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时间:2022-08-16 17:02:24 高中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

执教者:冯国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四,教学设想:
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派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了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学习成果,好吗
生1:老师,我能把这首词完整地背下来了.
生2: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写内心的情感,也就印证了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
生3:这首词语言比较精致,华丽,而且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如杨柳,晓风,残月,寒蝉,长亭等.
生4:这首词格调深沉,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了细腻缠绵,低沉含蓄的送别诗意境,它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从柳永这首词的用词,意象,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讲的都非常有水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词的另一派别——豪放派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感知全文:
师:好,现在老师把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读一遍,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以前鉴赏词的方法,一起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朗读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心得.
(教师范读全文)
师:好,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大家一起来谈谈你对这首词的初步感受吧.
生1:这首词好像也在写作者不愉快的心情,但这心情与柳永不一样.柳永写男女主人公分手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而这首词在写作者老大无成的心情.
生2:虽然都在写不愉快的心情,但苏轼不一样,柳永显得含蓄,细腻,而苏轼就显得气势磅礴,雄壮激烈.
生3:这首词与柳永写的一样,也是通过写景,也就是通过描绘意象来抒发感情的.
(三)鉴赏上阙:
师:对,刚才同学们讲的都非常有道理,有见地.尤其刚才那位同学提到这首词也是通过写景,通过描写意象来抒怀的.
(教师板书:写景)
师:那这些景主要集中在词的上阙还是下阙
生:上阙.
师:对,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上阙,大家一起来找一下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
(学生朗读上阙)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找一下.
生1:大江
生2:赤壁
生3:乱石
生4:惊涛
生5:……
(教师板书)
师:对,大家找得都不错,那我问大家,这些意象尤其是大江与赤壁,前后是否可以调换,就是说,先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卷起千堆雪",再写"大江东去……人物" 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不可以,因为按照人观察事物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即先写长江再写赤壁,符合这一规律.
生2:也符合时间的规律,这长江,在作者看来,已不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江,而是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身处这有着特定历史事件的赤壁,也就会情不自禁把思绪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三国,所以,这意象应该先写长江(久远的历史),再写赤壁(特定的历史).
师:刚才两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们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实际上也是作者由悠久的历史想到了特定的历史,由绵长的长江想到了古战场赤壁.
师:我们说,词人往往通过意象来渲染一定的意境,我问,这首词的上阙,作者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1:激烈
生2:磅礴,有气势
生3:气势宏伟
生4:雄伟壮丽
师:因此,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描绘的景物,是哪一句
生:"江山如画"
师:对,我们说,所谓意象是景物与情感的结合,那么由这些意象上,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生2:对古代英雄的赞美
(板书)
师:能否更具体些
生:对周瑜的思慕 (板书)
师:对,从上阙的哪句词表现出来
生:"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师:为什么
生1:这赤壁作者不称呼为诸葛赤壁,也不称呼为刘备赤壁,而是称呼为周郎赤壁.
生2:作者把周瑜称呼为"周郎",这"郎"显得他特别年轻潇洒,不仅因为羡慕他年轻,而且还有更让他崇拜的呢
四,鉴赏下阙
师:对,这就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要鉴赏这首词的下阙.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阙好吗 其他同学思考,作者还描绘了哪些意象(即写了周公瑾的哪些方面)
(指定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朗读得相当有感情,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
生:"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师:这句写了周瑜的哪一方面
生1:他爱情甜蜜,婚姻美满.
师:对.
生2:写他潇洒.
师:也不错.
生3:写他年轻.
师:也很有道理 (板书:年轻)
师:还有哪方面的 找具体的语句.
生: "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师:这句在写什么
生:写他有指挥军队,战胜曹军.
师:指挥时,他的神态怎样
生:"谈笑".
师:说明什么
生:指挥若定,展现了他高超的指挥才能.
师:想看看周瑜指挥大军和火烧赤壁的情景吗
生:想.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周瑜,体会周瑜的卓越才能.
(播放《周瑜点将和火烧赤壁》)
师:到这里,即周瑜年轻有为的形象,不仅浮现在作者眼前,也出现我们眼前.
(板书:年轻 有为)
师:这是作者在咏史.
师:回顾历史,回到现实,作者却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写这首词的画像,从这画相中,你看出什么了
(出示课件——画像)
生1:郁闷
生2:身体欠佳 (笑)
师:也对.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
(出示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背景的文字)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多情应笑我"了吧
生1:笑自己居然与周瑜相提并论.(人家一个大都督,我一个凡夫俗子)
生2:笑自己老大无成
师:都有道理,是吗
师:同学们,面对这大江赤壁,想到自己的老大无成,联系自己的政治处境,于是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
师:同学们,自这首词问世以来,对"人生如梦"这句有许多的争论,有人说反映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呢 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
生:1,我认为,苏轼如此地执着,到头来也老大无功,壮志未酬,而周瑜呢,年轻有为,功勋卓越,太伤感了.
2,即使是风流人物,英雄豪杰的周瑜,不也被这"大江"的"浪"淘尽,淹没了吗 所以说,"人生如梦",所以说有消极的意味.
3,苏轼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然而,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豁达的,"一尊还酹江月",他"还是举起酒杯,祭奠这万古长存的大江与明月吧",还是把这苦闷,这压抑寄情于这滚滚长的长江 ,高悬的明月吧!
师:同学们,这首词虽有消极的意味与成分,但,它并没有影响全诗的格调与意境,这豪迈,雄壮的意境和略带消极(伤感)的情绪与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同出一辙,两词都写到了长江,也发表了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都用酒表达了豁达的心胸.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同样豪放的歌曲.
(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提示学生关注歌词)
(五)拓展训练:
师:这豁达其实在苏轼其他的词都能表现出来,包括同一时期的作品,如:他在黄州的第四年写的《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词中有对快哉亭周围美丽环境和悠闲生活描写的基础上,他用"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作结.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
(出示苏轼图像与《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六)课堂小结:
师:好,到这里,我们的上课即将进入尾声,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一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让我了解了宋词另一词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的风格——雄壮,豪迈.
生2:让我更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词人苏轼,尤其是他写这首词时壮志雄酬又不失豁达的胸襟,太让人感动了.
生3: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
生4:让我在课后会更深入地讲究宋词两派别的风格,也让我在今后的业余时间有方法去鉴赏宋词----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也很有体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词来结束今天的课吧!
(学生背诵全词,播放音乐)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念奴娇·赤壁怀古】相关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10-23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有感08-17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反思04-22

《念奴娇赤壁怀古》高中语文教案08-22

高一语文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08-24

高一语文必修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0-09

《念奴娇·赤壁怀古》高二上册语文教案11-15

《念奴娇·赤壁怀古》高二上册语文教案3篇11-16

念奴娇教学反思08-25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后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