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24 04:29:4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深入发动和引导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妇女广泛参与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县妇联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走访等形式就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妇女参与文化建设成效愈来愈显现
  
  **是文化大县,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特产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各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县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文化富民、文化提质、文化兴乡这一主线,群众文化发展呈现出“政府主导、协会配合、全民参与”的全新格局。我县先后获得“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尤其是我县九溪乡文化现象得到省、市的高度关注,该乡先后荣获全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群众文化体育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2012年1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还以“湖南常德草根剧团唱响农村舞台”为题报道了九溪群众文化活动经验。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全县人民积极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强县”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更少不了我县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
  
  1、妇女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性越来越强。近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县妇女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商业意识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妇女群众广泛参与到业余爱好性的和专业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来。我县每个乡镇均有1支以上的广场舞健身团队,参与者均为女性;每个乡镇均有1个以上民间演出艺术团,参与者女性占到50%以上;每个乡镇均有3支以上民间演出管乐队,参与者女性占到80%以上。如我县双溪口乡有民间演出艺术团1个,演员12人,其中有女演员6人,占总人数的50%;民间演出管乐队5个,演奏人员40人,均为女性;有广场舞健身团队1个,成员50人,成员均为女性。我县盘塘镇有7个村(居)有妇女自发组织的演出团队,全镇共9支文化团体,其中,5支以演出为目的,每年承接演出近300场次,4支为民间自发的健身团队,几乎天天进行健身锻炼,全镇共有122名农村妇女直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县九溪乡目前共有戏剧、歌舞、管乐、健身、民俗等专业艺术协会5个,政府认可的有演出资质的艺术团体26支,专业从艺人员772人,其中女性145人。基本形成了集戏剧、歌舞、管乐、民俗、健身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演出格局。除板龙灯舞、傩戏等必须男子参与的专业队伍外,其他各类文艺团体中都有女性成员,其中8个团体的负责人为女性,5个团队的成员全部为女性。而且全部772名从业人员中,板龙灯这种需要上百人参加的团队3个就有500名成员,其他272位演艺人员中,女性145名,占了53.4%的比重。就连我县地处偏远山区的观音寺镇境内都有各类文艺队伍12支,其中90%的队员为女性。同样,我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黄石镇也有2个女子文艺团体,每支团体都有约30名女性。
  
  2、妇女参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事实上,我县妇女对文化生活是长期热爱并积极主动参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是台上唱主角。我县太极拳协会成员75%以上是女性,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文明礼仪宣讲团的8名宣讲成员其中女成员占7名,县乡跳广场舞的群众几乎全部都是女性。二是领办挑大梁。我县第一个“心灵之家”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创建人是女性。我县关心下一代网站创建人也是女性。我县九溪乡文艺团体中,神龙、黑豹、小白杨艺术团,龙凤、凤鸣、小梨园剧团都是远近闻名的艺术团体。其中凤鸣汉剧团、小梨园艺术团的团长为女性,其他4个团体的负责人虽然是男性,但在文艺表演中以女性表演为主。例如黑豹、小白杨、龙凤这三个团的创始人均为女性,后来发展壮大了才交予丈夫管理。三是创作有热情。电影《女儿船》具有细腻的女性风格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该影片的拍摄场地就在我县的风景区桃花源和夷望溪,贯穿该片的音乐与主题歌均为常德丝弦,很好地展现了桃花源里淳朴的乡音乡情,《女儿船》的原作者、导演和主演全部都是**籍女性。我县观音寺镇文化建设带头人江淑珍牵头创建的观音寺鼓乐艺术团,一直致力于自主创作,推陈出新。她们编的节目有相声、小品、有快板、三句半、顺口溜等多种类型。江淑珍本人结合党委政府工作,创作了弹词《十唱党的政策好》、快板《坚持科学发展观我真面貌大改观》、快板《三句半》、群口相声《十条规定促转变》、常德丝弦《观音寺镇是我家安全卫生靠大家》《我们的好村官》、表演唱《计划生育》《地球妈妈,我爱你》、《和谐之歌》等优秀作品,现已汇编在《观音寺之声》一书中出版。同时艺术团成员还贴近群众喜好,根据当地文化,创作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节目,如劝婆媳、劝妯娌、劝邻里等,深受群众喜爱。
  
