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地理教案>高中地理教案>城市地理部分复习

城市地理部分复习

时间:2023-02-27 07:28:31 高中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城市地理部分复习


高中地理第四册教案 城市地理部分复习  


城市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了解:1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对象——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结构功能分布空间联系等规律的科学。 1.结构 组成结构   城市与城市间的关系 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 城市是一个面,内有许多构成要素,研究其结构,组合。 2.功能 城市职能,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影响区域的作用(带动作用) 3.分布 (1)作为点的城市分布: 规则与不规则分布 (2)集聚、反集聚与随机 城市是人口、商业等集聚到一起的产物 (3)作为面的城市分布: 可以通过不同时期城市的伸长率,形状率等来研究城市空间扩展方向 4.规模——量的大小 5.联系——空间联系            垂直联系   大、中、小城市之间 横向联系   各相同等级城市之间 (二)内容(具体研究内容) 1.城市形成与发展条件研究 城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布局的影响 2.城市化研究 概念、类型、动力、过程、问题、以及各国各地区城市化比较研究 3.城市分类研究 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功能分类,分类依据,指标,方法 4.城市体系研究,规模体系,空间分布体系,空间相互作用 5.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研究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模式。 商业、工业、交通、住宅等功能特点、变化、相互关系。 6、城市问题研究 环境问题     交通问题        住宅问题       (三)任务            我国城市地理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2中国城市地理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一)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关于城市记述的史料浩如烟海,但一直到建国时期,城市地理学属空白。 1.20世纪50、60年代,翻译介绍 内容分散,理论联系实际少,论文少 2.20世纪70年代,停滞时期 文革影响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时期 城市规划工作 地理学界参与(北大、南大、中山大学)开展了城市化、城市性质、城市体系等专题研究。 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发展 (1)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2)城市地理学已成为一个活跃的地理学分支 (3)大量论著出版 (二)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1.研究机构及人物 高校 (1)北大        周一星、董黎明 (2)中山大学    许学强  阎小培 (3)华东师大    宁越敏 (4)南京大学    宋家泰  崔功豪  顾朝林 (5)北师大      程连生 2.科研机构 (1)地理所 北京地理所               胡序威 南京湖泊与地理所         姚士媒 (2)社科院、城市室      刘维新 (3)城规院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以县为基本单元。主要指就业(居住地、工作地)、休憩、购物、医疗等在一天周期里所及的范围。常用的统计概念;协调机构;不是一级政府,但在有的国家可能是一级政府。 2.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多核心的,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3.城镇——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人口集中点,一级政区单位,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称城镇 4.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第三、四、五章 名词解释: 1.  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与它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之间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 2.  规模经济——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得地步。 3.  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得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4.  区际贸易——不同城市或地区之间得相互贸易活动 5.  城市化——产业革命以来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稳步上升,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向城镇型转化和强化,这一个过程即城镇(城市)化。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简答题: 一.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有哪些因素? 经济: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开发潜力、劳动力数量和质量 历史:发展有连续性、以以前发展为基础 社会:人的创造力、精神文化素质 (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更紧密,分布更规律性。 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1)矿产、水热、土壤、动植物等资源的丰度及其组合 2)区域基础设施、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历史传统、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 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 城市与区域的密切关系反映在城市与区域的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许多城市的区域性差异,除了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因外,只能从区域地理背景的差异中去寻找答案。 二.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推进城市化)p52-53 城市化的动力分为推力和拉力,在发达国家,拉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推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城市的拉力有:1。城市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2.其他非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3.城市生活方式和较高水平对农民的吸引力 乡村的推力有:1。人口增值超过土地开发,人地矛盾增加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在特定条件下的农业破产,农民流入城市               4.农民寻找理想乐土的精神推力 三.城市化的类型划分? 按城市化性质分为: 典型城市化(正规城市化)西欧、北美 逆城市化:人口向中小城市或小城镇迁移 假城市化(发展中国家):人口、产业集中了,但人的精神面貌没变 郊区城市化(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处人口、产业向郊区、城乡结合部迁移 乡村城市化(中国广东) 1.  按城市化的地域特点划分: (1)       向心型(集中型)和离心型(分散型)的城市化 这是从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如商业、金融、保险、企业公司总部等向城市中心集中为向心型,人口居住地和占地面积大,具有环境污染的大型企业自城市中心向外缘扩散的称为离心型。 (2)       外延型和飞地型的城市化 这是从建成区的扩展方式来考察城市的发展。