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3-01-19 12:12:3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1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2)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体会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3)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可以运用例7中的画图策略或数的组成来解决,还可以利用10与5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鼓励学生思考:数目较大时,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装几袋吗?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

  2、完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建议学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单位”不同,第1、2题物体的总数没有直接给出,隐藏在文字和图中,需要学生找出来,再用数的组成去解决,如果选择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总数,反而简单。第3题要用到“一打一打”装的情况,一打12个,数较大,圈的`过程中应细心。]

  教学反思:

  通过对穿珠子这一情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形成了表象,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学生的解题策略体现了多样化,用画图、数的组成、十个十个的数数、列算式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是目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初步体会,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咱们来玩接龙游戏,好吗?

  1、观察题目:你知道接龙的规则吗?

  2+3 +1 +0 +2

  10-1 -2 -3 -4

  2、接龙游戏

  3、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⑴、创设生活情境,师边讲述边示图。

  ⑵、讨论图意,指名说说。

  ⑶、尝试列出算式。

  ⑷、指名交流:怎么列式的'?

  4+2+1= 这个式子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怎么计算?

  2、即时练

  想想做做第1题。

  师说,让学生摆小棒:先摆3根小棒,再摆上3根,最后再摆2根。

  现在一共有几根小棒?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全班交流。

  3、揭示课题

  让学生说说今天学的这个加法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连加

  4、教学例2——同例1

  ⑴、创设生活情境,要求根据图意讨论交流。

  尝试列出算式,说说每一部分表示什么?想想怎么计算?

  8-3-1=

  ⑵、即时练

  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2小题。

  让学生摆摆,算一算。——看书时,帮助理解虚线框的意思。

  ⑵、揭示课题:连减

  师生共同小结:连加连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应用

  1、看图列式——第2、3题

  这两题中,主要引导学生能正确的看懂图意。

  并让学生有条理的说出来。

  2、——分桃

  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学生边看图,边理解,然后再填一填,列式计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想想做做第6题。

  书写练习。展示优秀作业。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出题好吗?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初步理解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2、能力目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带小动物们安家,并相互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3、情感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海的变化真大啊!很多小朋友都搬了新家。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也搬家了,住在一栋新房子里。他们邀请欢欢和乐乐去做客,我们去瞧一瞧!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师:这栋房子里住了哪些人?对!他们都住在一栋房子里。欢欢和乐乐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听!欢欢正在问乐乐:“你知道小巧住在哪里吗?”乐乐怎么回答呢?我们听仔细了:“太简单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

  [板书]乐乐把这一层叫做??(上面一层)这一层是??(中间一层)那么这一层就是??(下面一层)。乐乐把这里叫做??(左面的房间)这里是??(中间的房间)那么这里就是??(右面的房间)。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课题]

  所以他说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我们要像乐乐一样把话说完整,先说哪一层再说哪一面的房间,一起说一遍“小巧住在??”。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把刚才欢欢和乐乐的对话再说一遍。

  师:会吗?乐乐要考考我们,听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上中下、左中右来说一说其他人住在哪里呢?”这幅图在我们书上,请你们看着书小组内两人一组,一个演欢欢提问,另一个演乐乐回答。

  师:现在老师请每组派两个小朋友来演欢欢和乐乐。注意别的小朋友提过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

  三、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1.师:乐乐说小朋友们真棒!这回轮到欢欢要考考大家了。请你圈一圈,谁住在紫颜色的房间中?(讲评第一题)师:会吗?请做书上第2大题。

  2.师:刚才是告诉我们房间,让我们圈出谁住在里面。这回反一反,告诉你一个人,请你把他的房间涂上颜色。有问题吗?请做第3大题。

  3.师:欢欢说小朋友们真厉害,他和乐乐又想了许多问题要难倒你们,怕不怕?这些问题是第4大题,请你们小组内轻轻地说一遍。

  师:我们来开小火车。

  4.师:最后我们来做抢答题。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才能回答问题,答对者拿一颗五角星,答错者扣一颗五角星。预备开始!

