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广东版第一册第二单元

广东版第一册第二单元

时间:2022-08-16 15:15:51 高三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广东版第一册第二单元

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传记
  
   一 单元说明
   1.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单元在内容上承续着“认识自我”而来。在确定自我意识的思考过程中,在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道路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借鉴他人的成败教训。阅读学习传记作品有助于我们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较为细致深入地走进他人的生命世界,并由此反省自己,尝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过去,理性的分析自己的长短,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思考传主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2)了解不同的传记文体的特点,学会写传记文。
   2.单元的内容与结构
   (1)阅读的两个层次
   本单元包括三篇“基本阅读”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华罗庚》、《罗曼•罗兰》;另有两篇“扩展阅读”文章:描写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和爱因斯坦的《我的回顾》。这几篇传记文的传主有着不同的国籍、身份、精神品性和历史成就。从文体上说,这些文章包括了“他传”和“自传”,每篇传记文都有着不同的.写作特点。教学时,可以把重点放在三篇“基本阅读”课文上,将两篇“扩展阅读”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补充说明。
   (2)表达交流活动
   本单元的活动课是“人物访谈,学写传记”和“关注自我,学写自传”。这是根据传记文的课堂学习需要而展开的活动。同学们在课文里所学到的传记文的不同观察角度和多种写法,可以作为描写现实生活人物的指导和借鉴,以便为不同个性特征的人选择不同的传记写法,或者尝试着为同一个人采取不同的.写作方式。同学们在体悟教科书所选的传记文中传主的精神品行和历史成就时,可以反观自我,可以评说他人,从而深化个人的思考,磨练自己的眼力。
   已知宇宙里最为丰富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最为复杂的生命是人的生命。一个人生活的最高目标之一,是尽可能地开掘个人的生命价值。传记是直接、多层面、显性和隐性地表现人的世界、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是求索人类价值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传记文的阅读、学习和.写作,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与人们终生相关的活动。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在允许的范围里,更多地阅读一些优秀的传记作品,尽可能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完成本单元的活动。
   (3)点击链接短文
   本单元“点击链接”了传记文的一些基本知识。《放言述说平生事》介绍了传记文体的特点和写好传记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教学时,可以先把这些知识灵活地贯穿在具体的课文中,然后,在指导学生“学写传记”时再进行总括,使学生对传记文体既能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又能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借鉴和有所选择。
   《读书“三到”始知书》主要谈论了“眼到、心到、手到,是我们读好书的前提和基础”。毫无疑问,读好传记作品,也必须要“三到”。
  
   二 课文教学
  
   4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1.课文解读
   ⑴作者简介
   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先后出版了《皇天后土》、《孙中山大传》(上下卷)、《许世友传奇》三部曲、《贺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兄弟》、《孔祥熙大传》、《宋庆龄全传》、《宋美龄全传》、《宋霭龄全传》、《宋氏家族全书》(上下卷)、《民国岳父》、《青年孙中山》等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
   ⑵基本解读
   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卓著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他以民众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及他领导的推翻中国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政治历史和中国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本篇节选的《“布衣总统”孙中山》,出自陈廷一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世纪伟人——孙中山》。
   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描写传主孙中山的日常生活细节,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同时,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出的孙中山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人生理想方向相一致,从而有力地凸现了传主的基本思想特征。要书写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复杂行为历程的人物对象,既可以展示传主自身的重要的政治观念或重大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像这篇文章一样,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又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同时这样的传记写法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这篇文章首先讲述了孙中山被冠以“布衣总统”的一段有趣故事:年青时的孙中山平凡为一介布衣时却怀有“傲王侯”之大志;然后,从孙中山的居住 、衣着、饮食、出行等一些生活细节,多方面地展示出,孙中山虽然贵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却仍然保持着“布衣”的特点,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衣总统”,而他的“布衣”特点恰恰符合了他的“民主”、“平等”、“权利”、“博爱”等政治理想,从而写出了这个总统的独特性。
   2.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甘于淡泊”是孙中山作为“布衣总统”的突出特点。此题命题意图是,在把握课文主题、掌握这篇传记文基本写法的基础上,联系当代生活和个人认识,进一步予以思考。
   参考答案:对“甘于淡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赞成,也可以不赞成,也可以是部分的赞成或否定,重要的是引发大家对于现实、文明社会发展、个人价值标准等问题的思考。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此题意在引发学生从民众的角度来理解传主孙中山的思想意义,同时对当时民众的热情又予以现代反思。
   参考答案 希望学生回到课文中再次细读此段情景的描写来理解“大总统万岁”的群众呼声。(1)孙中山基本的政治主张“三民主义”是以民众为核心的,“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帝制,而且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素质。因此,孙中山受到了民众的爱戴和拥护。(2)孙中山身体力行着自己的民本思想,遇事首先想着百姓,避免惊扰百姓。孙中山尊重民众,同时也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支持。(3)“大总统万岁”的口号,在今天看来,也有其不妥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百姓的个人崇拜、将孙中山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类比的封建时代的思想倾向。
   ⑶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此题意在强化学生的语感,以理解文章的生动性。
   参考答案 “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比拟(拟声),比喻。“睡狮”的比喻意义,参见相关资料的解释。
   3.相关资料
   (1)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光绪五年(1879),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当时他的长兄孙眉为该地华侨资本家,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激起了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热情。他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联络有志之士,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5年2月,建立香港兴中会。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孙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国伦敦曾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营救脱险。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897年,孙中山由英国经加拿大转赴日本,结交其朝野人士。戊戌变法以后,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动,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合作问题,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1904年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罗(今泰国)、美国等地对华侨及留学生宣传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他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向华侨宣传和募集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孙中山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

【广东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相关文章:

第一册第二单元 汉语拼音905-01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08-26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08-26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4篇02-08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4篇)02-08

初一第二单元作文07-10

冀教版语文第一册《太阳的香气》教案08-26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日月水火》教案01-13

初中政治第二单元课程学习08-24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