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科学教学反思

科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1 11:56: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科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学反思

科学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石头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探索过程。

  3、引发幼儿对周围石头的兴趣,关心周围的物质世界。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形状各异的石头;装满水的玻璃缸;内装纸盒、积木、雪花片、酸奶瓶的小筐;泡沫板、橡皮泥、擦手巾。

  2、人手一份:水彩笔。

  3、石头制品:石狮子、假山、石茶具、石头画、石臼、石雕等。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探索石头奥秘的兴趣。

  带幼儿参观“石头展览馆”,通过看、摸、玩等形式感受石制品,了解其名称用途,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石头制成)。

  二、第一次玩石头,初步发现石头的秘密。

  告诉幼儿每块石头都藏着许多不同的秘密,以寻找秘密的方式比比谁找的秘密最多。

  1、引导幼儿玩石头,用看、摸、掂、捏、敲、滚等方式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来感知石头的不同特征。

  2、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探索过程。

  师幼小结:石头摸上去凉凉的,颜色有灰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石头的.形状有的是尖的、有的是圆的,鹅卵石是椭圆形的,很硬、有点重……

  三、第二次玩石头,进一步感受石头特征。

  指导幼儿把石头放在水中玩,然后再往水里投入塑料、积木、纸盒与石头比较,发现问题。

  1、启发讨论:玩石头要注意什么?

  2、幼儿操作,发现问题。

  a、透明的石头在水中变得更透明;

  b、有的石头会变色,图案变得更清楚;

  c、石头会沉在水底,塑料、纸盒、积木会浮在水面。

  3、教师小结(结合幼儿的回答和幼儿一起重复一次实验过程,并作完整小结)

  四、通过谈话、分类等活动深入了解石头。

  1、石头的家在那儿?

  (江、河、湖、海、沙滩、山上、公园……)

  2、石头有什么用途?

  (盖房子、铺路、造桥、造假山、制工艺品…)

  3、启发幼儿按大小、颜色、形状给石头分类。

  【活动延伸】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石头进行粘画,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学反思2

  (一)

  本课在落实学习过程方面,教师想了很多的办法:

  首先在课前师生就金鱼的观察做了大量的准备。学生被布置在课前观察金鱼和搜集有关金鱼的材料。教师五年级正好有个制作生态瓶的项目牵涉到金鱼,已经就养的金鱼储备了大量的信息。在实验室布置了观察箱,这样一来在校内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有了观察记录的机会。

  其次,在观察金鱼的内容上,除了书上规定的这些以外,还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研究。金鱼的饲养教师保持了50天,对学生完成一个较长期的观察提供了帮助。

  另外,在教学中发现金鱼的吃食,排泄的观察难度是比较大的。相对的金鱼的呼吸比较容易观察。

  只有通过较长期的观察活动学生才容易看的清楚,这项活动开展的较为扎实,如果能再有一些展示的有条理的资料就更完美。

  (二)

  金鱼这一课教材在一课时中安排的内容比较的多!从鱼生活的环境到观察鱼的身体及运动,再到观察鱼的`吃食、排泄,然后观察鱼的呼吸,最后比较蚂蚁和鱼的相同和不同,以指导饲养小金鱼结束。如果不能够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35分钟的课堂将很难把握。我在准备好观察用的金鱼和鱼食后,重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思考和重组!经过6个平行班的教学尝试,觉得比较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直接接题——鱼(教材课题是金鱼,我觉得这节课还是以鱼为课题更加科学),在揭题和组织学生说一说身边常见的鱼。(有助于学生对鱼的共同特征的把握)接下来进入本课的重点环节——观察金鱼,明确观察的要求非常的重要,我给孩子们提的要求是:观察鱼的身体是怎样的?身上长着什么?怎样运动?花四五分钟的时间观察后,交流完成对鱼的身体及主要器官的认识,然后以比较各种金鱼小结得出:鱼的种类很多,但他们的基本身体特征都很相似!(完成的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的建构)。第三部分观察金鱼吃食与排泄,活动前强调这样几点:

  1、放几粒鱼食。

  2、静静地观察鱼怎样吃食物?

  3、找找鱼的粪便,从哪里排出?

