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美术教案锦集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本课以“花”为主题。“赏花——做花——展花——送花——探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手工制作纸花的方法很多,本课学习主要定位于制作纸花部分,本节课采用的是叠绕纸花的方法,叠绕纸条时是否产生褶皱是花朵成形的关键,花瓣的长度、形状和叠绕时形成的褶皱多少是影响花朵形状的主要因素。在包装纸花过程中学生根据情况自主或合作选择包装方式,最后的送花活动和探花活动是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环节。学生有一定的手工制作技巧,但要做出各种花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1、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2、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巧。
3、了解关于花艺基本常识和赠花习俗,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创新、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
感。
教学重点: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叠绕纸条让其产生褶皱并形成花朵。
教具准备:小棍、皱纹纸、包装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赏花(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样的花?是啊!花的世界
最令人神往,人们都爱用花来表达自己最热烈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
愿!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花的世界。(课件)
2、过渡:花仙子告诉我们,鲜花虽美,可不能长久,有什么方法将其
留下呢?手工制作的纸花,不再枯萎凋零,把灿烂永远留住!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二、做花。(教师引导,学生创造)
1、出示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束花形不同,欣赏并设疑:这么多不同的花,
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今天我们来学叠绕纸花的方法。
2、教师示范做叠绕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做一朵花。(课件)
3、学生探讨:怎样用这一种方法做出不同花形的纸花?(课件)
4、板画几种花瓣形状,对比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可做出哪种花形。
5、过渡: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下面请大家动手制作,每人至少做一
朵。(课件)
三、展花(相互交流,欣赏评述)
1、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传授经验,自评互评。
2、公布获胜小组。
四、送花(包装纸花,互送纸花)
1、老师今天也带来一束纸花,你们觉得漂亮吗?知道花的名字吗?我
想送给你们留作纪念,可好像缺了点什么?
2、欣赏花卉包装图片。(课件)
3、教师示范包装方法,同学们小组合作包装。
4、把花送给你想送的人,并在赠送时相互说几句祝福的话。
五、探花(课外拓展,总结提高)
1、师:其实,赠花是有讲究的。(课件)
2、布置作业。(课件)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怪兽的传说。想像中的怪兽都是神话中的主角,它们拥有离奇的外形,神奇的能力,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使命。它们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帮助人类,有的与人类为敌。总之,怪兽是无所不能的,它们会集许多动物的优势于一体,化身为英雄,也会集许多动物的凶狠于一身,成为恶魔。在形象上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可爱无比,有的面目可憎。其实,人们通过想像塑造出怪兽的形象是为了表达创造生活的愿望。所以,无论是电影中的还是神话故事中的怪兽,无论是可爱还是可憎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想像中的怪兽》是一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课,融造型、游戏于一体,结合欣赏、交流、表演、制作、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创作构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想像创造的快乐。同时,再次了解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拓宽知识面。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说说、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交流创作方法,在创作表现中发展个性。
2、操作领域:学生通过大胆地想像创作,用彩笔勾画山怪兽奇特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力。
3、情感领域:在交流、表演、制作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讨论、游戏与想像创作来表现怪兽。
运用联想、夸张、替代、变形、组合等方式进行巧妙构思,创作出奇异的怪兽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面团、范图、音像资料、怪兽玩具等。
学生准备:勾线笔、水彩笔、作业纸、玩具,搜集卡通片中和神话传说中
的怪兽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游历神话世界。
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件,讲述古希腊神话中的怪兽。讲述古埃及神话中的怪兽。讲述《西游记》中的.怪兽。
让学生同座位自由讨论怪兽的特征。
教师简介怪兽的概念: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非人非兽,是人们为了某种愿望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谈谈神话中的怪兽:《西游记》中众多角色都是怪兽。
让学生简单画山自己熟悉的《西游记》中的怪兽,展示点评。
2、怪兽游戏。
观看课件,竞猜卡通片中怪兽的名称和功能。如数码宝贝、宠物精灵、奥特曼等。让学生拿出怪兽玩具一起玩一玩,说—说。
用面团捏一个自己喜欢的怪兽,交流欣赏。
3、赏析怪兽。
教师出示面捏的龙和风,介绍这两种人的吉祥动物。边看图片边介绍龙长着鱼的嘴,鹿的角,蛇的身体,鹰的爪。凤长着鸡的头,鸟的身体,孔
雀的羽毛,都是古代统治者的象征,现在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有象征吉祥的动物麒麟、辟邪,让学生观察图片找找其他动物的影子。让学生说己知道的类似这样的怪兽:人面狮身象、人头马、鱼尾狮等,边说边看图。
4、拼装怪兽。
分小组各人画出一种动物身体的一部分,然后进行拼装,可以组合成许多种怪兽。
教师启发学生夸大或变形某一器官,再进行拼装。
教师再启发学生用增加或减少器官的方法进行拼装。
展示用这些方法拼装出的怪兽,让学生刚才使用的方法: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夸张变形、有增有减
