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
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
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高兴的事说出来听一听?
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
(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
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叙述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始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
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
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项目中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项目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
人数2316156
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若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如果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
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叙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2)如果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
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23+16 23-16 23+16+15 23-16-4 23+16-15 23-(16+4)
16+15 23-4 16+15+4 23-15-4 23+15-16 23-(15+4)
16+4 15-4 23+16+4 23+16-4
(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观察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
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五)巩固练习,拓展创新:
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
十位上的数字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
2、数的大小比较:
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33○49 98○62 54○45 87○90 43○46-2 77○50+27
3、数的计算:
(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第一组:35+24 42+36 56+43 57-45 98-56 84-53
第二组:38+25 46+59 36+57 54-37 42-19 51-27
(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
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对比、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
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
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3、经历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教师准备演示用钟表。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 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始的,结束时是 。
(3)坐龙船的同学是 开始的,结束时是 。
(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 离开“儿童乐园”。
(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
二、自主探究:
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问题(1)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始玩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行操作。
(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
(4)教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一直到的拨针操作活动。
2、画出整时:
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
C:让画错的同学进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能发现:跳蹦蹦床的同学是最早开始玩的,坐飞天轮的同学结束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学玩的时间最长……
2、在认读钟表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注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2
教学内容:教科书62——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理念: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
教学步骤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解简易方程,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 乘法交换律。
(3)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1)等式的意义: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如:3+6.5=9.5、7-4.2=2.8、3.6× 0.5=1.8、3.5+x=9.5等都是等式。
(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首先要看这个式子是不是等式,接着再看这个式子中是否还含有未知数。如x 3.2=8、11x=363、x+7.6=11.4等都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35 ÷7=5、2x=0、 3.5x=4、11.2-x=11.14等都是等式,但35÷ 7=5不是方程。
2、复习解方程
(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32是方程x-32=0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如:
4x=6
解: x=6 ÷4
x=1.5
提问: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怎样进行验算 ?
解方程的依据:
A、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商 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B、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解方程应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四、综合练习
教科书62——62页的练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3
一、课题:量的计量
1、单名数、复名数的复习,并举例。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2、小组共同回忆探讨。
二、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谈话:回到学校,马明对手头的材料认真研究起来。
提问:你能帮马明出个主意,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吗?
小结:用统计图可以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体。
提问:我们根据统计表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
总结:我们是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统计图的。现在打开书p140,再看一看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三、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
要求:小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放的制图纸,在征求组员意见的基础上合作制图。每个小组3人,每人完成一种统计图。
引导评价板演学生的制图。
四、分析统计图。
出示讨论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得快?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作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
3、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产品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
4、综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议马明到哪个单位应聘,为什么?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的组成。
2、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和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数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让他们更加巩固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很有必要。
2、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重难点
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难点: 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评论
一、导入:跳跳虎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智慧岛上,藏有一个智慧宝箱,听说打开宝箱的人就会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今天跳跳虎想带着大家一起寻找宝箱,你们愿意吗?但是智慧岛上机关重重,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二、练习
1、第一关:填一填
我们来到游乐场,闯入第一关填一填,在做题之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请大家拿出题单,动手填一填。汇报:谁上来填第一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表扬(你很有条理)和他结果填的不一样请举手
第4组:2个+15。表扬:你很会思考,满十进一,方法用的很好。
2、按规律填一填:
刚才我们顺利的闯过第一关,要进第二关,必须要来乘坐刺激的过山车,要想让过山车开动,我们必须按规律把这些数填完整,在填数之前,你们要先判断什么?顺数还是倒数,几个几个数。请大家动手填一填。
汇报:和它们填的不一样的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语言准确)
过山车已顺利开启,你们做的好进入第二关准备了吗?
3、送小鸟回家
我们进入爱心城堡,这里有一群迷路的小鸟,我们只有把这些小鸟按要求送回各自的家,才能顺利过关。
汇报: 小鸟给大家爱心竖起大拇指。
4、第三关:比一比
离开爱心城堡,我们来到池塘边进入第三关:比一比。
青蛙兄弟俩正在捉虫子。小青蛙说:我捉的虫子比38条多一些,大青蛙说我比小青蛙多的多,但比90条少些。小朋友,你们能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吗?