  这些细节的强调将有助于这个活动的高效。吃食是很快可以完成的,排泄粪便可没有那么巧了,可以请看到的小组来说一说。第四部分观察金鱼的呼吸,这个活动实际操作的成功率不高,且费时间组织。我重点进行了取舍,首先省略了一分钟记录嘴巴开合的次数,学生早已发现鱼的嘴巴和腮是在不停的开合的,再进行记录价值不大。6个班级从金鱼嘴巴开合是在不停的喝水吗展开讨论,都能顺利得到鱼是在呼吸,不是在喝水。具体怎么呼吸?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我提供了一段鱼用鳃呼吸的资料让孩子们阅读,效果很好,效率也高!(教材这里安排红墨水的实验强调了探究,但我觉得有些时候不一定都要探究,探究也要考虑价值!)第五部分比较蚂蚁和金鱼的不同,(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动物这个概念的建立,但总觉得在三年级以韦恩图的形式出现这样的总结,难度高且比较空洞。)最后引导学生课后饲养金鱼,继续观察结束。

科学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本次活动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个、筷子、沙子、盐、玉米粒、糖、粘帖纸、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记录材料:水的溶解记录卡、记号笔。

  活动环节 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

  一、认识实验材料。

  二、猜测:

  三、认识活动标志

  四、操作活动

  五、分类活动

  六、交流总结活动

  七、延伸活动

  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教师介绍所准备的材料。

  幼儿思考:这些东西如果放在水里谁会不见?谁放在水里还存在?

  师:请小朋友先来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四个有水的杯子里,然后用筷子用力地、充分地搅拌,想想最后什么东西不见了?什么东西还存在?

  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会溶解”的标志。

  师:如果不见了,我们用这个符号来表示,(×)。还存在呢,我们就用这个符号来表示,( √ )

  师: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沙子,盐,糖,玉米粒,分别放到这四个杯子里,用筷子进行搅拌,看看他们会怎么样的变化?哪些东西会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请你用标记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

  师:刚才小朋友都做了实验,都了解了,什么在水里会不见,什么还存在,

  你把会不见的物体与存在的物体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不见了我们给他贴上星星,存在的我们给他贴上花朵。

  师:今天通过做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像沙子和玉米放进水中,通过搅拌还是存在的,盐和糖放进水中,通过搅拌就不见了。像这种现象,有个词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

  师:谁能告诉我,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幼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师:这些东西到底能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做实验,小朋友们刚刚看到了,猜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有时候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乱猜,要进行实验。刚刚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回家后做做实验,明天告诉我和大家。

  猜测活动(指导语:请你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再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溶解,哪些不会溶解?)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会溶解”的标志,为接下来的操作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会溶解与不会溶解的物体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溶解现象有所巩固。

  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延伸活动:(指导语: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中,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中,并说说它们的原因。)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科学教学反思4

  《认识空气》是三年级科学第五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基本物理性质,首先,从组织学生找空气开始,帮助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空气与水的相同点,并通过与水的'对比,认识空气的一些基本性质。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联系生活实际紧密,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举一反三,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对空气的认识逐渐加深。在教师引导下,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这样有利于激发三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转化为自觉的探究活动。

  虽然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自己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时间尚短,在教学中还是有许多不理想之处。学生初学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一定的“扶”是必要的,可是,不易多“扶”。在这点上,我还需努力,适当的“扶”,逐渐达到放手,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多做,多思,是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在不断的学习中更突出,更明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反馈,注重评价,对学生在实验观察中的新发现没有及时给予鼓励,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改进。

科学教学反思5

  本学期的第一节新课,与原来最大的不同是现在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作业本,说实在的,作业本的设计确实很好,很适合孩子们使用,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对我们老师确是很大的挑战!作为专职教师一星期21节的课时量,每天四节以上,也就意味着每天有200多本作业本需要批改。课后批改既没时间也难以反馈,所以,课堂上我们就尽量要完成作业本的批改与反馈。那么,35分钟的课堂就会显得更加的紧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也就会明显减少。担心……一节课下来,一个感觉就是“紧凑 ”,作业本勉强完成!但活动方面深入不够!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种子发芽”,是上节课知识点的延续和拓展。本课有三个内容:1、整理分析实验信息。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从实验中获取的信息,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2、交流实验信息。认真听取做不同实验的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3、种植绿豆芽。

  运用前面所学改变“水”的方法,进行改变“空气”条件,改变“阳光”条件,对绿豆芽生长影响的实验。最后,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实验只能让绿豆种子发芽,如果让绿豆芽健康地茁壮成长,一定要将绿豆芽种植到泥土里。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节课的探究目标是绿豆芽在生长时需要哪些条件?教材安排了阳光和水两个实验。但我觉得水这个实验没有

