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1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一则既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既要胸怀大志,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成功。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能结合诵读加深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能结合文本内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
教学重点: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学创意:
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利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学生积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学生回顾之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结合这些寓言故事,同学们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寓言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小到大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寓言故事。教师可以从回顾此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引出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特点回顾。这时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太准确,老师不必过多讲解,为下面对寓言故事特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诵读全篇,读准课文。
1、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2、采用指读、男女生分开读等方式读课文,师生交流从而进一步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两环节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读准字音,使学生爱上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三、疏通课文内容。
1、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适时讲解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所提问题为:
1)北山愚公多少岁?年且九十(讲解“且”)
2)所移何山?其大小如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讲解“方”“仞”)
3)有多少人参加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讲解“遂”“率”“荷”“叩”“箕畚”“尾”“京城”“孀妻”“遗男”“始”“龀”)
4)对愚公移山有人反对吗?愚公是如何反驳的?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讲解“止”“甚矣,汝之不惠!”“以”“曾不”“毛”“虽”“穷匮”“苦”)
5)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操蛇之神闻之,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讲解“惧”“已”“感”“负”“朔”)
3、学生质疑,把课文中不会翻译的字句说出来,大家一块探讨。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
①先在小组内讲述。
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热情,在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找到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倍感枯燥。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使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2
课题 愚公移山
教
目
标
知识目标(乐学) 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会学) 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
情感目标(学会)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时 2 授课时间 11.13 授课(备课)人 林华平
教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则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物的形象和这则寓言的“灵魂”。
检查复习: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二、简析课文
1、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a、解决以下问题
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2、愚公当时的状况如何?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
4、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b、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板书:难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些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三、分析人物
学法指导:表现人物思想情态的基本方法是对话,它不仅能在情节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
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对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过渡: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认为没有办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
学法指导:“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从目的、语气和称谓的角度思考两段话的区别。
区别: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且焉置土石?”愚公的妻子有这个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
b、愚公的妻子:合乎情理“献疑”智叟: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c、从称谓看,还有什么不同?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轻视、看不起
2、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愚公,智叟讥笑、责难愚公,你觉得他们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切、担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委婉。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 “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
学生试读
3、分析智叟的形象
愚公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智叟“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困难时,智叟是怎样的态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畏难而止 自作聪明
3、分析愚公的形象
a、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齐读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山很有信心,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3.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全文内容,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四、教具准备:
龟、兔、蜗牛、蚯蚓的图片各1张。
五、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老师拿出龟、兔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呀?”
学生回答:“乌龟、兔子。”
师:“看到这两个小动物,你们想到了什么故事?”
学生:“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师:“为什么结局是乌龟胜利,而小兔失败了呢?”
生:“因为小兔自以为是,而乌龟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2)师拿出蜗牛和蚯蚓的图片问:大家还记得这两个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吗?(请学生讲一讲)
生:讲故事。(师引导:蜗牛要干什么,蚯蚓对蜗牛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跟同学们刚才讲的故事很类似,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要把两座大山移走,这表面看似可笑的事情,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谁又对这件事报以嘲笑和反对呢,愚公面对打击有没有停止行动呢,现在请大家快速读一遍14课:愚公移山,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之后,请一名同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组内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语气。
3.细读感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后,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生:用文中的'话回答。
(2)师:愚公跟谁商讨的呢?请同学读第2—6自然段,读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相机板书:直插云霄,渤海。)
(3)师:愚公带领大家是怎样移山的呢,移山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请大家读7—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
生:读后用文中的话回答问题。(师引导:结合现代社会的挖土工具跟愚公移山的工具对比交流,感受寓公移山的困难之大,再把智叟的反讥与愚公说的话对比,体会愚公的坚忍不拔的品格与定会成功的信念。相机板书:大半年、箩筐、锄头、痴心妄想、风烛残年。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问:“功夫不负有心人,愚公移山成功了。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说:愚公移山的事情感动了玉皇大帝,大家细细想想,到底是什么让玉皇大帝感动了?”
生答:“是愚公的精神。”
师问:“什么精神?”