5、异想天开。
观看外国影片中奇异的怪兽片段,如外星动物等。
启发学生用面团随意地捏出奇形怪状的怪兽的模样,比一比谁的创意更新奇。
欣赏抽象派大师作品中的怪兽,如米罗、达利、毕加索的作品。
6、创作怪兽。
教师示范创作怪兽,板书创作要点:改头换面、移花接木、有增有减、奇形怪状。
指导学生创作怪兽,出示一些动物图样。
及时点评学生作业,完成后学生自评、互评。
7、群怪乱舞
欣赏乐曲《在山魔宫殿里》,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启发学生想像乐曲表现的意境和自己脑海中出现的怪兽。
让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胸前,跟着音乐扮鬼脸,尽情乱舞。也可以把画好的画拿着放在脸上随音乐律动。
8、活动拓展。
可以将怪兽做成面具、泥塑,还可以将创作的怪兽创编故事,有条件的学校上一节电脑绘画课。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 揭示课题
三、 欣赏感知
1、 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 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笔?
4) 猜猜是怎么画的?
5)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 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 教师出示各种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 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 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 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 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课堂小结
1、 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 说说绘画的乐趣。
3、 相互评价。
4、 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课时:
二课时。
二、目标:
1、到商店去观察各种设计新颖的帽子,注意与影视作品、图书中的帽子相比较,分析它们的形状、色彩和图案的异同。
2、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造形概括能力,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作业。
4、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三、重点:
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作业。
四、难点:
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五、准备:
1、教师:欣赏作品、实物照片数件。
2、学生:准备好各种制作工具。
六、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讨论。
1、书本上的设计制作有何特点?看后有何感想?给你什么启示?
2、如果让你设计,你该设计怎样的?
1、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谈谈你的看法。
(三)分组讨论。
1、1——4人组成一组,把所带工具放一起,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
2、试一试,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吗?
3、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4、观察、分析书本与示范的作品,感悟原理。
(四)学生作业。
1、制作形式、材料不限。
2、鼓励学生制作大胆,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3、走下位置,相互学习、相互切磋。
(五)巡回指导。
1、为一部分组出谋划策。
2、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六)。
1、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2、学生间相互欣赏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就学生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己的创意及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昆虫,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帽子的角度、材料、方法别具一格。
(四)巡回指导。
1、面观察学生作业。
2、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作业。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精彩的作品。
(五)。
1、以小组为单位发表作品的设计意图。
2、展评学生作品,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欣赏
评述及造型
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没的眼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多关注生活,从而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领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七彩生活的回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相互混合后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调色游戏,完成一张随意画。
重、难点:
能认识生活中的色彩,并掌握一些色彩的调配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生活图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纸,颜料,彩笔,美丽的`生活用品实物等。
学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斓的照片或图片,彩笔、油画棒或水粉颜料,2-3支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交流及讨论:
1、诗歌诵读
“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们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学习去创造,美好生活在前头”
2、说说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举例说一说七彩生活(互相讨论后回答)。
如建筑物有七彩的,热气球是五颜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缤纷的,衣服是漂亮的,家具是很美很实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样的,跳舞的人们是美丽的,汽车外面的颜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交流观看各自的图片,照片,说说生活中最打动你的地方。
4、喜欢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颜色,为什么?