动手画一画,和上面小朋友画得不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第四关:拨一拨:
小朋友对100以内的数大小比较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我们才顺利的进入第四关:拨一拨
看:这一关的题目是,在计数器上拨4个珠子,可以表示什么数?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像这样只用4个珠子,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组成13。谁上来拨一拨?还有其他答案吗?
小结: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6、想一想 试一试?
用三张卡片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2 5 8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闯关成功,我们一起打开宝箱吧!
你们每一队派1个代表上来,领取你们的神奇力量吧!
三、小结:
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5
复习内容:
总复习部分内容及补充内容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复习过程:
复习乘法口诀:
齐背乘法口诀
根据"四六二十四"这句乘法口诀,能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
复习乘除法的意义:
1、问:46=24表示什么意思
24÷4=6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46=24表示4个6相加或者6个4相加得24。
24÷4=6表示24里面有几个6或者把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问:在46=24中,"4"叫什么"6"叫什么"24"叫什么
问:在24÷4=6中"24"叫什么"4"叫什么"6"叫什么
巩固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赛一赛谁做得又对又快;
指名说个别题是如何算的;
集体订正;
2、完成总复习第2题
a、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
b、指名回答,集体核对;
课堂作业:
1、口算册。
2、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测定直线是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知道测定直线的一些简单工具。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定直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定直线的方法。
教具准备:
测量工具若干套(标杆、卷尺、测绳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明什么叫距离?
2、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二、新授。
1、测量土地的意义。
结合本地建设实例,如:群星要建新校,要确定学校的面积有多大,都需要测量土地。所以我们这节课就学习实际测量。
2、认识测量工具。
(1)标杆:测定直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
(2)卷尺和测绳:测量距离时所使用的工具。
把上述工具给学生看,介绍怎样看卷尺、测绳上的`尺度。介绍使用方法,使用卷尺时在两点中要拉直。
3、学习测量距离的方法。
(1)量地面上较近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请两个学生用卷尺测量教室门口到窗户的距离。
(2)量比较远的距离。
量比较远的距离如学校到市场,用卷尺不能一次测出距离,量几次就会歪斜,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所得距离不准,所以要在两点中先测立一条直线。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7
教学目标:
1、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直观的、文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3、创设情景,在乐学中感知数学,在用数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是文字信息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题
小朋友们,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身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用数学
二、情景导入正题
1、出示停车场情景图,一个小朋友说:又开来了6辆。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同桌讨论汇报。
3、教师指导。要求现在有几辆车?,就是把停着的汽车和开来的汽车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进一步开放教学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回答,激发学习兴趣,并为逐步形成抽象思维搭桥铺路。]
三、操作演示新题
1、元旦那天,幼儿园的小明分到了又香又甜的巧克力饼干,后来老师又分给他,小明一共有几块饼干?
问:这道题能算吗?为什么?
教师把9个圆片贴在黑板上,圆片右边贴上又分给他----块和小明一共有几块饼干?的卡片,谁来把条件补上去?
[通过操作演示、补条件等学习活动,加深了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形成应用题雏形意识。]
四、巩固练习新题
1、出示堆雪人图(第121页第11题)
(1)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来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2)请把你的解答填在书上。(指名反馈)
2、出示对话图(第121页第12题)
(1)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根据对话,提一个问题。
(3)反馈。
五、回顾总结课题
从你们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根据9+5的算式,提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来。想一想,怎么编?可以与同伴讨论,可以与老师、与爸爸妈妈讨论,看谁编的问题好。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编题练习,深化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8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地口算几千几百减几千几百的不退位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技能。
4、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78-40= 46-20= 86-30= 78-40=
38-2= 26-5= 56-4= 86-34=
(1)、先口算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组3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上面两题是下面这道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二、引入
1、根据下面有联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68-30= 53-20=
38-2= 33-1=
2、例1:口算
86-34=
想: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口算过程
86-30=56
56-4=
3、试一试
8600-3400=
想:869个百-349个百
4、小结
三、课堂练习
1、49-20-7= 76-50-3= 68-40-5=
49-27= 76-53= 68-45=
谈谈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2、速算
73-61= 86-54= 67-25= 76-23=
95-42= 38-21= 89-74= 78-42=
3、计算
4、找朋友
5、综合练习
四、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9
复习内容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课时安排:
约4课时2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教学重点:
难点20以内数的组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字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4=7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教学后记:
学生很多知识掌握很好,就是数位顺序表不会画,有点不理解,但他们猜数字游戏很有兴趣,看来还是要兴趣促使学生爱上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0
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简单的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类型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进一步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答算式或方程。
(1)20米是50米的百分之几?
