进。”)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第三层:(最后一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己。

  3.阅读讨论。

  (1)“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关部分,然后发言讨论,最后教师明确: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3)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讨论、小结:

  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归纳:

  既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又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这一部分是写与鲁迅相见一面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朗读、背诵第二部分

  方法:先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当堂能背诵,最后检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课文

  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叙写“我”偶然见鲁迅先生一面的往事,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踏着鲁迅足迹继续前进的革命意志。

  2.教师归纳写作方法。

  (1)成功的外貌描写,突出了文章中心。

  例如,对鲁迅外貌进行三次集中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2)对比和衬托的运用,抒情和议论的结合,也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例如,“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与见到鲁迅先生“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的对比;用工人所受的虐待与歧视和鲁迅先生“正直而慈祥的眼光”对比,用阴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反衬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相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诵读,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2、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

  3、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4、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

  学习难点

  1、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2、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写法。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营造出自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朗读教学法。每一个步骤都注意突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悟,学会朗读抒情散文,体会春的优美意境。

  3、自主探究教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会的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朗读,感受散文的意境美;整体把握课文感情学生自主掌握课文构架。

  第二、三课时:深入学习课文的表现手法(情与景关系)、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重点语句解析(结合课后练习题);课文结构。

  课后实践:如果有条件,教师可选择带领学生集体春游,以拍照、写生、唱歌、野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回归生活。

  学习过程

  一、导学

  1、情景(问题)导入

  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2、目标导学

  ⑴、掌握生字词,文常

  ⑵、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⑶、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概括好五幅图。

  二、自学

  夯实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烘托()披着蓑()

  抖擞()()朗润()()鸟巢()

  撑()伞嘹()亮赶趟()儿宛()转

  窠()巢应和()黄晕()

  2、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原籍浙江绍兴,出生江苏东海。是我国现代的________、_________。他的散文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助学

  (一)读春:

  春天,是那么的美丽,现在我们共同来读一读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春景)放配乐朗诵,领会作者朱自清的感情基调。(引导朗读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

  朗读指导:

  ①读音正确,声音洪亮。②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感知课文:现在我们先听一段朗读录音,然后再跟着音乐一起朗读一遍课文,注意朗读的语调、停顿、感情。

  1、教师播放录音,全班一起静听或是跟读录音朗诵。请大家放松心情,发挥想象,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2、听完录音,播放音乐(班得瑞《春野》),创设舒缓的情境,全班齐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教师给予评价)

  3、全班朗读完毕之后,再请学生举手分段朗读。(教师给予评价)

  4、学生读完教师点评,指出优缺点。

  教师提示: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要读准字音,口齿清楚,吐字有力,而且是自然流畅地读出。体会感情,把握重音、停顿、速度、抑扬等。朗读时语势多扬少抑,用声多轻少重。开头要读得欣喜,充满生机。中间部分则需要精雕细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段可以读得俏皮、活泼。“风里带来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中……”“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几句要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春天的味道、春天的声响。结尾的三段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讴歌春天、热爱生命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升华。因此,“娃娃”要读得轻些、高些,略有虚声。“小姑娘”则用高而明亮的声音来表现她的快乐、活泼。最后一段,要加强吐字的力度和气势,声音洪亮、有力。

  教师示范重点语句的朗读。师点拨: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二)赏春:

  课文整体把握: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开展。把学生分成为6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课文1-3自然段;第二小组第4自然段;第三小组第5自然段;第四小组第6自然段;第五小组第7自然段;第六小组8-10自然段。)

  提问:

  1、读完课文,大家说一下朱自清都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

  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互相探讨总结,并把本小组的成果写在黑板上。

  五分钟后。请各小组代表呈现本组答案。

  2、作者又是怎样形容他们的呢?(这个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写在黑板搬上的点小组回答并,要小组派一个人到黑板上写出。)

  第一组

  山:朗润水:涨太阳:脸红

  小草:钻嫩嫩的绿绿的(春草图)

  第二组(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第三组(春风图)

  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

  牧童:短笛成天嘹亮地响着

  第四组(春雨图)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农民:披着蓑房屋:稀稀疏疏静默

  第五组(迎春图)

  风筝:渐渐多了孩子:也多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赶趟儿似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六组

  娃娃——小姑娘——青年

  要求每个小组读出所找词语的句子。

  3、请每个小组标出的课文线索。

  每个小组把自己的结构图写在黑板上,并解释原因。

  合并同类项。

  教师要给予指正和肯定。找出线索图,使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为第二节课的深入解析做准备。