  3、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获得的成果越来越多。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积极踊跃,成果也颇为丰硕。2012年常德市抽调全市100个民间剧团进行节目展演即“百团大赛”。我县作为文化大县选出15个民间团体参加了此次大赛,我县着名傩戏--《姜女晒衣》等作品博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小戏《喜主任说媒》、民俗表演《婚礼民俗风》、小品《良心帐》民间舞蹈《虾趣》和《快乐的九子鞭》等作品获得了“精品节目”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我县妇女群众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舞蹈《咏荷》的表演者燕昊、歌伴舞《春天的苞蕾》的表演者李婧等女演员获得新人奖。2012年8月5日,我县明月山村广场舞队艾舞队、星德福山广场舞队和创维健身舞队,代表我县参加《舞味俱全》全省广场舞大赛常德赛区预赛,明月山村广场舞队艾舞队荣获常德赛区预赛金奖,直接晋级省广场舞大赛决赛,获金杯一个;星德福山广场舞队和创维健身舞队获优胜奖。2012年8月19日,我县女民歌手李靖代表我县参加由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永州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中共宁远县委、宁远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年首届中国九嶷山民歌节暨第三届中国九嶷山旅游小姐选拔赛,李靖凭借较高的演唱技巧和各方面的出色表现一路过关斩将,获得银奖。近些年来,我县“女子太极”队队员也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赛事并屡次获奖。
  
  二、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文化惠民,文化强县”为宗旨,切实提升我县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努力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县妇女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我县根据国家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先后完成了5个乡镇示范性文化站、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96家农家书屋的建设。如今,全县50%以上的村有文化活动室、电子信息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文化休闲场所。全县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均实行了免费开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为更好地丰富妇女群众娱乐休闲生活,我县九溪乡政府耗资20万元安装了整套健身器材。据悉,每天傍晚,都有上百的妇女群众自发地来到农民文化宫前坪跳广场舞、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健身、散步休闲,妇女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高。2011年,我县盘塘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占地300平方米的镇中心文化站,并准备逐步实现购置乐器、图书等器材,建成后的镇综合文化站将成为集休闲、娱乐、学习为一体的全镇文化中心,妇女群众可以尽情享受这一文化资源。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文化三送下乡活动常抓常新,2011年送戏下乡151场,送电影下乡10416场,全县妇女群众看电影人数达104万人次。送图书下乡6万多册。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实现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
  
  3、文化活动异彩纷呈。2011年举办了“仙境和韵”春节晚会、迎新年民间文艺大展演、“益丰大舞台。快乐老人”第三届社区才艺展演、“红歌颂党恩”歌咏晚会、第七届农民艺术节、2012年举办了常桃路统筹示范带庆“三八”巾帼风采展、**县首届民间文艺汇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另外还在文昌阁文化广场、纺城广场等地举办了音乐会、书画作品展、文艺演出等广场文化活动。全县妇女群众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风貌更加昂扬。
  
  三、妇女参与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与制约因素
  
  (一)薄弱环节
  
  1、精神文化生活情趣不高。从调查反馈情况看,部分妇女群众参加的业余活动以散步、串门聊天、听广播看电视、陪家人为主,其他方面业余爱好参与较少,收看的电视节目主要集中在电视剧和娱乐消遣打发时光类节目,缺乏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妇女平常有读书看报习惯的只占10%左右,有些活动从未参加过得人数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如绘画、弹琴、旅游、书法类从来不参加的达到90%,集邮收藏类从不参加的达到95%。
  
  2、参与文化建设主体意识不强。大部分年轻有文化的女性多数在外务工,社会、家庭对妇女参与文化活动的认识还有偏见,造成部分妇女文艺骨干不敢或不愿参与文艺活动。妇女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特别是集体性文化活动少。从调查反馈情况看,有组织的村级集体文化活动非常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部分乡镇,在妇女文化建设中,妇女群众存在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希望政府大包大揽,不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内涵丰富,格调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
  
  3、各相关部门加以引导和培植不多。妇女文化活动缺“送”文化、“扶”文化、“植”文化长效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到农民家门口的太少,有关妇女文化建设的内容就更少。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清新纯朴的文艺节目缺少编导扶持。妇女文化人才,特别是创作人才,文化骨干队伍缺乏培养。
  
  4、流动面窄且创新不够。文艺团队演出流动区域不大,主要集中在本乡及周边乡镇流动演出。艺术表演团体基本不外出联系演出业务,主要靠顾客上门约请,演出时间一般都集中在节假日、婚丧庆典等活动期间。文化活动多为商业演出,公益活动很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多为有偿商业演出,每人每场演出收入在100元--300元不等,每个团队每年商业演出50--120场,每人每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艺术水平还不是很高,女演员一般为初、高中毕业,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培训,多是从自娱自乐干起,演出内容多为仿、学、套,作品创作,艺术创新甚为稀有。
  
