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

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16 09:39:4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

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保健、康复、治疗作用的物质就属于中药的范畴。

  很多生活物品可能都属于中药,比如火药是不是中药呢?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是苦的,越苦的中药越有效吗?

  有人说“中药无毒,无副作用”,也有人说“是药三分毒”,到底他们谁说的对呢?

  中医药的理论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

  西汉的书籍告诉我们中药的知识来源于神农氏。神农氏通过亲自尝试药物,总结经验,记录了最早的中药知识,现存最早的中药理论著作即命名为《神农本草经》。

  实际上,神农氏是远古先民的代表,植物的种子、根块、枝叶、茎干是否可食或有毒,动物的皮肉肌肤、内脏骨髓是否可食或有毒,哪些湖河山泉之水可以饮用或煮药,这些知识与经验通过历代不断积累、实践,就产生了今天的中药学理论。

  因为中药大多是植物,所以又称“本草”。《神农本草经》的“本草”,《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的“本草”,其实指的就是中药。

  种类与保护

  中药的品种繁多,来源复杂,分类方法也不同。如果按来源分,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比如我们熟悉的花草树木的根茎与果实属于植物药,阿胶、蜈蚣、蛇属于动物药,朱砂、雄黄、石膏属于矿物药。

  时代变迁,中药种类也随之变化。有些药物中国古代没有,现在则大量使用,比如产自西方的西洋参是最近一百年来才广泛使用的中药。

  更重要的是,许多药物现在已经消失,无法寻找,还有许多处于濒危保护阶段,要用心保护,不能使用,如犀角、虎骨等中药材早就被禁止使用。

  性味与归经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有关药物性质的最早概括,即每味中药都因有四气五味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西药的作用以化学成分作为基础,而中药则以四气五味为基础。

  中药的气分为四种,即寒、热、温、凉,又称四性。寒与凉、温与热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寒性药物可以治疗热性疾病,热性药物可以治疗寒性病证。如果寒热界限不明显的就称为“平”性。

  五味是指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黄帝内经》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是对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五种味道也可以与中医五行理论相配合使用(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以主要的这五味涵盖全部,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其余的味道则也尽力归入这五类之中,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生姜,具有辛辣味道,具有发散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

  药王与药都

  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在民间具有较高的尊誉。孙思邈出生于陕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长大后喜好道家学说,曾隐居陕西终南山中,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他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各异,中药种植品种不同,逐渐形成了4个较大的中药材种植和销售基地,即四大药都,分别是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和河南禹州。

  日常生活中,大家吃的话梅是酸甜可口的零食,如果应用中药的性味知识,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它的作用。

  酸能收,保存口中的水分和皮肤的汗液,甘能补充水分,所以两者叠加,就具有止渴生津的作用了。

  望梅止渴是我们熟悉的成语典故,大家可以应用中药的性味知识重新想想这则故事。

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2

  中医讲和谐,身体各个部分,各个器官,都是紧密合作的关系,中医就是让他们和谐运行,促进身体健康,抵抗外来疾病的侵蚀。但这还不是中医的全部。

  中医在一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承担着三大功能,第一,防病,第二,治病,第三避祸。

  中医的本质是哲学,是人生修行的哲学。整个中华文化,就是一部中医。整个中华文化,其实就是修行。中医灭,则中国文化灭、中国文化灭、中国灭。

  有个著名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我认为这个故事,讲的是中医的层次问题。大哥代表中医中的上乘,怎么治病,文中没有具体指出,其实就是规范人的行为、思想、说话,从一个人行为、话语、思想,就能判断出一个的的祸福、疾病。二哥代表中医中的中层水平,在病初起,用药物调整,使身体恢复正常去病。老三,代表中医中的下乘。我认为,扁鹊未必有二个哥哥,这个是比喻手法。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宗教。也就是中医中的上乘。这部分内容现已无从考证,只能推测。

  西医治病理论,好比是马克思讲的阶级斗争。认真查找身体中的坏分子,将其消灭,这就是西医,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西医只承担一个任务,那就是治病。在防病领域就是个空白。好在,西方宗教活跃,弥补了这个缺失。

