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曾国藩》读后感

《曾国藩》读后感

时间:2024-06-11 11:01: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合集]《曾国藩》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国藩》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曾国藩》读后感

《曾国藩》读后感1

  曾国藩是个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他曾因镇压太平天国,剿捻军而被称作“曾剃头”,因处理天津教案被叫做卖国贼。然梁启超却称他为半个圣人。另外两个圣人一是孔子,一是王阳明。为什么一个人会有如此毁誉参半的评价呢?读完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国藩》后,就能了解曾国藩为何会有阴阳两面的评价,也会了解他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历史是复杂的,对曾国藩的评价出现褒贬不一的观点也实属正常。但后世对他的为人,修身、治家却是出奇一致的`赞誉和认可。做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是如何修身的。

  读罢本书,我认为曾国藩在修身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勤、俭、静、思、谦。

  一,勤。勤可以从两方面解读,一是不懒惰,做事不拖延。今日事今日毕。二是勤快,积极主动。如果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做到积极主动,则不仅能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还会获得比预期目标更大的收益和成长。曾国藩曾对他的弟弟们说:“家业之兴衰,全在勤,敬二字上。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二,俭。保持节俭可以减少我们内心的欲望,让我们更专注。试想,如果你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去考虑今天穿哪件衣服,穿哪双鞋子,选哪个发型。留给做事的时间势必会减少。曾国藩的节俭让我印象深刻,即使他官至总督,起居之室也仅有一张竹床,一个跟随他多年的放书的大箱子和一张书桌而已。

  三,静。静是要遇事不慌,沉下心来深思熟虑。"每逢大事有静气"。曾国藩是从唐鉴那里学得的静。唐鉴有一次告诉他:“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在日后即使遭遇太平军的围困之时,曾国藩也能做到打坐一炷香,静静思考御敌良策。尤其在如今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我认为“静”才是陶冶心性的金玉良策。遇事尤其需要静下心来,不要让情绪左右你的行为。

  四,思。思即反思,自省。经常反思自己的过往,有得时,分析成功的原因;有失时,分析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失败后的反思,有助于你突破现有的思维框架。就像曾国藩初创湘军时,与湖南官场和绿营的斗法。曾国藩自认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且实心实意为朝廷办事。因此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明面上赢得了争斗的胜利,实则埋下隐患,处处遭人掣肘,导致湘军迟迟不得壮大。然静中极思,终得领悟老子的“柔胜刚,弱胜强”“江河所以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的真谛。

  五,谦。谦即谦虚,不自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稍微有点成绩就骄傲自满,目空一切,最后只能固步自封,原地踏步。跟曾国藩同期的左宗棠,年少得志,天赋极高,有勇有谋。但一生成就却逊于曾国藩,本质就在于他过于自傲。他曾问幕僚:为何天下人皆言“曾左”,而不言“左曾”。幕僚答曰:因为曾公眼里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并无曾公。

  其实这些道理人人皆知,然为甚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实则知易行难。正如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生需要不断的修炼。

《曾国藩》读后感2

  曾国藩,清代中兴名臣,是一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还是《曾国藩家书》的作者。后人说他是“做人处世之典范,修身养性之圭臬。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箴言。”

  曾国藩注重读书,这其实就是做人的道理。读书首先是立志,志向远大,方向正确,这是最重要的,是根本。其次是要有恒,意志坚定,不屈不挠,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就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一语道破真谛。观世上一事无成者,皆无志且无恒,无志,则随波逐流,又何来恒呢?“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可以作为该句的注释。首先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所谓“自知之明”,而后,当革除物欲,避免虽立志但当面对世俗各种诱惑时,或怀疑不前或再立他志,变为常立志!