——欣赏及介绍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场景图片,找出最感兴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爱的卡通气球,明快流畅的建筑,温馨的房间……
2、画画七彩的生活,介绍几种绘画方式。如彩笔画、油棒画、水粉画,撕贴画等。
如用水粉色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相互混合,并列或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介绍挤色方法,调色方法及涂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它的效果。
或用油画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画,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效果!(油水分离)
介绍用五彩油画棒在纸上涂抹,然后用黑色油棒覆盖,再刮色出现五彩效果的刮画法。
介绍彩纸撕贴画的方法,选定目标,撕出外形加以拼贴。
——练习与体会:
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线图例。
如汽车、房子、玩具、床、花瓶、台灯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用自己选定的方法画生活,画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
也可用颜料试着组织一幅彩色画面。
如能适当加以创造,会比现实生活还美丽。
3、完成作业后,退后看色彩相互混合、并列和覆盖后的不同效果。
——小结与评价
1、课堂小结,作业互相观摩
2、说说自己的画,介绍自己的生活,
唱一些快乐的歌,并做做游戏,感受生活“我们的祖国像花园……
3、设法自己去装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一、课题:童年
二、教材:(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第五册
三、教学时间:40分钟
四、学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拍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对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世十分浓厚,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和策略,避免呆板、枯燥的讲解,强调合作必要性,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并采取富于变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教材分布
“童年”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是学生们正在经历着的人生阶段,也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题材。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在体味童年美好的同时,对比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别,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
六、教学目标
(一)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三)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童年都有各自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七、教学重点
(一)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二)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三)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八、教学难点
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九、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课件。
(二)学生准备: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照片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十、教学过程
(一)导人
1.情境引入(出示刘翔儿时照片)
先让我们来看一张照片(出示刘翔儿时照片),知道这个小男孩是谁吗?噢,再让我们看一看他长大后的样子(出示成人后照片)。他是谁? (学生齐声回答:刘翔。)看来刘翔在每个国人的心目中都已经是个耳熟能详并且响当当的名字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重温一下刘翔夺冠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然后用一个最能表达你心情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你看到此情此景的感受。(观看录像后学生回答。)刘翔为我国夺得了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中的首枚金牌,这一壮举不仅为我们亿万中华儿女扬眉吐气,同时也在向全世界昭示着黄皮肤的中国人毫不逊色于他人。
2.面对刘翔夺冠的辉煌瞬间,我们来想象一下,他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学生回答。)
我觉得刘翔小的时候也许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个聪明淘气的男孩儿。相信我们自己,只要肯于努力并抱定“有志者事竞成”的信念,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3.时至今日,每当我们在电视中看到这段录像时,还是会感到阵阵的兴奋、激动、骄傲和自豪,并且它还勾起了我对自己儿时一张老照片儿的记忆。(播放课件:教师本人儿时照片。)照片为我们展现的是什么场面?
(学生观看照片并回答:运动会上同学们短跑冲刺的瞬间。)能找出哪个小同学是小时候的老师吗? 这位跑在最前面,撞线姿势与刘翔颇有几分相似的小同学就是童年时代的我。这张已经珍藏了近二十年的照片,时常会使我想起儿时在校队训练时的苦辣酸甜,和每次竞技场上的惊心动魄。虽然现在的我早已远离了体育竞技场,可照片中蕴含着的童年时代的那个美好梦想,却一直激励着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勇往直前。
4.教师:刚刚我为大家讲了自己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相信在你们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中也一定发生过或是正在发生着许多令你们难忘的故事,老师非常想听一听。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分析现在的童年生活,请一两名学生出示相关照片或纪念品,讲讲自己美好的童年故事。)
5.小结:看得出,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往事。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故事用画笔或者是雕刻刀描绘塑造成动人的图画或雕塑,那么就会如同由一股泉水流淌出的一片浩渺的湖泊,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供后代人拥有!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畅游一下这样的湖泊,去看一看艺术家们笔下的童年是什么样。(板书课题,课件同时出示四幅名作。)
(二)新授
1.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欣赏到的四幅从古至今、风格各异,但又都是表现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幅?用一句话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幅作品。(学生观察并回答。)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作品,选择相对应的小组重新坐好。(学生进行重新分组,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3.引导各组学生为本组评选出组长。(四个小组组员自由选择本组组长。)
4.出示四张自学提示卡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组长拿到自学提示卡,把问题读给组员,再由组员热心、认真讨论问题,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5.共同欣赏分析:
(1)《端阳婴戏图》 苏焯(宋)
学习指导(重点分析画法及其内容):
①国画工笔重彩:用线细腻,色彩鲜艳。
②端阳: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包粽子、赛龙舟,以纪念楚国诗人屈原。
解决问题:(由组长读题,组员答题,其他小组补充。)
这幅画是用哪种绘画方法表现的? 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画中描绘的是哪个节日?他们在做什么? 你能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画中的情景吗?
