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高考话题作文合集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话题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话题作文 篇1
孔子面对一川流水,感叹"逝者如斯",痛惜时间流逝之快,提醒人们时间珍贵,值得珍惜。海伦·凯勒也曾劝诫人们珍惜时间:"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读了《三颗枸杞豆》这篇文章后,我更加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
文章主要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 ,抓住生命。"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文中的三叔固然是可悲的,但是,他以自己的坎坷遭遇和失败的经历教育了一个"淘气鬼",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文中的三叔有着远大的理想,但因为虚度年华而抱憾而终,难道这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英国的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说:"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人,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确定目标之后,不畏艰难并为之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只有珍惜时间,才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点,为自己的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多么宝贵,作者在《三颗枸杞豆》中说道:"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0'!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于是,我从这三个'0'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我们应该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决不让一分钟从我们的指缝中溜走。
高考话题作文 篇2
一抹夕阳下,几缕晚霞中,书架之前,手指拂过书脊,渴望闻闻那文字的清香。忽而顿下脚步,柔荑翻开书页。享受着优美语句所带来的温暖的光辉,方块字,在指尖环绕。眼前,是《雾都孤儿》中的那个叫做奥利弗的男孩。
孤苦的生活让他只身偷偷逃离教养所,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来到了被称作“雾都”的伦敦。突兀的,一阵钟声钻进了他的耳朵——也在我的耳边环绕。
“铛——铛——”仿佛从天边传来的声音,宏亮而又悠扬,叫醒了鸟儿,叫醒了晨雾,叫醒了沉睡之中的伦敦。
这钟声,沉重的钟声,大气的钟声,把我带到了瘦弱的、如一只无巢可归的鸟儿般的奥利弗身边,把我带到了十九世纪的英国。
有目共睹的,奥利弗携着那恢宏的钟声坚强的走过了最苦的日子,挨过了饥饿,领我一起感受属于十九世纪英国的光明与黑暗,寒冷与温暖,爱恨情仇的激烈斗争。
误入了贼窝,奸诈狡猾的犹太老头教他如何做一个扒手,可当他看到书摊老板的不易时,却并没有下手;被同伙诬陷进了法庭,又被装腔作势的法官判罪吓得倒下;遇到了善良的布朗洛先生,但无法脱离歧途……一切的一切,只有那简洁的钟声相伴,坚定着他生的信念。
钟声,那一遍遍回荡着的钟声,仿佛迟暮老人的叹息,没有抱怨晨雾之下隐藏的黑暗的现实与人情的冷暖,也没有诉说人们趋炎附势、利欲熏心所带来的'悲哀。
钟声笼罩着伦敦,笼罩着夕阳余晖,笼罩着奥利弗孤单的身影,笼罩着我杂陈百味的心。狄更斯先生怀着对好人的同情给了奥利弗一个完美的结局,让他带着一颗感恩与同情的心过期了小绅士一般的生活。不知他在得到那一大笔遗产时,耳边有没有环绕着缓缓响起的钟声,不知狄更斯写完最后书的一章时,天边是否也传来了嘹亮的钟声。
携带星光,合上书页,望着最亮的那颗天狼星为奥利弗祝福,回味着书中的故事。当然,还有那钟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声音。依然,置身于浓雾之中,那宏亮而又悠扬的声音却远去,再远去……
高考话题作文 篇3
人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但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中的坎坷。
还记得,刚开学的那段日子是快乐的,那时认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怀揣一个美丽缤纷的梦想,携带着父母的款款叮咛和殷切的希望,充满信心的走进这个酝酿梦想的新环境。这里的每一件事都是那样的新鲜和好奇,可美好的梦太容易被惊醒,宁静而甜蜜的日子又太容易被打碎。
现实中,一次又一次的周练,月考,不记其数的检测,血淋淋的分数,彻底惊醒了我"平步青云"的.美梦,让我对自己的实力感到怀疑,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让我在现实中举步维艰......