  世上的大工程、大成就,都是靠长期不断的`点滴功夫累积而成。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理实在是浅白简单,关键在于难以坚持,即难以有恒。要说曾国藩的过人之处,“有恒”乃是其最突出的一点。他所说的只要有恒,虽中等之姿,亦当有所成就,实为经过无数事例验证了的至理名言。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关键在于努力,而努力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恒”。

  生活中想做成功一件事,也须得有恒有志。比如农民伯伯们种地,他们的志向就是希望今年能大丰收,而为了实现志向,他们必须不辞辛苦的整天干活儿。春天翻地、播种、施肥,夏天除草、除虫、浇水。太阳未升已出,星斗满天才归。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持之以恒才可成功。有了志向与恒心,农民伯伯们才能看到秋天谷物丰收、蔬菜鲜美、硕果累累的情景;才能过上冬天衣食无忧、红泥火炉、合家欢乐的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应该知道不论做任何事都必须有志有恒。我们要刻苦学习,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奋斗,相信你也一定会成功。

《曾国藩》读后感3

  有些人,三十好几,彷徨一生,一事无成,嗟叹低沉,从此一蹶不振,总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

  有些人十几岁功成名就,有些人二十多岁可能已经功成名就。

  曾国藩,三十岁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三十而立的年纪却蹉跎了十载岁月。

  可是他没有抱怨,也没有认命,而是开始了改变自己的计划。

  “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每天记日记。虽然一开始他也记了,也有断更的时候。

  跟优秀的人,自然学优秀的.东西,曾国藩便有了很大的改变。每天写日记,这是入圣之基,所谓做圣人,那是曾国藩从上到下,从外到内,针对自己的一次改变。

  日记的作用在于“研几”,所谓研几就是细节。从细节出发,然后反省自己。那反省自己是不是得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曾国藩找到了,我们身上也同样拥有。

  第一个毛病——浮躁、坐不住。

  第二个毛病——为人傲慢、修养不好。

  第三个毛病——虚伪。

  曾国藩这个人看起来并不是很聪明,科举考试连续多次,甚至曾经被主考官当众点名批评,而成为了众人的笑柄。然而正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才慢慢的改变。

  通读《曾国藩传》之后,我认为曾国藩仕途的关键人物不仅仅是他自己,更多的是来自皇帝以及青睐他的官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如果没有实力,或者没有他人的青睐,那哪里能遇到贵人呢。

  如果你到了三十多岁还是事业无成,我建议你可以读一读《曾国藩传》,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只要我们愿意改变且坚持,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曾国藩》读后感4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学问、道德、功业冠绝一时。清史稿评论其“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一过,何其盛欤!……中兴以来,一人而已。”品读如此这么一个人,也许会对如何走好人生路有些帮助。要品读一个人,他自己留下的文字作品,应该是最好的资料。世传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以家书最为世人所知。细读家书,确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将读家书所感所思草写出来,供闲暇之时翻阅,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世间没有万事妥当的开始

  曾国藩并不算长的一生,无论是立功、立言、还是立德,都是非常成功的,以现在的眼光看,能算得上是顺风顺水的成功达人。仕途一路扶摇直上,十年之间,官至礼部侍郎;奉旨办团练,一举成天下重臣,在其指挥下,迅速扑灭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为大清续命几十年,成就不世功勋;学问上,也是传世学问十三套。如此一人,让人觉得他定是有叫人艳羡的好运长久伴随。

  然而,阅读其家书,给人的感觉却是他处处不顺,时时受制于人、受制于各种制约。步入京城之初,三年不能考中,几乎无以自立;京城做官之时,身体时时有痒,自身各种缺点毛病丛杂;仕途刚有起色,却有路遇丁忧,不得不中止仕宦之路。办团练之初,处处受制于朝廷和地方官吏;指挥作战之初,有靖港之败,几至投水自决;统领大军之际,不但受制于兄弟部队、地方诸侯、各地豪强,还面临将士不用命,不能令出必行等诸多困境。晚年之时,还有天津教案受辱经历。如此等等,在家书之中,都有真切流露。家书之上,他说下的话应该有相当大的可信度,那么他的这些略有抱怨的心路历程自述,应该都是较为真实的。

