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时间:2024-05-30 13:00: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实用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实用15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初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的内容不像书名那样简单易读,虽然故事的展开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但是每一个章节都给现实中的我们不同的启迪。

  文中苍鹭是怎样一步步地让蛤蟆自己修复了心理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佛洛依德说过的:“本我所在,自我所依。”深刻揭示了,一个人要改变自我,必先要有认识自我的前提。而一个成年人的自我现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童年经历。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理解人的童年就理解了自己的关键线索。而且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不仅影响了一个人后来的生长,也牵涉了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心理视角是一个人看事情的唯一方式,除非你决心要改变。我觉得说得很对,小树苗栽下去了,不对它进行修枝剪叶,说长歪它就歪了。

  人生的四个坐标,变成人存在的底层架构,自我会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个词说,我们会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自证预言”。文中提出的这个观念对我的思想是震撼的,为什么现实中的我总是老样子,无法改变?这是我提出的问题,需要好好思考!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做好,想得到家长或者上司的表扬和认可,这样的正循环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控制事情的发生(认真做好事情),从而确保预言成真。但是得到认可之后换来的回报是做更多的事情(必然后果此处可以引申阅读艾瑞克。伯恩的《人间游戏》一书),人生的逻辑是对的,但是用错了地方。

  另外提醒自己注意的是一个“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的人都处于父母状态),处在这个人生坐标的人喜欢玩“NIGYYSOB”、“你为什么总是让我失望”等游戏,处在这个坐标的人的最极端行为是谋杀!有多少父母是这样在对待自己的孩子?证实了这一点要及时反思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处于“我不好,你好”人生坐标的人最极端的行为是自杀,这个坐标有多少在当前教育压力下和父母错误教育下的孩子是处于这个坐标的呢?由此推理,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回到“我好你也好”的坐标上去呢?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这个三位一体代表了人格的结构。儿童的自我状态里包括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父母的自我状态里包括挑剔的父母状态和养育型父母,而成人的自我状态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成人状态这么重要,但只能通过鼓励才能让别人进入成人状态,只有他自己才能决定要怎么做。为什么说成人状态很重要,因为父母和儿童状态不需要思考,很多情绪的'发生都是自然发生的,是大脑的条件反射,就像在演戏一样,是处在父母和儿童状态的自我选择了当时的情绪。

  所以,在以后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自己都要进行分辨,看自己是在情绪化的状态还是在理性的状态,在我看来,理性状态就是成人状态,不知道对不对,按照逻辑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文中也说了,只有你为自己负责,才能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你才有力量来改变处境。

  苍鹭扮演的是咨询师的角色,咨询师最重要的是通过倾听做到共情,通过提出问题,比如说通过这件事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来引导对方审视自我,发现问题,同时也能让对方释放自我和压力,重要的是要让对方从反思中学习和领悟。我觉得这是作为咨询师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作为父母面对孩子,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开展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长。但是首先引路人要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能引好正确的路。

  蛤蟆先生在讲完自己的故事后也有过反思: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我觉得这应该就是这本书最根本的思想所在,活在当下,听内心的声音,做出改变,爱自己。

  在第十四章结尾的时候蛤蟆面对苍鹭的提问,发泄了自己的愤怒,他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第十五章又在回顾这个过程的时候讲解了心理学的“移情”和“情商”的概念,蛤蟆通过对苍鹭的愤怒宣告了对自己拥有主权,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心理成长过程,结局是完美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

  在人生的长河里,能将自己摆渡上岸的人,只能是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蛤蟆先生原本爱说爱笑,突然一反常态,开始郁郁寡欢,继而陷入抑郁不能自拔。小伙伴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苍鹭十次面谈的帮助下,蛤蟆先生逐渐拔开云雾,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终于找回了原来的自己,重获新生。

  蛤蟆先生属于讨好型人格,他在童年时就一直受到父亲的打压和批评,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求别人对他的肯定,他甚至说:“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在苍鹭的引导下,他发现自己一直处在“童年的自我状态”中。什么是儿童的自我状态呢?比如一个孩子面对父母的批评,他会感到愤怒。但是如果父母长期批评他,并且不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适应这种情况,把自己的愤怒隐藏起来,反之,开始取悦父母,对父母顺从、依赖。孩子也许会对父母感到愤怒,也会因为这种愤怒而产生内疚,这时候就只能牺牲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并不会消无声息地消逝,他会变成另一种怒火,这种怒火看似没有什么攻击性,比如撒娇、任性、怄气、郁闷、拖延、厌烦等,会有一些小孩子脾气,仿佛回到了小孩子的状态。

  我们的童年一旦决定处于什么样的模式中,那么后面就会无意识地坚持这种模式,这些态度和观点成为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底层结构。也就是说,在后面不刻意改变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童年模式”将决定他的一生。

  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蛤蟆先生彻底颓废之后,一度想要轻生,好在朋友河鼠及时制止了他,并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苍鹭。在之后每周一次的问诊中,苍鹭只是抛出问题,任蛤蟆自己分析原因。蛤蟆先生才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伤痕,开启了自我性格的探索之旅。

