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师》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效教师》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效教师》读后感1
再读《有效教师》这本书,又一次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细细品味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收获颇多。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时刻警醒自我
有效教师总是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有效教师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中不断反思,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一位特级教师总结自己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多么豁达的胸怀,剖析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前进的灯塔,沿著名师的足迹,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师》,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相信大家都喜欢听别人表扬,哪怕明明知道那不是诚心的。我特别喜欢表扬成绩不好的孩子,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会表扬他,因为他成绩不好,就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有效教师》读后感2
最近我学习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感受颇多。有效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研究者,是成功的教育合作者,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本书也让我对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产生许多的体会。
一、胸怀大志
理想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教师应该树立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社会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为人生目标。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的工作是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辟一片绿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种子。我想,这世界上,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么我便获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价值。”我想我也应该有这样远大的目标,为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二、爱岗敬业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师中,敬业是使所有其他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名师,都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们的教育超出了课堂,敬业精神扩展到了学校、甚至社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热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与互惠的感受创造了一种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好的教师总是给学生送去温暖,即使没有报答;总是拥有极大的耐心,一边又一边的传授知识;总是维护着学生的自尊,给于信心。
四、学而不厌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近几年,教材地不断更新,加入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将大学的知识带到高中阶段要求掌握。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要向书本、实践、各种信息渠道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五、自我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显然,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的环节。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通过反思,教师能获得改进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还能有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最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也要有强烈自我反思的意识。
通过对《有效教师》的学习,我体会做一名教师不难,但是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就不容易了。同时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加明确目标,想着做一名有效教师的目标不懈努力!
《有效教师》读后感3
学生进步时如何表扬?学生犯错时如何批评?学生有矛盾时如何化解?学生缺乏自信时如何激励?
作为老师,非常普遍的教育行为就是通过话语和学生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指点学生的行为,开展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李进成老师的著作《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采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和大量的实例分析告诉我们,老师的说话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与否,并且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感悟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地犯错和改错中进行的,换句话说,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批评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而后者要比前者复杂得多。
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李老师总结了用"空杯心态"了解事实真相,在没有确定事情真相之前放下主观评价、违纪行为的定性,不轻易和人、品相联系、优化语言模式,少问why(为什么),多问what(是什么)和how(怎么做)、尽量不当面批评等方法。当他面对一位在课堂上吃棒棒糖的学生时,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请他起立,说说吃棒棒糖有哪些好处?学生尴尬地笑,无言以对。李老师又问在课堂上吃棒棒糖有哪些坏处?这时,学生有话可说了,如不尊重老师、不礼貌、违反课堂纪律等。"看来你都懂,我希望你真正能在课堂上有甜蜜的感觉,而且不是棒棒糖带来的,"李老师幽默而机智的回答正是体现了说话艺术的魅力,既避免了师生对立情绪的'产生,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
书中多个类似案例使我感悟到:只有接纳学生的错误,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寻找自己的不足;用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把错误转化为成长的财富;用恰当的语言教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达到教育的更高境界。
感悟二、有效的教育是正面激励
卡耐基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愿望;我们也要相信,每个人内在的能量都是无限的,只不过暂时没有被开发而已。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使用表扬、激励式的语言,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
