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2-12-12 17:00:52 五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集锦15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在教学正方体时,应激活经验,回顾特点,对比长方体特点,感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核心能力

  能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方体,建立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正方体、动手操作折正方体,自主探究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对比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正方体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各种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它的?请自己整理出来。

  (2)请找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思考:关于正方体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正方体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分享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正方体,使学生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的兴趣。

  2.问题探究

  (1)观察模型,探究特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长宽高)

  师:对于正方体,你们准备从几方面来认识?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你们借助手中的正方体物品来观察研究,看看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

  同桌合作,自主探求正方体的特征。

  交流汇报。(汇报时重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预设:

  ①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6个面都相等;

  ②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

  ③正方体有8个顶点。

  小结:同学们从棱、面、顶点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了“正方体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12条棱长度相等”的结论。

  (2)制作模型,加深认识特征

  师:认识了正方体的特征,现在请你们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制作完后,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并向同桌介绍你制作的正方体的特征。

  用剪好的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做一个正方体。

  展示学生作品分享制作感想。

  设计意图:学完长方体后,学生已明确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探究图形特征,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观察、动手,学生亲身感知正方体这个立体图形。考查目标1

  (3)对比观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我们都是从面、棱、顶点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4人小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

  交流汇报后,教师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引导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考查目标2

  3.巩固练习

  (1)第20页的做一做。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①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试一试。

  ②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③搭一个四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其余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4.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从面、棱、顶点三方面认识了正方体,有6个面,都相等,12条棱也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课时作业

  1.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每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正方体棱长的和是48厘米,每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答案:

  (1)32分米、64平方分米

  (2)16厘米、16平方厘米

  解析:通过对正方体面、棱特征的考察,加深理解,为后面学习表面积和体积打基础。考查目标1、2

  2.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回答问题:

  它的前面是()形,长()厘米,宽()厘米。

  它的右面是()形,长()厘米,宽()厘米。

  它的上面是()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答案:略。

  解析:通过“线”想“体”,再从“体”中找“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感受每个面与长、宽、高的关系,为表面积打基础。考查目标1、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 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2)(7+4+1)÷3

  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 总数不变

  一样多 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 (7+4+1+8)÷4=5

  比较归纳得出 : 总数÷份数= 平均数

  (三)应用数学

  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 国家旅游局关于20xx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 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 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

  3、三年级1班平均身高为136厘米。

  (四)、研究平均身高

  1、刚才谈到了平均身高,要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该怎么办呢?

  出示三年级某班的身高统计表(单位:厘米)

  ①140 141 139 143142 145

  ②135 134 136 131 132 134

  ③130 131 132 130 128 127

  ④128 129 128 127 127 125

  ⑤124 127 124 125 124 123

  ⑥123 122 120 123 124 122

  2、师:估计,全班的平均身高会在什么之间或是多少厘米?该怎么办?现有三种方案,你选择哪一种呢?

  A、 选择第一排最矮的

  B、 选择第六排的

  C、 选择第一组有高,有矮的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3、学生试算

  4、师:看到这个平均身高,你有什么想法?对于这个平均身高还有没有更大胆的想法,它还能代表哪些范围内的大概平均身高?

  学生反馈

  (五)、巩固发展。

  选一选(用手势表示)

  1、少先队第三中队发动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平均每天种多少棵?( )

  2、(180+315)÷2 2、(180+315)÷3

  3、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气温。( )

  4、(8+15+24+17)÷4 2、(8+15+24+17)÷(1+7+13+19)

  (六)、拓展练习

  1、猜老师平均每个月的开支

  2、教师板书:平均每月开支1000元 提问,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老师把今年前三个月的开支情况做了大概的统计,

  出示:20xx年陈老师1——3月每月开支情况统计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

  金额108010201050

  你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今年前三个月的平均每月开支多少元?

  3、学生反馈

  4、你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老师4月份的开支大概是多少?

  5、如果要使前4个月每月平均开支不超过1000元,四月份老师最多能花多少钱?

  五、总结:

  “求平均数”是新教材“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能灵活选择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出质数、合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2.熟练记忆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请说一说20和5的因数各有哪些?

  有的数的因数个数多,有的数因数个数少。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初步让学生知道按因数的个数分类怎么分。

  二、探究新知

  1.找出1~10各数的因数。

  1的因数有:1。

  2的因数有:1,2。

  3的因数有:1,3。

  4的因数有:1,2,4。

  5的因数有:1,5。

  6的因数有:1,2,3,6。

  7的因数有:1,7。

  8的因数有:1,2,4,8。

  9的因数有:1,3,9。

  10的因数有:1,2,5,10。

  2.按因数的个数分,你可以分成几类?