  由他的这些经历,足以说明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何人,无论做何事,都不可能在万事皆已具备,一切在百分百有把握的条件下才开始。这个世界上,那些成功者,应该都是具备这样一种能力的.:从当下开始,在行动中去逐一克服那些阻碍做成这件事的所有问题,无论那有多么困难。永远要记住:这世间绝对没有一切都能随你心意的、具备所有条件的开始时间,想要做成一件事,就从当下开始,无论面临的条件有多糟糕。

《曾国藩》读后感5

  利用十余天的时间读完了《曾国藩家训》,对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与为官的经历有了浅显的了解,更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原以为《曾国藩家训》是对其子嗣的教诲篇章,细读书卷才知,作者黄西华利用曾国藩的毕生经历解释着“曾国藩家训”的'内涵。这不仅让我了解了曾国藩家训的内容,更让我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看到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

  原来曾国藩并不如我想象中的聪明,他原来是个典型的“笨小孩”,记忆力也不是很好,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的地位。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普通人身上的优缺点,曾经也是个睚眦必报之人,但遇到良师后,坚持写日记并反省自己的行为,才有了后来出众的曾国藩。毛泽东同志很佩服曾国藩,这让我想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不是就源于此呀?

  他的毅力是惊人的,是常人所不具备的,一是坚持写日记,一日不落;二是戒烟成功,虽然戒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戒烟成功;三是每天读书,没有一日不读书,即使晚年视力几乎丧失也没有间断。

  读到为学篇之教子读书成大器,也是本书最后的章节,提到: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这也是我要学习之处。

  成语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如:《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又如: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后汉书·公孙瓒传》

  成语睚眦之怨: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如:《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又如: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的,也毫无‘睚眦之怨’。”

《曾国藩》读后感6

  《曾国藩家书》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前不久,我读完此书,深深感受到了勤俭节俭乃是修身立人之本。

  勤俭自持,不分官宦黎庶。“余服官二十几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曾国藩位至宰辅,不当自我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向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因一生习劳习苦,厉勤从俭,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勤俭自持,重在严于律已。“孙等在京,别无生计,不能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曾国藩常常因为没钱孝敬父母而内疚,因没钱养家而深感揪心,而当时曾国藩刚刚“蒙皇上天恩,得会试分差”,按理说应当有络绎不绝的黄金白银送过来,何至于连家里都无法接济呢不经商、不收受贿赂,处处严于律己,以至于穷到连回乡省亲的资费都没有的地步。

  勤俭自持,更好兼善他人。“家中有人做官,则待邻里不可不略松,而家用不可不守旧”,曾国藩不仅仅以身作则,宁穷不贪腐,还为身边人树立了榜样,立下了规矩,坚持清贫。正因为在朝为官,就更要宽人严己,更要约束亲戚邻里,做到了慎微,慎独,慎权。家书箴言,放之于当世,多少领导干部倒在反腐的利剑之下,皆因没有管好自我,没有管好身边人。

  勤俭自持,是家兴之基,更是国强之本。自从中央倡导节俭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仅“光盘”行动,每年在餐桌上节俭的脂肪量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被视为微不足道的'餐桌残余却能减少每年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以小见大,厉行勤俭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不能止于餐桌,更不能仅仅将节俭之风兴起于一时。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礼貌的今日,我们党员干部有职责更注重勤俭自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合格公民、有志青年和有为干部。

《曾国藩》读后感7

  《曾国藩传》给人的启迪很多,也不是一两篇读后感能够予以概括的。其内涵过于丰富,若不是沉下心来,你是感受不到其中之奥妙的。

  笔者虽然尝试多方努力,却仍然发现只触之皮毛,至于深层次内涵,功力与努力程度欠缺,不得不抱憾了。

  《曾国藩传》最大的触动远不是尚拙,为何?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知道做不到是常态。即使是竭尽全力地知晓它,行动层面很难“拙”起来。为此,果断地删除与放弃了。

  真正触动到的有切肤之感的应该是曾国藩中年变法中的“不再慎于保举”。这点似乎与现代人风牛马不相及,其实其内在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大道至简不过如此罢了——狂妄吧,愚昧吧,就这等水准了,抱歉!