  (二)制约因素
  
  1、受制于思想观念的制约。一是受传统观念束缚,部分妇女不愿到公众场所参加活动,认为扭腰、唱歌跳舞是年轻人的事,每天家里家外的劳动就是一种锻炼,作为家庭妇女还需要什么文化知识?读书、看报有什么用?会带孩子、理家务就行了。二是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普遍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青壮年男劳动力外出务工,让部分农村妇女长期留守在家中,整天围着家务和农活、老人和孩子转,无暇去参与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2、受制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从所调查的村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村落分布比较分散,一个村一处健身场所,一间文化书屋,一个阅报栏根本无法满足分散居住的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3、受制于农村妇女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自我意识淡薄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业余生活时间大多选择易于组织,随意性较大的串门、聊天、逛街、打牌等活动。
  
  4、受制于专业人才缺乏。文化站人员在编不在岗,形同虚设,再加上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缺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以产生吸引力。从农村层面看,文化专业人才奇缺,出现断层和老化现象,即使有几位文艺爱好者,其生存和发展也比较困难。
  
  四、进一步推动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妇女的文化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没有妇女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妇女的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和社会应为女性参与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1、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妇女文化底蕴的积累。妇女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状况决定了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随着国家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的落实,目前我县农村6-16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女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16周岁以上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女性人数较往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但仍有一部分因家庭贫困而不能进一步接受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教育。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农村贫困女生的救助工作,为提高新一代女性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奠定基础。
  
  2、统筹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妇女参与文化活动的阵地。现阶段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与当地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经费紧缺等密切相关。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有助于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为丰富农村妇女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农村妇女的基本文化权益。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合理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统筹阵地建设,开辟村与村之间的文化资源共享交流新渠道,在中心村建文化设施和文化场地,实现阵地共享。
  
  3、加强骨干人才队伍的建设,搞好妇女文艺队伍的传帮带。重点培养农村的文艺骨干,通过他们引领农村妇女参与健康文化,通过身边的典型的人和事来激发妇女群众参与的热情和兴趣。重视发现和培养妇女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不断壮大民间妇女文化工作队伍,要定期举行文艺人才培训班,搞好文艺队伍的传帮带。
  
  4、整合社会文化资源送“文化下乡”,激活妇女的文化意识。一是建议文化、教育等部门在农闲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根据农民需要组织文化团体下乡演出,编排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的节目,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接受社会主义主导精神的教育,促进农村妇女文化品位、道德情操的提升。二是加强与驻乡镇、驻村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驻乡村单位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人力、物力优势,通过联谊活动的经常开展,带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三是充分挖掘本村民间文化资源,努力将农民由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主动创造者。组建文艺宣传队,在专业文艺团体的指导下,把党的理论、政策等编成小段子,以说、唱、演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让广大妇女群众从中得到娱乐,受到教育。
  
  5、依托“妇女之家”平台,提升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能力。加强妇女之家阵地建设,基层妇联组织要把妇女之家建成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纽带、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依托妇女之家图书室、活动室等阵地,组织妇女学习法律、科技、文化、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知识,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网络培训,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更新广大妇女文化知识,号召农村妇女争做学习型、创新型新女性。一是弘扬时代女性精神。引导广大妇女做“四自”精神的自觉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示范引领者。大力宣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先进妇女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妇女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提高素质。坚决抵制贬损女性人格、歪曲女性形象等歧视妇女的腐朽落后观念和不良社会现象。鼓励创作正确反映妇女地位、作用和贡献,讴歌妇女“四自”精神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促进形成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平等发展、文明向上的文化环境。(fanwen.weiyujianbao.cn)二是抓好组织和引导。结合农村妇女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自觉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带领广大妇女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巾帼文明健身骨干培训、组织妇女踊跃参与唱戏和听戏,传承国粹,鼓励妇女养成到农家书屋借阅书籍的习惯,到免费开放服务场所参加健身等文化活动。其次是引导妇女在参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实是求是的积极献计献策,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于基层妇联组织及时有效地加以改进。最后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妇女群众健康意识和商业意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顺应广大妇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组织妇女群众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以活动吸引妇女,凝聚妇女,不断提升“家”的形象,拓展“家”的功能,扩大“家”的影响,让妇女在参与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一是广泛开展节庆活动、刺绣活动、广场活动、知识竞赛、文体竞赛充实妇女群众的精神生活。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谐家庭、环保家庭等各类特色评选表彰等活动,以家庭的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二是从女性角色为着力点,引导组织农村妇女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共同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三是大力开展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主旨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在爱心帮扶、文化宣传、生态保护、心理调适、关爱空巢老人中的作用。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顺德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治理的调研报告08-24

农村现状的调研报告01-06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11-29

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03-18

食品安全现状调研报告07-24

信息化现状调研报告01-03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4-18

关于小学英语学科现状的调研报告01-21

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8-03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