  人生苦难重重,想越过苦难,抚平伤痕,最终只能靠自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医生,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几个月以后,重获新生的蛤蟆即将结束它的治疗之旅。虽然他偶尔还会难过,为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为此,苍鹭在最后一次问诊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蛤蟆不仅重拾快乐,还找回了魄力和勇气。

  蛤蟆先生用它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生活能治愈的,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想要挣脱厄运,旁人无能为力,只有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让自己获得救赎。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我们内心的感受,而所有的治愈,也得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摆脱生命中的伤痛,就要敢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也许我们也像蛤蟆先生一样,曾经有过或者正在经历情绪的低谷期,想要摆脱困扰,只有发自内心的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经历挫折,失去信心或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找机会与朋友聊聊,慢慢释放自己消极的情绪,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

  本书用简单易懂,且充满趣味的小故事,表达出人的各种潜在心理,帮助大家正确审视认识自己,完善大家对待别人对待生活的认识。让大家能轻松的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不用于《自卑与超越》和《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那样充满心理学术语的表达方式,也没有那么晦涩难懂。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拟人人物蛤蟆先生为主人公,内容以蛤蟆先生数次拜访心理咨询师苍鹭展开。

  通过这个过程向我们揭开了我们内心深处埋藏的不易察觉的想法。轻松易懂。

  用有趣轻松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让我们能轻松的卸下习惯已久的盔甲,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让我们不再审判惩罚自己。

  文中以三原色来表示人最基本的“喜”“怒”“悲”情绪。

  文中把童年时期学习到的'与人相处的方式称为“儿童自我状态”

  把在父母身上学习到的相处方式称为“父母自我状态”

  把能自我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的状态称之为“成人自我状态”

  在“儿童自我状态”时,我们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会再现过去的情绪。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自然型儿童拥有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适应型儿童为适应父母和环境做出的改变,形成的性格影响深远,以至于成年后某些特定场景,也能使人进入儿童自我状态。

  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行重复你父母那里学来的价值观和观念,并证明给别人,让别人接受。

  在“成人状态中,我们能理性合理的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我们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为自己所用,且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趋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重点:没有人能让我们自己产生感受,任何感受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比如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书中告诉我们,回忆过去时,不在谴责自己,而是客观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从中学习领悟,不在内疚。

  书中苍鹭提出了人生坐标:

  1、我不好,你好:低自尊的人容易玩“我真不幸”和“可怜弱小的我”等“受害者游戏”,这时候人们处于悲伤的儿童状态。

  2、我好,你不好:这一类人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容易玩“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以攻击和谴责别人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这些人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

  3.我好,你也好: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信自己信他人。不要对他人的话添加自己的主观臆想。而是理性分析作出回应。

  重点:不要在他人的神情中寻找认可或不认可,不要把关系搞得像父母与孩子。拒绝依赖别人!

  高智商的同时人们也需要高情商,情商高的人,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起来,能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高情商的人能产生共情,彪是他人的感受,回应他人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作者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而这显然效果显著。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再文中数次提到“轻松”这个词,这是我的真是感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能让你在放松松状态下完成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

  这是我最近看完的一本书,也是这个月看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从中我学到了这些:

  1/ 阅读像交友一样讲究偏好

  之前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看到一句话,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你就是要读这本书。

  我发现自己在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时,完全是抱着我就是喜欢这本书,想要读这本书的念头。

  而我阅读其他的一些书,比如《资治通鉴》《史记》《全球通史》等,带有不少功利性想法。

  怎么说呢?我想着多看点历史类书籍,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学问。

  当然,后面在广泛地阅读后,发现了自己实际上对历史是特别有兴趣的,像《明朝那些事儿》是我目前看过觉得超有趣的一本历史类书籍。

  为什么我说阅读像交友一样讲究偏好?因为阅读离不开注视与理解,而交友和这有诸多相似之处。

  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恰恰反映了你生活中交友的一些偏好。

  比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它属于心理类型的范畴,同时很有故事性,我阅读此书就感觉同一位对心理知识颇有研究,又很会讲故事的朋友交谈。

  阅读时和阅读后对书中的一些句子,都有一种恍然大悟,为作者的见解拍案叫好的激动心情。比如这两句:

  1)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他最好尽快“长大成人”。

  2)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2/没有人不希望被人真正理解

  书中第五章里提到,在咨询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

  蛤蟆发现,这辈子还从来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眼里的蛤蟆大大咧咧、爱搞怪、很顺从朋友的一些想法。

  这总给他的朋友带来错觉,以为他没有什么烦恼,也不太需要多少关注。多年积攒在心头的烦闷和无人理解的苦恼,最终让平日看起来洒脱无比的蛤蟆变得抑郁了。

  后来所幸朋友们中的其中一位,及时捕捉到了他的情绪,推荐他去找苍鹭进行心理咨询。

  我不仅看到蛤蟆从第一次与苍鹭先生面谈到第十次之后,蛤蟆的“情绪温度计”分数由起初2分到后面给自己打将近10分,蛤蟆彻底改变了,我真诚地为他感到高兴!

