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历史教案-1.3第二次鸦片战争
1.3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目的、借口、时间、战争的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能力要求:(1)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2)指导读图表,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目标:(1)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2)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重点。根源于英法美发动战争的动机。(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重点。资本主义列强所获取或扩大的侵略权益正是通过这些条约而得到的。(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近代的大片领土丧失于沙俄之手,沙俄是最凶恶的侵略者之一。
2.难点分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应帮助学生从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的角度去分析,从而使学生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讨了鸦片战争的有关问题,我们认可了一个结论,即中国社会性质在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发生了变化。那么,谁能说说那是怎样的变化呢?
生:(回忆,作答)
师:鸦片战争结束十几年后,当中国人仍处在屈辱、困惑,亦或是反思的时候,英法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板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
师:(开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他们要修什么约?
生:(回忆已有知识,或阅读课本有关知识,自由发言)
师:(肯定学生的正确回答)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而法、美也已接近完成。迅速提高的生产力带来了极丰富的产品产量,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本性和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要求,驱使他们向全球扩张,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英国侵略者在用炮舰轰开中国大门,又用条约获取倾销商品的侵略权益后欣喜若狂,满以为中国广阔的市场为他们敞开了。可事实如何呢?
(给学生用投影片展示根据课本小字整理的两组数据,让学生阅读、分析)从英国的资本家、商人的角度看,他们会作何感想?
生:(纷纷议论,发表看法)
师:(归纳发言)从1846年到1855年这十年,英国对华输出的工业品贸易额每年徘徊在200万英镑左右,而没突破1845年的230万英镑的水平。从第二组数字看,中国与洪都拉斯对英棉纺织品的人均消费数额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使英国资产阶级对广阔中国市场的热切期盼正在化为狂热的幻想。真是不可思议!他们先是困惑,继而恼怒,最终将英国工业品的滞销归罪于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在中国享有的特权太有限了。于是,法、美以《黄埔条约》、《望厦条约》有12年修约的规定,而英国则援引《南京条约》附件中“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于1854年、1856年先后两次提出“修约”要求(教师口述或投影打出其主要内容):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5个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他们还以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交换条件。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请你们概括出来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与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比较,是否一样呢?
生:(做结论性的回答)
师:对,英法列强要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与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一脉相承的。由此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继续引导学生思维)如果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还可以从什么方面来比较呢?
生:(稍加思考,可以答出)
师:不错,是从所采取的手段上。由于此时的清政府对西方国家还心怀疑惧,又认为外国公使进京有损“天朝尊严”,拒绝了其“修约”要求。于是,英、法等西方国家决定发动新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屈服,以达到通过外交途径达不到的侵略目的。(板书下一个题目)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师:英国为什么选择在1856年?英法侵略者所寻找的借口是什么?
生:(思考、在教材中寻找答案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还是挺牢固的。利用此时清政府正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于1856年10月,悍然出动三条军舰,闯入珠江口,袭击广州城。而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伙同英军出兵,由此点燃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显然,英、法成为主要侵略者。他们还有两个帮凶,是谁?为什么只做帮凶呢?
生:(可以明确回答第一个问题,对第二个问题或许难以准确回答)
师:对,帮凶是美国和俄国。美国因为处于南北战争的前夕,国内政局不稳,所以没有直接出兵,而是带着坐收渔人之利的心理加入英、法联合战线,积极出谋划策。(指导学生阅读第11页材料,理解美国的目的)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课本小字和材料)
师:俄国虽然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但怀着早以明确的向中国扩张领土的野心,也加入了这一阵线。1857年英、法政府分别派额尔金和葛罗,率领各自国家的舰队到达香港岛,组成联军。美、俄代表也乘本国军舰到达香港为英、法出谋划策。年底,英、法联军发动攻击,虚骄昏庸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既拒绝英法的侵略要求,可也不做应战准备,一味迷信占卜。结果,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俘获叶名琛,而巡抚柏贵投降。英法联军除了烧杀抢掠,还“创造”了一个中国近代之最,是指什么事?