  再做的价值,因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没有水分绿豆苗不能活。而阳光这个实验我觉得是有实验探究价值的,因为学生对前面种子发芽需不需要阳光的实验,很多同学是认为需要阳光,而实验结果却是种子发芽可以不要阳光。那发芽以后的生长过程是否需要阳光呢?学生肯定很疑惑。我想这时提出这个探究实验应该正是时机。所以我很详细地指导了这个实验,包括实验计划的制定,实验具体该怎么做以及课后怎么观察和记录等。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这个对比实验做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回家做这个实验。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比较它们茎的粗细,颜色,高度,叶子的大小、颜色等。

  但是在交流实验结果时,很多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有个别同学却发现: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于是,我进一步追问学生,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拿出两盆已经长得比较高的绿豆芽,理直气壮地说:“这两盆绿豆芽一盆是放在外面阳光下的,一盆我放在屋里没有阳光的,他们长得差不多,所以我觉得绿豆芽生长不需要阳光。”话音刚落,班里有几个同学也纷纷举手赞同他的观点。我接过这位同学手中的两盆绿豆芽,一看,果然长得都很茁壮,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以前在教学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我就追问他:“你说这两盆绿豆芽一盆是放在阳光下的,一盆没有放在阳光下,那具体分别放在什么地方?”他告诉我,一盆放在屋外场上,一盆放在屋里阴凉的墙角里。听了他的回答后,我让其他学生思考,他的变量有没有控制好,分析是哪里出错了。有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了:其实,他的两盆绿豆苗都有阳光照射到的。只不过屋外的阳光强,屋内阳光弱而已。听了这位同学的分析,原来还一脸不服的学生都不好意思的伸了伸舌头低下了头,还轻声说道:想错了。于是,我顺势引导,同学们在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好变量,不能得到阳光就是一点也照不到阳光,所以做实验时一定要在它上面罩一个不透明的东西。好多学生都以为室内的光不是阳光,这可能是学生的意识偏差吧。当然也不否认设计实验计划时指导得还不够到位,(虽

  然我做了强调,但总有个别学生做错)学生对于如何让对比组的绿豆芽得不到阳光并不是很清楚,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对于如何实验一定要指导到位,最好老师能做个示范。

  绿豆芽生长的需求实验,由于以前失败过,所以现在上这课时,我在课前也做了充分准备,自己亲自实验,选了几盆绿豆苗长势状况对比非常明显的。学生通过观察,一下就比较出浇水、见光的绿豆芽粗壮、葱绿。见光、不浇水的绿豆芽出苗的棵数不全,而且茎短、细,叶小、枯。浇水、不见光的绿豆苗虽然长的也较高,但整体颜色呈白色,叶小而淡绿。三盆对比强烈的绿豆苗为实验结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前提保证。由此更深切地体会到,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实验的成功,对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多么的重要。

  《蚯蚓的选择》教学反思

  这节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了蚯蚓、盒子、泥土,结果,由于我没有说清楚需要干的泥土,学生带来的都是找蚯蚓时,蚯蚓生活环境中那些湿的泥土。对实验蚯蚓会选择怎样的泥土生活带来了困难。那些天也正是下雨,校园内干的泥土还比较难找,可真是把我难住了。在做蚯蚓对光的选择时,课前我提醒了学生带鞋盒,一边挖了孔,觉得这个装臵挺不错的嘛,可是蚯蚓一点不买账,在盒子中间不爱动,有的甚至爬到了盒子角落缩在那。在巡视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个现象,当时就不知道怎样清楚地解释了,还是有位学生说:“角落里黑,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我就马上夸奖他“你说得很好!”

  虽然这节课上两个实验都不是很成功,不过学生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蚯蚓生活的环境,再加上三年级已经学习过蚯蚓,这节课内容对他们而言就是非常简单了。以后布置实验器材时还是要考虑仔细,还需要根据天气原因适当调整课程内容。

科学教学反思6

  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像是我们的孩子一样,那么可爱那么完美,最起码在走进课堂之前,我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几年前我执教过这课的示范课,当时感觉效果还不错。几年后再次执教,我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于是有了新的设计。带着美好的期待我走上了课堂。在课堂上,有的环节的设计和处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印证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但也在有的环节上发现了问题,在预期的教学效果上打了折扣。我在反思三个问题:

  一、怎样让探究更深入?

