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计划方案>—xx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xx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3-02-24 16:11:21 计划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05—2007年xx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巩固、深化、提高、发展”为指针,以创建教育发展和谐环境为重要手段,紧紧围绕实施“小县大教育”的战略目标,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实现教育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二、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艰苦奋斗,我县教育要实现“一个提高”、“两项发展”和“三大突破”:
“一个提高”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学校硬件建设再上新档次,所有初中、上规模联办小学和民办学校的校舍、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和文体设施基本达到省定一类标准,其余学校全部达到省定二类标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率稳步提高,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小学教师专科化、中学教师本科化,相当一部分高中教师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调整后的中学服务人口达到20000人,规模达到1200人以上;联办小学服务人口达到10000人,规模达到达800人以上;农村一般完小服务人口达到5000人以上,规模达到400人以上。上规模学校全部实行封闭式、寄宿制管理。基础教育质量要在全市继续保持先进位次,中考综合率稳居全市前5位以上,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基础教育水平稳步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
“两项发展”即幼教事业和民办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建设,新建乡村幼儿园38所,基本形成以乡镇中心园为示范,辐射村办规范化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网络,农村学前三年在园幼儿达到5000余人,入园率达到90%。民办学校要在办学机制、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逐步对民办学校实行改制,民办公助学校比例达到50%。办学条件上档升类,按省定一类标准建设13所民办中小学(其中初中3所、小学10所),在校生达到9000人,其中外县籍学生约占3500人(全县外县籍学生共计达到5000人)。民办初中办学水平综合排位达到全市前4位以上。同时,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
“三大突破”即县一中、职业教育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县一中在高水平完成省级示范高中建设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23515”工程建设,至2007年建成20轨高中,在校生达到3000人,高考成绩综合排位达到全市前5位以上。职教中心要以完善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与现代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设置体系,不断扩大对口升学高中班规模,各种形式的高中阶段教育和高中后、初中后职业培训形成规模,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制造业、服务业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种各样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短期培训班,至2007年在校生要突破1000人,各类人员培训要达到8000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6%以上,办学水平综合排位要在全市前5位以上。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教师培训的主渠道,要加大投入,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类教师培训特别是骨干教师培训要有计划、上规模、求实效,办学水平在全市综合排位达到前5位以上。

三、分年度目标
2005年——
1、结合学校布局调整,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15所。
2、农村小学由137所调整为86所,新建联办小学9所,利用闲置校舍建乡村幼儿园20所。
3、26所学校建立微机室,11所学校建立语音室,6所学校建立校园网。中小学生均图书分别达到30册和23册。
4、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4%,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40%,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45%,其中本科学历达到11%。
5、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65%,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5%,高中在校生达到2500人,职教中心在校生达到400人,各类受训人数达到6000人次。
6、普及提高英语教学,乡村小学从二年级起开设英语课。
7、进一步开展课改通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8、完成河北省中小学普及普通话达标县创建工作。
9、实验中学实施整体搬迁,主体教学楼9月份投入使用;曙光中学实施整体搬迁,完成1200平方米教学楼建设;梁二庄中学完成1200平方米教学楼建设;县一中新建教学图书楼;青少年文体活动中心竣工。全县学校后勤社会化引资达到1000万元,15所学校实现寄宿制、封闭式管理。
10、民办学校在校生达到7000人,其中外县籍学生达到2000人。初中1所、小学3所达到省定一类标准。
11、中考综合率由2004年的全市第12位升至第9位,高考成绩综合排位由2004年的全市第9位升至第8位,职教中心办学水平综合排位由2004年的全市第13位升至第9位,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水平综合排位由2004年的全市第9位升至第7位。
2006年——
1、农村小学由86所调整为60所,新建联办小学6所,利用闲置校舍建乡村幼儿园18所。
2、31所学校建立微机室,20所学校建立语音室,13所学校建立校园网。中小学生均图书分别达到35册和25册。
3、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5%,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65%,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60%,其中本科学历达到13%。
4、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在全县完成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并高水平通过省验收。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8%,高中在校生达到2800人,职教中心在校生达到700人,各类受训人数达到7000人次。
5、普及提高英语教学,乡村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县城幼儿园实施双语教学。
6、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大培养、选拔力度,培树一批能够适应课改要求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标兵,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7、实验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曙光中学分别完成整体搬迁,县一中教学图书楼竣工。全县学校后勤社会化引资达到1400万元,20所学校实现寄宿制、封闭式管理。
8、民办学校在校生达到8000人,其中外县籍学生达到2800人。初中2所、小学6所达到省定一类标准。
9、中考综合率由2005年的全市第9位升至第6位,高考成绩综合排位由2005年的全市第8位升至第7位,职教中心办学水平综合排位由2005年的全市第9位升至第7位,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水平综合排位由2005年的全市第7位升至第6位。
2007年——
1、农村小学由60所调整为50所,新建联办小学5所。
2、40所学校建立微机室,30所学校建立语音室,20所学校建立校园网。中小学生均图书分别达到40册和30册。
3、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7%,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80%,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75%,其中本科学历达到15%。
4、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高中在校生达到3000人,职教中心在校生达到1000人,各类受训人数达到8000人次。
5、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一定成果。
6、筹建3所高标准体育场馆(一中、职教中心、实验中学各1所)。全县学校后勤社会化引资达到1800万元,30所学校实现寄宿制、封闭式管理。
7、民办学校在校生达到9000人,其中外县籍学生达到3500人。初中3所、小学10所达到省定一类标准。民办初中办学水平在全市综合排位达到前4位以上。
8、中考综合率由2006年的全市第6位升至第5位,高考成绩综合排位由2006年的全市第7位升至第5位,职教中心办学水平综合排位由2006年的全市第7位升至第5位,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水平综合排位由2006年的全市第6位升至第5位。