  (1)谁住在小丁丁的左面,小巧的的右面?(小淘气)

  (2)谁住在小胖的右面,小亚的上面?(亮亮)

  (3)谁住在小丁丁的'下面,康康的上面?(外婆)

  (4)谁住在亮亮的左面,小巧的下面?(小胖)

  (5)谁住在小胖右面的、下面的房间里?(康康)

  (6)谁住在康康上面的、左面的房间里?(小胖)

  (7)谁住在外婆下面的、右面的房间里?(小亚)

  (8)谁住在亮亮左面的、上面的房间里?(小淘气)

  (9)谁住在外婆下面的、旁边的房间里?(小玲和小亚)

  (10)谁住在外婆上面的、旁边的房间里?(小巧和小丁丁)

  四、公开练习,联系实际。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上中下、左中右。这些小动物们请小朋友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带它们安家。听清要求小组合作,给小动物安家后互相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各种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手工剪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第一次给你们上课,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

  出示画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

  分类与整理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生答略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

  师:如果增加一个“心”的气球,这个表应该怎样改变?

  如果增加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呢?

  师:都是增加一个气球,怎么表格的改变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是桃心的增加一个,并没有增加种类,所以在桃心那列数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个新的形状,也就是增加了一类,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

  (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类标准的选择。

  1、尝试用图表记录分类结果

  师: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来到了公园门口,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

  生答略。(要说清按什么标准分)

  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分类标准整理一下。

  2、展示画图的方法

  展示学生的不同画法,让学生交流看法。

  师:看来,只要我们在这一列的下面确定好了是男的还是女的,那么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都能表示这一类的人数。

  3、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人,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大人孩子分,第二次是按男女分的。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

  三、练习

  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 通过十个十个数,认识百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

  2. 通过百数图,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

  3.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与掌握百的分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百的组成,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百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媒体演示装面包,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装面包的。

  2. 出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共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数的?

  3. 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1个百。

  板书:10个十是1个百。

  4. 追问:谁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

  5. 讨论:如何把100这个数放到数位表中呢?

  二、展开

  出示百数图: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吗?

  让学生观察百数图,讨论自己的数法,并交流。

  完成右边的练习,并一起朗读。

  三、深入

  1. 在百数图上我们还可以做加减法呢。

  2. 用教学软件“百数图” 依次演示。

  3. 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目?

  (学生可能会说1个十加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

  4. 在小组内交流:50+10=?50+20=?50+30=?50+40=?

  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这些题目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6. 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7.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4题,比一比谁计算的正确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检查,并说说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

  8. 完成第5题前面3栏,要求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组全对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师检查自己小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况。

  9. 第5题的后面2栏,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中各部分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试试看怎么继续编下去。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们进行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都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⒈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⒉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⒊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⒈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⒉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上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把上课用的卡片放进这个箱子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帮助我找到卡片吗?(出示神奇的箱子)

  师:那你们猜猜它在哪个盒子里?

  师:这可是个神奇的箱子,只允许我们打开一次,不过,它为我们提供了两条提示,第一个提示:卡片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有可能在哪?

  师:卡片在3盒子的上面它在哪?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判断的对不对呢?(师揭开2号盒子找到卡片)你们真能干,都能当小侦探了。刚才我们一起寻找卡片的过程就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上下(教师板书上下)。

  二、自主探索,合作解决

  ⒈在情境中渗透“上下”位置关系。

  出现小鸟图片,小鸟说:“树爷爷,您好,冬天快要到了,我们三个好朋友想搬到您这儿来过冬,行吗?”

  屏幕上出现老树,老树说:“行啊。我这有三间房,不知你们想怎么安排呢?

  小鸟又说: “是啊。我们各自应该住在哪个房间最合适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们合理地安排一下房间吗?”

  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那么怎么安排房间最合理呢?