  本课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一是往广口瓶中加水观察水面的形状,二是往硬币上装水观察水面的形状,三是往广口瓶中放曲别针感受水面张力的神奇。前两个活动属于观察探究阶段,从观察到“瓶中可以装水,水面高过瓶口但水不会溢出来”到发现“硬币上居然也能装水,水面鼓起来像面包一样但水也没有溢出来”,虽然都是观察水面的变化,但存在递进关系,在这种不符合常理的“新奇”发现中初步感受水面张力的表象特征。第三个活动属于体验探究阶段,主要让学生经历“广口瓶中已经加满水的情况下还可以放进很多枚曲别针”来体验表面张力的神奇。

  通过课堂实践,我也发现了问题。每次活动前的铺垫、观察活动的进行、活动之后的汇报交流,都要耽误一定的时间,并且第一、三个活动中都用到了广口瓶,都要往里加水,有点重复的感觉。虽然组织了三次探究活动,但总感觉探究活动组织的不够深入,有种“事倍功半”的感觉。我想可以将第一、三个探究活动整合成一个,节约出时间让学生将探究活动深入进去。

  二、怎样让理解更直观?

  本课我对“水的表面张力”的目标定位是“了解”,只要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即可。在课后的评课中,教研室的苏老师也提到“水的表面张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能否自制一种教具,比较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确实是个好主意!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通过典型的、结构性的器材,让学生的了解再多一点、对知识的印象再深一点,也是巨大的成功,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三、怎样让互动更有效?

  该汇报交流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虽然老师大声提醒、拍手示意,但孩子们好像接收不到来自老师的讯息,收效甚微。这种情况怎么造成的'?我们怎么解决?有没有好的办法?我在反思。孩子们集中精力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是好事,说明他们很投入很用心,也说明他们的探究活动正在进行之中还未结束。虽然不能让老师满意,但他们在做“正事”。从老师的角度反思,我们设计的探究活动还需要整合,才能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尽兴”地去探究。我也有点后悔,也怪自己课前功课做的不够细致。因为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的习惯和要求互相不熟悉,如果上课前,来段“我们约定吧”,可能会有大的改观,比如:听到“开始”的口令才能开始实验,听到击掌的提示马上停止实验。

  在反思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很有必要重新设计和调整教学思路。

科学教学反思7

  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设计背景是结合我班对于气味的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既有科常方面的认知经验、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但不缺乏领域特质。

  活动目标

  1. 分辨几种经常接触的不同气味,体验鼻子真有用。

  2. 愿意说说自己闻到的气味。

  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几种经常接触的不同气味,体验鼻子真有用。

  难点:愿意说说自己闻到的气味。

  活动准备

  1. 一次性杯子(分别装有白开水、白醋、果汁、中药);2. 护手霜;3. 每位幼儿一个笑脸。

  活动过程

  一、闻一闻、找一找

  1. 出示瓶子,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杯子里装了什么?

  2. 找一找,学习闻气味的正确方法(幼儿闻气味)

  提问:①你们都闻到了什么气味?

  ②我们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白醋和白开水?

  小结:我们的鼻子真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气味,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二、闻一闻、说一说

  1. 闻气味贴笑脸(出示笑脸)

  提问:①这是什么?

  ②笑脸表示什么?

  (幼儿闻气味,把笑脸贴在喜欢的气味前)

  2. 说一说闻到的气味

  3. 提问:

  ①小朋友,哪里的笑脸比较多?

  ②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气味?它闻起来怎么样?

  ③小朋友想一想,你以前还闻到过什么东西也有这种气味?

  ④为什么喜欢这种气味的小朋友不多呢?

  小结:我们的鼻子可以分辨两种不同的气味。

  三、闻一闻、抹一抹

  提问:①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

  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③冬天为什么要涂护手霜?(请幼儿洗手涂护手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结合我班对于气味的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目标既有科常方面的认知经验、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但不缺乏领域特质。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在找一找、闻一闻中,让幼儿初步感知鼻子可以闻气味;在闻一闻、说一说环节中,让幼儿在探索中知道鼻子可以分辨不同的气味;在最后一环节涂一涂、闻一闻中,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儿,所以在设计教案中,融入了较多生活元素,既有预防甲流的'知识,也有冬季保护小手的方法。在提问上,考虑到年龄特征,大多数体访问设计成了封闭式和半封闭式,有二个是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幼儿的回答。在整个活动中,也考虑到动静交替,请幼儿把笑脸贴在喜欢的气味下,加入了他们的互动。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动中,能完善材料的选择,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会更好。