  真正懂得中医,不是简单的事。中医是超科学的,超社会的,是永不落伍的生命哲学。对于现代社会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我认为西医目前无法攻克。中医完全有能力攻克,但中医需要对症,灵活用药,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用药,这就难了,用什么药、用多少、还有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这都是个问题,但在诸多问题中,找出主要矛盾,这些病我相病一定会攻克。

  我其实并不懂中医与西医,只代表我个人在传统文化中的一点认识而已。

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3

  首先,我提出我的观点,我认为中医中药对我们目前生命健康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如果使得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引领世界生命科学向前发展的一面大旗。

  最近看到很多反对传统中医中药的文章,提到目前的许多中药对于药效和不良反应等都含糊不清,而且中药讲求千人千方,针对同样的病情没有一个唯一的解决手段,会因时因地因人而采取不同的药方。这样的说法,我是比较赞同的。

  因此,现在买药,如果是中药或者中成药,我都会看看其不良反应等,大多数情况下基本都是不详的字样。这也会让我心中踌躇不安,既愿意相信其药效,又担心这不明的不良反应。

  从小我们都听长辈说起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是药三分毒。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治好病的同时,肯定也会对身体有其他的伤害,只是程度轻重而已。

  所以,对于中药或者中成药,未来的发展,应该尽可能的通过临床实验来确定药效和不良反应。让我们对这类药物更好信心。

  我是学理工的,我相信自然科学。而且最近几百年的科学发展,也证实了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

  所以对于中医中药,我觉得它们并不是与西医西药是对立的,通过对中医中药的深入研究,科学化,这更是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转变的过程。

  我们的老祖宗有太多的好贵的资源留给了我们。医圣张仲景的千金方,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华佗等一大批古代神医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中药的医药学经验。通过对这些药方的进一步研究,采用科学的手段,利用统计学理论,确定药效和不良反应,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中药的贡献。

  中医药对我们而言,就算一个巨大的宝库,通过挖掘,分析,肯定能得到梦寐以求的结果。

  我们总觉得理工科的诺贝尔奖是科学技术的最高认证。青蒿素的获奖也证明了我们通过对老祖宗的宝库挖掘,就能获得世界人民都认可的成就。

  另外说点题外话,很多的中医,对于治病的分析,都是基于表象或者结果论,认为有效果了就行,以一些玄而又玄的理论来分析治病的过程。我觉得这种方式对于推广中医药没有任何好处。处于病痛中的病人,很多时候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有就有效果呢,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接受中医药的治疗。如果治好了就皆大欢喜,如果没治好,就听天由命的.。这样的一个理论对于大多数健康的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如果中医药真的有效,我们应该更进一步的探究其内在机理,更加准确的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得到可靠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信服。

  对于疾病,我觉得套用老祖宗的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也说的过去。很多药物的作用都是以毒攻毒的,这种情形在古装武侠剧中经常见到。基于物理的众多守恒定律,我觉得任何病因,都应该有对应的解决办法,就像现在疫情下的病毒,都会研制出对应的疫苗。而对于细菌,能够研究得到对应的抗生素。所以任何病因,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都应该能够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因为我们站在中医药的基础之上,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现代医学应该发展的更好,更有前途。

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4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性味,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的,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未越出寒、热、温、凉四性范围,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一般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味: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性味不同之药物,功效就有区别,性同味异,或味同性异的药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如寒性药物,若味不同,则其作用有差异;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淡竹叶甘寒,清热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尿退肿。共同之处是寒性均有清热作用。若甘味药物其性不同,则作用亦不相同。共同之处是味甘,故均有补益之功效。升降浮沉,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

【认识中医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08-19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01-10

中医实习心得体会03-07

中医药心得体会12-24

中医儿科护士心得体会09-24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范文04-27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02-05

中医护理心得体会02-11

师承中医的临床心得体会03-15

中医内科实习心得体会03-13