(学生表演。)
(2)《翻身奴隶的儿女》 于月川
(简介画家生平)
艺术形式指导(重点分析构图):
①曲线构图优美、生动、活泼、新颖,是中国画作品中一种典型的构图方式。(展示其他曲线构图的国画作品。)
②画面背景部分大面积的留自使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不过无论是在哪里,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精神、状态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这样的生活是她们的父辈所无法想象的,因此她们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
解决问题:(由教师读题,组员答题,其他小组补充。)
画面中的人物是哪个民族的? 她们在做什么? 这幅画所描绘的内容发生在什么年代 ?(找一位同学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你了解奴隶的生活吗? (播放西藏奴隶苦难生活图片)画面构图的形状像哪个英文字母? 画面背景的大面积留白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1)、(2)异同点(着重技法的对比):
一幅为国画工笔重彩,一幅为国画小写意,但都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国画特点。
(3)《战斗中成长》 秦大虎、张定钊
艺术形式指导(重点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
描绘的人物形象突出,色彩鲜明。
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以抢答形式回答问题,其他小组补充。)
这幅画属于绘画中的哪一画种? 画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 看到这幅画你联想到了哪部影片? (展示《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海报。)小战士和你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4)《冬天的阳光》 王今栋
艺术形式指导(重点分析艺术表现形式):
①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可以用泥、木头、石头等材料雕塑成各种形状,更加生动立体。这件作品为木雕。
②隐喻的艺术手法。
解决问题:(学生自设问题共同解决。)
从这幅作品中你看懂了什么?你还想了解关于这幅作品的哪些知识?
对比(3)、(4)异同点(着重情感、意志方面对比)。
(三)总结
1.学生小结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美好童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活动(分组游戏)
同学们,离下课仅剩几分钟的时间了,想一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可以用哪种造型方式来表达自己殛童年的切身感受呢? (学生各抒己见)你们说的这些方式在课堂上都来不及做了,不过我们还可以用这里(老师拍胸脯启发学生),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来做出一个个活雕塑(教师摆造型示范),相信大家的点子一定比老师的更多、更好。现在就开动脑筋想一想,可以独立一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看谁的创意来得最快、最新。(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自由组合成表现童年生活情趣的“活雕塑”,背景音乐为歌曲《童年》。)(学生表演)
3.教师总结
(1)可以说,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家的情感,体会到了艺术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亲身参与到了艺术创造之中。课后,你还可以问一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愿意和你一起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的美好往事。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拿起自己手中的画笔或者其他造型工具,把这些美好往事的精华表现出来。同学们,当童年时代结束的那一天,正是我们真正欣赏、真正怀念童年美好日子的开始。在此之前,为了使未来怀念更加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童年时代的每一天,为未来努力埋藏下更多彩、更饱满的生命种子!