李老师的激励模式另辟蹊径、富有特色,如绘制"取经"路线图,使学生明确目标,勇敢面对恶魔,找到守护神,挖掘优点完成"取经"任务;根据动漫任务大力水手形象,给学生大力水手"菠菜",激发学生无穷能力,发挥自身优点;用积极暗示激发能力等。李老师的一名学生对写作缺乏信心,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差,他就告诉这位学生:"不要说自己作文写得差,而应该说自己哪个地方还有待提高。字写得很漂亮、作文结构很清晰、内容很充实,都是优点,只是在写作思路和身体上还有待提高。"学生欣然接受,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我们要向李老师学习,学做一位会"说话"的老师,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以激励的方式,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小题大做夸奖一番,再稍转话锋,指出美中不足。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说话,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让我们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指责,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有效教师》读后感4
寒假来临,闲来无事,茶余饭后我再次捧起余文森老师的《有效教学十讲》用心品读着,觉得获益匪浅。窗外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吹着,而捧着这本书坐在灯下,似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带给了我温暖、宁静与快乐,更重要的是,这部凝聚着余教授二十多年的教育智慧与心得的教育专著,无论是他机智幽默的语言,还是精辟入里的教育哲思,都为广大教师尤其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奉上了一顿受益终生的精神大餐。它还督促我去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透彻地理解“高效课堂”的真谛。合上书,万千感慨充满心间,下面便是我读完书后的点滴体会:
一、丰富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也许,对小学于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而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它占用了无邪好动的孩子们大量的娱乐时间;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来说,一个知识点一年又一年,一个班又一个班的重复讲授,也会让教学活动变得机械、乏味,犹如喝白开水一般。但是,正如余老师在书中所说:“学生不是作家笔下的小说,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也不是画家笔下的图画,我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更不是电视机前无奈的观众,你演什么我就看什么……所有的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带着自己的经验、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来到课堂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一神圣的工作中去,寓教于乐,真正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快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提高自己的智慧含金量,并借助文本充分挖掘课堂乐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从而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但活跃的课堂他必须是实在的,有实效的,能让学生学有所获的,而不单纯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摆的花架子,纯属形式,走过场。这一点,于教授在听过许多名师的.讲课后,也谈到了这一点,如果只注重形式,必然会实效性不高,所以丰富课堂教学,不代表不要实效,而是要寓教于乐。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重于过程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这为我们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从以往的“填鸭式”的灌输教学中走出来,根据课改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去掌握相应的技能与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只着眼于目前的应试教育,应本着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入手,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也有人说“教师应当做一条流淌着的河流,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但是,就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看,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社会上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有一技之长,还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根据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从新给自己定位,不能只满足于一桶水或一条河的传统做法,教师要努力做“压水井中的引水”,教会学生如何借助现有条件动主地从社会这本大书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知识,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
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就应当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自主尝试学习,教师最后再予以方法上的点拨,当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就必须依靠教师,我们就“先教后学”,无论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我们的目的就是最终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技能,自己学会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是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能不断地从教学当中有所收益。
泰戈尔说:“卵石的臻于完美不在于锤的敲打,而在于水的且歌且舞”,教师就如那且歌且舞的水,精心打造着一件件世界上最美的“艺术品”。寒夜里,捧读此书犹如心头照耀着一轮太阳,暖暖的,却无比的宁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会不断地思索,力争在自己的课堂上和孩子一起实现生命的飞扬。
《有效教师》读后感5
合适的课堂提问可以成为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低效现象仍屡见不鲜:一些老师对如何设计问题有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小学英语学习仅是模仿,以问代教,认为问的越多学生就思考的越多;有的老师提问问题的随机性,提问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则存在“明知故问”的现象。低效提问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停留在“鹦鹉学舌”的水平,缺乏动脑,有口无心,无法获得真正的提高和锻炼。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引起了不小的关注,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使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更有效的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提问要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尤为如此。小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还不明确,也难以长时间对某个事物保持兴趣,提问可以作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手段,但有些老师将提问作为课堂惩罚的工具,如通过一些难题来刁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让学生当众难堪,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种方式可能可以约束学生纪律,但却削弱了提问原有的启发思维的功能。