  只有一个因数:1

  只有两个因数:2、3、5、7

  有两个以上个因数:4、6、8、9、10

  3.明确概念: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4,6,15,49都是合数。

  注意: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100以内的质数表。

  5.100以内质数顺口溜。

  2和3,5和7,11、13又17,

  19、23、29、31,37和41,

  43、47、53、59、61,67和71,

  73、79、83、89、97.

  【设计意图】

  通过质数表和顺口溜让学生熟练记住100以内的质数。

  6.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分别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3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4)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5)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将下面各数分别填入指定的圈里。

  2737415861738395

  11143347576287999

  3.思维训练。

  两个质数,和是9,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思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4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

  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第4、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正方体的概念。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当右面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生:正方体。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老师暂时先保密,相信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就都清楚了。

  【设计意图:通过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把正方体的特征化难为易,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投影出示例3 。

  1.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面、棱、顶点。

  师:那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呢?请你也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师:请同学们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出示观察要点)

  (1)正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有几条棱?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比的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汇报:

  (1)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完全相同。

  (2)正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长都相等。

  (3)正方体有8个顶点。

  2.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师:通过制作正方体,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到现在为止,我们已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那么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在组内交流观察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投影展示:

  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相等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师:说它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特殊在哪儿呢?(让学生明确正方体是一个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现在我们之前的那个猜测,是不是得到验证了呢?如果我们画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该怎样画呢?

  板书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在这节课里,我们认识了正方体,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和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B类

  用72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相等特殊2. 12a 72 3. 5×12=60(厘米)

  B类:

  72÷12=6(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20页做一做

  (1) 8个(2)略(3)搭成的是正方体

  教材第21页练习五

  4.正方体10厘米6个9. C F D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6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2—13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我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我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3)自读课本第12页下面的一段话。

  2.自学课本第13页例1。思考:

  (1)18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有_______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它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5.试试身手(第13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7

  一 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485m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左右比较合适。

  2 .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 .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6 号

  7 号

  8 号

  数量/个

  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6 题。

  二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8 .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 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小明对本班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1 人,拥有3 本的有2 人,拥有4 本的有4 人,拥有5 本的有3 人,拥有6 本的有5 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xx 年9 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 1 )估算一下,这15 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这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小力对本单元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1 份的有3 户,订2 份的有4 户,订3 份的有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xx 年5 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 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 之间吗?为什么?

  ( 2 )计算出这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8

  目录

  一、教学计划

  二、课时备课

  一、五年级数学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二班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

  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了数据分析观念。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

  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丰富素材。例如,“图形的运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综合与实践活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

  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技能,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相互区别,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平均数及中位数的求法,指生回答。

  2、求下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生独立完成后课件出示。

  (二)完成例1

  1.出示例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师:提出集体舞的要求:身高接近,跳出的舞才更整齐。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10名队员。

  3.根据学生汇报,师课件随机演示选择结果。

  平均数= (1.32+1.33+1.44+1.45+1.46+1.46+1.47+1.47

  +1.48+1.48+1.49+1.50+1.51+1.52+1.52+1.52

  +1.52+1.52+1.52+1.52)÷20

  =29.5÷20

  =1.475

  中位数=(1.48+1.49)÷2

  =2.97÷2

  =1.485

  接近1.485m的同学人数太少,不适合大多数同学的

  身高。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6cm。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的'比较合适。

  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1.52m左右的比较合适。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3cm。

  1 . 52出现的次数最多,最能应这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4.小结:以众数1.52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师:(小结)集体舞一般要求队员身高差不多,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1.52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所以以众数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均称,组成的舞蹈队形也会很整齐很美观!

  5.师生共同归纳众数概念。

  师揭示众数的概念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6、做一做,

  7、小练习:

  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求这次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三个数据存在的数量和意义:

  比较三个统计量:

  (三)学习众数的特征

  师出示练习题:

  1、五(1)班21名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

  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

  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及良好以上?

  2、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师:在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师小结:在一组数据中,众数有一个,也有多个,甚至没有。同时众数也反应了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2、三个数据存在的数量和意义

  (四)综合练习

  你去商场买过衣服吗?你知道休闲类服装型号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均码一般是根据人的平均身高、胸围等数据确定的统一商品型号,与多数人的型号接近。所以,均码里蕴涵着平均数和众数的原理。

  (五)联系情境,应用众数

  销售衣服问题。

  师:小明很喜欢做社会调查。他到一家服装店调查后,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一则信息:服装店销售了20件T恤,尺寸如下:(单位:cm) 42 39 38 40 41 41 42 39 40 41 41 41 41 40 41 40 41 40 40 41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你是这家服装店的经理,你会怎样进货?