  起初,面对“滥举”之风很盛的晚晴军队,只要小有成就,领兵的都会保举自己的下属,管你战功如何,稍微沾点边的都不被落下,捞到点甜头。对此,曾国藩是非常痛恨的,且从未滥举。

  可以大胆展开联想,此举对于当时的曾国藩而言(注意这里特指的`是当时的曾国藩而非大彻大悟之后的他),他应该坚信自己处理得非常到位的。毕竟在他“以忠诚为天下倡”的思维观念里,单纯凭借忠义二字就应该足以让部下出生入死,但现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抱道之士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

  大彻大悟之后,他意识到“不妄保举、不乱用钱,则人心不附”,只有“诱之于名、笼之于利,才能网罗天下英才”。于是,一改前志,大力保举,将朝廷名器当做自己的私恩了。

  大伙不妨换位思考一番,若置身其中,回想这些年你的一路走来,兴奋多一些还是遗憾多一些?

  不少人喜欢以道德标准去衡量事物本身,总以为替公司、替单位出力卖命是本职工作,是对公司支付给你报酬的基础回报,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远没到向公司申请任何层面的鼓励或奖赏的时刻,即使是帮下属申请一点点奖赏也不见得是合时宜之事,更谈不上有意为之了。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是宁愿负下属而不负老板的思维在按部就班行事。下属碍于情面,敢怒不敢言。如果有所选择,也许他们都不见得愿意待在这样一个部门。毕竟“你可以不屑,你可以无所谓,但其他人不见得也无所谓、不见得都抱着与你同样的思维”

  这便是不少人带团队最为失败之处——无法真正笼络到人心。尽管有些人表面上是跟随你的,其实,稍有风吹草动,就非常不一定了,这点,你是明白的。

  但,往往就是有人仍然喜欢用道德去感化人,顽固不得了,但有几人能够入耳?过于理想化的管理思路,下属不可能舒服的。

  说实话,这些人真的应该还得感谢他们的下属,为何?

  因为他自己的不作为,让他人理应获得的福利变成无影无踪或者销声匿迹,你说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人?

  其实,再笨的人都能够想明白,花的又不是你自己的钱,何必呢?为何老不开窍呢?

  若不是因为二次阅读《曾国藩传》、若不是采取边思考边回忆边琢磨的笨办法读书,估计,现在的不少人包括笔者在内还自以为洋洋得意自己的行为呢?

  现实呢?无需猜测,必然是一团糟。

  有时候,大彻大悟之后的你会觉得之前的自己真的好笨好笨。

  但,当时的你是缺乏此方面认知的。相反,你却总以为自己反应有多快、有多聪明——诸如:读的书比别人都多、懂的道理比别人都厉害、处理问题比别人都恰到好处,一切的一切反正都高高在上......反正,就是别人不如你。

  其实呢?不甚觉得你太自恋、自负了吗?

  不应该啊!尤其是50多岁了,才懵懵懂懂清醒过来的一代人。啥叫应该不应该?有些道理,三岁孩童都懂,80岁却老翁做不到。你呢?50老翁做不到还是也不懂?

  这些年,难道社会大染缸一点作用均无吗?不现实啊!

  芸芸众生,耳濡目染,该进去的吸收的与不该进去的被动吸收的应该都进去吸收一部分了,为何依然没啥进展?难道是你自己确实太不追求进步?或者你的觉悟太低了,扶不上墙?

  一言以蔽之,是不是你这个人连基本的和光同尘都做不到,糟糕能够简单概括吗?太糟糕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思考一番“为何别人思路与你屡屡不同?”是你创新?是你标新立异?是你独到见解?不见得。

  若仅仅是个案不同也就罢了,视为特例。可总不可能总是有那么多的特例啊!其实,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违犯常规的,这点,你说心知肚明的。

  难道自身思考深度不够?不是一直为自身具备的深度思考沾沾自喜吗?没有想到吧。自以为善于思考也许仍然是表面功夫、浅尝辄止罢了。

  有时候,尤其是觉悟之后,理应有点悔恨自己的无知了,也有点愧疚之前对下属的不是了,可世间哪来后悔药一说?

