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后感(优)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安的荔枝》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部小说从一个底层官吏的角度,讲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的故事。杨贵妃想吃岭南的新鲜荔枝,可荔枝三日便会变质,按当时的交通条件,就算有日行千里的龙驹,也绝不可能在三日之内从五千里外的岭南把新鲜荔枝运到长安。从九品的上林署监事李善德,被上司设计接下了这份荔枝使的工作。
既然没有退路,李善德抱着“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的想法,决定放手一搏。他白天向岭南狂奔,夜晚研究沿途地势和里程,设计各种可能的运送线路。到达岭南后向当地峒人学习荔枝品种和存储方式,向当地商人了解各种转运载具,然后四路齐发试验不同的线路,在一次次失败、分析、完善、再试验后,终于总结出一份新鲜荔枝的转运之法,涵盖了驿站调度、运具配置、载重与里程换算、费用核算等无数细节。读到这里时,我看到李善德殚精竭虑终于有了办法,本以为后续情节平淡一些,不知这里才是小说精彩的开始。
怀揣转运之法,李善德在长安的衙门却处处碰壁,甚至被人骗去转运之法意欲抢功。好友提醒他要“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在呈上转运法之时,附上一份谢表,说明此事有岭南五府经略使着力推动,度支司同人大力支持,太府寺、司农寺、尚食局助力良多,别人就不敢抢功了。这种“和光同尘“的态度,今天依然很重要。要做成一件事情,确实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要高估或过于看重个人的价值。在见龙在田之后,君子应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方可无咎。东方甄选的董宇辉,以一己之力贡献了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半数以上流量,但在新东方三十周年庆典上却说“我平凡得不值一提,是你不可多得的爱为我镀了金身。"
在获得卫国公杨国忠的银牌之后,李善德顺利召集各部司主事,分配下去运送荔枝所需的各项任务。他依足了规则,却处处碰壁;而有这么一块不在任何官牍里的牌子,却畅行无阻。这一刻,李善德感觉到了官场的荒谬,也亲身体验到杨国忠说的“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李善德带着杨国忠的银牌再下岭南,却忘记给上次结识并帮助他的阿僮姑娘带长安兰桂坊的酒。阿僮气恼之余,依然请他吃了甘甜的丹荔,并对他说:“好朋友就是这样的。你忘了给我带酒,但我还是愿意给你拿丹荔。“真正的朋友,不是价值的交换,而是愿意为对方着想,为对方付出。
李善德与另外一个好友苏谅的关系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不仅没有能履行对苏谅的承诺,反而给苏谅带来了厄运,使其被迫远遁海外。同时,在采摘阿僮家的荔枝过程中,因为官场的层层加码游戏,园中的荔枝树被砍伐过半,李善德却无力阻止。这两件事让他痛苦地意识到,要做好荔枝使,就不得不背离自己的良心。他看着在格眼簿子的图例,其中赭点为色变、紫点为香变、朱点为味变,而墨点则意味着荔枝发生褐变,流出汁水,彻底腐坏,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心上的墨点。在回程路上,李善德一度存心糟践自己,孤身一人夜下陌生山岭,却也无法让他那颗带着墨点的心恢复纯净。
当两瓮荔枝被及时送进长安城、事成之后,李善德已没有功成名就的喜悦:“我原本以为,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我跑完这一路下来,却发现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内心就越愧疚。我本想和从前一样,苟且隐忍一下,也许很快就习惯了。可是我六月一日那天,靠在上好坊的残碑旁,看着那荔枝送进春明门时,发现自己竟一点都不高兴,只有满心的厌恶。那一刻,我忽然明悟了,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他不愿意为了贵妃喜欢和个人的仕途,继续劳民伤财地运送荔枝,导致底层百姓家破、驿站逃役、骑手奔亡、社会贫困,他要上报实情,希望上层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不再运送荔枝。因为追随自己的内心,李善德彻底激怒了卫国公杨国忠,弹劾他的折子接连不断,幸得有人暗中保护才没有被砍头,但仍被全家流放岭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让他不仅有机会"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且也成功避开了一年之后的安史之乱和长安烽火。
阅读这篇小说,不仅能体验到语言的诙谐、情节的精彩和光辉的人性,冯元一这样一个悬疑角色也为小说增加了可读性。他在李善德四处碰壁时给其引见了杨国忠,顺利实施运送计划;在李善德触怒杨国忠后又巧妙让皇上打赏李善德,避免其受判重刑。冯元一仅仅依靠两次模糊不清的传话和一次远远的手指,便揽走一部分功能,并顺手救下李善德。大人物手中的一粒沙,落在小人物身上,便是一座山。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相关文章: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12-21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10-28
[精]《长安的荔枝》读后感12-25
(优秀)《长安的荔枝》读后感01-15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合集)01-15
(精华)《长安的荔枝》读后感2篇02-23
《荔枝》08-16
荔枝08-16
荔枝08-16
荔枝的作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