  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想法。

  师:(小结)从中可以看出,在衣服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41cm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也就是41cm衣服销售量最大。所以,可以多进一些41cm的衣服。商品的销售里面也要用到众数的知识,由此看来,生活中还真少不了众数啊!

  (五)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数学”)均码问题。

  师:同学们去商场买过衣服吗?如果你去买过会发现,商场里很多休闲的服饰,它的型号都是均码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课后请同学们调查和了解一下:什么是“均码”?

  (六)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

  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 a×a×a= a3

  师强调: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 a表示3个a相加。

  拓展应用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布置33页8、9题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体的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 ‖ ‖ ‖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a×a= a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掌握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并能正确计算式题.

  2.通过对的运算顺序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含有除不尽情况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一)口算

  1.小数加、减法

  3.2-0.8 4.7-2.5 1.3+5

  4.7+2.5 1.1+4.6 5-3.3

  2.小数乘除法

  8×0.5 3.6÷0.4 0.75÷0.3

  0.5×14 1.2×5 40.6÷2

  (二)教师提问

  1.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

  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下面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3.7-2.5+4.6 3.6×6÷0.9

  1.学生试算,集体订正

  3.7-2.5+4.6 3.6×6÷0.9

  =1.2+4.6 =21.6÷0.9

  =5.8 =24

  2.小结运算顺序

  (1)教师: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组织学生讨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二)教学例2

  例2下面的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35.6-5×1.73 6.75+2.52÷12

  1.小组讨论例2所提问题

  2.学生试算,集体订正

  3.小结

  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不计算,只说出下面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7-0.5×14+0.83 2.6+8×0.5×3

  3.6÷0.4-1.2×5 0.75÷0.3÷0.5-3.2

  (三)教学例3

  例3计算3.6÷1.2+0.5×5 (演示课件“混合运算1”)

  1.教师提问

  (1)上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如果要先算1.2+0.5该怎么办?(加小括号)

  (3)如果要先算(1.2+0.5)×5,该怎么办呢?(加中括号)

  (4)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改变运算顺序)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 [(1.2+0.5)×5 ]

  =3.6÷1.7×5 =3.6÷[ 1.7×5 ]

  =3.6÷8.5

  3.学生在计算中,遇到3.6÷1.7和3.6÷8.5除不尽的情况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解决,最后独立完成计算.

  (强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

  4.小结

  教师提问:(1)什么情况用约等于号?

  (2)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

  (3)谁能总结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5.练习,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0.4×(3.2-0.8)÷1.2 5×〔(3.2+4.06)÷6.05〕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哪些新的知识?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括号起什么作用?运算顺序各是什么?

  四、巩固练习

  (一)不计算,只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

  4.5+1.43÷1.3-1.23 3.5+5.6÷7×4

  13.6×3-40.6÷2 9.18÷1.7+3.75÷1.5

  (二)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

  20.9+10.5÷(5.2-3.5)

  9.4×〔1.28-(1.54-0.31)〕

  [(6.1-4.6)÷0.8-1]×0.4

  3.72÷[(54.7-17.5)×(0.45-0.9)]

  (三)选择

  1.4.8与2.7的和乘4.02,积是多少?

  a.4.8+2.7×4.02

  b.(4.8+2.7)×4.02

  c.4.02×(4.8+2.7)

  2.35.7除以0.7的商,加上12.5与4.8的积,和是多少.

  a.35.7÷0.7+12.5×4.8

  b.(35.7÷0.7)+(12.5×4.8)

  c.(35.7÷0.7+12.5)×4.8

  d.35.7÷〔(0.7+12.5)×4.8〕

  3.10.2减去2.5的差,除以0.3与2的积,商是多少?

  a.10.2-2.5÷0.3×2

  b.(10.2-2.5)÷0.3×2

  c.10.2÷〔2.5÷(0.3×2)〕

  d.(10.2-2.5)÷(0.3×2)

  4.按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然后列出综合算式.(演示课件“混合运算2”)

  五、课后作业

  (一)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4.5+1.43÷1.3-1.23 3.8+5.6÷7×4

  13.6×3-40.6÷2 9.18÷1.7+37.5÷1.5

  (二)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9+10.5÷(5.2-3.5)

  2.9.4×[1.28-(1.54-0.31)]

  3.[(6.1-4.6)÷0.8]×0.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册27~2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物观察和电脑演示,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目标:小组合作,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各种有效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序的观察的能力,初步了解一些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2个(其中一个两面是一正方形的长方体)、尺子、报告单、制作好的灯笼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图形王国里开演唱会,下面该谁出场了呢,让我们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欢迎它。

  生:长方体。

  师:那长方体是不是平面图形,(不是)那是什么图形?(立体图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学生列举)

  看来生活中的物体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发现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然后汇报摸的感受。)

  生:有平平的面,还有边的角。

  师:把你手中的长方体举起来,说一说什么地方是平平的?还有你说的边和角都在哪?