(2)出示与童年相关的网址,(学生齐读网站名称)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发现。
十一、课后作业
与自己的家人交流童年的往事与感受,并创作一幅童年题材的绘画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透视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发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条路,发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感受风景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了解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会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道路的变化,由此及彼,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自然中其他物体的透视变化。
教学策略:
《远去的路》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道路由近及远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和学习透视知识。通过道路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透视现象非常浅显和便捷,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由此及彼,道路两旁的路灯,树木,建筑物也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内容,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本课设计的思路。透视现象从三年级就开始让学生渐进的理解,因为有了足够的认知经验,到六年级,学生已经非常轻松的能说出生活中的很多透视现象,但是要引导学生将透视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并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构思,还需要教师多引导。
本课所涉及的是典型的美术基础知识——焦点透视中的近大远小变化。但是通篇课本都没有直接提到“焦点透视”,因为在第三学段对类似需要逻辑推理的美术知识主要是感受和体验。所以,课本的开始以两幅美术作品和一幅摄影作品作为欣赏和提示,让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回忆生活中的感受,在对近大远小的道路变化有准确认知的同时,欣赏艺术作品中是如何利用近大远小的变化表现出空间感的。本课知识点就是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空间关系,并运用视觉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教学过程:
一、了解规律,欣赏名画
展示一幅具有明显远近效果的马路照片。
我们经常走在马路上,看到的情景是否和这张图片相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近处马路到了远处有没有变化?马路两旁的树木有没有变化?路上的行人远近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一学生到屏幕前指出看到的现象。
教师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总的来说就是近大远小。
看画家如何画远近关系。
欣赏法国画家西斯莱《塞夫勒道路》、霍贝玛《米德哈尼斯的林荫道》,结合名画欣赏,说说画家表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欣赏课本P7最上方四幅马路效果图,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眼前的公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了解点与美术的关系。
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大远小。
二、欣赏提升,讲述发展阶段
1.透视的发展史
课件欣赏乔托的作品《逃亡埃及》,并出示古埃及的画面,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学习乔托在画面中通过明暗等绘画手段表现了人物及景物的透视感,是透视学的奠基人。欣赏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加深对作品中透视现象的认识。
2.自然中的透视
以一幅有明显透视效果的道路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画面中都有哪些透视现象,教师总结并板书:近宽远窄、近高远矮、近大远小,结合课件讲解物体的透视感,并渗透视平线和视点的概念。对照图片,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往远处看,画面中的透视也有相应的变化。
3.欣赏作品中的透视
欣赏《呐喊》等系列绘画作品中的透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在画面中的作用,并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构思和表现,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课件对比作品赏析,如果画面中没有透视会给人什么感觉?加深学生对透视的重要性的认识。颜色、大小、疏密等各种变化,认识到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总结透视的发展阶段、特点与规律。
开阔学生视野,在学习活动中,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
三、探究形成、发现方法
1.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
(1)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
(2)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
(3) 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
2.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
(1)学生小组讨论 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
(2)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 B.定山脚线和远山C.贴正视的房子
D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
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应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
四、学生操作:
作业内容:利用绘画或者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要求:在画面中要表现出道路的透视感。
可以根据想象添加合适的环境。
五、展示与评价阶段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透视现象,从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去探索,发现更有意思的问题和现象。
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是否具有视觉现象的特点和画面内容是否丰富来评价。找出优点,指出不足,指出改进办法。教师评价。
六、课后拓展:
学生视野,希望学生今后在作品中学会运用透视知识。在运用时关注:能否理解并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融入到绘画作品、摄影、拍摄等当中去。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椅子的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初步掌握椅子的基本造型与功能的关系,学习用手绘设计图或立体制作的方式设计一把新颖的椅子。
2.通过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椅子的基本结构与造型,理解椅子的造型与功能的关系,结合人们的不同需求创新设计椅子。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建立用设计改善生活的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椅子的基本造型与功能等相关知识,设计出造型和功能有机结合的椅子。
教学难点:创新地设计椅子,体现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巧妙结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评论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备了设计的基本知识,能用设计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展现自己的设计,并与他人简单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到造型与功能,思考设计中怎样创新,满足人们对椅子的需求。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一把椅子,提问:这把椅子由那几部分组成?(椅背、椅子面、椅背、扶手)。
2.椅子的每个部位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答)
3.椅子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特别是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要坐在椅子上,听课,写作业。说一说,这把椅子对你来说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4.既然有这么多不满意的地方,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创作一个造型美观的椅子。 板书设计:造型别致的椅子。
二、探究新知
1.了解椅子的历史,
汉代以前,人们是席地而坐,随着西域商路的开通,椅子作为外来家具被最先引入,后来出现了交椅,圈椅,官帽椅等。
现在,大家随着老师来探究经典。 请大家把书打开,看36页的这三把椅子 ,谈风格特点。
风格: 中国—— 舒适 德国—— 大气 荷兰 ——现代
2.分析椅子的.造型
现在的椅子造型别致、功能齐全。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Ppt出示不同造型的椅子,学生观察分析。)
板书: 造型 折叠椅 躺椅 转椅
3.这些椅子适合那些人群?(让学生知道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4.老师这里还有一些造型特殊的椅子, (ppt出示多功能椅子)提问他们适合哪些人群?