四、主要措施
(一)统筹全县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全县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按照上级要求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全县教育系统人、财、物的管理,做到全县上下一盘棋,充分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明确县、乡、村各级在教育发展中的义务和责任,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二)提高“普九”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抓住机遇,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普九”的层次和质量。大力度抓好学校布局调整,科学规划布局,采取政府投一点、上级资金争一点、闲置资产换一点、抓住开放跑一点、多体制办校集一点等多种方法突破资金瓶颈。积极发展规模在4轨制以上的全日制农村小学,创造条件大力发展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全日制寄宿制封闭式农村学校。特别是要把建设标准化窗口示范学校摆在突出位置,在校长任用、招生政策、师资聘用、经费投入、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乡镇初中要根据适龄人口的数量,确定初中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确保学龄人口全部入学。切实加强专用教室和仪器设备的配备,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建立“控辍保学”机制,确保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结合 “两免一补”工程,建立和完善特困家庭子女减免学杂费制度,实施“手拉手”工程,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少年儿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等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决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大力推进薄弱学校治理工作,制定转变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年级的工作计划,注重发挥城镇学校及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化发展。
(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步伐
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步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这是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今后几年我县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为此,要有计划开展以下工作:按照市《教育质量监测意见》,配合县委、县政府加强对高中教育质量的监测,将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学成绩的好坏直接与学校管理者的业绩考核挂钩,实行教育质量一票否决制。继续加大与外地名校联姻结亲力度,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选派中、青年干部赴外地名校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面向社会招贤选才,为县一中充实高素质师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借鉴外地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研兴校”方针,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提升教科研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有效指导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集中财力加强现代化装备建设,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装备进行教学的能力,推动高考成绩综合排位在全市大幅度上升。
(四)以就业为导向,拓宽职业教育办学思路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职业教育工作的精神,针对我县职业教育水平偏低这一实际,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大力推进我县职业教育改革。加大职业道德、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找准职教发展与服务县域经济需要的结合点,紧密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优化学校专业设置,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短、平、快”培训班,重点为“两白一绿”主导产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人才。扩大“订单式”培养与培训规模,走校企合作之路。建立职教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重点是举办初中后和高中后未升学人员培训班,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干部、农村青年和致富带头人等的培训力度,切实为“三农”发展服务。
(五)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步伐
抓住目前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利时机,以建设规范化乡村幼儿园为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合并后的空余校舍改建幼儿园,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进程,逐步在全县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办园的积极性,增加园舍建设投入。推行办园体制改革,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强化幼儿园管理,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按照“幼儿教育活动化、幼儿活动游戏化”原则,改革教育模式,扭转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提高办园层次和办园水平。有计划选拔和培养具有相关特长人员,充实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促进全县幼儿教育质量提高。
(六)典型带动,科研兴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坚持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领域改革,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效益,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继续实施典型带动战略,逐步完善《“五名”工程实施方案》,建设一批在县内及周边县较有影响的名校、培树一批名校长和名师。以开展校本教研为重点,深入推进教科研工作,积极申报并承担省、市级课题,提高结题质量,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大力培树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总结并引进精品示范课,全县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实现共享。进一步开展课改通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稳步推进新课标实施工作。在中心校建立研训基地,设立二级教研室,完善全县教科研网络。加大对教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各学校每学期要按不低于杂费总额10%的比例为教科研工作划拨资金,确保教师使用最先进的教学资料,并为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最好的条件。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开放式办学,全面激发办学活力。