如果城市的离心扩散,一直保持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称外延型;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称飞地型(如卫星城镇),外延型比较常见,有时候两种类型同时出现在同一城市中 (3)       景观型和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职能型城市化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 (4)       积极型和消极型城市化 是由城市化的复杂性造成的。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积极型,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称消极型 2.  按城市的动力划分 (1)       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的城市化 产生这两种类型的城市化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自上而下型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自下而上型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四.中国和世界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 世界:现状:1。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2.大城市迅速增加             3.巨大城市带的形成             4.发达国家郊区城市化不断发展       特点:1。增长势头很猛             2.世界城市化的主流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城镇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更快             4.世界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地域差异很大 中国:现状: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新的进程       特点:1。城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的总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 2。前30年的城市化水平很缓慢,80年代以来不算太慢,但总水平仍然很低             3.反复性和曲折性世界少有,大起大落是我们的主要教训             4.中国缓慢的城市化过程没有造成大城市人口的过分膨胀             5.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的破产和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而展开             6.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明显 论述题: 城市化动力的综合分析?(p52-53) 1.主要原因: 经济学家:资本的急剧扩大(资本扩大再生产) 社会学家:人类行为的变化(精神、个性、政治) 地理学家:产业的地理集中(集中、分散)    2.城市化动力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的动力分为推力和拉力,在发达国家,拉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推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城市的拉力有:1。城市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2.其他非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3.城市生活方式和较高水平对农民的吸引力 乡村的推力有:1。人口增值超过土地开发,人地矛盾增加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在特定条件下的农业破产,农民流入城市               4.农民寻找理想乐土的精神推力 在初期阶段:乡村的推力不大,城市的吸力也不大,城市化进程不快 在中期阶段:乡村的推力加大,城市的吸力也加大,城市化进程很快 在后期阶段:乡村的推力又不大,城市的吸力也减小,城市化进程不快 3.  城市化动力的分析: 从人口迁移与劳动就业的角度,由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城市化水平     劳动生产率:每一年每人的人均产值     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劳动生产率/全部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若农业 <1,  工业>1,  第三产业>1,则表明农村的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迁移,城市化进程开始,数值不同表示程度不同 4.  数学证明: 假设某一地区的人口为p,城市人口为u,农村人口为R,城市化水平为y,则         y=u/p=u/R+u 城市化人口变化量  du=urudt   dR=RrRdt         对同一地区来说k(t)一般是稳定不变的 第六章 名词解释: 1.城市职能——城市在一个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大小,所承担的分工。 2.城市功能——城市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的条件和机会包括:居住功能、工作功能、购物功能、游览功能等。 3.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代表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4.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和非基本部分——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 5.基本/非基本比率——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 简答题: 1.  城市的性质是如何确定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p109-110) 如何确定:(1)不要简单地把城市职能搬到城市性质中来,罗列一大堆职能,也不要完全脱离现状职能,理想化地确定城市性质。关键是要深入分析城市职能,继承和发展其中合理的部分,抛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预计未来的可能变化。 (2)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观念。要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城市对比的方法。 (3)城市性质对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上要适当,其繁简要看用于什么目的 影响因素:工业,采掘业,地质勘探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机关团体,旅游业,其它第三产业,人口规模 2.  城市基本与非基本部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p107-109) 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于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每一次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 了解: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1)区域性的城市职能分类 l地理学家孙盘寿作过我国最早的区域性的城市职能分类:西南三省的城镇职能分类。对22个城市只取工业、运输、科教文卫和机关团体四个部门作为类别基础,对工业城市又取7个工业部门划分工业职能。  (2)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 l1985年中国的统计年鉴为进行全国城市的工业职能分类提供了可能。我国的城市工业职能的分类是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大类、亚类和职能组组成的三级体系 1.  大类:城市工业职能的总体差异 2.  亚类: 城市工业职能的基本类型 3.  