  还是回归基本的议题吧——别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你只是你,别人仍然也还是别人,而不是你心目中以为的哪个人。

《曾国藩》读后感8

  有句话说:“若觉中年无作为,劝君重识曾国藩。”要我说学知识不问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记得第一次翻开《曾国藩家书》时,还是17年的一个盛夏,最近实在书荒,不由得再翻起这本收录了半个圣人的书信故事,更得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随记一下在书中得来的感悟。

  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小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优点,也不要因为与他人有了一些小过节就忽略了别人曾经帮助过你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这两句话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小错误,一点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与你产生了一点小恩怨以后,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带给你的恩惠。

  《礼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看重一个人于是发现了他身上更多的缺点,因为厌恶一个人最后反而发现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

  所以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一定不要凭第一感官去定义一个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成就的人唯一“懒”字罢,不管你学识多高,家境如何,懒惰的人,终成不了大事。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有大才大识的人,最后失败无非是因为一个“傲”字,这种人自认高人一等,不懂谦虚,最后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

  刘邦有一次问韩信:“你说我最多能带多少兵?”

  “主带兵无非十万尔。”

  刘邦又问那你带兵能带多少?

  “多多益善。”

  不久后,韩信被杀。

  不能否认韩信是有大才之人,后世也尊称他为兵家四圣其一,但是落的个不能善终的下场,也并非就不是我上面所述之因。

  很多名家评论说中国有四个半圣人。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国潘只占了半个,因为他没有创立自己的.理论,他所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个圣人为标杆,自身奋进。

  依我拙见,曾国潘一生勤,仁,义,知世故,懂进退,已是我们后生学习之典范,称圣与不称圣又如何。

  圣人多半是被神话出来的,但是圣人能被称圣,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言论,行为值得被后人所习,他们的精神,故事,形象能够被立为标杆。

  再次拜读过曾国潘家书之后,更感慨还有太多修身立德的真理,为人处世的事故值得我们学习,此书在中华五千年凝聚文化下面也只是冰山一角,古代人讲究修身,立业,现代人都是立业,修身,更何况太多人立业后不修身。

  只是如今社会又有几人能舍弃手中之物平静下来与这些白皮黑字作伴呢?

  如果你尚且年少,不如多花点时间读点书吧,修好身再立业,事半功倍!

《曾国藩》读后感9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心,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屡次提到生活的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助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而且感动的想流泪。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也许是因为此刻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以前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似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以前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礼貌的社会上更加凸显。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曾国藩家书》一书中,从很多家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出作为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困难,有些时候冬天要靠外官进献的炭资钱过活。这样的生活境况也许此刻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相信,但是,当时曾公的生活境况就是如此。即使如此,他还时刻不忘尽努力接济家人和亲朋好友。看了曾公的家书,我有点顿悟了,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能够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这天,现代人缺失的正是物质的超前开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物质和文化开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当下的中国,在开展经济的同时,更迫切的问题是开展文化和教育。经济能够改变人的生活状况,而文化和教育能够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素质。民强方可国富,民强首先强的就应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曾国藩》读后感10

  《曾国藩家训》是我最近读过的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之前也看过一些写曾国藩的文章,但是对这位大家的了解都只是些皮毛,郦波老师幽默风趣的评说,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了曾国藩这位大家最真实的一面,他是如何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甚至愚笨的人,不断自省,不断修身养性,而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家!很多人很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他有很多过人之处,那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智慧与思想尤其值得学习,下面略做总结:

  第一部分修身、养性,这就是自立、自达;

  第二部分识人、用人,这就是立人、达人。

  1、曾国藩曾经三顾茅庐重用彭玉麟,史上最痴情的高官,当世唯一的一个完人!不爱官,不爱钱,甚至不爱惜自己的性命,但爱民!爱国!一个重情重义的奇男子、大丈夫!你看他一生重情重义,画尽十万幅梅花以纪念梅姑;你看他从军数十年,作为水军将领,带兵期间,哪怕身受重伤,也要住在船上,从来不移住到岸上来;你看他屡次受高官厚禄,却从不为之心动;你看他一生节俭朴素,从不追求个人享受,到晚年却把一生上百万两白银的官俸捐出来修建学校,补充海军军费。