  线索:盼春——绘春——颂春

  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来。(盼春)

  第二部分(2~7)具体描绘春天到来时自然的不同景物。(绘春)

  第三部分(8~10)写的是作者赞美春天。(颂春)

  教师小结: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细腻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其中:

  “盼春”是本文的开端,作者满怀期待与喜悦,采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春天在“东风”吹拂下姗姗来到人间。

  “绘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细地观察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得生动有趣。

  “颂春”是本文的结尾部分,以三个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题旨,归结全文。

  4、文章的重点是第二部分“绘春”。作者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精心选择了春天特征的几个具体画面,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谁来说说共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你能分别为它们取个名字吗?

  六幅图画:

  第2自然段是春归图。第3自然段是春草图。第4自然段是春花图。第5自然段是春风图。

  第6自然段是春雨图。第7自然段是迎春图。

  点拨:这几幅图画为我们描绘出了浓郁的春色。每幅图画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角度都不同,但都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融入另外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最后我们再一听一段朗诵录音,播放PPT,让学生边看边听(也可以跟读),把春天的气息带入课堂。要求每一个小组认真听,稍后要每一个小组朗诵自己负责的部分。

  全班一起听录音,各小组按次序,有感情地朗诵。配乐(班得瑞《春野》)。

  本节课小结:这节课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用范读、配乐、图片展示等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采用分小组的形式,发挥大家分工合作的积极性,通过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讨。

  四、用学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xīnrán()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⑵鸟儿将cháo()安在fánhuānènyè()当中,高兴起来了,hūpéngyǐnbàn()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⑶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yǜn()的光,hōngtuō()片安静平的夜。

  ⑷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着,戴着lì()。他们的房屋,xīxīshūshū()的,在雨里jìngmò()着。

  2、下面字词中有几个错别字,你能找出并改正出来吗?

  花枝招展拱托一年之际在于春赶趟儿

  软棉棉喉咙吹面不含杨柳风舒活筋骨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5)明朗润泽。()

  (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4、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5、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

  五、评学

  1、填空

  ①《春》由________春、绘春、________春三部分构成,其中“绘春”又是由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五幅画面构成。

  ②《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怀。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在《春》这篇文章中,朱自清给我们展示五幅图画,你分别给这五幅图画配上相应的古诗。

  春草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花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迎春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置作业:①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及相关的诗词句。

  ②各小组在找出自己所负责段落中找出,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可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情感表达、词语特点等多角度分析,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③建议:大家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自己家里拍摄的关于春天的DV、照片或是绘画拿过来分享一下。

  4、课外延伸:仿照课文结尾句子

  春天还像什么呢?

  例:春天是插花能手,用巧手装扮人生;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用画笔绘出五彩的世界。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一则笑话。笑话中的鸡妈妈通过自己的聪明战胜了猫,保护了自己的孩子。现在有这样一头驴,它要比鸡妈妈的体形庞大得多,可是却没有鸡妈妈那么聪明,它的结局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瞧瞧。(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三、目标的实施:

  1、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不会读的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课文,弄懂文章的大意。(前后左右四同学一组,共同完成。)

  5、检测。

  6、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虎刚刚见到驴时,表现怎样?

  (2)虎发现驴有几样本领?它为什么敢接近驴呢??

  (3)驴的结局如何?

  (4)你如何来评价驴和老虎?

  (5)你觉得本文有什么寓意?

  学生读并且思考讨论。

  评价

  7、提问:本文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思考几分钟?)

  8、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大家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吧!(分组)

  四、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黔之驴,从而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只会像那头驴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老师祝愿大家能够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为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努力奋斗。

  复习资料

  一、字句解释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关键字:船:用船。载:运载。以:相当于“而”,这里表修饰。入:进入。

  句译:黔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

  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关键字:至:到。之:代词,指驴。

  句译:运到后却没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关键字:之:代词,它,指驴。庞然:巨大的样子。以为:认为或把……当作。为:当作。蔽:隐藏。窥:偷看。之:代词,指驴。

  句译:一只老虎看见了它,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家伙,认为它是神(把它当作神),便隐藏在树林间偷看它。

  4、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关键字:稍:渐渐地。出:出来。

  句译:老虎渐渐地走出来靠近它,小心谨慎地观察它,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5、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关键字:骇:害怕。远:距离远。以为:认为。遁:逃。且:将要。噬:咬。