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没精打采地走进那个让我一进去就感到苦闷压抑的教室,蜷缩在自己的位置上,打开《余秋雨散文》,就在这时,一张卡片出现在我的眼前,"人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但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中的坎坷。"根据笔迹,我知道这是好友飞写的,透过卡片,我仿佛看到他友好的目光向我投来。那一刻,我释然。
的确,既然人生是一条曲线,我们便不能把人生设想得阳光灿烂,风平浪静,更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放弃。没有奋斗的艰辛,又怎会有胜利的前程?那些能正确看待人生,能经受得住生活的遭遇和挫折的人,往往会取得成功。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宫刑而作《史记》,曲啸蒙冤而作《犯罪心理学》......古今中外无数杰出之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又怎能对人生抱有侥幸的幻想?
人生之途是曲折的,人类历史是曲折的,可这决不能说明人生前途的黯淡,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景却风光无限;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在飞跃。无论人生,无论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挫折,低谷,只是前进中"小插曲"而已。因而,事业上的巨人们,在受挫时是决不会消沉的,因为他们透过暂时的风雨能窥探到未来的阳光。
而我们,立身创业的时代,处于创业的年段,对理想,有美好的追求;对未来,有瑰丽的憧憬。因此,对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应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君不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么?
教室里的灯还亮着,有飞蛾不断地扑向日光灯,不惜被撞的遍体鳞伤,也许那就是它们的希望和最终的归宿。那么我们,我们的前途我们的命运也是灯是火吗?站在独木桥的这端,虽然我看不到河的对岸,但我知道那里一定是草木皆兵,平静下有暗流涌动。为了心中的那个怀揣已久的梦,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我一直一刻不停到走在路上,虽然我不知道我的未来究竟在何方。我甚至有时也会看到上帝牵引着我的那根线,尽管我不知道他要将我带向何方,但是那句"人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但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中的坎坷。"已成为我前进的不竭动力。是的,我愿意,在路上走好我的每一步。
生活中有七彩的阳光,我已不再沉沦于往日失败的痛苦中,微笑着面对每一道题,每一个困难。我相信,风雨后会有彩虹,在挫折中,我一定会邂逅阳光。
高考话题作文 篇4
一、大题小作游刃有余
话题作文的限制少、范围宽泛,所以大题目居多,高考作文123系列指导(六)。大题小作是话题作文制胜的法宝。如果是单一话题,可以自选角度拟定与这个话题有关的小题目来写;如果是多头话题,可以先在众话题中选其一,而后再定与这个支话题有关的小题目来写。这样化大为小,就容易下笔,便于表情达意。越是宽泛的话题,以大题小作治之,越能得到很多的作文题目,于是构思选材就进入自由天地,然后择善而为,下笔就会游刃有余。如果不懂得大题小作,便就无从下笔了。记住:不管话题作文的题目多大,都要把它转化成小题目来做,以获取成功。
二、明智抉择取一瓢饮
单一话题可以派生出许多小话题,多头话题本身就提供许多支话题,而且还可以各自派生出更多小话题,可写作的时候只能选其中的一个话题来写。取哪一个话题呢?选自己有把握写好的“那一个”。这便是“取一瓢饮”——“瓢”(考生的实际情况)制约了“饮”(写作什么话题)。到底该写什么?考生总是通过读题进行分析研究,在不违背题意及其要求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制约着“写什么”,那就是考生的“内存”。考生的大脑储藏着或多或少的写作信息,这些信息中与这道作文试题有关的到底有多少,又直接影响着“写什么”。可用的内存多,回旋的余地就大,反之就有捉襟见肘之苦。考生在寻找立意点的同时,不断提取有关信息,当两者融合时“写什么”的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因此,取哪“一瓢饮”是话题作文的重要一环,要把作文话题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能够写好”为前提,做出明智的抉择——“取—瓢饮”。
三、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话题作文虽然宽泛,但如何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比如,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有关心理承受力的话题,就有不少同学虚构“父母双亡”的故事来写自己怎样战胜脆弱,结果因构思雷同而影响了成绩。“独树一帜”,要求立意尽量不说大家容易想到的道理,选材尽量不选大家都可能有过的经历,写作尽量不走大家习惯走的思路;也就是说要把一看到话题就冒出来的道理、材料、写法撇开,再深入一层进行思考,说新颖的道理,用新鲜的材料,走新奇的思路。一般来说,立意要寻求别人容易忽略的或不是一眼便能看到的角度,选材要选自己的特殊经历或独得的积累,写法则要懂得打破常规以创新,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123系列指导(六)》。概而言之,“独树一帜”要做到视角独特,内容独有,写法独创。当然,就一篇作文而言,能做到其中的一点或两点,就足以使之出类拔萃了。
四、发散思维两极立论
所谓“两级立论”,就是根据话题对立的两极来确定中心论点。话题作文的立论,与供料作文的立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只要求与话题有关,而后者则要求合乎材料所包含的意义。显然前者比后者宽泛得多,自由得多。根据话题作文的这个特点,我们要善于抓住话题的.两极展开发散性思维,生成论点。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对立的两极,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解出不同的两极,比如“书”,它的两极是“好书”与“坏书”,那么“谈读书”这个话题就可以围绕“读好书”和“读坏书”立论;如果变换角度,可以从读书的目的找到“为国”和“为己”这两极,可以从读书的方法抓到“活”和“死”这两极,还可以从读书的态度看到“勤”和“怠”这两极……那么“谈读书”这个话题就不知可以派生出多少的论点了。另外,在两极之间立论很容易出新,而且充满着辩证统一。如:读书既要“活”,也要“死”;读书既能“为国”,也能“为己”。
五、形散神聚从一而终