  还看到他深深渴望他人全身心的`注视和关注自己,那种感觉,他发现自己是被真正认可,被真正理解,以及被真正看到的。

  3/人生短暂,我想怎么活

  这本好书,在微信读书上推荐值89.8%。

  为什么好评度如此之高?大概是因为这本书看似童话,实则是一本生动的个人成长心理学。

  它引导我们发掘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像书中的苍鹭一步步教蛤蟆勇于表达自己的那样。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你是想把这有限的时间,多数放在别人的期待中,还是自己的追求上。

  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是我们自己本身赋予了它意义。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舞台,我们是身处其中的演员,你是愿意按照以往模式继续上演情节呢?还是愿意在成长的理念下不断上演新的场景?

  新的剧本,意味着改变,意味着需要付出“新的成本”。

  如果是我,我想拥抱这样的改变,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步步地用行动去践行我的追求。

  我想要的追求是什么呢?及时满足自我需求,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当然,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感悟,如果对这本书有兴趣的小伙伴,我期待和你们多探讨交流一番。期间,我也有一些疑问:

  1)童年时的创伤真的可以治愈吗?

  2)工作和生活需要分的很清楚吗

  3)想要寻求自我改变,通过刻意练习真的有效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

  这本书是我开启心理学主题阅读的第一本入门书。这本书我做的笔记并不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浅显地结合蛤蟆与苍鹭之间的对话,娓娓道来。我做笔记有一个额外的习惯,不单会标记感触的句子,也会把“概念”标记出来,回顾的时候,如果概念还是一知半解才知道从哪里巩固。浏览做过的笔记,大多数都与“实践”有关联,我在阅读时,多半会结合当下的心境进行扩充和思考,不由得会多加很多主观上的感受,即使作者没有这层意思在,所以我的每篇读后感都是当下心境的真实体现。

  虽然阅读并不是为了实质性得到什么,但我从这本书中确实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关于人际对话。当蛤蟆接受完心理治疗,还沉浸在谈话中,并未来得及抽离时,苍鹭询问他是否没事,蛤蟆实话对苍鹭说,“我没事,只是你给我那么多东西思考,我的脑子嗡嗡直叫,头晕乎乎的。”看到这里时,我以为这仅仅是简单的问候,也许苍鹭会解释晕乎乎是为何,但苍鹭只是简单道,“那么回家路上小心些。”在这章的末尾,我本想急急进入新的一个章节,却在这里不由得停下思考,是否有一种“冷漠”的表达:并不是针对对方的回答而回答,而是基于回答联想到对方之后可能会涉及到的行为,以此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的回答。所以有了上述的并不针对“晕乎乎该如何处理”,而是回答“那么回家路上小心”。“冷漠”似乎也谈不上,像是一种更加周到成熟的应答,这是我在这本书中意外的启示。

  除此之外,我还获得了一些“内心声音的确认”以及“支持”。

  1,实践确定自我

  最近,我总是希望突破他人对我的一些固有的评价,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样的反馈,与此同时,我又担心万一改变了之后我便“不再是我”,这也让我感到惶恐,并借口停滞不前,对现状再次感到烦腻也确实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不得不做些改变,以此保有对自我生活的新鲜感和突破带来的成就感。“千变万化的样子底下却是一成不变的性情。”这是我这本书划下的第一句话,也是我内心声音的一次确定。不断突破带来的是新的改变和面貌,但不代表就要因此改变自己原有的部分,实践带来的可能性是某种确信感,从这点上来看,多说无益,新的一年需要更多的实践。《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依旧是我,是“更好的我”。

  2,我们“选择”自己的情绪

  时间过去许久,我依旧能想起让我痛苦的事,回忆并不会让我欣喜发现某件事似乎变得模糊,相反每一遍的细节刻画得都更饱满,让我深陷不已。当然并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就开始从此遗忘,而是有了这本书在阅读中的意识铺垫,在往后类似书籍的不断累加中,我换了另一种方式进行“悼念”,这个改变让我感到神奇,同时我真正感到轻松,好像生活的齿轮开始运作了,虽然不知道未来将以什么形式呈现对这些事的“悼念”,但好在它们不会继续折磨我了,和平共处时,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能够控制情绪,甚至能够从中得到我不曾想象的想法,至少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我将以什么形式去做什么事,我只想早日遗忘。