(2)50米的 是多少?
(3)多少米的 是20米?
学生口答后提问:第(1)题的40%是怎样求的,表示什么意义?第(2)、(3)题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这两个式子都表示什么意义?
2、引入课题。
我们根据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数量关系,学习过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节课就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为简单的和稍复杂的两种情况。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理解井掌握它们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更加明确它们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高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解题思路
1、选择下面三个条件里的一个条件作问题,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
(1)松树30棵 (2)杨树50棵
(3)松树棵数是杨树的
学生回答时,分别出示三道应用题:
(1)松树30棵,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几分之几?
(2)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 ,松树多少棵?
(3)松树30棵,正好是杨树棵数的 ,杨树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师板书。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杨树棵树”做除数?第(2)、(3)题为什么都用“杨数棵数”乘言?你认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关键:确定单位“1”的数量)追问:上面题里与“÷”对应的数量是什么?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要怎样算?第(2)、(3)题都是技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
2、归纳基本思路。
从上面的题可以看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数量,并且找出与“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对应的量,然后联系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或者一个数乘分数(或百分数)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式子解答。如果要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就用“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数量;当“几分之几”是已知条件时,就要根据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等于与“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来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3、组织练习。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然后提问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不是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同?指出: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时,要找准相应的数量。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口答算式和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所用的解题方法不一样?
3、做练习十六第9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问题相同,而解题方法不一样?这两题各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子的?
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般先确定单位“1”的量,(板书:定“1”)再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确定解题方法,明确用算术方法还是用方程解答,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式子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对于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你进一步明确了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的计算;练习十六第10、11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练掌握 2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认识位置、图形、钟表等基本概念。
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一下,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二)知识梳理
数与代数
数一数:复习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 20 以内的物体个数。
数的组成:复习 1 - 20 各数的组成,如 15 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加减法:复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破十法等。
图形与几何
认识图形: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
位置:复习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综合与实践
认识钟表:复习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三)巩固练习
计算练习
5 + 7 =
13 - 4 =
9 + 6 =
18 - 9 =
解决问题
小明有 10 支铅笔,小红有 6 支铅笔,小明比小红多几支铅笔?
妈妈买了 15 个苹果,吃了 5 个,还剩多少个?
图形与几何练习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
□( )个 ○( )个 △( )个 ( )个
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复习,大家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经常复习,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的总复习练习题。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复习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巩固,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等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组成、数位等知识,加深对位置、图形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2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归纳总结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总复习,把这些知识好好地整理一下,好吗?
(二)知识回顾与整理
数的认识
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复习数位、2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
让学生按顺序数数,从 0 数到 20,再从 20 数到 0。
加减法的意义
出示一些加减法算式,如 5 + 3 = 8、8 - 3 = 5,引导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复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复习凑十法、破十法等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位置与图形
利用教室中的实物,让学生说一说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出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列式计算、检查答案。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巩固练习
计算练习
9 + 5 =
14 - 5 =
7 + 6 =
13 - 6 =
填空练习
15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与 10 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解决问题练习
树上有 12 只小鸟,飞走了 5 只,还剩多少只小鸟?