  句译: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便远远地逃开,认为它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

  6、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关键字:然:然而。之:代词,它,指驴。异: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能:才能,本领。者:……的`样子。

  句译: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7、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关键字:益:渐渐地。习:熟悉。其:它(指驴)的。出:出现。搏:扑、抓,这里可引申为进攻。

  句译:老虎渐渐地熟悉了它的叫声,又走近它,在它身前身后出现,但始终不敢向它进攻。

  8、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关键字:稍:渐渐地。益:更加。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荡,碰撞。倚,倚靠。冲,冲撞。冒,冒犯。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胜:能承受。蹄:名词作动词,踢。之:代词指虎。

  句译:老虎渐渐靠近驴,态度更加狎昵,碰撞,倚靠,冲撞,冒犯,随便地轻侮戏弄它。驴非常愤怒(忍受不住愤怒情绪),就踢了老虎。

  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关键字:因:于是。计:盘算,谋划。之:代词,指这件事。止:只是,仅仅。耳: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句译:老虎于是高兴起来,心里盘算着这件事说:“这家伙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10、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关键字:因:于是。尽:(吃)完。乃:才。去:离开。

  句译: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二、内容理解

  1、 本文为寓言故事。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唐朝的柳宗元。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柳。

  2(1)全文两段的段意:

  第一段:老虎初见驴,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

  第二段:老虎对驴进一步观察并试探,终于认清驴本领不过如此,最终吃掉了驴。

  全文按老虎畏驴——识驴(识驴——戏驴)——食驴的顺序写来,其中老虎对驴的认识过程:

  先是观察(谨慎远观——靠近细察),再是试探(小心试探——故意戏弄),最终认清了驴的本领不过如此。

  (2)“人物”形象:

  老虎:大胆有心计。

  驴:貌似强大,实则愚蠢无能。

  3、中心归纳:通过虚有其表的驴最终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那些(官高位显)外强中干、虚有其表、浅薄无能的人,同时也启示人们,要善于认清貌似强大的敌人的本质,要敢于、善于与他们作斗争。

  4、成语:

  (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

  (2)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注:二者都为贬义

  教学反思

  栗珍妮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体现合作学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我让学生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试译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若有不懂的字词句子,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共同合作解决,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解决,体现了学生合作性学习,和师生的互动,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

  第二,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辨正地去认识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凸显。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进而来把握寓意。学生分别从老虎的角度、驴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比如从老虎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谨慎,要知已知彼。从驴的角度谈,根据课文中驴“一鸣”“啼之”,从而给我们的启示是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掌握本文寓意,从而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教育。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的不足之处:文言文应该熟读、多读,而这节课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情绪,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还应加强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语言的使用。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二则》是“亲情单元”中的文言文篇目。这两篇文言文分别从长辈对晚辈的尊重鼓励,和晚辈对长辈的维护两个角度出发,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风貌。这与本单元“亲情”的主题相呼应。

  本课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除高尚廉洁的品德外,编者犹为赞许深沉豁达的胸怀雅量、机智敏捷的言语应对,所以本课所选两则都是表现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接触过简单的诗文,也有过朗读练习,接受过一定朗读指导。但本课是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课文,学过程中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所以要“言”“文”兼顾,既要把握文言知识,又要将其作为文章来深入赏析。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

  2.学生能够对《咏雪》中的两个比喻通过比较其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进行赏析。

  3.学生能够通过圈画谢太傅的行为动作分析谢太傅的人物形象,结合本单元的“亲情”主题评价谢太傅。

  四、教学重点

  利用注释读懂大意,通过比较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赏析比喻句。

  五、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行为分析人物形象及内心,关注文本内部的角色,也关注文本作者(编者)的写作(编写)意图。

  六、教学过程

  (一)介绍《世说新语》。

  1.阅读《世说新语》中“中朝小儿”故事,初步了解《世说新语》。

  中朝①有小儿,父病,行乞药②。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③明德④君子,何以病疟⑤?”答曰:“来病⑥君子,所以为疟耳!”