  师小结:长方体上这种平平的面叫做长方体的面,把两个面相交的叫做长方体的棱,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师边摸边说)

  电脑演示。

  师:现在教师要考察一下你们这段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注意观察,我摸到长方体的哪个部分,你们就快速说出它人名称,好吗?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活动环节是让学生摸长方体,使他们对长方体的表象有所了解,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长方体的点滴认识充分激活。面对长方体的物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进入新的学习状态。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现在我们将要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大家可以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研究时可以利用桌上的材料,加上你的巧手,做出一个或两个长方体,在做的过程上,各小组要齐心协力,然后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精彩的发现?并将你们的发现填在报告单上。

  附表

  面棱顶点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个数长方体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环节我提供了大量的制作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制作长方体,让学生调用直观感知、生活经验、做中观察,做中模仿、做中探索、做中发现,做的过程将实物、表象、模型建立联系,对特征有浅表的认识。)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师:你想先说说面、棱、顶点,哪个部分的特征?

  生: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数的吗?举起来数一数。(上、下、前、后、左、右)

  大家对他的方法进行一下评价。数得好不好?

  师:同学们在数图形的时候要做到有规律,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大家也一起来摸一摸,数一数。

  师:你还发现有的长方体的面是正方形的。你能把这样的长方体举起来让大家看看吗?用手指出来哪个面是正方形?那这个长方体上有几个面是长方形、有几个面是正方形?

  师:你有没有找到这样的长方体?举起来看看。(板书: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继续汇报。

  生: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师:你能指一指哪两个面是相对的?

  那你是怎样知道这两个相对的面面积是相等的?

  生:我是用尺子量出来的,量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发现相等,说明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长方体有几组这样相对的面(3组)哪三组你能上台指出来吗?

  学生回答,电脑演示。(板书: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及时表扬鼓励)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仔细观察,在同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呢?

  它的前面是个什么形状?它的上面呢?也是一个长方形,由于观察角度的原因,使它看上去象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右面也是这样的。其实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呢?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般添加3条虚线,画出它的透视图。这样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长方体有六个面了。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面的特征,谁来继续汇报。

  生:长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不相等。

  师:都不相等吗?

  生:是4条4条相等。

  师:哪4条相等?(指名学生上台摸一摸)

  师:这4条棱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生:互相平行。

  师:他们组发现了这样一组互相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还有这样的和这样一组平行的4条棱相等。(师边说边摸)

  (电脑演示)

  师:你们认为他们小组的发现怎么样?还有哪些也有这样的发现,你们的发现真是太精彩,来,我们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一下。那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呢?

  生1:用眼睛看出来的'。

  生2:用尺子量出来的。

  师:有的小组是用眼睛观察出来的,而这个小组同学还对它进行测量,说明他们有很严谨的研究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再一次给他们鼓鼓掌。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的演示。

  师:另外,顶点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8个顶点。(电脑演示)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环节是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交流中发现特征,沟通联系和区别,说的过程是数学名词,数学概念结合操作体验,通过汇报语言实现转化的过程,把感知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由感悟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认识长、宽、高。

  师:每个顶点上都有几条棱相交?

  生:每个顶点有3条棱相交。

  师:我们把相交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这是长方体的现下面也叫底面,我们通常把底面上较长的棱中做长方体的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长方体的宽,把垂直于底面上的棱叫做长方体的高。

  (电脑演示)

  师:下面长们来进行一个快速抢答,注意看老师摸到的是长方体的长、宽、还是高。

  (注意纠正不对的同学)(学生纠正)

  师:它也是长,因为它和长是相对的,互相平行的,属于同一组,所以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呢?