话题作文并没有框定文章的主旨,让考生自由立意,只要合乎话题、思想健康就可以了,其目的在于打破中学生作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框框。但是不是说话题作文可以信马由缰,言所欲言?答案是否定的。你一旦从话题中选定一个中心来写,那就只能从一而终了。当然,由于话题作文具有漫谈式的特点,你大可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天南地北,任你驰骋;不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即“形散神聚”。这种技法的特点是既放得开又收得拢,那些材料看似游兵散勇,实际上唯马头是瞻,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此法适用于运用散文笔法或杂文笔法来写话题作文。
六、蜻蜓点水巧扣话题
“蜻蜓点水”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说白了就是通过点题来扣住话题的技法。我们知道,话题作文只要求写作内容与规定的话题有关,如果善于点题就容易扣住话题,从而满足“有关”的要求。“蜻蜓点水”法适用于记叙文(包括散文、故事、小小说等),操作简便,只要在文章中安排适当的地方提及话题即可。20xx年有篇《“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的高考优秀作文(载《语文报》高考专号),编述了一个故事,让三个和尚吃上自来水,他们懒得开自来水,却被评上“节水标兵”,还要出国传授节水经验,文章调侃、幽默而又意味深长。作者在文末写道:“这三个和尚肯定还有下文,该变成什么样儿,答案当然不止一个,就靠你去想去琢磨啰!”显然,如此巧妙地扣住话题,是这篇作文取得高分的秘诀之一。
高考话题作文 篇5
一、话题作文的表述篇──记叙经历
记叙经历,除非命题中有特殊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既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经历;既可也写自己的亲身体验,也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可以编述故事。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选材时就不要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把思路仅仅局限在“我”上,而一旦突破“我”的限制,选材的天地就广阔的多了。
首先,要学会描写。①学会观察对象。描写是把事物的状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所以描写之前必须细致观察对象。②学会选择细节。描写再现事物的状态,不是把一切感受到的东西都写出来,而是要有选择地描写,作者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最具表现力的细节,以此再现事物特征。③学会安排结构。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合理地、有序地安排文字,一层层写来,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形象。④学会修饰语言。讲究修饰的最好手段是多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拟人、夸张、对比等。
其次,避平铺直叙。①在材料组合上: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②在结构安排上,可用设置悬念或运用倒叙来增加曲折;③在人称使用上,可以第一人称为主、兼用第二人称;④在表达方式上,可用日记或书信去代替一般化的记叙。
再次,要合理虚构。在记叙经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反映生活本质,更好地表现主题,在经得起推敲的前提下,应该进行合理虚构。①移花接木法。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改造、拼接、更换,将几个人的特点融于一个人,或将几件事的情节剪辑组合为一件事,或将发生在不同时段性质相同甚至相反的事剪辑到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使人物与事件更具典型性。②添枝加叶法。真实的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只是一个轮廓、梗概,可以此为基本框架,展开想象,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
二、话题作文的创新篇──语言求美
作文语言首先要通顺。“语言通顺”就是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行文;遣词造句时,句式选用要贴切,努力克服用词不当,修辞不妥,不合语法、逻辑等毛病;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一脉贯通,不要尚未理清思路就急于动笔,信口开河,凑字凑句,信手写来;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目的和交际的场合、对象的差异,把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晰、连贯、得体。
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要让高考作文的语言亮起来,语言鲜活有文采,是每个考生都十分渴求的。那么,语言鲜活从何而来?有的是顺手拈来,有的是冥思苦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不读书,不看报,不实践,不思考,不研究新事物,不学习新鲜语言,不锻炼思维的敏锐,腹内空空,思想僵化,那么只能人云亦云,毫无鲜活可言。平日坚持学习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不断进行语言的操练,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心应手,写出鲜活的语言来。为此,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①在词语上下功夫。高考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特别要恰当选用最有表现力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②在句式上下功夫。要在文中善于变换多种句式,主要包括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恰当使用变式句等。③在修辞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④在引用上下功夫。在高考作文中要注意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口语俗语、优美的诗句、歌词、广告语等,就更加能够增加文采。当然,鲜活语言总是以不同形式显示出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情感(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的力量。