那么,教师要如何在提问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不仅要让问题紧扣课本,让学生思考问题有据可依;也要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帮助学生打通思路、不断思考。其次,针对不同类型和难易程度的问题,选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如:师问生答、生问师答、学生互问、分组讨论等。形式的变化可以打消学生的疲劳感和单调感。第三、我们知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玩具、模型、图画等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这些教具同样也可以用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抽卡片提问、针对模型提问、用画图的方式回答问题等,寓教于乐,把单纯的提问环节游戏化、趣味化;同时也增强了提问的形象性。让学生对问答中的词汇有更直观、具体、和深刻的认识。
二、提问要有适宜的难易程度
提问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上得到提高,因此问题应当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太简单的问题,一问一答便是结束,缺乏讨论的价值,不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相反,问题过于深奥,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速度有高有低,教师要按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程度分层设计问题,让程度好的学生认识到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也让程度相对滞后的学生对英语充满信心,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受到获取新知识的欢愉和乐趣,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目的。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教师问“Doyoulikethechair?”学生回答:“Yes,Ilikeitverymuch.”教师继续问:“Whydoyoulikeit?”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学生难以回答,教师此时进行引导:“Whatcolorisit?”“Isittooheavy?”等,帮助学生把“why…?”这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其曾学过的单词用以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美国GillianBrown教授说:“教师的提问如果引起了全体学生的思考,这便是成功的提问。”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是对他们思维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他们主动的思考知识和运用知识并锻炼其表达能力才是我们英语教育的意义所在。那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有效教师》读后感6
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通过学习《有效教师》,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区力的竞争,综合区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这次师德师风学习周,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有效教师》读后感7
12月13日,很荣幸聆听到了上海市浦南幼儿园林剑萍园长《以有效的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彩讲座。说实话,在听讲座前,对林园长这个人是很陌生的,只知道她在早期阅读上很有研究,听了她的讲座以后才知道原来林园长是那么一个智慧、知性的园长。
林园长的讲座一开始就解释了什么是“园本教研”,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园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一“在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强调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围绕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服务。二“是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立足本园,确立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在智慧碰撞和互动对话中,最终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建构属于教师的实践思想。三“是为了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以幼儿发展为本,研究本园幼儿,尤其要解决本园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林园长的这些信息中,我强烈地感悟到了我们的园本教研要追求“适合”这两个字。
一.园本教研要适合自己的园所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园所有深层次的了解,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盲目随从。虽然我们非常明白园本教研要“立足本园”,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会一不小心就会偏离跑道。特别多的时候是,看到别的幼儿园有什么新的做法,就会觉得人家有创新了,我们就要向她们学习,对本园的适合性考虑甚少。另外,我们常常为办不出自己幼儿园的特色而苦恼,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突然明白,只要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客观地寻找自己园所的真正问题,结合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才能走出属于自己园所的特色之路。
二.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教师
首先,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水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知道,给予孩子的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水平,那么教师也一样,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只能定位在教师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位子,不能超越她们的能力水平太多,否则,只能让教师们丧失信心。第二,要考虑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教师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是最有话说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们选择的教研内容要与教师当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紧密结合;第三,要考虑教师的层次性。教师之间有能力的差异、有年龄的差异、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差异,所以在园本教研的形式上我们可以更多样化点,可以让有特长的老师来主持她擅长方面的问题研讨;第四,要考虑教师的主体积极性。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教研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孩子