5.设计师的灵感其实很多都是源于生活和自然,这几把椅子都是根据什么设计的?(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的一部分)
6.你可以换成什么?仿生椅
总结: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仿生法。
(就是模仿某种东西的造型,并对某种东西造型进行添加或去除一些部分,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7.有些聪明的小朋友也给我们设计了造型奇特的椅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生看书38页,欣赏
5. 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椅子?(小组讨论)
三、教师示范,强调设计图的画法。
四、艺术实践
从你们的眼神,老师已经看出你们早迫不及待想展示自己的才华了,你想给你的同桌或好朋友设计一款什么造型别致的椅子呢?现在,开始动手吧.
五、展示评价
1.你用了什么巧妙的设计满足人们对椅子的特定需求。
2.你的设计是怎样体现形象与功能关系的?
3.你的设计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4.评价同学的设计,看过他人作品之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 小结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造型别致的椅子,同学们对椅子的作用,设计方法都有了很深的了解,并且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表现的很好。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继续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勇于创新。
板书设计:
造型别致的椅子
组成: 椅背 椅面 椅腿
造型: 折叠椅 躺椅 转椅 仿生椅 多功能椅
设计要求:美观实用 以人为本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分析]大嘴巴
一、教 材 分 析 大嘴巴
本课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
教材大嘴巴左页的折纸图示清晰明了,折法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识图制作。通过对教材右页范图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则需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由于本课大嘴巴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亲切感,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戏的过程中,气氛尤其热烈。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9课 大嘴巴
二、教 学 目 标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欣赏范图,分析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回忆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游戏活动。
可从回忆“东南西北”这种玩具的角度导入新课,再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展示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认识到经过怎样的变化就可成为本课的新玩具。接着引导学生看教材左页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法,折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个阶段进行:折叠和装饰。折叠阶段要求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装饰阶段则以激发形象思维和大胆表现为主,不可束缚学生表现力。
在观察分析这一环节,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范品,了解剪贴、添画的装饰方法来指导学生制作。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寻求丰富的表现题材。在引导学生就如何装饰进行构思时,应突出“大嘴巴”的位置。至于学生想将之装饰成某种动物的“嘴巴”,还是人物、怪物等的“嘴巴”则不需过多干预,只是要注意抓住其形象特征。
评价环节中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可自告奋勇上台,也可由教师或各小组集体推选上台。最后评出不同标准的“大嘴巴”,如最热情的“大嘴巴”,最特别的“大嘴巴”等。
游戏活动时,先上台表演,再由学生在台下自由表演,可分单人、双人、多人等各种说话表演形式。
作业要求:按书中折法和装饰方法制作一个“大嘴巴”,再套在手上玩一玩。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如上,第二课时尝试以“东南西北”的基础形创造性折出“大嘴巴”以外不同的形象,再做简单装饰。如桌子、衣服、鱼等。
*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要集中处理,不能随地乱扔。
(张 欣
[教案]布心小学赵爱琼老师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 — 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请几名学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
1、 折叠 — “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西北”玩具。
2、 装饰 — 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
三、 学习
1、 复习已学折纸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
2、 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
四、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 课堂小结
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 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 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教案]友善的女巫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 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 (如说明、画面…)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
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06-01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6
小学美术教案01-04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08-27
小学美术教案:得奖了08-29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11-25
小学美术教案【热】11-06
陶艺小学美术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