  (交换位置再说一说)

  师:长方体的长、宽、高会随关它摆放的位置不同发生改变。

  (三)巩固应用:

  1、判断。(题略)

  2、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长和宽是多少。

  3、做灯笼,把所需要的木条和纸的数记录下来。

  (四)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长方体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长方体,注意留心生活,我们就会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面棱顶点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个数长方体6所有的面都是长方开,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12相对的棱长度相等8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 ~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

  教学板书: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而且还会作出正确判断。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4

  教材分析

  质数与合数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引入质数合数两个新概念。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质数合数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3.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指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有18个学生要参加表演,表演节目分组排演,老师准备将1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分一分,试试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怎样分合适?

  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基本有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1.直观操作。用圆片代表人,操作演示。

  2.除法计算。如18÷ 2 = 9,将18人平均分成2组,每组9人。

  3.分解因式。18=1×18=2×9=3×6。

  三、交流反馈,深入研究

  学生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和理解。研究出6种结果:

  1人一组,可分18组;

  2人一组,可分9组;

  3人一组,可分6组;

  6人一组,可分3组;

  9人一组,可分2组;

  18人一组,可分1组。

  通过小组交流得出,如何分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表演相声可2人一组,若表演课本剧6人一组比较合适,如果表演舞蹈,可以9人一组,分成2组等等。

  师:同学们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解决分组问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四、拓展新知,归纳概念

  师:如果参加表演的人数是13人,按同样的要求则有几种分法?

  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都只能是:一种是一人一组,分成13组,另一种只能是13人一组,而学生又觉得这两种分法都不是很合适。于是产生新的问题:为什么将1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就有多种分法,而将13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就只有两种呢?通过观察思考发现18可以写成18=1×18=2×9=3×6,而13只能写成13=1×13或者13=13×1,也就是说18的'因数有多个,而13的因数只有两个。那么在整数中是否还有这样的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呢?

  师:有一类整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在数学中我们称它为质数。另一类整数,它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合数(出示课题)。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两个数中,18是合数,而13是质数。你能根据合数和质数的特征举例说说质数和合数吗?

  五梳理知识,理解概念

  1.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质数和合数,请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学生互相说概念。)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质数,下面来做个小游戏。每个学生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学号。

  师:你的学号如果是50以内的质数,请你起立。

  (学号是50以内质数的学生起立。)

  集体订正:站错的同学,明确用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是质数。

  师:请你们将50以内的质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师:你的学号如果是50以内的合数,请你起立。

  (学号是50以内合数的学生起立。)

  随机采访: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拿的学号为什么是合数?

  师(询问学号是1的同学):你为什么两次都没起立?

  生:因为我的学号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引导学生理解1没有2个不同的因数。)

  (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什么?以其中一个为例,说出判断过程。

  3.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时,需要把它的所有约数都找出来吗?为什么?

  交流明确:除2外,2的倍数都是合数;

  3的倍数都是合数,但3本身除外;

  5的倍数都是合数,但不包括5。……

  小结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合数,可以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去判断,有时还可以用7、11……去判断。

  4.找出50~100的质数(分组找数,提炼方法)

  分组找质数:五个组分别研究51~60的数、61~70的数、71~80的数、81~90的数、91~100的数。

  板演找到的质数:53、59;61、67;71、73、79;83、89;97。

  集体订正:有不同意见的学生用色笔勾划指正,形成25个质数。

  小结方法:同学们运用“排除”的方法,筛选出了100以内的质数。

  5.师:这些数我们都会判断了,下面我们来判断两个较大的数好不好?

  (依次出现20xx,…)

  生: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肯定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这个数是合数。

  (依次出现3214675,…)

  生:依据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师:不管它还有几个因数,只要再举出一个,就足以证明它是一个合数了。

  6.判断下列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1725,219,364,39。

  师:如果按照因数的个数分类,0除外的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呢?

  (学生分类,出示如下的集合图。)

  六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举例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质数和合数。

  做一做

  1.36块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积木,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长方体?

  2.有一个五位数,万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千位上的数比最小的合数多1;百位上的数是10以内最大的素数;十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两个连续质数的积。(这个数字是15726)

  3.妈妈给萌萌买了相同几个的几盒糖,付了40元,售货员找给她4元钱,你知道她买了几盒吗?

  七课后小结

  师:通过以上这些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质数和合数掌握的真是不错!老师把今天所学到的知识一一展示在了黑板上,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生: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还有1。

  学会了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5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学生接着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3.学生探究。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

  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4.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

  ③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④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⑤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如下图。

  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三)

  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作业: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二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例1、例2及练习一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

  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投影出示例2。

  2.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

  2.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

  3.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4.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板书设计: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作业:教辅相关练习。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学情分析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1-19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9-05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09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1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20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1-08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2-19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热】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