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06 10:40:04 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一)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糟糕、搂住、自豪、誊写、将近、公司、奇妙、判断、湿润、出版、不仅、歧途、谨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齐读课题。

  课题与以往我们所学的有什么不同?引号、反义词

  二、检查预习与自学情况

  1.认读生词

  糟糕  启迪  搂住  自豪  将近  公司  奇妙

  判断  湿润  出版  不仅  歧途  谨慎  誊写  荣誉

  2、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叙述顺序。(时间顺序)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1.作者简介:(看大屏幕)

  读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这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一位著名的作家。文中有一句话讲了他的创作成就,你能找出来吗?指导朗读。

  巴德的成功与他小时候所受的两种评价有很大的关系,请大家根据屏幕所示,自学1—14自然段。

  2.学生自学1—14自然段

  问题:A 对于巴迪写的第一诗,母亲的评价以及巴迪的表现。

  B 父亲的评价以及巴迪的表现。

  (1) 交流

  母亲的评价: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看大屏幕)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这段话,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你能说一段话,用上这些描写吗?

  听到母亲的赞美,巴迪的表现怎样?

  父亲的评价: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请男生读一读,说说,父亲为什么这样对待儿子的作品?

  (2)理解巴迪的感受:

  七八岁的巴迪并不理解父亲的用心,当他听到父亲说他糟糕透了,看到父亲把他的诗扔回原处时,他有什么表现?找出有关句子。

  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这句话是什么描写?你能体会到巴迪当时的心情吗?

  四、学习第二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巴迪对父亲的评价理解吗?后来理解了吗?接着学习15—17自然段。请同学们在星期天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课文。把你读懂了的句子画下来写下你的体会。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

  通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些句子? 先读句子,再读你的理解。

  (1)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理解:“越来越”看出理解父亲经过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幸运表现在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和一个严厉的父亲。

  (2)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屏幕显示)

  点拨:假如巴迪得到的都是母亲的赞美会怎么样?假如巴迪做什么都只受到父亲的批评又会怎么样?

  师:只有父亲或只有母亲的力量,巴迪会健康成长吗?不会

  对给巴迪这两种力量的父母亲,巴迪会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感激

  让我们和巴迪一起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好吗?

  和学生一起朗读这段话。

  (3)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4)巴迪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两种评价,于是他发自内心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 这种爱你们能感受到吗?感受一下。

  “精彩极了”是爱,好理解;“糟糕透了”也是爱,理解吗?

  测试一下:

  当你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在课堂上严厉地批评你。你怎样理解老师对你的批评?

  类似的事在你们身上有过吗?学生讲事例。

  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巴迪把这句话对父母说,你想把这句话送给谁?

  引导说送给父母,感谢他们的爱;送给老师,报答老师的爱。

  全班起立,把这句话深情地送给老师。

  (5)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爱,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们,用什么方式去回报呢?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过渡:孩子们,你们真幸运,小小年纪就能体会爱的深刻内涵。读了这篇课文,老师也有自己的感受,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阳光是幸福的起点,

  风雨是成长的伙伴。

  快乐地享受阳光,

  勇敢地接受风雨。

  学会理解,懂得感恩。

  让我们在温柔的呵护中成长,

  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六、布置作业

  请设计一张感恩卡,送给父母或老师,写上你对他们的理解和感激。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二)

  教材简析:

  本组以“父母之爱”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本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识字、朗读能力,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以体会父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设计思路:

  文章的篇幅较长,在教学中从重点句入手,引导学生感悟,如抓住巴迪内心活动的词句,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最终理解不同的评价都是爱,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6 个生字。正确认读“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两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拓展阅读《我的母亲》(节选)

  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质疑问难,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句品读交流,体会巴迪的情感变化,在学中悟理。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 ? 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说说对课题的理解。这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一种检测,同时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学能力的平台。)

  二、走进“童年的故事”,了解不同的评价,体会小巴迪的情感变化。

  1、自由读1-14 自然段,(fanwen.weiyujianbao.cn)(课件出示)思考:是什么事让小巴迪得到了这样的两种评价?小巴迪的反应怎样?

  2、学生汇报自读情况。

  3、理解母亲的评价。课件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说说对母亲评价的理解。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住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感受母亲的心情。)

  4、体会巴迪的“得意扬扬”

  师:听了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巴迪是什么反应?(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师:如果你是此时的巴迪你会怎么想?(让学生与自身相联系,体会巴迪的兴奋、自豪的心情。)

  5、理解父亲的评价,体会巴迪情感变化。

  师:在母亲的赞扬后,巴迪最想把他写的诗给父亲看,他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终于回来了,看完了诗却说──“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生接)为什么父亲会这么说?(学生交流自已的想法)

  师:听了父亲的评价,巴迪是什么心情呢?课件出示: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已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换词,从巴迪的动作中,真切地感受巴迪伤心、难过的心情。)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小巴迪对父母不同的评价的感受。)

  三、自主探究“后来的认识”,理解不同形式的爱,体会作者的情感。

  1、自主学习15-17 自然段,课件出示:巴迪一天天长大了,他对父母的评价有新的认识吗?(要求: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理解,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2、学生自读,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理解。

  3、小组讨论交流,理解句意,解决疑问。

  4、全班交流汇报。课件出示: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体会理解不同的评价其实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爱,体会作者对父母爱的感激。)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爱,懂得回报爱。

  1、师:同学们,你们理解了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爱了吗?在生活中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经历,感受生活中的不同形式的爱。)

  2、师:父母长辈们给我们不同形式的爱,我们该如何回报呢?(通过交流让学生懂得回报爱。)

  五、推荐阅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爱的教育》。

  六、课外作业: 将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写下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第二课时

  一、题目出发,引发兴趣

  1、先出现一个不带双引号的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它们的意思是——完全相反。

  2、同学们放大自己的眼睛,注意看老师的题目有没有出错?(少了双引号)师:你真细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对意思相反的朋友应该是住在双引号里面的。因为,它们是来自母亲和父亲的两种声音。谁能把这两种意思完全相反的声音形象地读出来!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伴随着**同学精彩的声音,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请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幻灯片出)当童年时候的作者——“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我”的?“我”有什么反应? 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给它划上横线。(指导朗读,母亲的话读出慈祥,父亲的话读出严厉。相机控制PPT)

  师:母亲、父亲、“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点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写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让人物在文章中活起来。我们在日常生活写作中也同样如此。

  让我们再来用朗读的方式感受一下作者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吧。(请三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6到14自然段。

  师:这是作者童年时候的经历,这个时候的”我”并不明白父亲对我的用心。

  2、几年后,作者长大了,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的确“和”相当“充分肯定了当时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而母亲当时是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正因为母亲善意的谎言,一直鼓励我,所以,我一直坚持写作。成年以后的我已经出版了……

  3、渐渐地作者发现儿时的自己是“多么幸运”,因为(幻灯片)(我既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又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爱是警告的力量,时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是啊,“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的耳际……)

  及时点拨:“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这里的语言形象生动,让我们读来意味深长。如此意味深长的文字,同学们自由体会体会(自由带感情朗读)

  指名朗读后,考大家的记忆力——不看书,也能填。(幻灯片出)

  作者真幸运,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4、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想给同学们看看(请一生朗读),让同学们理解里面的父爱是含蓄、不善于表达的。

  三、联系生活,小小讨论台。

  生活中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或者你周围的人在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吗?来说一说吧。

  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思路及设计08-1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08-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08-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08-1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2-31

糟糕极了和精彩透了教学反思01-2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3-2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4-0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4-0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