  注释:①中朝:西晋,晋帝室南渡后称渡江前的西晋为中朝。②乞药:求医问药。乞:求取。③尊侯:尊称对方的父亲。④明德:光明的德行。⑤因为当时俗传行疟的`是疟鬼,形体极小,不敢侵犯巨人或君子,所以主人这样问。⑥病:损害,祸害。

  2.引入《世说新语》,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阅读课xx释一,结合PPT补充关于《世说新语》的介绍。(指导学生批注“志人小说”,即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二)朗读课文和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考虑文中涉及哪几个人的言语?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由朗读完后,可以在课文上做一下简单的批注,批注你认为朗读相应词语或句子时应注意的方面。(指导学生做朗读批注时要注意断句,注意批注声音的轻重、长短和语调。)

  2.请大家按照旁白,谢太傅,兄子,兄女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同前)

  3.全班分小组担任不同角色齐读。

  4.我们在反复朗读中已经能够初步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下面请大家结合注释,同位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之后请学生在班级讲这个故事。

  (三)比较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结合课文评价谢太傅。

  1.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的很是生动有趣,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兄子的比喻还是兄女的比喻,为什么呢?

  我们发现,在比较比喻句的时候,要关注本体的特征状态,喻体的特征状态与本体越吻合越恰当。此外,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章的最后一句仿佛与这个故事无关,就是交待兄女的具体情况和后来发展情况。这部书的编者在这里看似闲笔,其实是更为关注谢道韫的,也说明了编者是更为欣赏谢道韫的比喻的。

  2.刚才我们已经比较分析过两个比喻句了,也关注到了编者的态度,你们觉得谢太傅听了这个两个句子心里会不会有一个答案判断?但是他是怎样反应的,他为什么没有直接作出评判呢?

  结合全文,你觉得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补充《世说新语》另一则有关谢太傅的材料。

  谢遏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注释: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垂覆手即“挂着手巾”。

  通过以上细节分析和补充的材料,我们不难看出谢太傅是一个重视家庭生活,重视晚辈教育,善于启发晚辈思考,尊重鼓励晚辈学习创作的长辈。

  (四)作业

  1.熟练朗读和背诵《咏雪》课文。

  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试着根据本课所用的朗读批注对这篇课文进行批注。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知识与技能:

  疏通全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等字词,感知亲情。

  方法与过程:

  掌握文中的写作技法--如开门见山、细节描写等,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重整体感知、品味。

  2、学以致用、课堂迁移。

  [教学设想]

  力图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学习此类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内容、美点追踪;而且,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平台展示]

  一、话题谈说,导入新课。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历史,一只递给未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

  ……

  你有过如此“爱的感动”吗?请把你家里最令你心动的爱的镜头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让学生自由谈说,时间在2分钟左右)

  当然,如此之镜头,定然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2、能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的或理解的角度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

  (二)明确

  1、字音认读

  熬ǎo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让学生自由重拟标题,并让学生点评。

  如(1)亲情 (2)三代 (3)温馨的家庭 (4)一家人

  ……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点拨:美点寻踪即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给人以有力感染,给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文章自身语言、结构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说话)

  2、示范: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诗意的镜头。

  3、学生讨论、美点寻踪

  4、学生发言,加以明确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你看,这里其实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甚至可以说是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再有这初春的美景:那有浓有淡的大块小块的新绿,那树上逐渐显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冬水……一切构成了美丽而温馨的图画,可以说就不止是一个家庭的世界了吗?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家庭。

  四、学法实践:感知内容、美点寻踪

  要求:速读《三代》一文,试着实践(1)重拟标题;(2)美点寻踪

  1、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中加以评点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重 ①交叉路口

  拟 ②家

  标 ③感人的画面

  题 ④责任

  ⑤迟缓的背影

  ……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稍加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点寻踪

  你看,那感人的画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觉得“家”的伟大的力量。

  ……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由地谈了家里最令你心动的镜头;又在课文的.指引下,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以及对美点进行了寻踪--其实,对于一般的美文,我们一般要这样去学习:先感知内容,再寻踪美点,这也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学们今后能按此方法进行美文欣赏学习。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摘录或记诵其中令你感动或心动的地方。

  示例:这里是一位回家探望母亲的大学的一段感人的话:

  ……我身在城市,心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属于我和母亲的田地里,飞回母亲育我养我的那两间茅屋里,飞回母亲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车回来时,天还未亮,不顾路途的疲劳,心急火燎地赶着山路,进入我祖居的村子。母亲不在,茅屋的门锁着,我的泪顿时流出来,那是热辣辣的泪,那是滚烫的心……