生:(看教材,然后答出)
师:(肯定正确说法,强调指出联军委员会不是那个傀儡政权)攻占广州并不能达到侵略目的,他们是如何达到目的的呢?(板书下一个标题)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天津条约》的签订
师:(引导学生看图,边讲边标明地点) 1858年为迫使清政府屈服,英法联军北上至大沽口外,美俄公使也随舰前往。英法通过照会提出侵略要求,美则以“调停人”身份暗中帮助英法做进攻准备。这时,以清朝皇帝咸丰为首的统治集团仍把镇压太平天国放在首位,北方防务松弛。结果,英、法炮舰攻陷了大沽炮台,随即攻占了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咸丰帝慌忙派人与侵略者议和。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俄、美则先于英、法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引导学生看第12页中、英《天津条约》签字情景图;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用投影片打出思考题)
(1)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
(2)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
(3)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
生:(与教师以谈话的方法共同讨论、分析问题,求得共识)
师:(得出相似点都有开放通商口岸和赔款的内容,要求学生仔细读图,对比归纳出新增加的口岸的特点:多、广、深)多是指通商口岸多达10个;广是指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而深则是指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腹地。
(指导学生对赔款和内河航运权的讨论。着重指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影响)
师:显然,这比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所获得的权益更扩大了。英、法的目的初步达到,他们从大沽口撤军,从而使战争告一段落。为什么只是告一段落,而不是结束?
生:(思考答出)
师:(板书下一个题目)
2.《北京条约》的签订
师:关于战争再起,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事件提供给同学们:一个是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一个就是英国于1859年刚镇压了它的殖民地——印度的反英大起义。(让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与战争再起的关系)
生:(议论,发言,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赞扬学生正在学会把似乎孤立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看,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 1859年夏天,英法利用去北京换约之机重又挑起战争。换约本来只是一种单纯的外交活动,同学们阅读第12页小字内容,侵略者却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呢?
生:(阅读有关小字,明确侵略者蔑视中国主权的狂妄和大沽口战役的正义性)
师:一年以后的1860年,经过喧嚣、鼓噪和一番调兵遣将后,英法又开始新的侵略行动了。而此时的清政府仍然把重点放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上,以至缺乏足够的准备。(结合战争形势图,讲述侵略者攻克大沽、再占天津,和咸丰帝从圆明园逃往热河行宫等)同学们都知道,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就是在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时被洗劫、焚毁的。(投影法国作家雨果的谴责):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指圆明园),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一个胜利者把腰包塞满,另一个赶紧效法把箱子全部装得饱鼓鼓的;两个人手挽着手,心满意足地回到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生:(观看焚毁前的圆明园图片和资料,再阅读观看第13页所引英《泰晤士报》关于劫掠的报道,观看焚毁后的遗迹,从而激发对西方列强野蛮行径的憎恶感)
师:英法联军兵不血刃地占领北京城。1860年10月下旬,英、法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北京条约》又使中国丧失了哪些权益呢?(教师重点提示增开天津为商埠的危害)
生:(阅读“条约”内容,对重点提示谈出自己的看法)
师: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增开为通商口岸,使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引导学生对九龙司地方一区被割占与香港被英国殖民者逐步变为殖民地的关系加深认识)提出问题:准许华工出国又意味着什么?
生:(议论、发言,得出列强掠夺廉价劳动力的结论)
师: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而大片领土也是在这期间被沙俄趁火打劫、强取豪夺走的。我们再来看看这段我们并不陌生的历史。(板书下一个题目)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生:(在教师引导下读图表)
师:(第14页图可制成复式投影片,按有关条约顺序一一演示,教师用谈话的方法,与学生共同理清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哪些领土,领土面积分别是多少的基本史实)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生:(稍加思考,回答)
师:是的,使中国领土的完整遭到空前的破坏,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最后,我们共同讨论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问题。(板书该题目)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师:(引导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结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教材帮助我们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结论,我们通过所掌握的史实进一步印证说明这个结论。
生:(学生发言列举史实,教师加以概括)
师:(着重分析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和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两个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征服了腐朽的清政府,获取了一系列的权益,认识到清政府的可利用价值;而清政府也在内忧外患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可以依靠列强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从更广、更深的范围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便于他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课后记:
【历史教案-1.3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文章:
历史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08-17
历史教案-中英鸦片战争08-17
第二次鸦片战争08-17
历史教案-1.1-1.2鸦片战争08-17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08-17
第二次鸦片战争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08-17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一)08-17
第二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08-17
中英鸦片战争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