职能组:亚类组内城市更详细的分类 l周一星的全国城市职能分类 1)1988年发表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解决了理论方法论问题,1991年发表资料修正后的城市工业职能分类,1997年发表综合性的城市职能分类 2)理论基础,城市职能三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 3)方法论基础: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合,用多变量分析进行客观的分类,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城市的职能特征,以便于命名。 4)数据资料的处理:1990年全国465个城市市区分13个行业的社会劳动者人数资料,为了适应城市职能分类的需要,对资料进行了剔除、归并和新增三种方式的处理,得到465个城市10个变量的数据矩阵,作为多变量分类的基础。 这10个变量的简称分别是:工业,采掘业,地质勘探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机关团体,旅游业,其它第三产业,人口规模。 5)分类:以多变量聚类分析的沃德误差法得到职能分类的结果,稍加调整,然后结合纳尔逊统计分析法的原理对分析结果进行类别描述和命名。 6)综合性职能分类和工业职能分类的结合 第七章 名词解释: 1.  城市首位律——马克·杰斐逊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多,也在国家上发挥着异常突出的作用。 2.  城市金字塔——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少。城市规模越小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3.首位度——首位城市人口/第二位城市人口   S=P1/P2 4.位序—规模法则——考察体系的所有城市,分析位序与规模间的关系。即一个城市的规模与这个城市体系中的序位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这个地区的首位城市人口 简答题: 1.  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1)       人口数量因素最重要 (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       交通网密度 (4)       城市化水平和时间 (5)       国家面积和历史 (6)       国家结构集中化程度 (7)       民族精神的强弱 论述题: 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讨论(p141-147 1.中国城市发展方针: l1953-57“一五”的城市建设方针:“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l1965年毛泽东:“搞小城镇嘛,还是搞小城市的方针” l1978年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建设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 l1980年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并附有规模标准。 l城市规划法草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l1989年12月城市规划法:“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下来 。 2.  80年代以来讨论的热点之一 (一)理论分支 (1、小城市重点论——缩小差别、符合国情; (2、中等城市重点论——大、小城市均有弊端; (3、大城市重点论——普通规律、集聚效益。 (4、均衡发展理论(大、中、小合理结构论)。 (二)因地制宜,确定合理规模 3.建议一(周一星): l加强城乡联系―新时期的城乡关系要根本区别于过去的城乡分割 l注重城市效益―效益好坏是市场经济下城镇该不该发展的主要依据 l完善基础结构―这几乎是所有城镇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约束因素 l协调规划建设―坚持规划是龙头,以“协调”替代过去的“控制” 建议二(建设部的建议): l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引导、集约发展,统一规划、有序推进 建议三: l国家计委规划司建议的推进城市化的方针: l积极主动,加快推进;走多样化的道路;坚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改革推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辅助答一些书上描述性的话) 第八章 名词解释: 1.  空间相互作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 2.  空间扩散——新事物由一个城市向它周围城市和地域扩散传播,即新事物、新组织、新观念、新技术、新风尚、新的生活方式等新生事物的扩散传播 3.  对流——货物、人口在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移动,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邮件和包裹的输送及人口的移动等等(物质流) 4.  传导——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是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实现,而是通过会计(簿记)形式进行的交换与交易过程,主要是指资金上的往来(货币流) 5.  辐射——信息的流动与创新(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信息流) 6.  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7.  K=3体系——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由此形成K=3体系 8.  K=4体系——在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了,高级市场区的边界仍然通过6个次一级中心地,但次级中心地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界的中点,这样它的腹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属两个较高级中心地的腹地内。而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说,除包含一个次级中心地的完整市场区外,还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形成K=4的体系 9.  K=7体系——按行政原则,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限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吻合,从而形成K=7的体系 10.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为代表,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为了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可以避免供给方面的困难,避免恶性循环的发生。同样,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收入和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因而,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11.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为代表,认为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因为缺乏资金,最现实的办法是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不均衡就有压力,压力本身推动发展。在政府的干预下,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关联效应,扩大经济效果 简答题: 一.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A)      两地之间特殊的互补性,互补性越大,两地间的流动量也越大; B)      中介机会是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更是改变原有空间相互作用格局的因素,首先它可以节省运输费用,特别是影响人口移动的过滤器作用; C)      可运输性可影响货物的运输(距离的摩擦效果导致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还对人的购物出行有影响; D)      对货币流和信息流而言,产业组织的演变也对空间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E)       各种地理边界河流、山脉、海洋等等,都会有效限制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流,甚至限制同一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流, F)        政治边界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其中国家的政治边界往往是影响相互作用的最大障碍   (1)       城市所提供的商品、服务以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 (2)       城市的人口规模 (3)       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4)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5)       交通与通讯网络 二.