科学教学反思8

  我执教了科学课《植物的叶》。课堂上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三年级学生还不能从事独立完整的探究活动,所以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上。此外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前让学生去收集树叶,并提出要求,这样学生就会到自然中有目的的观察和采集,同时就会有不同的收获。再通过课上的观察学生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牢牢记住抓住问题开展探究,具体事物来自生活身边,容易让学生接受,具体明确,指向性强,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课始,让学生对带来的材料分类,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无序的,感性的。后两个活动把学生的思维梳理清楚,让学生明白分类方法。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习得和掌握方法。这几个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像剥笋,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分类是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的,通过比较分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没有抓准核心的内容,课题是《植物的叶》,教学应让学生认识到叶子的多样性,上完课后让学生有一种“自然界叶的种类真多呀!”的感叹。 2、出示具有典型性有代表性的叶过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应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筛选海量信息,找最有效的信息。(可这样操作:不同的小组分发代表性的叶子,有的组是形状方面的,有的小组是叶缘方面……) 3、在最后部分的拓展,将搜集到的叶做成粘贴画或标本。因时间关系指导不到位。

科学教学反思9

  《蚯蚓》这门课的教学包括了四个主要环节。首先是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其次是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接下来是观察蚯蚓对水的反应。最后,我们会运用维恩图的形式来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由于在之前的'课堂上,我们已经介绍了蜗牛的知识,因此学生对蚯蚓的观察过程也变得更加顺利。他们对蚯蚓环带和口等结构的观察也非常成功。同时,学生对于观察蚯蚓的活动非常感兴趣。

  然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作为初学者,观察能力尚需提高。毕竟,三年级上册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其次,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比较随意。而科学课程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不过,我认为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科学的课堂语言。

科学教学反思10

  《月相变化》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平时的观察,通过逻辑推理,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兴趣。

  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充满神秘,但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这块内容的学生产生了“遥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一月之前,我就布置了学生观月相、画月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个形象生动的了解,拉近了学生与月相的“距离”,为上课做好铺垫。课上,我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画的月相图,观察之后,大家发现几乎每个同学记录的都差不多,于是,我又展示了一个用flash做的月相变化图,对比之下,大家总结出了一个月中变化的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对月相的变化经历了从直观到较抽象的认识,为研究月相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讨论。月相的成因主要是和月球本身的特点及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有关的,这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可作为。课上,我和学生在总结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会改变的。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与月球的运动有关吗?这么一引导,学生顿时来劲了,纷纷在小组内交流起来,并不时地用手在那比划,其实是在用手做模拟。接下来的交流,也证实了我的想法,学生确实拿着书、手等上来边说边演,甚至还画了草图,乖乖,和我想给他们看的动画演示基本一致,这讨论的价值还是挺大的。学生大致的意思是月球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相是它反射的太阳光,而且它还不透明,月球围绕地球转,转的过程中,由于阳光照到月球的大小面积不同,所以形成了月相。所以说对天体研究并不一定只是科学家的任务,并不一定要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完成,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用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决天文问题,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建立自信

  最后,要激发学生的矛盾,引领探究兴趣。凭生活经验给月相排序中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利用这些矛盾,将学生带入模拟实验,但模拟实验又不是万能的,它仅仅只是“模拟”,并不能代表真实情况,又利用这个矛盾引领学生能够课后长期观察月相变化来寻找答案。

  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力求站在生活的实际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观察,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获得月球位置及月相变化的规律性的认识。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教学反思11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资料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咱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齐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资料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用心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并领悟质疑的重要性。咱们能够透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领悟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能够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我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正因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透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明白,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潜质。如教五年级科学第四课《根和茎》,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根和茎?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地明白植物的`根和茎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五年级第八课《仙人掌的刺》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说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叶子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样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透过和莲的叶子荷叶相比较的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发生变态的原因了。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咱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十分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用心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科学教学反思12

  每天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踢球活动。追赶着在地面上滚动的球,球老是很调皮的滚来滚去,非常的不听话。因此,我选取了关于滚动的这个题材。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能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因此孩子们都十分的感兴趣,能参与到活动中去。

  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有两点:

  1、 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 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目标的制定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做中学、玩中学来达到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通过教师的组织与示范,幼儿自己动手去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和滚动的关系。并让幼儿自己说出什么形状的物体能滚动,为什么? 但是在目标的第二点还未能很好的达到预设的效果。

  活动后我也总结出了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幼儿动手去探索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后,没有很确切的把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总结出来,没有达到本环节的活动效果。

  2、在第二次操作探索滚动轨迹和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这个环节中,对幼儿操作要求不够明确,使幼儿在操作时没有认真的去观察。

  3、在第二次操作中提供的材料不够丰富,导致幼儿在探索滚动轨迹和滚动形状上不能有明显的'特点。

  4、没能很好的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导致活动时的常规有些混乱,个别幼儿都只顾着玩这些材料,不能很好的按要求去操作,因此在活动目标的达成上就显得有些不足。

  5、活动中不能很全面的观察到全体幼儿。

  通过这一次的科学活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也将在下次活动中注意调整自

  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好的促进活动效果更好的提升。希望每一次的活动都能比上一次有进步,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科学教学反思13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课必须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如果不让学生亲手动手做,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学生对于实验就会只能是死记硬背,花的时间多,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让学生每个实验都做的话,时间就很紧,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这可真应了“时间紧,任务重”这句话。怎样既让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我在上一年教学中最困惑的问题。

  但是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是集中做实验,小组之间的水平不同,做实验的快慢也就不同。有的小组做的快,而有的小组却迟迟做不完。这样显得课堂秩序有些乱,如果是等实验快的小作汇报实验结果吧,实验慢的小组做不完,这样学习效果也是不好。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多巡视、指导,对于慢的小组可以多加指导或者是对组内的成员进行调整一下。

  总之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使我认识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我争取改进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

科学教学反思14

  通过磁极的相互作用的让学生认识磁铁能指南向北知道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时,教者首先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在新课的教学中,教者精心设计两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解决问题,人人动脑、动手操作,再通过老师的引导、总结出结论,有利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这样处理,比教师直接讲述的效果好得多。接着,教者让学生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通过板书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进行延伸,自然收束全课。

  总之,本节课从教学引入到学习新课中的'各种实验,有趣现象,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取了能力。其次,本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另外,全课处处体现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愿意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引导他们把自己总结出的科学道理,在生活中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勇于科学创新的欲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者也发现了不足之处,由于教者不是专职教师,对于一些科学术语的表达不够严谨,在实验中显得有点手忙脚乱。

科学教学反思15

  一、好奇心——科学探究的原动力

  儿童对自然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恰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原动力。他们对所接触的任何事物有兴趣去探究,探究的范围不仅广泛,而且能利用感官、工具和方法来对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精心呵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有利于促进孩子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进科学探究技能的形成。如教学科学《校园里的动物》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旁的小花园去寻找动物和植物,那天早晨恰好大雨过后,学生发现了许多蚯蚓。“蚯蚓有眼睛吗?”“它有骨头吗?”“为什么下过雨后会出现那么多蚯蚓?”“蚯蚓断了以后还能活吗?”……一个个问题使我应接不暇,学生对蚯蚓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我及时引导学生:“关于蚯蚓你还想知道什么?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运用哪些工具?”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蚯蚓的研究中来,使学生既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又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心需要,使探究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目标。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究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原动力就会把孩子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持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由好奇而产生的探究欲望的天性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逐步变成科学素养。

  二、自信心——科学探究的精神动力

  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研究问题后往往要做出猜想与假设进行深一步的研究,许多老师总是喜欢选择猜想与假设正确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无非会扼杀孩子的自信心。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它的显现和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保持和发展探究的欲望、获得自信心与成功感、培养认真细致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如教学声音知识时,学生猜想声音是怎样的产生的:有的同学认为声音是由物体的碰撞产生的;有的认为是由敲打产生的;有的认为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把学生按问题分成小组,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让学生自由的去探究,而不是重点验证“是否振动产生的”假设而对其它假设置之不理,否则会伤害一些积极思考同学的积极性,降低他们对问题假设的热情。教师应是一个中立者和欣赏者,尊重学生的猜想,让学生真正体验猜想的乐趣,养成敢想和善于猜想的意识。教师的细心呵护诱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也能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并对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充满信心,为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科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科学教学反思02-06

《科学》教学反思03-28

科学教学反思08-24

科学《纸》教学反思03-09

(精品)科学教学反思09-26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6-25

科学教学反思案例08-25

《纸》科学教学反思03-08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08-24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