  ⑴现在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与前面同样的图,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哪组安排得又快又合理。

  ⑵学生4人一组交流合作:把3只小动物的图片,合理地安排在各层房间里,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

  ⑶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⑷学生汇报反馈小组内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

  ①小鸟飞得高,所以它的房间在最上面;小松鼠会爬树, 所以它的房间在中间;小兔不会爬树,所以房间在最下面。

  ②小松鼠在最上面,小鸟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

  ③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想法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的方式多种:奖给发言的学生一朵红花;奖给小组成员每人一朵红花;为安排房间合理的小组鼓鼓掌……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分析思考,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从中确定出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⒉深入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突破教学难点。

  ⑴同学们看图,现在3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能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这种位置关系来说吗?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一种位置关系呢?

  现在请同桌之间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关系。

  学生反馈的结果可能有:①小鸟在上面。②小松鼠在上面。③小松鼠在下面。④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评价要用鼓励性的语言。)

  ⑵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①指名说。②同桌互说。

  贴: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出示课题)。

  现在,同学们对“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理解了吗?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指图说)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⑷学生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生可能回答:因为跟小鸟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

  ⑸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说“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看准跟谁比,是这样吗?

  三、实践应用

  ⒈运用新知解决疑问。

  ⑴看图提问解答。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位叫小明的同学也带着他喜欢的东西来到了课堂上。 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脑演示:书柜图。

  ①这是什么呀?书柜有几层?里面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外面呢?(小狗、小镜子)

  ②看到这幅图,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提问并回答问题。

  学生四人合作:一生问,余生答。

  ③汇报。

  (让学生根据书柜图中的现实情境,加深理解现实生活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会用有序的语言表达出来。表达形式可以是:一生问,余生答。如果学生表达得不是很有条理,教师可引导学生正确、有序地表达。

  ⒉律动(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⑴请同桌面对面地说一说五官的位置关系。

  ⑵老师说口令,学生听口令指五官。

  ⑶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五官的位置关系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儿歌的前两句在2号盒子的上面,生:1号盒子。

  师:儿歌的后两句在2号盒子的下面。生:3号盒子。

  (揭示儿歌内容,请学生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两只小手伸出来,上上下下分明白,

  左手在上右手下,右手在上左手下,

  我们一起指一指,鼻子上面是眼睛,

  眼睛下面是鼻子,嘴巴长在鼻子下,

  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

  四、总结全课,收获“上下”

  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上、下关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吧!

  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丫丫买了两盒水彩笔,亮亮买了10盒,每盒水彩笔有24枝,他们两人各买了几枝?

  2.学生试做,老师观察学生各自不同的做法。

  3.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做法。

  4.归纳讲解典型做法。

  (1)24×2=48(枝) (2)24×10=240(枝)

  5.如果红红买了12盒,怎样算呢?

  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20×12=240 (2)24×2=48

  4×12=48 24×10=240

  240+48=288 48+240=288

  以上两种解法要让学生多说一说。重点归纳笔算方法。

  二、练一练:

  用竖式计算。

  34×12 25×11 43×22

  32×13 24×21 32×21

  三、巩固练习:

  书上39页第1、3题。

  四、作业:

  书上39页第2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第六课:

  综合练习

  教学 时间:

  教学 内容:练习 二的7-13题

  教学 目标:

  知 识: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能 力:熟练地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熟练地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突破方法 :练习法

  教 具: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四十二里面有( )个和( )个一。

  (2)6个一和5个十组成( )。

  (3)87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

  2、看卡片写得数

  90+8= 77-7= 4+60= 28-8=

  17-9= 95-5= 11-5= 6+30=

  二、练习

  1、做第8题,按小组参加

  2、第9题,

  32=(30)+2举例说明,理解后在书上完成。

  3、第10题

  让学生先独立做,可指名回答。

  4、做12题

  强调先看清题目要求,再把各数排列起来

  5、做第7、11、13题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第六课:综合练习

  1)四十二里面有( )个和( )个一。

  (2)6个一和5个十组成( )。

  (3)87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十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示图: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