  希望同学们今后养成搜集、摘录或记诵的好习惯,习惯养成的话,一定对你们的写作会大有益处的。那时的你们,一定“文采飞扬”!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方法:本节课引导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民歌的语言特色,了解木兰的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学生听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自由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文学知识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二、自主学习

  师:这首诗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花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4.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5.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6.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机杼可汗燕山鞍鞯扑朔迷离金柝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明确:(交流制作的学习卡片,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根据情况进行讲解。)

  3.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明确:(详写: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略写:出征前的准备、军旅征战生涯。内容: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4.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明确:(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5.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背诵诗歌。检查背诵。

  8.重点研讨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概括本段内容。

  ②分析本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③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木兰的征战生涯。

  ②对偶。作用:笔墨精炼,对仗工整,音调铿锵,气氛雄壮悲凉。

  ③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板书设计

  木兰诗

  1.人物形象。

  2.语言特色。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

  3.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1.朗读背诵。

  2.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3.赏析人物形象。

  4.理解互文等修辞句的意思。

  5.分析文章内容的繁简详略,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时至今日,现代人以它为题材打造了各种版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有少儿版的动画片,有成人版的电视剧,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花木兰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去见识见识原版的花木兰形象。

  二、资料助读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

  三、学生通读全文,槪括各段的内容

  讨论交流后明确:

  1.第一、二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2.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3.笫四段: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

  4.笫五段:写木兰胜利后还朝辞官。

  5.笫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闭聚。

  6.第七段:)丨丨比喻作结。

  四、复述故亊情节

  要求学生比较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检査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内容。

  五、赏析花木兰的形象

  讨论: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提示: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亊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性格与感情。

  首先,诗中木兰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_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W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花木兰是古今作品中难得_见的完美的妇女形象。

  其次,与故亊情节也密不可分。一个弱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且建功立业,却又要辞官还乡。情节离奇曲折,扣人心弦。

  六、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中所写的故亊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而复杂,作者是如何作出详略安排的?

  详写的内容有: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亊茧茧.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茧著“女儿装”时的欣喜等。略写的内容,主要是战斗的过程。十年征战.寥寥几句就交代完了。

  2.从这一内容的安排来看.本文作者是想衣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完美心灵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这一详一略之间,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传颂千古的花木兰的完美品格.了解了古代民歌久远的艺术魅力。其实,在现实当中.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花木兰一样的优秀妇女。请大家川自己的眼睹去发现现实中的“花木兰”,州自己的文笔去歌颂这现实中的“花木兰”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

  投影仪、PP软件、录音机等。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教后记: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结合〈最后一课〉来讲。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来导入。文章是写事变过去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难的时候。用联系时代背景,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

  《土地的誓言》学习要点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二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眷念乡土热血的沸腾,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炽痛( ) 嗥鸣( )谰语 ( )亘古( )

  蚱蜢( ) 镐头( ) 污秽( )

  2、给下面形似字注音组词

  浆 碾 狐 垄

  桨 辗 孤 龚

  二、解释词语

  炽痛:热烈而深切。

  标直:笔直。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亘古:远古。

  污秽:肮脏的东西。

  三、学习本文内容

  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作者列举了:白桦林、红高梁、马群、黑土地等物产体会了东北的地域特征。

  2、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情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觉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3、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呢?须知,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龚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4、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几句话?

  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一种联想呢?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人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5、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三、问题探索。

  1、了解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待等)和写作风格。

  2、土地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最基本的保证。请同学们以'土地'为题材,也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500。

  中考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萧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下面一段文字,根据句意和语气,需要有5处停顿,请用'/'划出(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林 尽 水 源 便 得 一 山 山 有 小 口 仿 佛 若 有 光 便 舍 船 从 口 入。

  2.下列句中“属”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属'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神情与苏黄不属。 D.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3.下列句中“之”与'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永之人争奔走焉。

  4.(甲)文中描写桃花源内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作者为何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试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出自(甲)(乙)两段文字中的两个成语。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读准句中停顿。一般来说,应该依据句子的内部结构来掌握句中的朗读停顿。因此,正确理解句意是恰当的划分句中停顿的前提。此句的正确朗读应该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答案为B项。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与B项'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中的'属'都是'一类'的含义。A项'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同'嘱';C项'神情与苏黄不属'中的'属'是'联系'的意思;D项'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中的'属'是'管'的含义。可见要正确理解文言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认真辨析。

  3.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的分析。答案为C项。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与C项'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之'都是代词,代'这件事'。A项'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与D项'永之人争奔走焉'中的'之'都是助词,译为'的'。B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中的'之'可以译为'这'。

  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甲)文中描写桃花源内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乙)文之所以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是因为'前人之述备矣'。

  5.本题考查对选文中重要语句的翻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意思对即可。

  6.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出自(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成语有: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政通人和、浩浩汤汤、气象万千。

  《土地的誓言》教后反思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两年前初读时它就深深打动了我。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文字里行间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这样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让人震撼!