简单评价克力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和优缺点(p161-168) 内容:(1)主要内容:数量、规模、分布 (2)       假设条件:在理想地表之上               (1、均质平原 (2、人口密度相同,收入相同,消费倾向相同 (3、同一的交通系统,运费与距离正相关 (4、生产者与消费者均为经济人,生产者为谋取最大利润,寻求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消费者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服务。 (5、运费由消费者提供(交通费用) (3)理论要点 克氏认为,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学则。 1、市场原则 l在农村市场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落体系、 l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各相同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竞争争取腹地。(两个原则①最大销售范围;②每个人、每个地区都应有服务,全覆盖。)   l形成过程:                       图:                 三.某一个中心地形成        Ⅱ.新的中心地形成             Ⅲ.中心地范围扩大 Ⅳ.进一步扩大                 Ⅴ.正六边形体系形成 Ⅵ.等级出现(在条件好的地方出现高级中心地)(根据条件及居民爱好) 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 2、交通原则 交通最优、低级中心位于高一级中心的连线之中间,就近原则(交通便捷) 3、行政原则 l便于管理的原则,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地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这样,行政界线与供应界线相吻合。 l三种类型分布体系出现在不同地区: ①     开放、发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原则 ②     山间盆地:行政原则 ③     年轻国家,新开发地区:交通原则 优缺点: 1、优点:用城市区位理论丰富了城市地理学的内容,提供了城市空间分布的理论思维方式。 a、使区位论由生产扩展到市场(杜能、韦柏) b、把中心地和周围空间(市场区)联系起来研究,打破了孤独地研究城市的习惯,可以揭示城市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c、把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城市联系起来(从系统论角度),更能揭示城市体系的实质。 D、把职能体系、规模体系和市场体系(三维)结合起来研究,把城市地理学引向更深入的科学领域。E、中心地理论促进了计量革命和计量方法在地理学中的运用。 2、缺点 a、假设条件太脱离实际 b、探讨了高、中、低级之间的联系,但对同级中心横向联系探讨不够。 C、学说所概括的是均衡状态下的城市体系,而实际上区域城市体系并非是静止状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四.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和问题?(p183-196) 特点:1。空间分布类型——集聚型      我国市镇主要集中在69东半部(京广铁路以东),主要集聚在几个平原和交通线上。初步形成辽中原、京津塘、长江、珠江四个规模特别大的城市集聚区。       2.城镇密度——省际差异大    城镇密度从东向西有规律地递减。是自然、政治、经济、人口、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口密度与城镇密度的相关性最显著,人口密度大的省区,城镇密度也大。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与城镇密度关系也很大。 问题:1。集聚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缓和 2。城市体系过于庞大和复杂 (没有具体答案,自己分析) 第九章 名词解释: 1.城镇体系——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2.城市吸引范围(幅地)——吸引顾客前往某一城市购物的最大距离包围的地区,称为城市的吸引范围。假设d为 A城的吸引范围, C为A城幅地边缘上一点,Sa为C到A城的购物量,Sb为C到B城的购物量,D为A和B城之间的距离,则:d=D/1+Sa/Sb         简答题: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p199-207) 1994年建设部提出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10项内容 : 1)条件评价;2)城镇化预测;3)发展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 4)职能结构规划;5)规模结构规划;6)空间结构规划 7)基础设施规划;8)环境建设规划;9)用地协调 10)政策措施----建议                       1.  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2.  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 (1)       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 (2)       城镇体系发展的区域基础 (3)       城镇体系发展的经济基础 3.  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 (1)       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 (2)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3)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4)       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 (5)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6)       重点城镇或分区专论 第十章 名词解释: 1.城市土地——城市土地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土地,一般是指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中相对于乡村土地而言的一种类型 2.同心环模式——伯吉斯从人类生态学角度提出的一种城市分区模式。即城市的中心是商业汇聚之地,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的是过渡地带,也是新来移民的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的工厂的工人住宅区。再向外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需要驾车入市工作。 3.均质性——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4.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5.结节性——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具有的聚焦作用 6.结节地域——这些具聚焦性的地段称结节点,这些结节点按其有效半径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地域,这些区域即吸引区。这些吸引区和结节点的合即构成结节地域 简答题: 一.什么是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1932年,伯吉斯基于人类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概念(同生、竞争),提出城市地域结构的同心环学说。