  3,倾听的力量

  窝在家里的这段时间里,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退化,表达清楚一件事需要花时间斟酌用词和思考听者的处境,这么一来,要说出口,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当我意识到这件事后,我开始每天说很多话,满脑子的想法急于脱口而出,想看到他人的反馈,很显然锻炼过了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察觉到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倾听自己/他人的声音。在这点上,我可能是听自己的话大过听别人的话,所以当我开始真正倾听他人在说什么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我没有耐心。我也能够给自己时间缓冲看到了他人究竟在想些什么,话外音又是什么(我们很少真正做到“听”,区别于简单的听到,而是内心的想法)。书中特定人物獾就代表这一类人,总是“教导者”的角色,时常批评他人的短处。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虽然每一个人物都能或多或少映射一些自己的影子,能察觉到一丝“熟悉感”是挺有意思的事,“世界上的不是人的我的分身们”。

  4,批判自我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常常因为一股没办法把握的风气,看到他人如何严苛对待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为了保护自己选择闭口不言。还有一股更甚的力量:严苛对待自己(打击自我)。我时常看到很多身材焦虑、容貌焦虑的担忧,我也时不时会这样消极地看待自己。这两股力量看似方向不同,在我看来,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对待事情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都过于严苛,不断拿心中的尺子度量,按自己的标准开口评价,忘记了前提:这是现实中一个个平凡努力生活的人,不是一个个“不达标的机器”。去年开始,我有时候也会过度苛责自己是否做了“不符合尺子”的事,也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树立好自己的底线,底线之上的事哪怕不符合自己的“标准”,也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于是越来越多好玩的新鲜的事涌进我的世界,给平凡生活的我平添了成倍的快乐。

  5,完整地思考(表达)

  为了转移我的说话欲,我把大部分的想法保留成文字记录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我的欲望,但同时我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它们并不完整。我从没有一鼓作气地写完大段大段的长文,把自己想说的话有条理逻辑地叙述下来。总是担心灵感一闪而过,就用关键词记下,事后便不了了之。我一直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奈何想法实在太多,一切停留在原有的样子。蛤蟆在过程中不断改变,“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他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虽然作者写下这句话并不完全处于我主观所想的想法,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有个想法一闪而过,那就是我没有“完整地思考或者表达过”,即使曾经有些感触和领悟,即使曾写下过只言片语,但它们都浅浅地停留在文字层面,只是因为我担心错过才被保留下来,而不是因为我要深化他们。

  这是我今年认真写完的第一篇读后感。实话说,这本书与之后阅读的其它主题书相比,感触并不多。我仍洋洋洒洒写下了这么多感受,果然“逼”自己做一些不算难的事还是能够做到的,也久违地感受到了心流体验,真是美好的夜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借以童话《柳林风声》的角色书写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故事内容以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郁症,朋友们劝他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在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对话中逐渐与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的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这一条线展开。主要表达的是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

  故事结尾是个常规的好结局(这儿有点跟不上庄园世家子蛤蟆先生被治愈的速度),在最后所有的小动物都明白了无论风险如何,都必须继续前行。可大家都知道数十年所经历的童年创伤仅凭几次心理咨询对话就能被治愈吗?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这样的结局让人充满希望。

  第一次了解原生家庭、儿童心理创伤等概念时是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当我看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这章后,了解到父母的爱是不一样的,父亲与母亲扮演的.角色有偏差,会使孩子性格往单一方向发展,童年父母给孩子的爱对孩子成年后甚至是一生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蛤蟆先生》这本书中说“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带到世上来,他们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原生家庭是绝对完美的,因此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因此在看完《爱的艺术》后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时,像是被重锤敲了一下,我尝试着把我童年的经历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完整的放映了一遍,这是个较为痛苦的过程,好比在镜子前将看似完整的自己一点一点撕开,逐步拨开自己身上的每个角落查找,然后发现每个地方都有需要去填补的地方。于是产生了对自我、父母、家庭的思考。

  看《蛤蟆先生》后比较有代入感,将自己代入到每个动物身上,发现他们身上的劣根有部分都是我自己,于是得到提醒要尽量改变自己的这一部分。从中也得到启发:辨别三种自我状态“父母、儿童、成人”、自证预言与人生坐标、心理游戏与角色扮演。

  最后希望自己能成长为一个有共情能力(具有强大的意识,了解自己的情绪,能从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得住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高情商(也指共情能力,体现在成熟和自我接纳和求同存异接纳他人)、独立自我(做自己的自豪感)的成人状态。

  将自己剖析这无疑是个痛苦的过程,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正如那句所说的:没有一种觉醒不带着痛苦。但是正因为有觉醒才会有改变,尽管没有那么容易脱胎换骨。

  所有的爱都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包括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自己对自己的爱等。就像是学习其他的艺术一样,如音乐、绘画等。那自己爱自己无疑是最重要的,足够的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爱这世间万物,所以请务必学会好好爱自己!