  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1+3=4

  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

  方法4: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3、“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小蚂蚁推木块)。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12-9=10-9=14-9=18-9=11-9=19-9=16-9=13-9=17-9=15-9=5、出示算式: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17-916-913-912-915-911-914-918-9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板书设计:十几减9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方法二:10-9=11+3=4方法三:先减去3,再减去6.方法四:9加(4)等于1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边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53和35一样大。 (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 )

  39和41的中间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的含义。

  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和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

  教学难点:

  1、数位、基数、序数概念的渗透。

  2、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给每组发一袋豆子)今天的数学课就是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观察、会思考。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还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数出30粒豆子。活动规则:

  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

  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边。

  ③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右边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刚才的感觉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教师小评。刚才大家在数豆子的时候,都数得非常开心,同学之间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活动规则,非常好!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心中有了一杆秤,像那样抓的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

  二、师生互动。

  活动二: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你们数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一把豆子)。怎样才能知道这一把豆子大约多少粒?(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同样多的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

  (3)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拨好后小组间互相看看拨得是否一样,各小组的组长进行监督,不一样的就调整一下。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教师在小组中间活动,指导个别小组拨数。怎么写这个数呢?请你试着写一写。学生在纸上写数,教师巡视,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写数。教师给予评价。练习拨数、写数。我们一起来看22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数?学生汇报: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右边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写一写“22”。问:计数器上右边起第三位是什么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一练”。

  (1)做一做,填一填。

  (“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根据计数器写数。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一想,试一试。

  (“练一练”第4题)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集体交流。

  (4)找找生活中的100。(“练一练”第5题)指名学生说一说。

  四、小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在数实物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2.结合"先估计再数"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估计的习惯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老师想给好朋友写封信,于是我就去买了一个信封,写好了信放在里边,贴好就去邮局邮信了,你们猜我的信邮出去了吗?

  (学生说结果并说明理由)如果学生说不出是因为没贴邮票,教师加以引导。

  2、教师继续刚才的故事:咱们书中有各种各样的邮票,小朋友帮老师选一张好吗?

  二、教学新课。

  (一)数邮票。

  1.教师出示邮票图片,学生帮老师选一张自己认为漂亮的邮票。

  2.这么多漂亮的邮票,有多少张呢?咱们来猜一猜。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猜猜有多少张)

  1.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张呢?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数一数)

  2.小组交流数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邮票的摆放是很有规律的,可以一排一排的数,即:10张、20张、30张、、、、100张。

  (二)、比赛的形式数珠子。

  师:小朋友们,咱们来比赛,看谁的眼睛和脑子最快。好不好?

  1.教师出示3组珠子的实物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

  2.评出数的快并且对的,评出前三名。

  3.全班交流,让前三名同学先说己数的方法,再全班交流自己的数法。

  (三)、数花生。

  1.教师提出题目要求。

  2.小组之内完成,并交流自己数的方法。

  三、练一练。

  1.出示图片,学生数。教师观察学生数数的方法,可以适当给予指导。

  2.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再实际数一数。集体订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本单元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使学生能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会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题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认左右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上下、前后,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有看图说话、游戏、操作等。

  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而且从其中的一句话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话。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说出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学会辨别左右。

  “想想做做”第2、4、6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

  3、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苹果上面是鸡蛋”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教学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图中的五种物体放在冰箱的四层里,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二是语言结构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什么的上(下)面是什么”,也可以说“什么在什么的上(下)面”。在注意语言准确、完整的同时,鼓励说法多样,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但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三是收集一些相关的语言,如苹果的上面是鸡蛋,鸡蛋的下面是苹果;面包的上面是苹果,面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苹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一年级教案02-02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2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3-10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2-08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3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2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20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01-11

一年级的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