(七)改革中小学考评办法,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
以教育质量评估为核心,以“客观公正、注重实绩、激励提高、科学易行”为原则,改革并逐步完善对全县中小学的考核、评比办法,制定考核细则并科学实施。根据市教育局对县一中、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实施教育质量监测的意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内容,出台《邱县教育质量监测意见》,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发布、奖惩机制,对全县各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同时,考核还要包括队伍建设、软硬件建设、校园环境、安全综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考核结果在全系统予以通报。连续2年考核成绩下滑的,由文教体局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或建议县委、县政府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同时,继续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创新,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的手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模式,逐步使全县学校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继续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搞好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创建一批富有文化气息、具有鲜明特色、在社会上具有良好声誉的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八)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人事改革
以创建教育发展和谐环境为基础,以刚性制度、柔性实施为前提,进一步推行校长选聘合同制、教师竞争上岗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同管理,坚持绩酬挂钩,适度合理地拉开分配差距,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学人员,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努力打造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育教学能力较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制定优惠政策,稳定偏远地区教师队伍,同时,鼓励城镇年轻中小学教师向农村学校合理流动。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按照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基础,加大高水平师资培养力度,进一步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突出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信息技术、外语等方面的培训,真正做到师德达标、教育能力达标、学历合格达标和学历升级达标,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九)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多措并举突破资金瓶颈
从我县实际来看,资金不足是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要多措并举突破资金瓶颈。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体不动摇,不断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确保实现三个增长。用好政策性资金,加大对上级专款的争跑力度,每年向上争取资金不低于250万。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走借势发展之路,利用社会资金提高学校硬件建设档次,改善办学条件,三年吸引社会资金累计达到2000万左右。进一步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实现物尽其用。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宣传,多方沟通,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各方面的力量为发展教育事业所用。总之,要通过多渠道筹资,有效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学校撤并、新建工作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努力提高我县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
(十)促进民办教育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小县大教育”战略目标
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将民办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全县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现有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要上档升类,逐步达到省定一类标准,否则,一律依法关停。建立并完善民办教师资格准入机制,凡进入民办学校的教师必须依法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经文教体局备案后方可上岗。完善民办学校的用人机制,民办学校聘用教师必须签订合同,并依法为教师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现有民办学校进行改制探索,通过向民办学校选派高素质公办教师等方式,建设一批民办公助学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供一流服务为基础,打造民办教育品牌,科学制定并实施吸引外县籍学生计划,实现小县大教育目标。
xx县文化教育体育局
二○○五年一月十日
2005—2007年xx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一文由fanwen.weiyujianbao.cn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xx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相关文章:

xx县棉花产业发展规划08-12

xx村发展规划08-24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08-15

XX县XX镇“十一五”总体规划08-06

XX县综治工作总结08-13

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08-15

XX区畜牧业发展规划08-15

XX市图书馆发展规划08-12

XX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