  最后,引用这本书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该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蛤蟆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生活中的困惑。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蛤蟆先生的蛤蟆,他生活在一个小池塘里。蛤蟆先生由于长相丑陋,性格内向,常常被其他动物欺负和嘲笑。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惑之后,蛤蟆先生决定去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蛤蟆先生开始了自己的心理治疗之旅。在治疗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自己内心难以言喻的痛苦和困惑,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最终,蛤蟆先生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摆脱了内心的困扰,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迪。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挑战,如压力、焦虑、抑郁等。而该作品通过蛤蟆先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和帮助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困扰,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此外,该作品也让我明白了自我探索和理解的重要性。在蛤蟆先生的故事中,他通过与心理医生的交流和自我反思,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只有通过自我探索,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故事中的蛤蟆先生,通过心理治疗和自我探索,最终摆脱了内心的困扰,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相信这个故事也能够为你带来启发和帮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8

  这本书讲了有点抑郁的蛤蟆先生,去找心理医生苍鹭做心理咨询,并逐渐好转找回自己的故事。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本书是他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书很薄,一共才199页,几个小时就能读完,读起来没鸭梨~

  我们可以将本书视为一次理解自己内心的契机。开篇蛤蟆先生长时间不开心、觉得生活无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的状态我曾经也有过,虽然当时不太懂,但现在想来,可能也稍微有点属于抑郁前兆吧。当然,自从我找到目标后,这些症状都消失了。

  假若我当时读到这本书,应该可以更快地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到自己。

  接下来通过几个问答,简单介绍一下书的内容~

  1.蛤蟆先生为啥来做心理咨询?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不知道一辈子都干了些啥?又干成过啥?

  真正让我受伤的是身边的朋友对待我的方式,他们指责我打击我羞辱我。

  2.人最基本的感情有哪些?

  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

  人的某些基本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基本感情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3.为啥要怄气?

  你得学习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

  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4.童年里,谁对你影响最大?

  倘若一个人被比自己强大许多倍还无法逃离的人(暗指父母)欺凌和伤害,他可能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可能会出现“顺从行为”,“取悦”,“道歉”,“依赖”。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5.儿童如何释放愤怒?

  强←—→弱

  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退缩

  6.自我状态的三种类型有啥区别?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只有处于这个状态,我们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

  7.你是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

  我们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你对自己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

  比如在你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左右,你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个问题:“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答案有4个: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8.情绪有用吗?

  当你有恐惧时,焦虑的念头就会跑到你的意识层面让你没办法放松。

  虽然你开始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9

  读书的过程像是在各种书中搜寻出自己的形状的拼图,读的书越多,越发感受到自己如今只是拼起了拼图的一角。

  是的,我认同,读的书越多是使人越谦和的。

  从这本书里没有学到许多什么新的东西,但跟随蛤蟆先生一起去看心理医生的过程,让我回忆起我是怎样成长的,一路走来与自己无数次的冲突与和解是怎样的不易,让我意识到不论现在的我有多少缺点或不足,都要珍爱自己,都要热爱生活。逐渐成长的蛤蟆先生,以及蛤蟆先生成长的故事使我感到一种亲切,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温暖、柔和又坚定的力量。

  和蛤蟆先生成长的契机是相似的,我人格上的成长也是从回顾生活开始的。

  在某一刻我的回顾中,我回顾的开始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意识到这件事对我的意义,对我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来源。

  这让我进一步地看到,在我的过去中,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实际上都不是“偶然”,而是有顺序、有联系的“必然”。一件事情它发生,它在一段时间内影响我,甚至重塑我的底层逻辑,使我成为拥有不同行为模式的人。

  回顾中的.成长像是进入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让人在快速前进中感到一种撕裂与能量注入的拉扯,然后在跑过终点的那一刻得到一种巨大的满足与充实。

  但确实只有悬置的、认真的反思才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成长。不严肃的反思,又或者说,从别处看来的自己认同的别人的反思只会让人有一种廉价的思考感,让自己觉得好似知道了什么道理,有了什么思想觉悟,但其实那还是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里的东西,哪怕不是,也不会因为看到时的认同感就成为自己的东西,看到了什么观点,以为“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我说不出来而已”,这就是虚假的反思和思考,你不是说不出来,你就是没有。只有自己严肃的思考过后反思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东西。虚假的回顾与反思是如此的轻浮,它只是一种附庸风雅。

  有很多曾经被认为是自己的“黑历史”,想起就想对自己说声对不起的那些事又或者让我回忆起来脚趾能抠出两室一厅的尴尬事,又或者曾经让我很愤怒、很受伤的那些事,在经历了悬置的回顾和反思以后,已经理解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会做那些决定,会产生那样的情绪,所以现在再去回想,已经可以确定自己不会再做出同样的事情,不会做出同样的“错误决定”,所以过去那些已经发生、无法更改的事情已经不再使我对自己感到内疚,已经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与它们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当与所有的过去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以后,就会迎来人格上的温和,我称之为一种真正的“温柔”,这样的温柔它不是能听得见的软言细语,它不是能看得见的笑脸相迎,而是对各种事情各种人的理解、认同,以及不理解、不认同时也不会有刻薄、偏激、否认的言语攻击,是不会情绪化处理事情,凡事只跟随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自己认为对与不对去表态,是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言行举止,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当的行为。

