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室里的回忆
教室里的回忆宽敞的教室,可以容纳七八十人;清一色的铝合金门窗上,嵌着明净的玻璃;室内有饮水机、空调、多媒体控制器、十几盏日光灯等用电器材。这就是我校教室现在的面貌及陈设,看看现在,想想过去,不由得会令人生发许多感慨。
记得1992年,我刚刚师范毕业,被分到了本乡镇的一所联中工作。那时的教室是瓦房。门是木质的,窗户框也是木质的,窗户的规格小,镶嵌的玻璃也不怎么光滑透明;教室内仅有的电器——四盏60瓦的白炽灯——还是我和一位同事在多次与校长协商,征得他同意后,利用午休时间安上的。由于学校在村里,靠近路边,院墙又不是很高,也没有专职的保安,所以时常会遇到少数不良青少年在夜晚破门(或窗)而入或用石头砸教室门窗玻璃的情形,让全校师生看后心有余悸。领导基于怕出事的考虑,数年间,从未对全校师生提出过上晚自习的要求。
后来,我所在的联中被合并到了镇中心中学。合校后的教室如何呢?三层的教学楼,尽管看上去不够华丽,但比起原来的瓦房来还是气派多了;木门,钢窗,钢窗上面用钢卡固定着玻璃,玻璃的质量和窗户的规格较以往都有了较大的改进;教室内的电器除了几盏日光灯,又多了一个小喇叭。可别轻视这个,下通知、直播会议内容、放音乐……它的用途还真不少。由于教室距离附近的民房较远,学校领导在确定了门卫的基础上,还成立了由教职工组成的校园护卫队,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比我在联中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体师生在教室内再无受侵扰之忧。现实教室环境的弊端是,由于没有空调,冬天冷,夏天热;由于是钢窗,密封性差,赶上刮风时,不仅玻璃容易受损,而且窗扇发出的咣咣当当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烦意乱的;没有多媒体设备,有些可以用上课件的课无法上,课堂效率自然也会大打折扣。面对这些,大家只能是望“室”兴叹。
2001年,我通过试讲调入了县直中学。那时,县直中学的教学楼和配套设施要超出乡镇中小学许多。近几年,伴着各地撤点并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许多乡镇中小学的硬件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县直学校的配置。这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我坚信,祖国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灿烂;也由衷地祝愿普天下的师生都能坐在宽敞明亮、配套设施全的教室里工作、学习,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教室里的回忆】相关文章:
寝室里的秘密08-24
教室里的平静08-16
教室里的掌声08-17
教室里的笑声08-31
卧室里的鼾声作文08-24
教室里的“不速之客”作文08-16
教室里的不速之客作文08-23
教室里的笑声作文08-13
教室里的故事作文04-24
在阅览室里作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