  2、曾国藩从善如流,在创建江南制造局的同时设立了翻译馆,专门翻译西方科技专著,奠定了中国翻译学的基础。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蒸汽机轮船、第一台汽锤、中国第一台车床、中国第一台刨床、第一艘近代军舰全是从安庆内军械所,从江南制造局里出来的。曾国藩的洋务事业虽没他预期的效果,但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就全体人类的文明史来看,就无数个体的成长史来看,思想、精神、信仰才是人生恒久的力量!

  数十年来的教育,一直在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之间兜圈子,以为倡导了能力的`培养就逃避了知识灌输的嫌疑。但全社会似乎都忘记了,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关心生命的成长、启发良善的人性、影响有价值的人生。而这一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归宿。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到一些家长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只要老师能教好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花多少钱都愿意!”其实,这样心甘情愿的表白大错特错。错在只知学校教育,不知家庭教育。孩子该由谁来教?谁该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怎样的教育,才能教好孩子呢?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度里的每一户家庭,乃至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而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以家训教育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却给出了最佳答案。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儒家向来视家庭教育为人生教育之本,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好的学校与老师也无法取代父亲与母亲——这是教育上最简单的一条真理。

  以上是我读此书的一些感想,由于职业的影响,我对涉及教育方面的话题关注较多,也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不厌其烦地阐述,真的是佩服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感恩!感动!

《曾国藩》读后感11

  好书带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国藩家书》不仅是书信,也是一位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更是一位胸中含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与此同时,它也是研究曾国藩和清朝社会末期的重要资料。曾国藩继桐城派之后,溯源经史,别立湘乡派,行文镇定,形式自由,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充分体现了他“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曾国藩家书》曾被媒体誉为“一位伟大思想者对世道之心的如入微体察、一位卓越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是为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在当今时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还记得在《致沅弟——做人须要有恒心》这封信中,曾国藩针对弟弟所说的“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谈了自己的体会。首先,他反对弟弟的这种态度,认为但凡做一件事,就必须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件事上,而且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接着,曾国藩又通过检讨自己说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提出“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的观点,警告弟弟一定要以之为戒,不能重蹈覆辙。虽然这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当我如今带着一个大二学生的视角去品读后,有了新的体会。温故而知新,平凡中瞥见光芒,这或许也是读书的乐趣所在吧。

  身处大学时代,我们大学生常常因接触到错综复杂的信息而感到迷茫和焦虑。太多信息需要接收,太多事情需要处理,如何将我们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记得在大一学期中,我常有一种感受,便是:零零碎碎的忙忙碌碌。想要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到头来却慌慌忙忙、碌碌无为。诚然,对于拥有了更多自由空间的大学生来说,恒心和毅力是如此重要,没有勇气和定力去做好一件事注定是可悲的。

  与此同时,曾国藩还在此信中强调“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告诉我们人不能太悠闲,否则会导致懒惰,人越勤快反而会越有精神。诚然,我对此也深有体会。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其实很多时候,年轻人们的胡思乱想仅仅是因为——“太闲了”。在我看来,与其深夜emo,不如调整好状态,打倒空想主义,做个脚踏实地、充满希望的实干者。认认真真地生活,生活也会给予你回报。

  在我看来,《曾国藩家书》的每一主题、每一章都有其珍贵的意义,可谓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是一本适合所有年龄阶段阅读的“人生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相信每个人都能在此书的阅读之旅中有所感悟、获得力量。

《曾国藩》读后感12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一生拜侯封相、戎马倥偬。曾氏一族绵延至今共出有名人240余,没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其原因当归功于曾国藩的治家有方。《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的近1500封家书,涉及治军、为政、修身、治学、持家等多方面。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从中学习如何做“三有”青年。

  学“有志”,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志,“不甘为下流”。“志”是“心之所之”的理想信念。党员的“志”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是“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是“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的拼搏奋进精神。