  在书中将此定义为“高情商的人”:“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和蛤蟆先生一样,我也认为“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的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的、精神上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在思想的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一只快乐的蛤蟆患上了抑郁症,整天郁郁寡欢,他的朋友河鼠和鼹鼠为了让他痊愈,鼓励这位不像话的朋友去看心里咨询师苍鹭。

  一场关于治愈的对话,就此展开。

  其中让蛤蟆先生最痛苦的就是他的父母,他的父亲严厉而正直,而他永远都在为这为那训斥批评责备蛤蟆先生这让,他认为他父亲永远是对的,而他永远是错的,为此他总是做一些傻里傻气的举动。他的.父亲会把坐在膝盖上的蛤蟆先生推下去:“我受不了他这副样子。”

  假如我是一位家长,我会多鼓励孩子和他讲道理,而不是责骂他。

  在当今社会,很多孩子都因为父母的不理解和责骂而患上了抑郁症,严重的甚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点上蛤蟆先生的母亲的做法更正确,当他的父亲对他发脾气时,她就会。安慰蛤蟆先生:“亲爱的,别犯傻了,我肯定他不是故意这样对你的。”对于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来说,没有人愿意被骂,更希望受了挫折之后,能受到来自家人的鼓励。

  父母的不完美,家庭温暖的缺失,父母从未给过蛤蟆先生爱和温暖,只有指责和冷漠。这样的伤痛,带着他来到了成人世界,年幼时形成的自卑、敏感的性格,始终折磨这着他,虽然极力让自己看上去像个乐观的“开心果”,但内心的脆弱,让他日渐忧郁。

  在一次和苍鹭面谈后,他开始了自己在“适应型儿童状态”里待了多久,这让他第一次产生了困意,但他却去划了船,划的比上次更好了,于是便去喝了杯啤酒,在周末收到了朋友们的午餐邀请后。和朋友们敞开心扉的聊天后,他感觉比之前快乐了一点。

  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克服它,而不是用什么办法逃避它,正面的面对他,战胜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1

  简单有趣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利用可爱的动物们做主角通过对话的方式带入心理学中。这样的叙述方式和《被讨厌的勇气》一样容易让人读懂并理解。

  主人公蛤蟆抑郁了,他的朋友獾,河鼠,鼹鼠一起带他咨询心理医生苍鹭。苍鹭通过引导蛤蟆自己的诉说而展开。

  我们生下来就有的基本情感是什么??我在看书的时候也在考虑是什么:开心,愤怒,生气。最简单最基本的就是喜怒哀乐,非常直接。孩子们就只有这些情感,高兴就笑,不开心就哭。当我们察觉内心悲伤的情绪时,要允许它存在,并理解这些情绪。想哭就哭出来,要让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

  想起蛤蟆先生他小时候父亲根本不允许他哭,突然想起我对福宝的行为。看这些书你总是能带入情绪,联想到自己的种种。福宝哭的时候我也会很烦恼,直接怼他,让他忍着别哭。孩子也会顺应我的情绪停止哭泣,我想这就是“适应性的儿童”。如果我能合理的理解孩子的哭闹,能让他发泄了他的情绪,开心就笑,难过就哭,这应该就是“自然型儿童”。可是做不到,或者能做到真的还挺难的。孩子很会察言观色,他们可以马上调整自己来适应家长的情绪反应。蛤蟆先生和苍鹭探讨的`关于适应型儿童的行为特点有:顺从,取悦,道歉,依赖。当孩子感到愤怒的时候,同时他们又很无助,因为那个让他生气的大人,孩子没办法用暴力或者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去回应,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撒泼,躺在地上大喊大叫。看到这里好像能理解为什么一些孩子会在公共场合躺地上哭嚎。

  “怄气”也是适应性儿童的表现愤怒的一种方式。确实有趣,发现很多福宝身上出现的问题我都能对号入座。虽然也懂得他生气的点,但是在我烦躁的时候不愿意去理会他的情绪反应。我想看书的好处就是在我想要逃避这些问题,没有耐心的时候给我当头一棒,让我更加清醒,去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我是成年人,在与孩子抗衡的时候他是弱者,不能用不对等的方式或者以我本人碾压式能力来让他屈服,听我的。最终逐渐变成顺从型的!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我们现在的表现正如当初自己的父母一样。人会变得挑剔,严厉。我们经常会看到身边的某个人的行为模式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长辈。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父母,成人,儿童。当我们处在“儿童状态”时,更多的是感受体会童年的情形,让你一直处在过去的时光里,没办法成长。而处于“父母状态”会让我们重复父母的行为,从而没办法自我思考自我成长。

  要继续成长和完善就得有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好好工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