园本教研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园本教研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我们的研讨是否是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发展而服务的,我们所作的研究是否是孩子发展所需要的。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吧,我园地处城乡结合处,我们的孩子有一半是外来民工的子女,受各地习俗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天差地别,所以,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了我园最突出的问题。于是,我园的园本教研就定位在孩子的集会、用餐、卫生、礼貌问好等这些行为习惯问题的研讨上。
引用一句经典老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我深刻的感悟到,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应该做到“适合”,适合自己的园所、适合本园的教师、适合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园本教研才是最好的。
《有效教师》读后感8
本星期看了一本书,书名是《有效提高教学的基本功》,内容是对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其中几个片段所表达的意思很是深刻,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一、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需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水。所以作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生作为一个集体出现,他们的想法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我们教师要应付许多学生的不同想法,尤其是是现在的教学要求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所以学生的思想会更为激进,这时,教师要想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生的思想进行激烈的碰撞,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欲望,保持自己的思想的年轻。苏霍姆林斯基在一篇文章中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一个教师讲的课非常突出,课下的教师问他:备这节课你用了多少的时间。他的回答是:用一辈子在备这节课。
二、 备课要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思想状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感情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做经师易,做人师难。
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是目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意味着教室不是教师一个人教室,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备课中要想着如何能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紧张起来。所以备课的主要要求是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体验成功。
《有效教师》读后感9
在某种程度上,世上最美秒的东西就是语言。世上最丑陋的,也是语言。语言很神奇,一句话可以把一个人说笑了,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起来。这是一把双刃剑,它美丑与否,全在我们自身。语言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束缚在我们身上。教师和学生怎样对话,就成为他们将来成长之路上的一个风向标。
作为一名有着几年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在说话的艺术上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完全没有办法驾驭语言这把“双刃剑”。说不定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伤害到了学生。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这本书,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作者李进成从LP心理神经语言学的角度与思路出发,力求打通与学生沟通之间的桥梁。他注重的是沟通的效果,而非师者所强调的说教,有道理。更习惯于重视学生的回应,而不是仅仅强调原因,或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只有重视对方心理回应的沟通才会有效果。他更注重从接纳倾听的角度去打开与学生沟通的心锁。他还说到:“一个方法,没得选择,两个方法,左右为难,三个方法才是选择的开始”。这样一种新领域的思路对我而言,启发很大。至少在与学生沟通前,我要从积极有利的一面,尊重学生的内在动机,去容纳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而能够促使对话向正面光明的一面去发展。不要总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说教者,道德审判者,这都是曲解沟通的本意。那样只会使沟通充满对抗,背道而驰。只有思索科学而合理的语言才能打开沟通的心锁,使教育充满和谐相长。
一、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我很欣赏李老师的这句话。过去在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表现时,我的态度与方法都比较的简单粗暴,总是大声呵斥学生,当面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对我也不再信任。我尝试着改变这样的状况。新学期开学大扫除,擦完窗户后,很多同学将报纸丢在了地上。我没有急着批评,而是走到卫生角,拿起扫把来主动扫起这些垃圾。丢的同学看见后主动过来帮忙,我大声地表扬了他们。结果班级中大部分同学都很自觉地查看了自己课桌边是否还有垃圾并及时清理了。这样的效果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二、置换位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引发对方内省,自己找到解决方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
男同学在遵守纪律这方面总是自觉性很差,班级中有这样几位同学在课堂不能保持安静。我多次进行说教,甚至也采取了罚跑,做俯卧撑等惩罚,可效果微乎其微。一次,某位同学在课堂上讲话,做夸张的肢体语言以引起同学老师的注意。我让他站到讲台前做一回老师,然后请一位同学模仿他的动作,全班大笑。他脸红了,我问他,你现在是老师,你对学生在课堂上有这样的行为有何看法?他回答:很生气!我再问被嘲笑的同学:被他人嘲笑,你有何想法?他答:很难受,感觉自己像跳梁小丑!我再问那位捣乱的同学:你的行为让你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了吗?该生沉默并摇头。我说:“你的行为说明你是什么样的人,千万不要让你的言行出卖你的人格!”课堂安静。该生的言行规矩了很多,就连班上其他调皮的学生也有了很大的收敛。
三、体验大于说教,创设情境或者引导学生想象某种结果,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
行为的结果,反过来用结果影响当前的行为。
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我经常会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学生总是沉默以对,心急如焚气急败坏的我就更加情绪不对,最后总是在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下学生写下检讨书结束,这样的教育效果实际上是几乎等于零的。在读了李老师的书后,我改变了方法。开学第一天,就有寄宿生在晚上熄灯后不休息聊天到很晚。我先让他自己陈述了原因——第一天作业太少,见到同学很兴奋睡不着,学生表示知道不睡觉聊天不好。
师:“今天见到同学还兴奋吗?”
生:“不了,而且今天上来课很累,我晚上应该不会睡不着了。”
师:“好的,能够意识到错误只是第一步,你认为自己进入下学期后的`学习状态如何呢?”
生:“不太好,我对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就像听天书。”
师:“如果你不想学习,谁也没有办法。但是我看你在上制图课的时候兴致很高嘛。”
生:“因为我很喜欢制图课,而且制图老师教的很好,我喜欢他的教学方法。”
师:“想象一下,你的制图成绩很优秀,你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美……这种感觉怎么样?”
生:“很美好,很幸福!”
师:“再想象一下,你的其他科目一塌糊涂,每天在补写作业中浪费时间,你的制图成绩也受到了影响。你见到老师如临大敌,见到家长如坐针毡……什么感觉?”
生:“太痛苦了!”