他认为,在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化四种作用力的作用下,同心圆会出现分异。城市的中心是商业汇聚之地,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的是过渡地带,也是新来移民的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的工厂的工人住宅区。再向外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需要驾车入市工作。 评价: ①基于准质性的平面,假设太完美; ②考虑芝加哥一市,划分过细和规则; ③没考虑交通线对其形状的影响; ④但它从宏观效果,动态上是较有代表性的,提供了一种有用思想,具较大贡献 二.什么是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哈里斯、乌尔曼认为:各种城市存在以下四个相互作用过程(在地域分异中) 1.  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 2.  产生聚集利益的过程, 3.  相互因利益得失而产生的离异过程, 4.  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在理想位置上的区位过程 基于以上原因,多核心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中心商业区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他成长点。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如大学、研究中心等的发展而发展。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他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 评价: 多核心结构中承认一个CBD存在,其实只有其起主导核心作用,其它围绕它起职能分异的主导作用,与扇形学说、同心圆作用并不矛盾;共6片9区,更接近于现实。 缺陷: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等级差别在城市发展中不同地位没有涉及或深入讨论 论述题: 一.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书上完全没有具体答案,只有自己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1、商业用地(片状商业用地、带状商业用地 、点状商业用地) 2、工业用地: 3、仓库用地 4、居住用地(人类空间占有欲) 5、文教卫生用地 6、行政用地(交通方便,邻近服务对象。不考虑租金(政府收购) 7、交通用地 8、休息及绿化用地  不同的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同 第十一章 名词解释: 1.  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2.  社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影响,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3.  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4.  社会空间——依学科不同有不同的定义,城市地理学所研究的社会空间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三个层次,而以社会区为主 简答题: 一.居民构想图(城市意象图)对城市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居民构想图可以使我们了解居民对城市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借以测度城市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刺激的能力,以便为设计一个美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提供依据。 作用:通过研究知道: 1.  城市功能区和各种用地的布局应尽可能为居民构想图增加美丽的印象,深刻的因素,突出各具特色的功能区,从而增加居民对城市的好感 2.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要增加适当标志,枢纽和区的布局也要考虑其辨认性,以便扩大市民的感应空间 3.  如果居民的感应空间扩大了,构想图的内容丰富了,就有助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和规划,从而使城市管理和规划不仅仅只是规划师的事 第十二章 简答题: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对策?(p258-263) 产生: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被破坏,主要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造成的。 1.  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2.  发达国家的高生产、高消费政策,使城市生活过度奢侈,浪费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使得排废过多,恶化了城市环境 3.  资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废弃物排放的可能性 4.  不尊重生态规律,不以反映城市生态规律的理论为指导组织经济、社会生活,不能合理使用土地与空间,建筑布局、工业布局混乱,从而破坏城市的生态系统,减弱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对策:1。遵循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2.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  综合利用资源,化害为利 4.  加强新兴技术开发与应用 5.  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6.  组织上以地方为主 7.  手法上以立法和规划为主 8.  方法上以环境质量评价为主 三.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和对策? 产生原因: 1。认识上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重生产建设,轻城市建设,故基础设施投资少。造成了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的严重不足 2.城市规划上的原因 3.交通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1)决策系统缺乏权威性 (2)没有完善的反馈系统   对策: 1.  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 (1)       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 (2)       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调整城市交通运营 (3)       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运营路线和时间 1)  实行单向交通 2)  汽车和自行车分道行驶 3)  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 2.  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 (1)       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 (2)       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 (3)       改善旧城区的道路系统 (4)       形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 (5)       开发各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  



【城市地理部分复习】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城市部分若干问题探讨08-07

第八册期末复习(字词部分)08-15

对高考地理后期复习的思考08-24

地理:海洋专题复习教学案04-06

如何进行高考地理复习08-23

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总结08-24

一年级期末复习试卷 字词部分08-15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复习08-16

高三语法复习专练(形容词、副词部分)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