  “抑郁症”一词频繁出现在生活中,学生上学压力大,跳楼、跳河,因为抑郁症;上班族面对工作和人际关系,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脱发,喜爱宅在家里,因为抑郁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蛤蟆先生情绪抑郁,不爱出门,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闷着,是鼹鼠和河鼠察觉到最近没看到蛤蟆先生,然后一起去找蛤蟆先生,发现他情绪不高,就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于是乎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假如去看心理医生,也许就能从死胡同走出来吧?我们一旦碰壁,就愿意待在原地,觉得没有办法,解决不了,直接原地等结果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中,蛤蟆先生并不是自愿去的,所以不配合,直接问苍鹭怎么解决。然而心理医生并不是看一个病人,开一副药就行的,他需要知道为什么有这个情绪?是什么时候有的?与什么事有关?你应该怎么解决?苍鹭只能引导蛤蟆先生自己思考,自己明白面临的困境,然后一点点打开心扉,解除抑郁心理。

  蛤蟆先生非常喜欢依赖他人,再加上父亲这一角色对他影响深刻,他一直被严厉的管教着,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确认自己的能力,从来没自己处理好过一件事。习惯讨好身边的.人,在意别人的想法,从而把自己陷入情绪困境。

  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写出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性格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蛤蟆先生的结局是美好的,希望困在抑郁情绪中的人们,也可以像蛤蟆先生一样,拥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3

  饭可以一天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这是朋友对我的评价,我是一名爱读书的人。这个暑假有幸加入了区教体局组织的读书会,也有幸读到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收获了阳光。刚看到书名,我首先想到的是:蛤蟆怎么会看心理医生呢?它也会有心理问题吗?本来就爱读书的我不会错过好奇心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由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撰写的',故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蛤蟆一生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它作为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獾进行10次咨询的过程。整本书通俗易懂,没有高深的专业术语,整个故事在一群小动物中展开,趣味性强,适合大众去读。

  在这10次的咨询过程中,蛤蟆先生经历了自我蜕变的过程,由最初的郁闷,不能自拔,生活灰暗到走出阴霾,阳光灿烂,规划人生。这本书也告诉人们,一个人在成长中会有成人状态,儿童状态,父母状态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也会互相转换。还告诉人们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对家庭、对自身、对工作是如此重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我们经历了三年的疫情,人们遭受了不同情况的压力,心理问题不可避免,但有很多人不愿面对,要么压抑,要么逃避,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如何解决来自心理的压力?需要读书,需要求助,需要外界的帮助,搭建健康的心理状态,活出精彩的人生。

  最近,我因为一点小事和老公搞冷战,彼此不开心,心情很压抑,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甚至感觉一回家就有一种窒息感,想逃离家庭。通过读这本书,剖析书中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我顿悟了,发现竟然是自己的错,这就是觉察吧。回到家,我立马改变自己做法,找机会和老公聊天,我们和好了,我的心情也不压抑了,孩子也不用看我们的脸色行事了,一家人重新感受家庭温馨,其乐融融。读书解决了我们的夫妻矛盾,真好!

  “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读书。读书增智,读书医愚,读书健康……读出精彩,读出幸福。这个暑假不虚度,在最美的时光遇到最好的书籍。

  亲爱的朋友,你们也来读书吧,让我们一起沐浴书香,把幸福、开心、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4

  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可他因原生家庭的原因陷入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带他去接受心理咨询,通过和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蛤蟆走出了心理阴影,拥抱新生活。

  这个故事看似很简单,事实上它包括了太多案例和典型心理活动。首先,我想谈谈蛤蟆为什么会抑郁。在第三章时,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蛤蟆连我的忠告都听不进去,他的健康状况一定十分糟糕的了。”这样一句话不仅可以看出獾性格上有些自大,这幅场景也更像是一个大人在批评孩子。相处模式,朋友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第四章中,在蛤蟆的回忆中,父亲曾对他说过一句话:“他是个好孩子,可生性轻浮善变!”这也反应了蛤蟆原生家庭中父亲的严厉,与对他“轻视”的评价。原生家庭,挑剔型的父母,为蛤蟆埋下了一颗抑郁的种子,使蛤蟆处处顺从,处处迎合他人,下意识地以父母行为去左右自己,去判断是非对错。蛤蟆,完全成为父母的翻版。

  第三,蛤蟆本身原因。从整本书来看,蛤蟆前期一直是小孩子的状态,我们将之称为“儿童自我状态。”这种状态使他的一些感受和客观事实发生了偏差。这也导致在朋友生气时,蛤蟆会下意识讨好,且那可能并不是他的错。当然,状态没有好坏,只看场景,就像情绪和性格一样。

  也就是说,因为原生家庭父母的`挑剔,因为朋友指责,因为自身情绪化,蛤蟆怎会不抑郁?当然,我认为自身原因最重要,毕竟心态决定一切嘛!