  学“有识”,涵“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之识,“知学问无尽”。“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

  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识”是知识,更是见识。“识”的涵养,要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和勇气,要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谨慎和谦逊,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冲劲和豁达。党员的“识”,就是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学“有恒”,践“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之恒,“断无不成之事”。“恒”是不辍进取、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钥匙。“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的这句话告诫世人做事贵有恒,不能做到有恒,则往往容易半途而废,毫无所成。党员要从《曾国藩家书》中品味“恒”字,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涵养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和一往无前的气度。我们要不忘初心,更要继续前行,一路奋斗,担负起“干

  在实处,永无止境”的历史使命。

《曾国藩》读后感13

  读完《曾国藩》意犹未尽,读到后面恋恋不舍,不舍把他读完,这本书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是本很值得读的书,接下来浅显总结一下本书和对自身的思索。

  曾国藩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体察人才,知人善用,注重修身一直以来都心存善念,当败太平军时很多人劝他反他首先想到的继续的战争带来的杀戮,一心想结束战争还百姓安宁。但为湘军统帅和游走于官场中的`他却又心狠手辣,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惜杀害无辜之人。

  但还是理解这位一代伟人,因为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我们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大环境下去作出思考,说到底曾国藩也是凡人,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心不狠不足矣做湘君统帅,不虚伪,没有心机城府不足矣在腐败的官场立足。而他却没有停止修正自己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目前的我要学习,反省,要不断的思索自身、思索世界以史为鉴、以铜为镜,要有自知有能力,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作出改变,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优秀。

《曾国藩》读后感14

  纵观中华5000年的浩瀚文化,一个个英雄式的人物不计其数,他们有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冲锋陷阵,吓破敌胆,有的官拜一品,开创盛世等等。而我读完《曾国藩家书》后,越来越欣赏这位清朝后期的第一名臣。

  在读书方面,作为程朱理学的唯一传人,他的文章写得洋洋洒洒,读起来朗朗上口。在他晚年回忆学习的时候,曾说自己是一个读书天赋不高的'人,但是他特别强调一个“静”字,每次看书不允许任何人去打扰,说到读书唯有静才能真正的领悟书中的真谛,读透书中的文意。而在现在喧嚣的环境和社会氛围中,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正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被外面的繁华所感染,也不要被生活中的诱惑所吸引。

  “人若有恒,事无不成”是他一身的写照,我们看一个人时总是看到他的汗水,却没有看见他含着泪水依然在奔跑。曾国藩的坚持是很少人能做到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无一日不读书”,只有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努力,才造就了他辉煌传奇的一生。而现实的世界,坚持已经成了少数成功者的专利,能坚持的人已然不多,当自己回首失败的时候,不妨多从自己身上找突破口,是不是真的付出了这么多呢?是不是半途而废导致的失败呢?

  在他给九弟曾国荃的一封书信里,他写到“无愧于兄弟”,其实推而广之,就是他对待家人的态度,无论是兄弟还是子女都是平等而待,在子女面前,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教育出一位外交家,一位数学家,一位文学家。特别是二子曾纪鸿,为了鼓励他,他花掉大量的时间和儿子一起学习数学。而现在有很多人以工作忙无暇照顾家庭,或许真的是那样,但是时间是绝对可以调节的,只要我们用心花时间去做,去思考、去感悟。何愁不成功呢?

《曾国藩》读后感15

  初读《曾国藩家书》,是在20xx年,我正读大二,虽然专业是历史,但本科所学毕竟有限,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也实在肤浅。有一次到旧书店淘书,不经意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本岳麓出版社的《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是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李鸿藻兄弟二人编辑而成,收录曾国藩家书435封,比较全面。书的品相九成新,书页有点泛黄,但仍能嗅到出厂时的淡淡墨香。那时捧读《家书》,只觉得曾国藩是个异常心细又贫困交加的人,从北京运往湖南的几两白菜种子,都要在信里反复询问收到了没有?关于兄弟子侄的教诲,也常常苦口婆心,甚至有点喋喋不休。在京城已是朝廷二品官,居然有不少书信是向家人借钱,真有点"啃老族"的感觉。那时候,身在象牙塔,年少无知、阅历较少,虽然通读《家书》,但不求甚解、感触不深。