生答:“遇到困难不后退,持之以恒的精神。”(师板书:持之以恒)
4.讨论、交流。
师:“如果玉皇大帝没派两个大力士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移走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5.谈体会。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明白了很多道理,请同学们说给大家听,可以举相关的例子,也可以说名人名言。
生举例:“滴水穿石”的故事,《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白色的金盏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等等。
名人名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牛顿(英国)
6.布置作业:
师:“我发现本文里有至少20个多音字,请同学们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7.结束:
师:“请同学们唱一遍《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来结束这节课。”
生:唱。
六、板书设计:
直插云霄
箩筐锄头
愚公移山 痴心妄想成功(坚持不懈)
风烛残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篇就用孩子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对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喜闻乐见,这样,一下子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又乘胜追击引入了“蜗牛和蚯蚓”的故事,让学生们初步感觉到本节课要学习的人生哲理是什么。接下来,趁热打铁,引入本课《愚公移山》,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使学习活动进行起来是学有所导,学有所依。这种学习活动是自主的,是有内驱力的。学生始终带着疑问主动去学,学得有方向,有目标,不但能够清晰了解故事内容,而且能够体悟到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而达到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最后,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说起相关故事,如“滴水穿石”,“蜗牛与黄鹂鸟”等等,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最后,以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来结束本课,使本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情景教学,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氛围营造,使遥远变为现实,使抽象变为形象,使高深变为浅显。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而不是背负沉重的压力和与痛苦作斗争。是真正的生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寓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5、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了解大意。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注意语气,读对停顿。
②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③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联系语境,突破难点。
请大家再看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
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生动一些。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复述。如果有不会解释的词句,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举手,大家讨论解决。
(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教师指导。)
学情预想:在小组活动中,预计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小结以下几点需积累的文言知识:
①通假字(“通假”主要用同音代替的方式,只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今天已不同音了。):
反一返惠一慧亡一无厝一措
②一词多义:
且:A。将近B,况且;
易:A。更替B。以……为易;
固:A。本来B。顽固;
献:A。提出B。奉献;
曾:A。(zēng)甚至B。(c6ng)竟然;
荷:A。(hé)荷花B。(hè)肩负;
惩:A。(chěng)苦于B。(chéng)惩罚。
③非常规的句式:
a。甚矣,汝之不惠。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归纳方法:抓住主要词语,依托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来通晓文意。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学会了怎样翻译好文言文,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翻译歌诀”):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今换古,要合原义。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记住住法,还要注意对、换、留、调、删、补六个字。同时翻译时要注意解释文言实词含义、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词语,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诃,如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教师一直探寻的一个问题,学生大多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与时代距离较远,学习热情不高此环节的'设置是试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借于此,能自主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言文懂之,乐之,好之。)
学生小组复述之后,推荐优秀复述者在全班交流。
三、讨论问题,探究质疑
刚才通过同学们复述课文,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请同学们讨论探究。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作用?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一、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布置作业: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领悟故事隐含的寓意。
2、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3、揣摩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准确把握朗读的语气。
二、教学方法。
1、借助注释,通过提问,师生讨论,相互检测等方式完成字词句的教学。
2、通过朗读,把握讨论的方向,学生分组讨论。
三、教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朗读,达到基本顺畅的水平。
(二)每四人一组,由一人朗读,三人纠正。
(三)师生比赛:教师朗读,学生选定一人(或毛遂自荐)朗读,学生评判,指出应改进的地方。
(四)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
(五)围绕词义、句义,师生相互提问、解答,问题设计要巧妙。
1、愚公多大年龄?
(1)不到九十岁。
(2)且,将近。
2、“遗男”几岁?
(1)七八岁。
(2)龀,换牙,七八岁。
3、移山是苦活累活的事,“遗男”的父亲同意他去吗?
(1)“遗男”没有父亲。
(2)孀妻,寡妇。
4、有女性参加劳动吗?
(1)没有。
(2)夫,男子。
(六)各大组推荐一人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求绘声绘色。
(七)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师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八)围绕字意、词义、句义,相互拟题测试。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1、让学生扮演愚公的妻子、智叟,分角色朗读愚公妻和智叟说的两段话。
2、学生翻译这两段话。
3、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关切、担忧。
4、教师提问:智叟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轻蔑、讥讽。
5、让学生揣摩当时两人的不同心理?
(1)愚公妻子:老伴儿,你一大把年纪了,挑运土石,身体能顶住吗?
(2)智叟:你这老顽固,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动,还想移掉两座大山?简直是异想天开!
6、学生归纳两人对移山的态度。
7、通过分析“杂然相许”、“跳往助之”,学生归纳愚公的子孙、“遗男”对移山的态度。
8、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子孙及“遗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的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己语言回答:道路畅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
(1)山体庞大。
(2)工具简陋。
(3)劳力不足。
(4)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4、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移走。
5、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6、学生概括愚公移山精神
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7、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8、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1、你对课文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2、充分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故事寓意。
2、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3、“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课前我们已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下面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教师出示小黑板: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一厝朔东。()(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汝心之固。()(4)且焉置土石。)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小组朗读。
三、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教师导语: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教师引导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学生讨论回答:
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1、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
2、可读性强,易于记诵;
3、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
4、寓意深刻,实践性强;
5、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教学创意】
创意一:
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
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
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
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教法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版块之一:
同学们进行读诵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导入。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课文学习(1分钟)。
2、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⑴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⑵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和写作特色。
二、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寓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三、熟读并背诵课文。
四、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
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第一教时: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理解词性活用现象和古字通假。讲读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比较人物性格。
第二教时:拓展阅读与实践。在深化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古为今用,推成出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复习回顾,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二、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三、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四、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复习回顾,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a、“方”七百里(方圆,指面积。这里周围的意思。)
b、“指”通豫南(通“直”一直)
c 、“阳”(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d 、“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e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
f、“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g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h、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指山上的草木)
i、汝心之“固”(固执、顽固)
j、“虽”我之死(即使)
k 、“何”苦而不平(愁)
2、词性活用、一词多意、通假字
a、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b、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
c 、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3、讲读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
a、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b、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 、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 、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1)杂然相许
(2)杂曰。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e 、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
(1)“年且九十”(说明年老)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山目标之宏伟)
(3)“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小结:这一节突出了愚公的“毕力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4、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
a、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b、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c 、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五、比较人物性格
1、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愚公之妻智叟
“献疑” “笑而止”
关切嘲笑
忧虑讥讽
2、愚公与智叟
愚公:目光长远积极奋斗全面发展
智叟:目光短浅冷漠逃避片面静止
六、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七、写作特色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
八、归纳总结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