不等我说完,学生就说:“老师,我会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的。”我接着问:“如何调整呢?”学生:“我会制定好计划,把学习安排好。”我指导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他真诚地向我表示了谢意。
虽然这本书自己是读完了,而且读了不止一遍。但是这里面所包含的道理是自己要花上很久才能品位的。特别是这里面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更时刻提醒自己语言的褒贬。也将指点我更好地走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
《有效教师》读后感10
教师的提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得知: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提问,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学好英语。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
二、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
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不齐的实际,英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学阿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三、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有效教师》读后感11
今天阅读了《有效教师》第一、二单元内容,它主要写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读着读着,我似乎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师范岁月”,——“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教师的这些响亮美誉和口号依稀在耳边回荡。此时,回想想这曾经的豪言壮语,看到这曾经的语言文字,我心潮澎湃,特别是我读到魏书生说的一句话,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憾,他说:“我的工作是在学生的心里开辟一片绿地,插撒上真善美的种子。我想,这世界上,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我便获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价值。”多么朴实,多么温馨的话语,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对呀!教师是平凡的,但何尝不是“高尚的平凡”呢!
季羡林先生在《遥远的怀念》一文中忆及自己的老师时说:“……我却越来越多地回忆起过去的老师来,感激之情,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我今天的这一点点知识,有哪一样,不归功于我的老师呢?……”你看,一位好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一位好老师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就我们而言,求学的生涯中也肯定遇到过许多好老师。也许他们教多少知识,我们己不记得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一定依旧铭刻心中。这就是有效教师的人格特征,有效教师形成的基础就是其人格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人格赋予教师的言、行、情、态等活动和形象的一种品位,教师正是以这种品位来熏陶学生的,同时也实践着对事业的追求。《有效教师》一书在“有效教师形成的基础”中这样写道——胸怀理想,矢志从教;热爱事业,追求卓越;以德立教,奉献中积累;乐学善学,学而不厌;悦纳自我,自强不息;童稚之心与长者风范;平和之心与坚韧精神;坦诚开敞,善于交往。这段话,在教我们如何当一个好教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有效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书本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抽点时间,读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或走在哲理的小径上,或踏上经典名著之旅,或走进文字隽永的名家散文……读书,是每一次积累的`感动,读书,是每一回润物细无声的洗礼,最是书香能致远。黄永玉教授在《凭自己的高兴读书》一文中有这样几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一位长者曾对我说过的话,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这位长者告诫我说:‘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许多名师的成长之路证明了这一点,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新形势下,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在我们的“快乐老家”,每位老师开敞胸襟,乐于沟通,资源共享,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长者的悉心指点和着力培养,离不开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坦诚相对,相到沟通,相互扶持。所以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做人和工作,才有真真实实的收获。
查有梁先生对教育教研总结了这样一段妙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我们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学习,再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因为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经验+反思=成长”是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是的,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必由之路。教师不只是一个“课程”的旁观者、执行者、行动者,教师本人必须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研究者。
“人只有在创造和奋斗中生活才算活得潇洒;度过有意义,有贡献的人生,算有了人生真正的自由。”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田地上耕耘了36个春秋。仔细翻阅这厚实的人生,就会发现一个耕耘者一滴滴辛劳的汗水和一串串递补的脚印。
我们的大多数教师成不了大家,成不了像张万化这样的大师,但我想,我们勤勤恳恳地工作,扎扎实实地学习。我们的教育教学应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风格,以自己的思想给学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那便是我们最大幸福了。
当然,老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人格的熏陶,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千学万学学说真话,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在我们这所有着百年文化底蕴的实小,在我们这所有着优良传统的实小,一代代的前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一位位同行正在为我们做出典型。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作为教育沃土上的一名园丁,我们更要厚积“水”和“风”,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者,以负教育教学的“大舟和大翼”。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沙,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用了未来。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承认学生的未完成状态。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宽容地对待人生,你会活得更加快乐、豁达。正如魏书生说的:“埋怨环境不好,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是我们方法太少。”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的序言中写了这样一首诗——
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
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因此,
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
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
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
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
老师们,让我们从阅读开始,做有效教师!
从行动开始,做学者、教者、智者,做最负责任的老师!