  很庆幸,蛤蟆经历成人自我状态,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接下来,我想谈谈,咨询过程中我的想法和感受。苍鹭,我们暂且将他称之为智者。智者与蛤蟆的第一次谈话让我记忆犹深。他们只是坐着没有说话,照常理,做为心理咨询师不应该先入为主,说点什么吗?为什么不呢?我认为,他是想让蛤蟆知道,心理咨询是个自发的过程,想要变好也得是自愿。

  第二次谈话,苍鹭帮助蛤蟆打开心中的怨念,蛤蟆说出了那一段不想回忆的往事。其实,抑郁的过程不过就是:坏情绪,压制。坏情绪,压制……这样反复下去,总有一天会抑郁。而智者便是要蛤蟆自己把坏情绪放出来,像气球一样,把气放出。经过第十次谈话后,蛤蟆获得新生,幸福地规划未来。蛤蟆走出来了!蛤蟆终于走出来了!蛤蟆心里充满阳光,哪里还有黑夜呢?

  最后,我想说,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因为我也有那么一段时间像蛤蟆一样闷闷不乐,可即便如此,我也和蛤蟆一样走了出来。其中,我认为十分关键的一点——自身强大的信念!要相信:我可以,我可以,我一定能走出去!记住:纵使世界再黑暗,心中再痛苦,也要选择微笑,选择快乐,选择自信,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爱自己。真正能治愈你的,还得是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

  这本书和我有缘。

  当天的早上,由于自己看通知把10点集合看成9点,我也不知道当时脑子在哪里了。早到的我就是想去买杯咖啡喝喝,去到店里才知道12点才开门。就是这样没有喝上咖啡。这个种子就在这时候埋在滋润的土壤里。

  任务完成后,刚好来了一场雨,湿润了土壤,种子要发芽了,我要去找点肥料给它,咖啡我要来了,来到咖啡店没有顾客,只有一个女店员。

  来咖啡店的我很少会主动和店员打招呼,害怕打扰这份安静。找上一个舒服的座位,用手机查看没有回复的信息,看看自己右手边的角落放着几本书,基本是一些很红的书(销量名列前茅的)或者是制作咖啡的书。我就看了一眼,心想我对这些书没有兴趣。

  不知道哪只手的想法,在那个角落里拿上了一本书。这书很软摸上去很舒服。它成功地吸引了我。

  鼹鼠去看望蛤蟆的时候,发现蛤蟆抑郁了。蛤蟆在鼹鼠、田鼠、獾的鼓励下去接受苍鹭心理咨询。自那开始到结束,共和苍鹭有十次谈话记录。

  蛤蟆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悲伤到解剖自己的状态,到理解身边的'人为什么不一样和原谅已经过世的父母的事件。

  可以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小说也是工具书。它使用外国童话故事《柳林风声》的引用,把蛤蟆先生心情变好的过程细化了。

  作者真的很聪明,书名取的很直白,让想去看心理医生的人特想先看看这本书。用蛤蟆先生的典故做引子又会让人感到轻松。使用动物做角色更容易让读者记住书里各个的角色。如果取人名的话,容易读者代入之前所了解人名,影响书籍阅读。

  在蛤蟆和苍鹭之前的谈话中不断使用了心理学的知识,这时候就更像一本工具书,从蛤蟆抑郁这件事延伸出来咨询心理学的概念。用独有的沟通方式让蛤蟆对自己不同情绪自我解读。咨询心理并不是告诉你这个情绪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你去理解自己所发出来的情绪,比如生闷气是一种不想立即表现,慢慢泄气的愤怒。

  蛤蟆在苍鹭的协助下把不同情绪的表现分成“自然儿童型”、“适应儿童型”、“父母自我状态型”、“挑剔父母型”、“成人状态型”。

  因为在出生的时候婴儿根本就没有学会表达,当他肚子饿的时候会感到身体不舒服,他用了不同的动作去表达自己,不断的尝试后发现哭这个动作是可以被知道的,自然后面饿了也会哭。

  小时候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发现你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两个体重比你重10多倍的庞然大物,又没有办法逃脱,你只能去服软,适应他们所颁发的任务,例如父母会告诉你,这样子不听话父母是会不高兴的。你会知道不能不听话。

  父母就是第一模仿的对象,身边就只有这两个生物同一类物种的,没有可能去模仿一只狗吧(但是事实证明没有选择的时候也会模仿一只狗),在中国有可能也会模仿爷爷奶奶。会有很多处事方面方式很像自己的父母,进入父母自我状态。

  从儿童到成年,应该会接受到很多父母的教育,当你在教育别人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口吻和父母相似,连挑剔也是一样的。

  假如你说,你和父母一点都不像,我是和父母完全相反的,我绝不成为父母的样子。那这样的你应该是用父母的方式批判自己吧。

  成人状态型,是属于自己独有的,这时候的你是不停成长和进步,把自己不断完善。也不是说其他状态是不好的,那些是最原始的,是建立自己的基础。

  最后我看到到蛤蟆先生好起来了,忍不住对着书在笑。当一本书我觉得写得好的时候会爱屋及乌,现在有点喜欢蛤蟆了,就像我会因为《小王子》喜欢玫瑰一样。

  为第一次用三小时看完一本书,特此纪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6-1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5-18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读后感07-2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篇04-0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04-2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6篇06-2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6篇)06-2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篇06-2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07-0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选3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