三、话题作文的立意篇──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宽泛政策,使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有“无从下手”。前者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不可能写好、写细;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话题作文,在理解话题的基础上还要树立“化大为小”的观念。
化大为小,就是作者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话题中演绎成一个小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联想生发,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在叙事写景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非常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写文章,势必出现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选择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如20xx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大为小”,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如生活态度、辨明是非、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教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都可以写。再如,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这样“化大为小”,文章才会“出彩”。
总之,写话题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笼统而缺乏具体内容,那就只会大而化之,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只能列入“基本符合题意”的一档,最高得42分;如果大话、套话太多,文句也不够通顺,则很可能只拿个及格分(即36分),甚至更低。
四、话题作文的思路篇──时空联想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发展着,在一定的空间存在、运动着。而反映客观现实的作文当然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范畴。要拓展话题作文的思路也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进行联想。
时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叙事,也可以将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如20xx年全国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将计划经济的一元化时代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时代相比较,也可以将封建时代的一人独尊与现在的民主政治比较,等等。
空间,包括领域、地点、场合等,往往不同的空间背景会赋予话题不同的内容。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从领域方面进行拓展:在文学创作上,要提倡百花齐放;在科学探索上,要寻求多种可能性;在哲学界,百家争鸣;在艺术界,流行着各种风格;在教育界,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等等。
五、话题作文的创新篇──构思求巧
构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善于动脑筋。同时构思并没有一个死的'条条框框,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都是灵活多变,因而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文章各有常见的思路模式,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有明显的轨迹可循,如记叙文的“总—分—总”式,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一般材料议论文和读(观)后感的“引—议—联—结”式等等。构思的意义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充分表现中心思想,构思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适当变通,制造波澜。
记叙类文章的构思创新。①角度求巧。如果大家都从正面切入,你不妨从反面或侧面切入;大家都着眼整体,你不妨着眼局部;大家都从大处落笔,你不妨来个以小见大,等等。由于立意的独到新颖,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强烈的感染力和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顺序求变。如果大家都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的顺序组材,你不妨采用倒叙或插叙;大家都先写主后写宾,以突出主的地位,你不妨先宾后主,这同样突出主的地位,等等。③方式求异。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大家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④结构求活。记叙文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激起文章波澜的技法常见的有:一是抑扬法。是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二是悬念法。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此外,还可以运用“误会法”“巧合法”等,以引起矛盾,增加波澜,从而深化主题。
议论类文章要特别注意论证求新。比较容易做到的方法:
(1)举例新。举例的来源:
①身边的新鲜事。
②“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和各地电视专栏节目中所谈的内容。
③《报刊文摘》每期第3版上的小故事。
(2)引文新。引文来源:
①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报刊上的最新数据、资料。
【高考话题作文】相关文章:
高考话题作文11-09
高考话题作文08-29
坚持高考话题作文05-16
2021高考话题作文05-17
高考满分话题作文03-21
以高考为话题的作文07-19
高考话题作文指导07-03
高考话题作文(15篇)05-10
高考话题作文(15篇)11-11
高考话题作文15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