  我急于想让学生领会作者的这种感情,于是按照参考书上的建议,我把朗读当作主要的教学手段。第一节上课时,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学生散读、抽读等各种形式。几遍读下来,半节课过去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仍然停留在思乡之情上,他们根本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节课下来,我教给了学生什么,仅仅是朗读吗?即便是学生读出了感情,那也是我灌输给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己领悟到的。

  这时我又重新反思学校的“读、议、讲、练”模式,我是否真正把这种模式的精神吃透了?

  因为初四的新课已上完,突然用初一的学生特别不放心,所以这种畏惧使我不敢放手,导致了第一节课的失败,好在我及时地作了补救,我让学生写出了上课的体会,以及对课文还存有的疑问之处。

  纸条收上来一看,我不禁汗颜,我简直是扼杀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我整理了四页出来,有很多问题特别有深度,比如他们问:为什么以《土地的誓言》为题目,为什么不叫《誓言》,为什么不叫《故乡的誓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我要用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他们又问:“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她”,为什么离开了,思念家乡为什么又不回去呢?他们还问,“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是什么意思?“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是什么意思?“草原的儿子”又指谁?“欢笑”怎会被“埋葬”?感情怎么会“泛滥”……

  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撞击着我的心灵。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备课之初,校长让我多学学魏书生,让我敢于放手。其实就是让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我却一意孤行,走了许多弯路。

  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研读,解决了哪怕是一个问题,那也是他们的思想与文本强烈碰撞出来的灿烂的火花,也比我来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要好。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堂课的设计,我想语文教学应该有学生对于教材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见解。

  “读、议、讲、练”模式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学生被动、从属地位为主动、主体地位。学生不应仅仅是观众,也应走上“舞台”当“演员”。主体性的诠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

  教语文归根结底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其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感动“学生”这个“上帝”,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只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学到方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组织领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致力于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深入学习、认真反思的机会,我将沿着“读、议、讲、练”这条路子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深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为七里中学的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3、理解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4、揣摩某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师:1、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作品。

  2、准备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学生: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2、查阅历史与地理资料,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

  一课时

  朗诵诗歌,感知内容,领悟主旨。

  一、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代表谈观后感。

  2、请两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

  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二、朗读诗歌

  1、学生初读诗歌,教师提示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揣摩诗歌的情感。

  3、请一两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师点评,并及时给予朗读指导: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黄河的气势。

  (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4、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让学生听读。

  5、学生根据指导反复品读。

  6、师生一起齐声朗诵。能配上音乐则更好。

  三、内容研讨

  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朗诵词起什么作用?

  2、歌词部分,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5、诗歌是怎样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的?

  6、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7、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生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明确:

  1、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了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2、描绘黄河的句子是“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这

  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4、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则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本诗塑造了一个源远流长、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黄河形象,给人以雄壮豪迈的美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这样的气势多么雄伟;“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样的气度和力量无坚不摧;“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这样一条金色的巨龙源远流长;“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这样的气魄是何等的伟大坚强!诗中的这些语句,刻画出黄河气势雄伟、源远流长的壮美形象,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壮阔的雄伟图画,营造了歌词的画面之美

  黄河颂(教案)

  1、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节奏感强,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自由奔放而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自然的韵律。

  2、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四、配乐朗诵

  师生齐诵诗歌,播放音乐《黄河颂》。

  五、教师小结

  昔日,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激励着中华儿女浴血奋斗,赢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今天,愿我们继续宏扬黄河精神,勇往直前,把我们的民族建设得更加强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

  本教学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重朗读训练,指导到位,且形式灵活多样。整个课堂书声不绝于耳,与图片、音乐融为一体,共同营造出生动活泼、激情飞扬的氛围。关于黄河精神与诗人感情等内容,教师讲得很少,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反复朗读、感悟与交流讨论去理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欣赏诗歌的潜能得到了开发。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18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02-24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07-21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02

北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24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01-2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3-09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马》03-14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7-3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