小明有 8 个苹果,小红有 4 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五)作业布置
完成复习资料上的相关练习。
回家后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复习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复习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策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系统复习 20 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顺序、组成、大小比较等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对 20 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20 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计算。
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
三、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数学王国,进行一次总复习之旅。在这个王国里,有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复习 20 以内的数
数数
请同学们从 0 开始,按顺序数到 20,再倒着数回来。
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认读。
数的组成
教师出示数字 13,提问:13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其他数字的组成。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出示数字卡片 5、9、12、16、20,让学生将这些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 12( )15,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三)复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
加减法的意义
出示情境图: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有 3 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5 + 3 = 8,并说一说加法的意义。
出示情境图:有 8 个苹果,吃了 3 个,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8 - 3 = 5,并说一说减法的意义。
加减法的计算
复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复习凑十法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如 9 + 3 = 12(凑十法:把 3 分成 1 和 2,9 + 1 = 10,10 + 2 = 12);13 - 5 = 8(破十法:把 13 分成 10 和 3,10 - 5 = 5,5 + 3 = 8)。
计算练习
6 + 4 =
10 - 3 =
7 + 5 =
12 - 4 =
(四)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小明有 7 支铅笔,小红有 9 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7 + 9 = 16。
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出示问题:树上有 18 只小鸟,飞走了 6 只,还剩多少只小鸟?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列式为 18 - 6 = 12。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 20 以内的数和加减法,通过复习,我们对这些知识更加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的总复习练习题。
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复习的内容,并用 20 以内的加减法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2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认识位置、图形。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总复习,把这些知识都好好地梳理一下,争取把它们都掌握得更牢固,好不好?
(二)知识梳理
数与代数
数一数:复习数数的方法,能够按顺序数出 1 - 20 以内的数。
数的组成:复习 11 - 20 各数的'组成,如 13 是由 1 个十和 3 个一组成。
加减法:复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可以通过游戏“卡片对对碰”,让学生抽取两张卡片,计算它们的和或差。
图形与几何
认识图形: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位置:复习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游戏“我说你做”,如老师说“把书放在桌子的上面”,学生照做,来巩固位置的知识。
综合与实践
认识钟表:复习整时和半时的认识。通过拨钟表的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计算:2 + 5 = 7 - 3 = 4 + 6 = 10 - 5 = 3 + 7 = 9 - 2 =
填空:15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与 10 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数一数,填一填。
提高练习
解决问题:小明有 8 支铅笔,小红有 6 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小明家在学校的左边,小红家在学校的右边,小明家到学校有 30 米,小红家到学校有 50 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巩固。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的复习题。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数学游戏,如猜数字、计算比赛等。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5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练掌握 20 以内的加减法。
认识常见的图形和位置关系。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
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进行一次期末总复习吧!
(二)知识回顾
数的认识与运算
出示数字卡片 0 - 20,让学生认读,并说一说数的顺序和大小。
复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教具演示和算式卡片,让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破十法等)。
进行加减法的口算练习,如 3 + 5、7 - 4 等。
图形与空间
展示各种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些图形。
进行位置关系的复习,如上下、前后、左右,通过游戏“我说你摆”,让学生根据指令摆放物体,巩固位置的概念。
综合应用
出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有 3 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解答。
复习认识钟表,让学生认读整时和半时的钟面。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复习练习题。
进行计算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做对的题目最多。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对本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的期末复习题。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今天复习的内容。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6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 20 以内的数的认识、组成、顺序和大小。
使学生熟练掌握 2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20 以内数的读写、组成和顺序。
2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习了很多关于数与运算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复习一下,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二)知识梳理
20 以内数的认识
出示数字卡片 0 - 20,让学生按顺序读数。
提问:这些数中,哪些是一位数,哪些是两位数?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如 15 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让学生将 0 - 20 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比较数的大小,如 12 和 15 谁大谁小,为什么?
20 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复习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复习计算方法:如凑十法(9 + 3 = 9 + 1 + 2 = 10 + 2 = 12)、破十法(13 - 5 = 10 - 5 + 3 = 5 + 3 = 8)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写出下列各数的.相邻数:( )13( )、( )10( )
比较大小:18( )15 7( )9 11( )10
计算:3 + 9 = 16 - 4 = 7 + 5 = 10 - 3 =
应用练习
小明有 7 个气球,小红有 9 个气球,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妈妈买了 13 个苹果,吃了 5 个,还剩多少个?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对 20 以内的数与运算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和练习,同学们要多做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同时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关于数与运算的复习题。
和家长一起玩 2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游戏。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总复习教案01-09
数学总复习教案04-16
数学总复习教案【荐】01-10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02-24
数学总复习教案15篇01-09
数学总复习教案(15篇)01-10
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01-25
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01-26
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总复习08-16
数学总复习教案(汇编15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