《有效教师》读后感12
不知不觉一个多月又过去了,我想起“须臾”“刹那”“弹指”“fast”等词,总之,时间过得很快。在过得很快的这段时间里,我慢慢地读完了一本书——《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
知识就是力量。《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作者“李进成”老师就成功地把心理学的知识转化成了班级管理的力量。在这本书里,他从“新生沟通”“课堂管理”“常规管理”“违纪管理”“养成教育”“化解矛盾”“心理辅导”“与家长沟通”“与同事沟通”等九个方面,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我从中摘取一部分,跟大家分享。
【与新生沟通】
与新生沟通,要建立情感银行。多往银行里存钱,谨慎取钱,避免透支,杜绝破产。所谓存钱就是指鼓励、肯定、赞美、支持、关爱。取钱指求助、需求、下指令。透支指批评指责。破产指出卖欺骗。
例如有一位班主任没收了学生的手机,学生为了减少麻烦,请老师不要告诉家长。而老师也答应了学生的这个请求。但老师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忍不住说了出来,学生知道后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对该老师的教育由尊重、听从变成了对立、反抗,后面麻烦不断,师生双方可谓是两败俱伤。
这部分内容使我联想起一个评论,大致内容是:企业无论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创新,量化也好、责任制也好、军事化管理也好、绩效考评也好,凡是工人多付出了精力,却没有多拿到回报的革新,就是糊弄鬼,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不管什么教育理念,什么管理风格,对学生的关爱是不能变的。教师给与的温暖,就是学生的回报。违反了这一点,就成了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
【课堂管理】
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所做的一些事情,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就是为了逃避一些痛苦。如果老师发现学生错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那么学生也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因为当学生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被肯定被接受之后,他的潜意识会感到放松,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如果老师只是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忽视或否定了背后的正面动机,甚至给错误的行为贴上负面的人格标签,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抗拒心理,造成越沟通矛盾越深、越处理问题越多的局面。
书中还有很多案例,令我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学素养比较深,说话中总是能敏锐迅速地找到对方的潜台词、内心需求、正面动机。人情练达,了不起。做教师应该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常规管理】
学生犯错恰恰是他成长的契机,学生出现问题不是问题,老师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问题才是问题。如果老师动不动就发火、批评、责备、惩罚,那么只能换来学生本能的自我防御和辩护。不利于让学生真正的改正错误。应该让教育充满精神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当教师的关注焦点是学生成长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和创意。
案例:
课堂上张老师点一男一女,两个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王伟觉得这二人有关系而故意高声大笑,引他人起哄,下课后张老师把王伟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张老师当时正在气头上就训斥王伟说:“你不会搞学习,尽会破坏纪律,而且思想上有问题。”王伟不服气,不停的顶嘴,还准备摔门而去。张老师勃然大怒,一边用身体拦住王伟,一边用手去拉他。王伟奋力挣脱却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他爬起来,骂骂咧咧地出了校园。后来该生右肘淤青,后又发现关节骨折,张老师承担了1万多元的医疗费,家长还要进一步索要营养费,误工费,生活费,并且还进行了人身威胁,张老师身心俱疲。
张老师也许可以这样:
师:“课堂上你笑的意味深长,请问你笑什么呢?”(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直接回答,他内心有担忧,这需要老师不断的化解学生的防御意识,增强谈话的安全感,取得学生的信任)
生:“您点名的时候正好点到他们两个,同学们私下都认为他们关系亲密,看到他们两个同时回答问题,我觉得很好笑,没控制住自己就笑出声来了。”
师:“你根据什么说他们关系亲密呢?”
(略)
师:“你怎样评价你的课堂表现?”
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
师:“知道以后该怎样做吗?”