  再读《曾国藩家书》,已是毕业之后的第五年。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压力责任,有了对工作生活浅显的思考和感悟。静夜之时,便常常将《曾国藩家书》置于床头,圈圈点点、细细品味。读书的过程,让我渐渐了解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多延续了60多年,但他处理"天津教案"受到荣禄欺骗,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致使晚节不保,成为时人眼中的"卖国贼";他地位显赫、修养精湛,但他也镇压农民起义、手段老辣,被民众冠以"曾剃头"的恶名……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史家自有公论。但无论关于他的争议多大,我们都无法否认他的《家书》平淡中蕴含着真知良言,那些关于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带兵的感悟,是他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思想精华。

  因此,品读《曾国藩家书》,就像与一位历尽沧桑、充满智慧的老者晤谈,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世事变迁的独到见解、对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对学养修为的孜孜不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比如,关于治学,他力求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他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让我想到自己读书时常半途而废,貌似博览群书,实际未通一本、未精一门;更让我联想到,读书治学如此,为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年轻人,我们往往在做事上"常立志"而做不到"立长志",往往在业务上"囫囵吞枣"而做不到 "如琢如磨",这些浮皮潦草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觉得惭愧?

  关于做人,他力求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他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让我常常反思作为年轻人,我们就像打磨未精的玉石,初有形状但燥性未除,往往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自在"而不愿经受"艰难困苦",往往在处事上喜欢"大自我小天下"而做不好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这些浮躁不堪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汗颜?

  关于为官,他力求清清白白、廉洁自守。他说,"予……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让我常常想到,从政做官不仅是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既不能把官位大小作为荣辱的标志,更不能心存做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念想。

  关于胸怀,他力求心态平和、不悲不喜。他说,"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让我常常想到,我们阅历尚浅,看待"功劳""苦劳",有没有做到心态平和、随遇而安?如果没有,我们的境界和胸怀就还需要千锤百炼!

  关于忠诚,他力求表里如一、至诚至真。他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让我常常想到坦诚、真诚、忠诚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重要品行,更是为人做事、赢得认可的重要前提。只有坦诚待人,真诚做事,忠诚事业,我们才能在历史长河里做出踏石留印的事功、开拓波澜壮阔的明天,赢得大众的点赞!

  关于精神,他力求坚持不懈、昂扬上进。他说,"精神越用越多,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要"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让我常常想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活出精彩,必须时刻保持饱满向上的"精气神",不虚度、不耗费每一寸干事的光阴。这样,当我们回首人生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经历单薄、记忆苍白,才会欣慰的感到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关于家风,他力求克勤克俭、杜绝浪费。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让我常常想到家庭生活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年轻人,贫困时要学会"安贫乐道",富足时要常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必须时刻保持刻苦勤勉、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关于交往,他力求择善而交、净化朋友圈。他说,"道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落井下石者不交,德薄者不交……".让我常常想到,社会即是江湖,往来形形色色,与人交往还需慎之又慎,时时刻刻都要守住底线。

  关于言谈,他力求老成执重、不信口开河。他说,"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最终会弄明白你在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让我常常想到,当今时代通讯便捷,手机在握,人人都是电台,面对网络流言、官场传说,必须嘴上挂起一把锁,学会辨别真假良莠。

  《曾国藩家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品读《家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虽然两次读它,感触大不相同,但我理解的依旧比较肤浅。但我相信,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丰,等我再次品读它的时候,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感受。这些感受会更深刻、更透彻,可以帮助和指导我们的人生。

【《曾国藩》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名言08-23

曾国藩语录08-23

曾国藩的语录12-06

曾国藩语录11-21

曾国藩名言警句08-11

曾国藩经典语录01-31

曾国藩经典语录01-14

《曾国藩》读后感08-16

《曾国藩》读后感02-05

《曾国藩》读后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