(略)
有的家长看孩子写作业,结果把自己搞到医院里去。看似荒唐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成人世界的浮躁?是教育知识的匮乏?还是思想园地的荒芜?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沉住气、沉住气、沉住气。
【违纪管理】
学生违纪只能说明这个行为不对,不要轻易和人的品格相联系,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懒惰自私等人格的标签。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更适合采取动态的评价,不能一锤定音。作者关于学生违纪的认识,十分科学。采用这种认识方式,就包含了无限的可能。
批评要做好善后工作,批评惩罚完学生之后,老师一定要补做善后工作,给被惩罚的学生安慰,无论多么正确的惩罚都会带来不良的情绪反应,善后工作就是要消除学生的这种不良情绪,老师不能因为批评是为学生好的理性认识而看淡了批评带来的不良情绪,成长中的学生还没有那么多的理性,所以过后老师要主动找学生谈心,接纳学生的部分情绪,认可他行为的合理之处,甚至找出他的正面动机,表扬他勇于认错的态度,顺便多肯定一下他的优点,经过这种善后处理之后,学生内心的不愉快才会消除,才会更亲近老师,配合老师的教育,理性从来不能取代感性,善后工作必须做好。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解决人的问题就要顺着人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批评要做好善后工作”这个道理,放到任何上级对下级的地方都成立。历史上不按这个道理办事,而亡国丧身的例子不少。
【化解矛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界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界限而不能随意侵犯,就像我们不愿意他人侵犯到自己的界限一样。没有谁比谁的信念系统更正确,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信念系统,即便是对一些不能接受的行为,我们也应给予关注和理解,因为他们这些行为的背后存在着可以被接受的正面动机。当我们尊重了对方的信念系统,便等于尊重了对方的人格,于是沟通可以更顺利的进行,当然学生的信念系统还处于未成熟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和说教。
距离产生美,只要距离足够小,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界限的问题大概是婆媳关系中最常见的问题了。许多婆媳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往往只是一方不被重视,不被关注,得不到呼应等等造成的小情绪,而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同样的,许多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并不是什么矛盾,而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情绪。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接纳才是正解。
【与家长沟通】
一般家长责难老师往往是因为某些事情让家长感觉不愉快,甚至认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待遇,老师对他们的孩子有偏见。当然这份感受往往是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因此有效处理家长责难,就要先处理家长这种不愉快的感觉。方法就是理解和接纳,让对方的情绪有倾诉的机会,获得认同。这样家长的情绪会慢慢稳定下来,能够理智地和老师交流。引导家长比较分析,让家长决定该如何做。当双方达成共识的时候,老师要通过问话引导家长分析不同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个时候家长往往会变得更理性,当他们推论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时,自然不会再坚持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个时候切忌得理不饶人,更不能对家长搬起面孔说教,否则会伤害家长的自尊心。老师通过问话引导,把决定权留给家长,聪明的家长肯定知道该如何做。
家校关系是脆弱的,具体的事情自然有具体的原因,我们先不论这些。从总体上看,社会进步,信息发达,各种应激迅猛增多,人们疲于应付,很容易浮躁和焦虑。不冷静,就没有办法“发现问题、预防问题”,也没有办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辩证的看待问题,让智慧压过烦恼,不要让烦恼压过智慧。
总之,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开卷有益。
《有效教师》读后感13
《有效教师》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散发着教师智慧的光芒。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得到了更新,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
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时刻警醒自我,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岁高龄还在与不学生亲切密接触,谭迪敖老师整天与学生一起沉浸于小发明之中,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
有效教师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见要成为有效教师对于学习的至关重要要有深刻认识,要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胜任教学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一位特级教师总结自己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多么豁达的胸怀,剖析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前进的灯塔,沿著名师的足迹,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有效教师》中明确告诉我们要走一条"教研结合,从教学熟练型走向专家型"之路,我决心成为一名这样的教师,以不愧对自己的青春年华。查有梁先生总结了一段关于"研"的妙语,我时时用他来鞭策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我不懈的追求。
《有效教师》读后感14
有效就是高效能。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做有效教师还要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们这些为师者要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有效教师》读后感15
读了《有效教师》一书,我发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实现了飞跃。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有了爱才能够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有全身心地去爱孩子,爱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才能让孩子发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镇西,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时刻警醒自我
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他们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有效教师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放下老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当中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融入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去,让那颗未泯的童心生根发芽。
三、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象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 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有效教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的学习有效的模式08-19
教师有效课堂心得11-06
有效教师培训心得10-22
有效教师读后感08-24
《有效教师》读后感08-17
教师学习有效教学心得08-18
如何让教师的引导更有效08-23
教师学习有效教学心得06-28
关于《有效教师》的读后感08-24
有效教学有效识字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